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之路-徒步甘丹寺到桑耶寺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tenzinmt8848 于 2014-4-1 12:07 编辑
这条线是最经典的两座金顶寺院间的连接,在这山水之间有着历代僧人,藏民的足迹,与经幡浮影下走出了自己的最经典的旅痕。甘丹寺至桑耶寺是著名的徒步朝圣之路。百年来,身穿袈裟的喇嘛和朝圣者,在西藏高原强烈的阳光下,行走在起伏的山谷中只为达成心中的信仰。从拉萨河旁的甘丹旺破日山开始跨越大山河谷,走过高原湿地,拜访村落牧区,探寻原始的雅鲁藏布江,最后到达西藏文明的发祥地山南桑耶寺。以至后来这条原先不为世人所知的朝圣道路因其多变的山景和秀丽的高山湖泊一跃成为拉萨地区主要的徒步线路,这是一条比较艰苦的徒步路线。甘丹寺的海拔(海拔4240米)相对桑耶寺的海拔(3600米)低,因此从甘丹寺出发会较轻松些。这条线路平均费时4天。这个地区适合徒步的季节从四月底到十月底,期间从六月中旬至九月上旬是雨季,但雨季意味着野花盛开的季节。降雪会在一年内的任何时候不期而至。过了甘丹寺在抵达和桑耶峡谷上游的宿营地前,路上只有一个小村庄和几个临时搭建的牧民帐篷。甘丹寺和桑耶寺之间需要跨越两座山口--海拔5284米的舒卡拉山口及海拔5245米的赤图拉山口,两座山口间的山谷平均海拔也在4940米。是真的高海拔徒步线路。
甘丹寺:
甘丹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藏传佛教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土牛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筹寺,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可见寺僧侣信奉“弥勒净土”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士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寺内还保存者历代甘丹赤巴的遗体灵塔九十余座,并藏有许多明代以来的文物工艺品,本寺位于拉萨市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45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萨57公里。1419年宗喀巴大师在甘丹寺圆寂,灵塔内尚存宗喀巴的肉身灵塔。他修行的山洞位于寺庙东头的致高点上,这也是一处著名的古迹,在它下面是宗喀巴的寝宫,宫内尚存有他的经书、法衣、印章等遗物。甘丹寺于1961年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桑耶寺:
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美称的桑耶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距则当镇38公里,是藏传佛教史上的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开始兴建,寺院内造址于藏王赤松德赞的出生地,藏王赤松德赞的冬宫附近由莲花生大师主持桑耶寺的建设建筑仍保持寂护大师的原设计,赤松德赞亲自主持奠基。寺院于779年建造后他把邀请印度、汉地、于闻等地僧人主持讲经弘法,梯度七名贵族家的儿子僧为其中之一,这七人因而成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梯度数年后,这七名都委任为讲师的规范师,被后人奉为西藏藏传佛教的先驱者,史称“桑叶七觉士”。桑耶寺以其殿塔林立楼阁高阔,规模庞大,融合了藏、汉、印三种风格而造型完美的建筑和题材广播,技艺高超,绘塑精—的壁画造像,以及众多木雕石刻,唐卡等文物瑰宝而驰名于世的桑耶寺周围绿树成荫,河渠萦绕,是国家级雅砻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大殿西朝东,高三层,式样别致,每层殿堂的空间很高一般5.5米到6米之间,乌孜大殿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大殿底层采用藏式建筑风格,中层采用汉式建筑风格,上层采用印度建筑风格。各层的壁画河塑像也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绘画河雕塑,这种融藏、汉、印合并的建筑格调,在建筑史上非常罕见的。

早上在这里洗漱过后,继续走完最后一段路

吼吼,经过一上午的徒步,中午我们到达了距离桑耶寺十几公里的地方,这里可以坐车啦!!!也意味着我们的徒步到这里就结束啦!!!
将近四天的徒步,这条经典的朝圣之路,虽然说难度上不能说是特别艰巨吧,但是风景还是不错。最要感谢的就是我们可爱的藏族领队、牦牛工小伙子,和大厨。有了他们,这个徒步的过程才那么丰富,那么的幸福。

明天徒步就要结束啦,再最后享受一下这难得的夜晚。

我们的营地

满天繁星,这里真的是世外桃源!!!

营地旁边的小河,水很清。

我们的营地,到了这里有种度假的感觉,山好水好,地方好!!!

哈哈,我们的吃货队伍!!!

下了好几个小时的山路,开始出现茂密的植被,小河流水。

辛苦的牦牛和藏族小伙

进来看看我们的晚餐,哈哈。

这个路不咋好走,夏天这里都是流水,这会好好些。

下山穿过碎石阵。。。

这是俺们队里的大厨,听说都是给登山的人做饭的,有幸能吃到他做的饭,好吃的川味。。。

在第二个垭口——赤图拉垭口合影,翻过这里的时候好几个队友高反了。。。这里有5300多米,还是有点高哦。。。

垭口的小水塘。。神奇

顺着下山的沟里,一直都是下坡啦。。。

出来拍个夜景,大家都在各自的帐篷里。

第三天,早上吃过早饭继续赶路,依然是慢慢的缓上。准备翻越第二个垭口。

努力爬山中。。。。

我们的牦牛队伍,嘿嘿。

刚刚过了一个小河,只能趟水过来,冰凉的水让疲惫瞬间褪去,一个字,爽。

俺们今晚的营地,吼吼,这里风景不错哦。

翻过垭口的路更不好走,基本上都是在这大石块中间穿行,很是小心。

这会,天气放晴啦。远处的沟里面就是我们今晚要扎营的地方,大家都在休息,拍拍照。

继续赶路啦,来个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