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鹅毛”细雨,3.7夜游岐江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东
本帖最后由 中山秦时明月 于 2015-3-8 21:52 编辑

注:标题所用“鹅毛”细雨来自非著名的“原零点”美女

“云际斜晖挂树腰,登瀛门外望兰桡,人来人去潮消长,千古石岐难动摇 。”细读这首录自明嘉靖《香山县志》的《石岐晚渡》,眼前会浮现四五百年前岐江津渡码头的繁华旧貌。直到百年前,那里还是中山人外出与归家的重要码头。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迁徙和城市重心转移,古老岐江慢慢沉寂下来,并一步步淡出人们的视线。
    2011年,借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形成倒逼机制,中山市将综合整治水环境列入十件民生工程之一,其中,岐江河治理又是重点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下,岐江河滨水景观工程启动,岐江游线路隆重推出,令这条中山人的“母亲河”又热闹起来 。“通过岐江游,既为中山增加了一个新的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能有效地治理一河两岸,还市民一个碧水蓝天。”疏浚水道、净化河水、绿化两岸、构建步行系统、架设夜间照明灯光……

■旧貌换新颜
重现昔日天字码头
    “完全看不到4个月前的影子,岐江两岸已脱胎换骨了。”岐江一河两岸景观改造的设计师陈坚,多次听到朋友这样对他说。当谈到创作灵感时,他提到了一幅183年前的写生画作。
    1828年,英国佚名画家的写生画作 《表珠江的香山城接官亭》,描绘了位于岐江桥附近的接官亭,当时是香山县衙门派人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清代嘉庆十四年此处重建“忠孝节义”牌坊;这里也是天字码头旧址,1912年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后,从南京南下考察,经港澳回翠亨,其后从天字码头乘船返广州。相关史料让陈坚有了重现岐江天字码头的设计思路。
    中恳百货大楼门前,13米高的天字码头牌坊重新立起了。设计者尝试从老画像中寻找那个年代的元素,并融入牌坊设计中。在额匾“岐江晚望”与牌坊对联的烘托下,天字码头有几分古时津渡码头的味道。正对着牌坊的观景平台,设计成船头的造型,象征孙中山登上的船只,遥望着广州总统府的方向。
    船头下来,新修的历史长廊与岐江桥相衔接,融合孙中山故居的设计元素为最大特色。拱形的门窗设计,以褐红色为主色调,长廊底部的石制时间柱,雕刻着中山近代大事记。
9公里绿道贯通岐江岸线
    岐江河核心河段被员峰桥、光明桥、岐江桥、中恳天桥、中山一桥、中山二桥6座桥梁划分段落。根据规划,员峰桥至光明桥为休闲都市段;光明桥至岐江桥段为历史文化段;岐江桥至中山二桥为活力都市段;中山二桥至南外环桥生态都市段。
    贯穿河道两岸的绿道是整治后最大亮点,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建设9公里绿道,贯通岐江一河两岸。“工程全部建成后,可骑车从员峰桥一直到南外环桥。”
    沿岸居民的居住环境也因此得到改善。蓝波湾、世纪新城等楼盘的住户,每天探头窗外,都会发现身边的景观在变化。一河两岸荒芜的空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铺砌大理石的休闲空地;杂草丛生的地块变成了整齐划一的绿化植被;残缺的栏杆拆除了,开辟出休闲空间。
    活力都市段的西岸,由乔木、灌木、绿地构成一条绿色长廊,经过造景处理,植被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而是错落有致地分布,布局自然。“别看这些树的树冠很小,叶子也不多,几年之后,这里将汇成一片巨大的绿荫。”按设计师陈坚的设想,活力都市段的西岸是一条不断生长延伸的绿色走廊,除了改变原来杂乱空地的旧貌,增添两岸的绿意,也为附近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场地。
    而生态都市段的绿化,更多强调保留原有野生植被。特别是世纪新城对开的河畔,植被繁茂,景观已十分不错,将不会作太大的改动。
水幕表演邀您赏水中舞台
    沿河景观的改善,居民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以前吃饱饭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现在河边那么美,当然要出门走走。”老安山市场附近居民黄女士一家,晚饭后迫不及待地出门了。走几步路就到了水岸广场,可以远眺巨幅LED显示幕画面,然后取道中山二桥踱到对岸,近距离欣赏辉煌岐江广场的音乐喷泉。老人、小孩走乏了,就在岸边桌椅休息,倚栏欣赏美丽夜景。

中山的夜景还真很不错!

是时候换单反了,呵呵!
老秦买台单反机,就到处拍照片了

美丽岐江夜色!

你这个相机不给力。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