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Diamond黑钻即将推出天价羽绒服,1000美元!珍贵北极绒鸭羽绒全球年产只1车斗!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本帖最后由 济南的冬天 于 2014-9-1 11:45 编辑

在羽绒界声名显赫的北极绒鸭羽绒只收集于极寒高纬度的北极地区,每年的产卵时期,雌性北极鸭将其胸前最柔软的绒毛啄下铺在其巢穴上,用来保温呵护其下一代。

全球每年的鹅绒鸭绒产量成千上万吨,仅日本单独就进口超过6000吨的普通羽绒。但北极鸭绒产量之少,年产量只能盛满1辆小卡车的车斗!其绒毛皆由人工收集自北极绒鸭雏鸟孵化后废弃的巢穴。


Eiderdown是最好的绒,一般只做羽绒被
700(严格一点750) fill power以上的都是种禽,只由几个摘绒世家手工摘取
本来羽绒服这种充绒量不大的产品都不用种禽,因为没必要,就这么薄一点,再高级的绒也挡不住大风
羽绒服的户外性决定了绒是一方面,外壳面料也很重要。
如果用硬壳面料,防风防水性提高了,但是绒的保暖性和蓬松性就被浪费了,没见过哪家羽绒被的外套是韧度高的防水布料做的。
硬壳面料的代表是大鹅,他家的大衣750fill power(Skreslet Parka)就顶了天了(虽然还有800 fill power的hybrige系列,但都是软的不算数)。即便如此,世界第一暖和的Snow Mantra Parka也只有675 fill power,但是防风防雪隔温,保暖度就上去了。穿着一开始觉得挺暖和,时间一长就热得受不了,因为不透气。
如果是软壳面料,一穿上觉得挺舒服,轻松暖和又透气,晚秋也还顶得住;但一到深冬,北风呼呼地吹,外面还得再套个冲锋衣,又不透气了,而且因为羽绒服和冲锋衣毕竟不是一体,中间有缝隙让冷空气钻入,所以还没有大衣暖和。
一般fill power高的逆天的都不舍得用硬壳面料,否则蓬松度都浪费了。于是一派走奢侈品路线,加羊毛,羊绒衬里,变成羽绒羊毛大衣。Moncler和大鹅的BRANTA都走这个路线,优点是羊毛,羊绒的贴身舒适度比羽绒更胜一筹,也防风;缺点是不防水,而且价格高得离谱(其实是羊绒的价格)。
另一派走技术路线,不断的分小格,像这一款black diamond就是如此,老鼠,巴塔,包括甚至大鹅的Skelslet也这样,优点是保存了蓬松度,也隔温,防水马马虎虎;但防风性下降,为了弥补,有的整个高领帽子一体,但是阻碍了视线不说,脖子转动也不灵活。分格子也是有极限的,且传上去外观像个腊肠,且不防雪。
所以这是一个悖论,充绒量适中,蓬松度越高,穿着越暖和,这个结论是冷库工人得到的;真正在户外,还要考虑到大风,下雨,撕扯等等因素,面料和设计的比重就上来了,绒的重要性就降低了,再考虑时尚因素,例如大鹅都像科考服,北脸都像腊肠,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
关于这点,加拿大鹅广告里的一句话是很对的,大致意思是:真正的测评不是在实验室做出的,也不是穿一下到外面逛两圈就能得到的,而是由无数极地科考队员,登山运动员,钻井石油工人,都市时尚青年的经验总结得到的。
总之,绒越贵不一定越暖(冰岛雁是不如Eider的,最好的是红襟鸟,跟藏羚羊一样,穿上要被泼红油漆的),绒越暖的不一定衣服越暖(这件black diamond-25度就顶了天了,Snow Mantra-76摄氏度温暖如春,外加大风,体感-126摄氏度;另,加州有位老兄买了一件Snow Mantra,-30摄氏度,太热穿不住,只能把拉链拉开,一面胸口吹凉风,一面背后出热汗,这不是活受罪吗!),衣服越暖不一定越贵。
我估摸着,早晚有一天,这些奢侈品大佬会来个大联欢,衬里是野生驼马绒,羽绒是冰岛雁,外壳是始祖鸟的防水面料,再加个貂皮帽子,麂皮领子,售价10000美金。
最后,回到正题,这件black diamond的出产地是孟加拉国,让我联想到了加拿大鹅的泰国鸭绒,从北回归线以内的工厂加工出来的羽绒服给我一种别样的温暖!

看爸爸去哪儿,看到黑天鹅,忽然想,有没有黑色羽绒呢
    这个应该就是冰岛雁鸭绒,蓬松度据我了解并不很高,这种绒不可能达到PF1200这么夸张,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它的蓬松度只有700以内。
    如果填充量在100克以上的话,6000元的零售价应该还是很便宜的。以前曾想买这么绒,出厂价已经超过2万人民币每公斤了!
     这种绒应该更大的是卖点。但环保确实不是别的绒可比的。

天价羽绒!好噱头

又有了新噱头
北极绒鸭羽绒具有高耐久耐用度及高集热性能,其羽绒如同魔术贴一般紧紧贴合在一起,提供极高的热重比。

6000的羽绒服,这个牛啦!

支持支持。

看上去不够。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