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岭—大营盘—样边长城穿越 - 河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北
本帖最后由 开都河 于 2015-1-25 11:19 编辑

    此次穿越地点为张家口怀来县,线路为横岭—大营盘—样边长城,全程大约15公里,其中长城线路10公里,山路5公里,数据来自于领队。户外行走的有关数据,一般我只记录全程用时,这个方便啊。至于其它如行走里程、速度、轨迹、海拔等数据没有GPS所以基本都不知道。这一段属于我的长城新线路,本想沿途看一下行车路线好为以后的接龙打下基础,无奈连夜赶路,虽说火车上、旅馆里都睡了,但怎么也没家里睡眠质量好,前小半程还在用心看路,终于在车过半程后瓷瓷实实睡着了。依稀听得说横岭到了才努力的睁开朦胧的睡眼,刚看见横岭古城堡车就忽的一下开了过去,登城点却在前方的公路将长城断开处。

    这次依旧跟着虫虫长城队行走,44人的大部队,上城以后慢慢拉开了距离各自为战。

    低头暴走间,幸福总是来的很突然,一点招呼都不打。上车,一路无话,午饭路餐吃得太少,水也喝得太少,车上把剩下一个烧饼吃掉,一瓶饮料喝完身体没任何反应可见缺水之严重。京城的驴友进京后基本就幸福到家了,我还得再赶两百多公里才能回家,虽然辛苦,但相比于长城新线路的感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本帖最后由 开都河 于 2015-1-26 08:51 编辑

    回看走过的样边长城。
    山间小路先宽后窄后又慢慢变宽。
    一个驴友背了两个铃铛,滴铃、滴铃的声音总让人情不自禁想回头看看有没有驴车。

    前方的山头去往镇边堡,虫虫队下周接龙的线路,我却只能以后再来了。一次只走一小段,来回时间、精力耗不起,时间富裕的时候走个两天以上的比较合适。


    左手边的下撤山路,漫长的5公里啊,今天走了一个大C形线路又回到横岭村附近。不知道再来的时候是从庙港村上来近呢还是原路上来近。

    山路冲断长城的地方,又爬上对面的一小节先行感受一把。


    四年前还存在于样边长城敌楼上的石碑,现在不知去向。(此图及下图来自于网络)



    庄户峪长城敌楼里的石碑。


本帖最后由 开都河 于 2015-1-26 08:39 编辑

    样边长城碑,后边有碑文,记述了样边长城的来历。
       碑中最后一句:……诚为千古盛举,立碑于此,庶勿忘怀。这个很有现实教育意义,即为千古盛举,那就得加以保护啊,立碑于此的目的,不仅要纪念,还得有具体保护措施。还是四年前,样边长城某残台上尚存一碑,摘录一段前辈驴友的记述上面记载了明万历十一年春蓟辽总督兼兵部左侍郎周詠等官员在此巡边。万历十一年是1584 年,距今已426年。特别一提的是周詠,史料记载:周詠,河南延津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历魏县知县,升御史,出按宣府、大同、山西。万历三年迁大理寺丞,万历五年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转蓟辽总督,垦田一千四百亩,修筑台垣七十余座,数败虏,生擒速把亥(蒙古土蛮首领),升右都御史,进兵部左侍郎。万历二十三年七月十七日卒,年六十三。说明周詠是一位很有作为建树的好官,为长城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样边长城始终保持高质量和提升防御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今之视昔,人已作古,唯有规整的长城诉说着筑边人的兢兢以求。”

        但是这次,我没有看见那块碑,但愿它不要被人盗走而是进了博物馆。让我想起庄户峪那段长城有个敌楼内也有个倒地的石碑,上面记述的文字更多,这么重要的长城文物,为什么有关部门不管呢,要么重新立起,要么收于博物馆。还有为数不多幸存的敌楼牌匾,
若不加以保护,命运堪忧啊,最大的忧患来自于偷盗。


    残台南边尚存几块城砖,目前是三层,最顶层只有一块。查阅了一下前辈驴友的驴记,2010年也就是四年前的这个部位尚存七层砖,最顶两层各是一块砖。可见近四年来,还是被人为破坏又扒去了四层,可悲啊。
    来张对比图(来自网络)。

    样边长城碑旁边的残楼遗址,内里的石块岩芯码放的多整齐,到底是样边长城,做工精益求精。


    前方盘山路与长城交界处左侧即为下撤点,这里又出现了两道边墙。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