本帖最后由 乌牛登山协会 于 2012-11-3 21:40 编辑
今天早上.我准备好装备.就急匆匆的往集合地赶去.没有想到本来是6点半出发的时间由于车子问题延迟了一个小时.害的我早上起来太早.都没有睡好.说实在我们离雁荡山也只有1个半车程.可是一直听说雁荡山的奇闻.美丽景色.和杨过与小龙女的完美爱情故事.今天可以完成夙愿跟协会一起去.这次我们本来是55人的可是报名人数太多了超额了只好安排一辆
自驾车跟随.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的期待目的地雁荡山.
经过1个半小时的 高速车程我们到达了灵峰停车场.早听说灵峰夜景可以算的上天下奇观.可惜我们来的时候已是白天.那种夜晚的景色只有下回夜游灵峰了.因为 今天我们选择是登山.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一条路线跳过买门票那里.因为领队早就找到了向导.将有他带领我们穿越..在附近我们有一条可以上去的路.向导告诉我们这是上谢公岭的路.一看是一条石板路.我们拾级而上.就看到了谢公岭的标志.一座小亭.我们在那里邂逅一下.就没有石阶的路了.是一条人工踩出来的路.走了不到十分钟.我们进入了一个山头.那里的一旁清晰可以看见灵峰景区.队员们个个称赞灵峰的漂亮.我们在完全走就是下山的.我还以为有路的.可是这是一条没有路的山.由于这条平时经常有
驴友经过所以有条小路.下山的路不是很好走.队员之间都是相互牵制着才走下来的.脚下的小石子不时的滚落.大家小心翼翼的走下.深怕自己摔倒.可是还是有人滑到..好不容易到了景区.领队告诉我们在景区自由活动.大家就想到做中午饭.其实也不要大惊小怪.的走了那么长的路中午时间也到了.品尝一下野外的食物还是一种享受.大家都说去找个有水源的潭.我们在转弯出看到了一个石碑写着将军岭.大家都建议去看看.就这样我们相约沿着石板路走上去.走了10分钟我们就到了一个亭子里面大家就吃了一些小零食.就在上去不到一会儿就到了.将军洞这座。雁荡48洞,大多是属于裂缝崩塌而成的岩洞,雄伟而出奇,洞穴内部有造型地貌,堪称是易守难攻的地方.真的是天外洞府.听里面的人讲以前这里是将军住过的地方立壁将军.现在这里成为了一座朝拜的将军庙. 。我们逛了一会儿就下山了在路的一旁有条小溪.也许是
温州天气都是处于干旱时候.小溪里的水没有了只有一个小潭.那里的水小的可怜.我们就在石子上摆设好户外炉子做中午餐.一个队员买的麦巧面.就下锅煮.看着锅里热气腾腾的面让我们不由的想吃冲动.不一会儿面出炉了.队员们个个吃的饱饱的.我们把东西整理一下继续我们的驴程我们往外面走到了合掌峰.是一天然洞天,因合掌峰的“掌心”中,故称“观音洞”。洞深、宽各40米,高约100米,为雁荡山第一大洞。洞内倚崖建有楼房10层。从洞门口拾级而上,要走377级石阶,方可到达最高层的大殿。殿内供奉观音塑像和十八罗汉。此外洞中尚有“洗心”、“漱玉”、“一缕”三泉。学者邓拓有诗云:“两峰合掌即仙乡,九叠危楼洞里藏,玉液一泓天一线,此中莫问甚炎凉。关于这里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很多年前,合掌峰下住着一位赵天官,他有个独生子名叫小郎,那年已二十二岁,只因癞头、麻面、拐脚,相貌丑陋,未能婚配。那小郎竟不自量,非门当户对的美貌淑女不取。天官到处求访,打听得将军洞内张将军有个独生囡,名叫素贞,年方十八,有沉鱼落雁之姿,就用重金请李媒婆前去说亲。李媒婆一生练就一张“尺水能掀百丈波”的巧嘴,经她一番花言巧语,将军自然允诺,接过了聘礼,择定八月十八日的吉日良辰,送女成婚。天官当然高兴,但又愁拜堂之时儿子丑相一旦暴露,吵起来,那儿子的婚事必然成为泡影。媒婆当即献了一条李代桃僵之计,说如此如此,万无一失,只要生米煮成熟饭,将军后悔也来不及了。而且你的职位又在他之上,看他能将你如何?天官一听,连连点头说妙,便吩咐手下速请外甥王聪明前来议事。王聪明是个文武全才的后生,人也俊秀,只因父母双亡,才寄居舅家。如今听了舅父的意旨,暗自思忖了一番,也只好遵命照办。到了八月十八日这个“黄道吉日”,赵府上挂灯结彩,管乐齐鸣,一派喜庆。天官还邀请了观音洞中的一指观音、土地爷,超云峰上的金童玉女,倚天峰前的五老三贤等诸位近邻前来赴席。及至一对新人拜过天地,拥入洞房后,赵府亲友还在啧啧称赞说:“好一对郎才女貌的好夫妻!”待到夜静客散时,新娘坐在床沿上偷偷地看了一眼新郎,见他十分标致,心中非常满意。但新郎只管对案读书,素贞起初也还以为他有些腼腆,及至三更已过,见他仍然不释卷,素贞倒有些介意起来,但新婚之夜,要开口催他上床,总觉羞答答地难以启齿。于是她灵机一动,走到窗口装作欣赏
犀牛峰,口吟一联:“犀牛不吃草,光看月亮圆”。新郎听后自然会意,偷看了新娘一眼,觉得新娘貌美才捷,不禁轻轻叹了一口气,走到另一个窗口装做欣赏金鸡峰和渡船岩,立即口吟一联:“五更金鸡叫,渡船快快摇。”意思是说,可惜五更过后,他很快就要走了。素贞又怎能想到这个新郎是个代新郎,名叫王聪明呢!这样猜了一阵哑谜之后,素贞就自己和衣上床睡了。王聪明怕她着凉,替她盖好红缎被后,准备要走。到了五更,小郎在洞房外,踮起脚尖,张头张脑,早已等得难受。当王聪明刚迈出房门,小郎就急匆匆地溜了进来,挨着素贞身边睡下。等到鸡叫天亮,素贞睁开睡眼,发觉一个癞头、麻面的丑汉睡在自己身边,吓了一大跳,立即下床,厉声啐道:“你是谁?竟敢如此无礼,赶走我的心上人!”小郎这时只好直说:“娘子,我就是天官之子小郎,才真正是你的心上人呢。至于昨晚代我行交拜之礼的乃是我表弟王聪明,此事请勿见怪。”说着就拐着腿,意欲前去拥抱。素贞当即大怒,打了他一个嘴巴,冲出洞房,直奔将军洞去了。 将军听了女儿的哭诉,怒不可遏,立即奔到真济寺前的“系马桩”,解开马,翻身而上,抽出宝剑,劈倒灵峰,突破石门,疾马驰去。吓得超云峰壁的“五鼠争洞”、“壁虎倒挂”,碧霄峰旁“溪鳖上山”,北斗洞内的“鸡鸭同窝”、“青蛙挂壁”,北斗洞前“双虎伏地”,双笋峰顶的“乌龟朝天”,群兽纷纷闪避。他一口气冲进赵府。天官和媒婆知将军来意不善,拔腿从后门逃走。将军紧紧追赶,于是天官被赶到果盒桥外,媒婆被撵到塔头岭上将军余怒未息,忙找来土地爷写状,请五老三贤作证,准备亲到玉皇大帝尊前去告状。这场官司是否打赢,谁也不晓得。据说还是观音大士发了善心,为使有情人终成眷属,便嘴里念念有词:“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我叫你们夜夜夫妻多恩爱,日日合掌朝人拜。”便将王聪明和张素贞化为一座巨大的不可分离的夫妻峰。我们继续向景区门口走去沿路”有名的是卓笔峰、独秀峰、玉女峰、双鸯峰、金鸡峰、双笋峰、屏旗峰、巨柱峰,拟兽拟物,栩栩如生.可惜我们是白天无法感受到夜晚的景色这些惊苍骇黛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百态千姿。有的如双笋并峙,有的如犀牛望月,有的如靓女梳妆,有的似引吭啼鸣的金鸡,有的似千里单行的神驼,有的似掀波叠浪的瀚海长鲸,有的似蛰伏修炼的万年灵龟……我们走出门口坐上车子赶往下个景区
灵岩我们也是选择跳票进去的.所以必须是爬山进去.就这样我们有接下去一段爬山的路程.这段路上好走就是比较高.今天的天气不算热可是我全身湿透了.汗水渗透衣服.队员们有些体力吃不消了.还是慢慢的前进.听说灵岩是神雕侠侣的电视拍摄地.很早就知道今天才去领略一下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 灵岩正当其中,人视为雁荡山的“明庭”。元代文学家李孝光云:“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正道出了“二灵”审美风格上的区别。以灵岩古刹为中心,后有灿若云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对峙,壁立千仞。因“浑庞”而生肃穆,人处其中,顿觉万虑俱息。灵峰使人情思飞动,灵岩则使人心境沉静。但人又怕沉静太过,于是就有“灵岩飞渡”的准杂技表演。其实,灵岩也有许多奇巧的景点,如天窗洞、龙鼻水、龙湫、玉女峰、双珠瀑等,只是都被藏掖到隐蔽处去了。人皆知藏拙,不知藏巧更须具一副手眼,灵岩知此中三昧,才成其为博大。
灵岩景区主要景点:屏霞嶂、灵岩寺、天柱峰、展旗峰、灵岩飞渡、小龙湫、龙鼻洞、卓笔峰、独秀峰、卧龙谷。 我就想去看看电视拍摄地.我们就到了一座可以坐电梯上去的地方排队排了半小时才上去我们在一条狭窄的空中小道上走往下面看真是望而生畏感觉.走到了断肠崖.想起当年的杨过和小龙女的约定.想想自己16年后会在何方的感叹.看到了同心锁的相恋也许是恋人们美好的祝福吧.我们走到了一座传说是杨过和小龙女相约的地方.我们看完了灵岩也是下午3点了.听领队说还要去看方洞.也许我是没有看过也想去看看是什么感觉.坐上车开到了方洞那里.
本来好多人想去的.可是要爬山队员们到了脚下仰望方洞上的天桥.都是望而生畏就好多人就止步了..也许是早上到现在都在走脚下也有点累了.就慢慢的矜持上去.在一个三叉路口与一群
韩国驴友相遇相伴走方洞进入景区,是石砌的栈道,右旁是悬崖,左旁是峭壁。若没有旁的护栏,倒也真真险峻!方洞栈道又名云崖天廊,故名思议就是藏于云层之中,仿若天之走廊。落在古人眼中,或许真有那么点难于上青天之慨,但是现在我们走来,却也寻常的很。远眺是群山连绵,绿树成荫,只觉得春意盎然,可是放在这遍布春色的江南与任何一座山没有什么大分别。景区的入口不远处,题了不少名词,像千古流芳,像天根月窟,我自是没有明白与这方洞之间的必然联系,只是那刻字入石三分,仿佛是哪位武林中的高手一气呵成之作,有点气势磅薄。我们顺着栈道带着一路的疑问前行。传说这里的景点为私人景点,故而收价比一般景点要高出许多。旁的峭壁全是人工开采,没有一丁点的天然雕饰之感,极假的玄虚,只觉得普通之极。栈道通行之处,上面的壁崖极低,有些地方,甚至不足一米七,稍高的人都得低头而行。这座天桥可能是方洞最有意思的地方这崖叫人面象身。天桥极长,吊于高处,我们还寻思着这么长的天桥是如何座架起来。适好夕阳半照,从桥走过去,看到下面已是万丈深渊仿佛从黄人面象身。景点没有大介绍,看字面意思不外乎是人的相貌,象的身子。可是我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人面勉强想象出来,可都无法看到象身在哪里。问他们,也无人可答。这是自下而上拍的,左侧看过去景点叫倒钟,右侧看回来叫关公大刀。深远深远的有些像一口倒置的大钟,我却是未能看出来。一路上标识的景点,都是些搪塞的名字,连让人可以稍作回想的也没有,走到尽处,也只得一白亭.我和队员们下山了.大家沿一条马路下山.不知道韩国的驴友看见我背音响.就叫我不知道说什么.我一听是韩语叫翻译员翻译.他告诉我要放音乐.我放了dj.他们也嗨起来.还拍了乌牛登山协会的旗子.他们说带到韩国留着纪念.还友好的邀请我们去韩国玩.我们就这样一路上又跳又笑的下山到了车站.和韩国驴友合影之后坐上车子就结束了这次旅途了.也许今天运动量有点大车上的驴友都睡的很香.车窗外已是万家灯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