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宝顶(5588)一座被遗忘在角落里的雪山 - 山伍成群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终极lee 于 2009-5-15 01:02 编辑

雪宝顶其实是中国最早被开发出来作为初级入门训练的雪山之一,而由于早几年的“飞贼事件”频频发生,攀登者就避而远之。而飞贼出走麻风村后,又先后发生了两次
登山事故,攀登者又远而观之。到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几乎就没有队伍去攀登过雪宝顶(具体有没有,还没有得到统计)。今年五一期间,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带队,国家登山队教练次落先锋组成的搜狐登山队从西壁线路成功登顶,又一次把这个被几乎遗忘在角落里的雪山,再次展现在广大攀登爱好者眼前。
雪宝顶攀登资料:
传统线路 出自王滨《雪宝顶登山指南》
雪宝顶位于
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县,是岷山山脉主峰,海拔5588米。坐落在南北延伸的岷
山南段,为岷江重要源头之一。雪宝顶高踞于周围近十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群峰之上,雪宝顶路线短,攀登难度较易,成为诸多登山者的起步
山峰。
雪宝顶东北坡为70度以上的悬崖绝壁,西南坡终年积雪,山腰沟壑纵横,通向顶峰之路又必经怪石峥嵘,险景丛生的滚石区和“狼牙区”,有较大的攀登难度,对登山探险者很有吸引力。
雪宝顶峰地区的气候潮湿多雨,每年10月到翌年4月为旱季,5月至9月为雨季,其中7、8月雨水较少,是登山的理想季节。冬季
雪线海拔4600米,夏季雪线海拔5100米。
雪宝顶海拔5000米以下地带主要是岩石,海拔4200米-5100米山体风化严重,为滚石塌方地段,在海拔5000米的山脊上有一处深15米的对立岩壁--骆驼背是通往顶峰的险关。往上,与四根香峰之间为一鞍部,坡度约30度。鞍部以上到顶峰是坡度约20度的冰雪坡。雪宝顶的西南山脊,海拔5000米以下皆为20度至25度的冰雪坡。西侧由于冰川的切割,形成了毕露的岩石刃脊,山体西北坡
多为裸露岩石和陡崖。
毗邻雪宝顶有被誉为“瑶池仙境”的黄龙寺和“童话世界”的九寨沟。
由
成都至雪宝顶公路端口上纳米公路单程375公里。
以下绘图: 王滨
攀登雪宝顶途中,要经过以下重要路段和地形难点。
1 冰雪山脊:由5100米直达顶峰,坡度不陡,约25度。通过时注意远离山脊北侧雪檐(最好保持5米以上距离)。还须防止向南侧滑坠(特别是下山时)。
2 骆驼背:位于海拔5100米左右通向顶峰的山脊上。由几个驼峰状的岩石凸起构成。最高处垂直落差约7米,两侧皆为较陡的崖壁,是通向顶峰的必经之路,一般通过都需要修路。可从驼峰上直接翻越,也可以从驮峰侧面横切通过。
3 C1营地:位于约5000米左右的山脊上,因地形因素,可搭帐篷数量非常有限(不超过四顶)。扎营时须用绳索固定帐篷,以防大风。大部分时间积雪可保证C1用水。
4 黑色走廊:位于到达C1营地之前的一道碎石坡,坡面较陡,约30~35度。两侧均为积雪带,通过时须格外小心滚石。
5 乌龟背:位于约4200米的一较陡的小岩壁,中间有时有流水,可小心徒手爬上。若负重须修路通过。另,也可从乌龟背右侧的碎石坡绕行,不通过乌龟背,但路线较远。
西壁线路:(出自曹峻《尝试雪宝顶新线路》)
99年3月 西壁路线
曹峻,陈骏池,陈泽纲,袁洪。成都-岷江乡(大巴,8小时)岷江乡-上纳米(拖拉机,3小时)上纳米-BC(徒步,雇马,6小时)
攀登慨况
大本营于传统路线相同,位于4200米的河滩上。沿沟的左侧向上,翻上终碛堤爬碎石坡至冰川末端,在海拔4400米左右的地方建立C1。刚开始是一段平缓的冰舌,没多长便到达悬冰川脚下,下部的坡度在40度左右,往上渐渐变陡,最陡的地方有60度,必须适用前齿技术攀登。一路打路线绳,边修路便前进。这一段有较多的亮冰,冰里夹有许多石块,一路以冰锥固定路绳。打了350米路线绳,还没有走玩陡壁路线,于是让后面的人拆掉下面的两根路绳,拿到前面打上,才勉强翻到一片稍缓的雪坡上。这一段向上攀登了大约600米,连修路带行军共用时11小时,因为天黑无法前进被迫宿营。这里海拔大约5000米,表面是20-30cm厚的积雪,底下是冰,坡度超过30度,所以没法挖出一个平整的营地来。于是我们在两边各打上两个冰锥,用绳子在四周绕上一圈,把背包固定在下部,铺上帐篷布和防潮垫。每人用铁锁扣住上部的绳子,身着安全带脚蹬高山靴钻进睡袋里,半坐半躺地过了一夜。
从C2到顶峰的线路已经没有难点,基本以雪坡为主。很多地方雪既松又厚,走起来很累。考虑到前一天过于疲劳,我们打算先休息一天。找了一处稍微平缓的地方挖出一块平地来,支好帐篷休息。刚化开半锅水,发现GAS烧完了,一下就傻了眼。第一次使用韩国气罐,没想到这么不经用。于是倒头狂睡只等第二天下撤。半夜被挖开的雪层边坡倒塌,一大堆雪把帐篷压塌了半边,几个人窝在一块熬过下半夜。天一亮便仓皇下撤。
路线评价
总的来讲,这条路线难度并不大。冰壁路线只要架好路线绳(大约需要500米)便可以顺利通过,路线短而清楚,全部为冰雪地形。缺点是中途没有合适扎营的地方,只能在雪坡上挖出平地来,会比较累;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在冰壁下面扎营,先修好路然后直接登顶,体力好的情况下当天登顶返回是可以的。
教训
攀登新路线时不要使用不熟悉的装备,以免被动。
北壁线路:(出自曹峻《尝试雪宝顶新线路》
2002年4月 北壁路线
Jon,曹峻,陈骏池,欧阳健舒。成都-川主寺(大巴,10小时)川主寺-新店子(即黄龙风景区,雇小面包,40分钟)
攀登慨况
沿景区旅游路线至黄龙后寺(约3600米)为旅游线路,我们雇了4个挑夫帮着扛东西。黄龙后寺往上为小路,挑夫嫌雪大不肯在往前走。于是自己把东西北上,顺溪流行进到3800左右设第一营地C1,行军时间约5小时。顺着沟底右侧向上攀登,途中积雪没膝。在4350左右翻越一段岩雪混合地形,高度约100米,我们用Running Belay的方式攀登,Jon在前面做先锋,以岩钉和机械塞作保护点,两个Pitch刚好到头。C2位于山口上的一块平地,有牧民搭的嘛呢堆。C2上方的山脊上有一个小缺口,是两块岩壁中间夹着的条宽宽的雪槽,翻上去便到达山脊上,可以清楚地看到5200米的山头(姑且称为雪宝顶西峰)。顺着山脊一直往上,大约三个小时后到达4960米的C3。C3是一个山口,东边是一个断崖,西侧是上来时的路,往下一直可以通到措雷。从这里可以看到主峰北壁的全貌,北壁是没法爬的,只能绕过西峰到主峰的西山脊上才有可能登顶。 C3正上方的岩壁大约60-70度,高120米左右,岩体比较完整,攀登较困难,但从西边一点的地方可以找到相对容易的路线攀登。估计夏天爬起来会好一些,一是雪崩的危险小,二是坡底的积雪少容易接近。
路线评价
这条路线难点在攀登5200米的西峰,主要为岩石路线,至少会需要4个pitch才能通过。西峰和主峰之间的山坳(5100米)可以建营。这是一条特别适合ALPS法攀登的路线,从麻风村雇马经措雷上到4500米处可以节省很多体力,第二个营址在4900米,第三个营地可以设在翻过西峰后;然后沿主峰的西山脊登顶从传统路线下撤。
今年51刚登顶雪宝顶,在大本营看到郎俭的墓和他滑坠的地方
2006年,跟红学一起去攀登雪宝顶...............
还有人顶起这个贴子,不胜唏嘘
感谢楼主倾力分享,这不是被遗忘的雪山,因为她永远都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