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石上有两字 查遍《辞海》无觅处 蓬安骑龙乡补巴桥渴望高士破字谜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四川

桥墩石上有两字   查遍《辞海》无觅处  蓬安骑龙乡补巴桥渴望高士破字谜         



                                         邓四平/文图


    前些日子,笔者应蓬安县骑龙乡党委书记沈恒同志之邀,在实地踏勘调查该乡旅游资源时了解到,该乡补巴桥村有一座十分奇特的石板桥,据该乡宣传文化中心主任赖永帆同志介绍,这座石板桥修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逾400余年。

    该桥有众多鲜为人知的奇特之处,奇特之一是这座石板桥建于《蓬州旧县志》记载的相传有神奇犀羊显圣的西阳山下,石板桥四周地形与河道呈现为天然的太极八卦图形状。

    奇特之二在于,据当地老人介绍,该石板桥前后共修建过三次,每一次刚刚修建好便不明不白地垮塌了,后来当地有一位特别厉害的能工巧匠在石板桥的桥面上挖了一个洞,镶嵌上一块长宽高各40余厘米的石柱,从此石板桥便再也没有垮塌了,使用至今已逾400余年之久,“补巴桥”因此而得名。

    第三,该桥更为奇特之处是在石板桥的桥墩石,当初工匠修桥完毕用錾子在桥墩石上书刻有二字,据该乡宣传文化中心主任赖永帆同志介绍,他查阅完了《辞海》和《康熙大字典》,居然在字典和词典中都没有找到这两个字的踪影,同时,他也向很多人询问和请教过,居然都无人能识得此二字究竟为何字,究竟应该怎么读音,是什么含义,有什么寓意和作用,所以至今当地人民诚恳期望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学识渊博之士能够破解补巴桥桥墩石上字谜。


    相关文章:

                           骑龙乡,那一个来自远古的神话

                                                          邓四平/文图


     神秘奇特的补巴桥,巍峨俊秀的西阳山,气势雄浑的字库塔,经典传奇的红军战斗遗址纪念碑……所有的一切的一切,居然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蓬安县骑龙乡。
      骑龙乡其实并不大,该乡地处蓬安县北部丘陵地带,距县城22公里,仪北公路穿境而过。骑龙乡最热闹繁华的场镇中心长有一棵高大茂盛的黄葛树,树下立有一块高宽大致约一米左右的石碑,石碑正面镌刻着鲜红的碑文,石碑是为纪念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四方面军曾在此战斗而立的。站在红军纪念石碑前,让人情不自禁地就遥想起了当年红军曾于此战斗时的峥嵘岁月和辉煌往昔。
    到了骑龙,那传说中神奇的骑龙补巴桥自然是非去实地参观不可的。从乡场镇乘车出发,沿着一条不宽的乡村公路前行,车行大约二三里地远,就到了补巴桥村了。补巴桥的桥名就是村名,据该乡宣传文化中心主任赖永帆介绍,补巴桥是一座十分奇特的石板桥,修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奇特之一是这座石板桥建于《蓬州旧县志》记载的相传有神奇犀羊显圣的西阳山下。据记载:“西阳山有峭壁,壁立千仞,中有巨穴可容千人,旁有仙女石。”又传,曾因地震而见犀羊,故名“犀羊山”,今称“西阳山”,含夕阳照山山愈秀之意。西阳山下的补巴桥四周地形与河道呈现为天然的太极八卦图形状。奇特之二在于,据当地上年纪的老人介绍,石板桥前后共修建过三次,每一次刚刚修建好便不明不白地垮了,后来当地有一位特别厉害的能工巧匠在即将竣工的石板桥的桥面上挖了一个洞,镶嵌上一块长宽高各40余厘米的石柱,从此石板桥便再也没有垮塌了,“补巴桥”因此而得名。另外,该桥更为奇特之处是在石板桥的桥礅石,当初工匠修桥完毕用錾子在桥礅石上书刻有二字。据该乡宣传文化中心主任赖永帆介绍,他几乎查阅完了《辞海》和《康熙大字典》,居然在字典和词典中都没有找到这两个字的踪影。
    骑龙乡不远的西阳山上还有另一个值得探访的去处,名叫骑龙接引塔,也叫字库塔。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蜿蜒曲折山路的跋涉,终于登上了当地县志中记载的高约557.2米的西阳山了。
    登临山顶,只见临近山顶的山崖之下有一片开阔的土地,一段残垣断壁赫然映入眼帘,如今早已荒芜,只留下几株高大的梧桐树矗立着。在断壁旁的一块油菜地里,我们见到了那传说中的骑龙字库塔。那塔看上去巍峨俊秀,气势雄浑,仔细打量,那塔身共三层,计有5米多高,每层砌有6面雕花石壁,共有18面石壁,每面石壁上均雕刻有精美佛教壁画和文字,塔正面顶层有长方形石匾,石匾楷书刻“接引塔”三字,字如行云流水,潇洒俊逸,每字长宽15厘米左右,石匾下方镂空雕有两扇精致石门,高30余厘米,宽20余厘米,均呈欲开未开之状,仿佛塔中居有仙人呼之欲出一般。塔基状如莲花,用天然巨石雕刻而成,巨大的莲花塔基雕刻精美,栩栩如生,仿佛含苞待放的水中莲荷鲜活灵秀,楚楚动人。
    据说,当地人曾把烧燃的火纸丢进石门,数百米的山下的石洞里居然也能冒出烟雾来。同样,在山下的山洞里烧纸,山上塔顶的石门居然也能冒出袅袅烟雾来,究竟其中有何奥妙,至今依旧无人能解。
    字库塔的塔身右侧第二层的两面石壁上雕刻有:“皇图永固”和“帝道遐昌”8个字,塔基基座正面雕有“金龙戏珠”等精美图案,塔身左侧刻有“大明万历甲寅本寺众沙门立”12字。
    笔者暗暗寻思:此塔为何雕刻有金龙,为何又镌刻“皇图”、“帝道”等等字样,难道此塔有着什么难以诉说的隐情及秘密?一切的一切真相,也许惟有山中荒芜的残垣断壁知晓。
    看完山中的字库塔,骑龙乡宣传文化中心主任赖永帆介绍说,骑龙乡山中还有西阳洞,传说是先前犀羊显圣的地方,洞很大,可容千人。山里还有很多保存至今的明清时期古墓葬,有的墓葬石刻相当精美,有的墓葬还雕有诰命夫人字样等等。因天色已晚,于是大家便不得而去了。





=============================================

左边那个字为庆,右边那个不知。以前的字,读写应该是从右到左,跟今天的书写和阅读是相反的。
我的家乡真的很美!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