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行万里 ~ D12 婺源的好水与古建筑 婺源-李村-汪口-江湾-晓起-江岭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LetsDonkey
2013-8-6 11:03
正序浏览
7225人浏览
里头也不含糊,每一个角落都有精美的雕刻,尤其是抬头向上看时
门柱上的颜料都已经退色,但雕刻仍清楚可见,屋顶的结构也相当的特殊,想必一定有很多古人的巧思在里头,否则屋内也不会这么凉快呢
回复
LetsDonkey
8月6日
古诗古意的一面墙,不知道这是不是古时的布告栏
?
路旁有
2
位看似不怎么内行的年轻人,正拿着木槌在敲打木椿,这应该就是传统花生糖的做法,透过敲打把花生、芝麻或其它食材与麦牙糖混在一起,不过看那拿槌的样子是太客气了,花生又不会疼,为什么小心翼翼的敲哇
?
俞式宗祠能保持的那么好,肯定是这家族在地方上的人缘很好吧
?
不然在文革时早应给人拆光了,门面雕刻很精美,不输台湾的百年古庙,第一次看到保持如此完整的建筑,算是补足看不到油菜花的小遗憾啦,加分
回复
LetsDonkey
8月6日
汪口的巷道里有着被重新装饰的不自然,反而走到建筑后才能看到古色古香的老建筑
这里的河水很清澈,浅水区也很广,非常适合在炎热的夏季下水凉快一下,在这里长大的小孩好幸福,有这么大的天然游泳池吔
回复
LetsDonkey
8月6日
这里也有学生一边享受着太阳的温暖,一边素描
在巷弄里感觉太狭隘了,看不出什么特色,走到河畔就有意思多了,围栏上好像什么都有似的,有咸菜、小背包、雨衣、雨鞋,这里应该是主人的晒衣场吧
?
呵呵
好多咸菜哇,让人想起家里的味道,只是作法不太一样,家里都是用盐腌制,这里则是先晒干来,会不会这就是梅干扣肉的梅干哇
?
回复
LetsDonkey
8月6日
水碓是古人利用水力来椿米的自动化设施,是个创意十足的好发明
一个转角,有只趴趴走的家鸡领着我走到河畔去
(
不过应该是被我吓到,想逃命到河边去的啦
,
呵呵
)
回复
LetsDonkey
8月6日
吃饱坐上晒得暖暖的车上,接着的景点是汪口,这个游客中心大概就是景区唯一花钱建设的设施吧
?
其它地方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汪口小村旁有条小河,不过这以大陆人的标准来看,应该也算是小溪吧,河水绿绿净净的,环境真好,除了
2011
年桂林那次出游,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又干净的河川呢
河边的小公园里有几颗树,挂着满满的粉红桃花,我想很多男人都会希望自己这辈子的桃花,能有这棵树的一半吧,呵呵,又变身成色色的怪叔叔了,请无视最后一段话吧,呵呵
回复
LetsDonkey
8月6日
清炒甘蓝菜,也好吃不油
梅干扣肉,加了很多梅干,肉少少的一道菜,也是最下饭的一道菜了,我是拼命夹梅干来吃啦,哈哈
这个菜好像就是油菜吔,是采油菜较嫩的地方来炒,也出乎意料的好吃
回复
LetsDonkey
8月6日
蕃茄炒蛋,很好吃吔,虽说爱吃蛋的我,只要有加蛋都觉得好吃啦,哈哈
炒豆腐脑,感觉还行
炒土豆丝,就是炒马铃薯,这菜我是第一次吃到,心想
“
马铃薯也可以切丝来炒哦
?”
吃起来脆脆的,一点也不会绵绵烂烂的,后来才知道,不同的品种,也有不同的料理方式,这清脆爽口的口感,还加上了辣椒很是开胃呢,这菜虽然看起来不辣,但这是障眼法哦,这种辣椒可以说是辣椒中的忍者,絶对可以让大家掉下几滴眼泪的,呵呵
回复
LetsDonkey
8月6日
日正当中的小巷里只有宁静,人们正坐在门外的墙角边享用午餐、晒着阳光暖和身体
主街上的游客走马看花,随意地看着店面卖的商品,却很少有兴趣靠近去询问
吃饭时间到,大家就被带到司机介绍的地方去吃饭,虽说不是很愿意,但大哥拿着关公大刀砍价砍的很凶,所以也就顺司机的意啰,呵呵,不过我们也很精明,就只点青菜,不点贵的肉品,虽然素菜比起城市里的价格高,但也还可以接受,大哥也告诉大家,想吃好鱼好肉,也不是在乡里的农家乐吃,回城市花一样的价钱,是可以吃到更丰盛的料理的,不过这倒是顺了我的意啦,我本来也想减重,吃菜正好可以减肥啰,不过菜还没上,小狗狗就已经摆出楚楚可怜的招牌表情了,还真着急哇,呵呵
回复
LetsDonkey
8月6日
走上小山坡上看李村,没有如巷弄间的那么有特色,但可以看到屋顶的结构与一般的台湾及福建的土楼不同,这种盖屋子的方法,好像是不小心盖错一样,看着真有点不习惯,呵呵
山坡上有条小道,穿过竹林后发现的是老房、竹林及清悠的小溪
溪旁老房子的一砖一瓦、一窗一格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而且仍然住着人,房子的状态也维持的相当地好,猜想屋主一定是个很念旧的人吧,否则也没法保持的这么好
回复
精选推荐
两天骑行400公里徐州到海安
女子青甘黄河沿线自由行
玩转桨板年度总结
格鲁吉亚徒步
露营若尔盖草原
女子大鳌太全程穿越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