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太阳风- 于 2015-4-13 17:43 编辑

远望英谈村

东寨门,也是英谈村的正门。

村内满眼的石头建筑
4月11日周六,与好友一道进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的路罗镇附近吃鲜活的山泉水虹鳟鱼,饭后到英谈村转转,记不得是第几次到过这个小山村了。
英谈村位于邢台县西部山区路罗镇境内,我们沿去年刚开通的G2516邢汾高速前往路罗镇,然后沿邢左公路过路罗镇之后左行至坡子村再左行,沿路标可达到英谈村。在英谈附近的农家乐水上餐厅吃的虹鳟鱼,然后进村,全程约70公里。
2007年6月,英谈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村以石屋石楼石街道出名,号称我国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石寨,是研究明清冀南地区风土人情的重要史料。
英谈村被太行奇峰雾子垴、和尚垴紧紧将村包住,一万余亩山场古树参天,枝繁叶茂。相传唐末黄巢起义军在此扎过营地,各路英雄豪杰相聚于此,谈论战事,故得名英谈。
自明永乐二年路姓村民迁来定居,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国民党省政府驻地和冀南银行总部。
1000多年来,古村内67处院落保存完好,形状各一,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做工考究,整体十分古朴,具有典型的古太行建筑风格,被誉为"中国北方千年古堡"。古村中小石楼、古城墙、四合堂、滴水神泉、波浪石影壁,都经历了上千年风雨,见证了历史沧桑,它是这里建筑独特、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气候宜人。
进村需要收费,门票价格不菲。据说找个当地人给点钱便可以亲戚名义带进去。我们是真的有一位同伴老家在此村,自然免费通行了。
进村之后,满村房屋古朴,层层叠叠,村中还有邓小平、刘伯承、彭德怀、左权的旧居,据一老人讲,左权就是从此村出发,参加战斗,牺牲在现在的左权县。
因很多人不是第一次来,半个小时就转完了。山寨不大,慢慢转最多一个小时。回到村口,有村民在卖山货,因是自产,质量大大折扣,大家多是看看而已。
回程又是高速,经高速全程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早早回到了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