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人」中秋新疆阿勒泰山-喀纳斯、白哈巴、魔鬼城9.13~21 中秋请假三天16~18[成都]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又称之为“变色湖”。春夏时节,湖水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变换颜色。从每年的4、5月间开化到11月冰雪封湖,湖水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5月的湖水,冰雪消融,湖水幽暗,呈青灰色;到了6月,湖水随周山的植物泛绿,呈浅绿或碧蓝色;7月以后为洪水期,上游白湖的白色湖水大量补给,由碧绿色变成微带蓝绿的乳白色;到了8月湖水受降雨的影响,呈现出墨绿色;进入9、10月,湖水的补给明显减少,周围的植物色彩斑斓,一池翡翠色的湖水光彩夺目。关于变色湖的原因是季节变化所引起上游河水所含矿物成分多少的缘故;而与周围群山植物随季节变化的不同色彩倒映在湖中,以及阳光角度变化和不同季节的光和作用对湖水的影响也有一定关系。其主要是喀纳斯湖水来源于友谊峰南坡的喀纳斯冰川,当冰川作用于周围由浅色花岗岩组成的山地时,冰川掘蚀携带的花岗岩岩块经挤压研磨成白色细粉末混合于冰层内,炎热的夏季夹带有白色细粉末的冰川融化,大量的呈乳白色的冰川融水和雨水进入喀纳斯河,流进阿克库勒的湖(白湖),阿克库勒湖的乳白色水再流向下游汇入喀纳斯湖,这就是喀纳斯湖在7—8月变为白色的原因。每年12月份封冻后,喀纳斯湖又像一面白色的水晶镜,当地牧民用爬犁在湖面上运送物品或进行滑雪滑冰。另外,在不同的天气、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喀纳斯,特殊的水质与天色和山色相互折射而产生不同的色彩。由于喀纳斯湖被群山环抱,在高原蓝天白云的大背景下,湖水受阳光和云团的映射,又将周围的山色反射在湖中,湖水会随着天空云朵的变化和阳光下山色的明暗交替,变化万千,斑斓流彩。
克拉玛依魔鬼城
克拉玛依市北行100公里,在乌尔禾乡东南三公里,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定名为风城,人们习惯称它为 “魔鬼城”。“魔鬼城”是一片雅丹地貌,面积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左右。
“魔鬼城”是一片雅丹地貌,面积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左右。雅丹,维吾尔语“雅尔丹”的转音,原来是维吾尔族对沙土风蚀地貌的叫法,意思是“陡壁的小丘”,后演变为干旱地区风蚀地貌的地理名词。
魔鬼城地处干旱多风地区。历经亿万年的风削雨蚀,水刷日照,这里形成了与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高大土墩,如古堡遗迹,突兀于戈壁。土墩间的风蚀凹地,若八川分流,蜿蜒于荒漠。
其土墩有方形、圆形不等,多有窍孔,高十多米,最高的约三十多米。土墚勾连者,宛如城墙中的碉堡,墚壁洞穴,又恰似一个个佛龛,形态各异。圆之大者,若宫墙合围;圆之中者,像是粮仓座座;更有亭台楼阁之形,庙宇浮屠之状。方形中,有的如古代烽燧,又若阅兵点将之台。千座土墩,千千形态;百个土墚,百种风姿,让人目不暇接,任人想象驰骋。土墩之顶,有似人面,有像猿立;更有风雕之鹰隼,雨凿之熊罴。往观时,视角选准则形神兼备,视角错位则影像它移。如魔变其形,似鬼隐其身
然而,“魔鬼城”一名,并非因形而来,皆因其声。这里为准噶尔西北缘多风区,日日有风,小则5~6级,大时有8~9级,甚至10级以上。当地人戏说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起而过,穿其川,钻其窍,顿使声闻于耳。过川之风,地面宽而沙石起,灰茫茫而声如雷;忽而似千骑列阵行进,忽而又若两军对阵,杀声四起。穿隙之风,声尖唳而音凄惨,一声声,似狼嚎狐悲,一阵阵,若妇泣婴惊。入窍之声,嘶呖如鬼戚鸣哀,杂乱似群魔相争。掩于风沙弥漫之境,出于风撼沙打之土墩。沙漫漫攘魔境,声历历造鬼鸣,故而俗称“魔鬼城”。魔鬼城土墩,两层者有之,三层者也不少见。中心部分,形体怪异者居多,散落他处者,看来也觉平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