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游盘县 - 贵州 - 8264户外手机版

  贵州
本帖最后由 穿林い风 于 2014-11-22 20:51 编辑

    盘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是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的好地方。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一个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的盘州大地。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自驾车游客、户外爱好者和探险家
    随着六盘水机场、G60沪昆高速、长昆高铁客专、毕水兴高速公路的开通,丰富的旅游资、浓郁的民族风情、便捷的交通枢纽、日趋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让“世界古银杏之乡”盘县的旅游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盘县地处黔、桂、滇三省结合部,是贵州西大门。是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总人口11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2万,有汉、彝、苗、回、白、布依等27个民族,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悠久。曾经被誉为“金三角下的一颗明珠”、“煤电之都,文运盘县”,以丰富的煤炭资源称冠江南,成为贵州省首个列入全国百强县之一。是“凉都六盘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境内有古人类文明遗址--盘县大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妥乐古银杏村、老厂竹海、坡上草原等风景名胜区,荣获“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和“美丽中国示范县”称号。
   
   

    古城位于盘县中部,是贵州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盘县老城城关镇是盘县搬迁红果新城之前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和县政府所在地。它是“文运盘县”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
  

  
    历史上,城关古城人才辈出,徐霞客在《黔中游记》中记载:“是城文远,为贵筑之首”、“非它卫可比”。明清两代盘县共有18名文进士、3名武进士、133名举人。清代“三一溪渔人”范兴荣,所著《啖影集》是贵州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任璇的《梅花缘》可与和汤显祖的《牡丹亭》相提并论。


   古城有三条小溪在中心汇合,名为三一溪,三一溪旁的古城保存着很多明清两代、民国和解放后各个时期的建筑群。现存按明代皇家标准修建贵州仅有南方罕见的宫廷彩绘、重斗拱、柱升起建筑工艺建造的“普安州文庙”、保存完好的“普安卫城楼及古城垣”、位于古城西南最早镌刻年代为明嘉靖三年的“碧云洞摩崖石刻群”、红军长征的第二座“转折之城--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古城以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佛教名山“丹霞山”、位于古城张家坡的“张道藩故居”等。
   
   小溪从古城穿城而过,在南郊“碧云洞”进入暗河。碧云洞洞穴总长达4740米,是国际旅游洞穴协会会员洞穴之一,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详细描述洞穴形态和洞外古迹、摩崖石刻。

   星罗棋布在古城的寺庙道观达30余座,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文物古迹、优美自然风光让游人流连忘返。随意慢步古城小巷,到处能够看见色香味俱全的特色食品:思乡青豆腐、盘县火腿、水霉豆、血豆腐、彭记牛肉粉、童家燃面、管氏荷叶糯米鸡、红油凉粉、刺梨果脯、核桃乳 ...各种美食应接不暇。
   不管走多远,除了对亲情的思念,还有就是对家乡味道的留恋。而对众多旅行的美食家而言,一一品尝这些美食实在是难得的口福。

你好,我们是老师,无意中看到你写的关于盘州古城的帖子,我们正在写一本有关盘州古城的地方校本教材供学生阅读,希望得到你的支持,QQ1349384057,电话19985582906

欢迎来盘县旅游!

出去了一段时间。现在才看见回贴,实在对不起。我家在官驿坡,就是七街。
又见到美丽的盘县,感谢楼主给我们带来图文并茂的好文章,有机会再去盘县和贵州感觉一下。
意犹未尽,很不错

呵呵,这个好吃,我以前经常自己做,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

原以为作为一个盘县人对盘县已经很了解了,读了林风的帖子才知道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谢谢林风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咱们盘县

盘县哪里的,我住八街,就是你城门上照片的右上角看不见的地方就是我家,哈哈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