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习习大尖山,绿蝉脱壳在树杆——6.09夜爬大尖第99期作业帖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东
Alexrain
2015-6-10 10:17
正序浏览
17558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Al
EXR
ain 于 2015-6-10 11:34 编辑
活动链接:
http://bbs.8264.com/thread-2406703-1-1.html
参加人员:爱丽斯、山水人家、南巴、习惯孤独、许许、秦时明月、Alex
雨后天晴,凉风习习,正是夜爬大尖山的好天气。不过最近很奇怪,传统的星期二夜爬大尖山的人越来越少了
,相反倒是星期四和魔方一起夜爬的人很多。
不过其实大尖山夜爬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很多群都有自发组织的夜爬大尖山,平时夜爬大尖山还经常偶遇上大尖山谈恋爱的情侣、独自或者两三个人朋友
结伴
夜爬的也不少。看来夜爬大尖这种日常的运动锻炼已经司空见惯比较普遍,失去了原来特殊存在的位置,就和日常的逛公园一样,不需要特殊对待了。
这次本来小猪哥说要带一大波
美女
来夜爬大尖,才发了帖想去跟他,结构到了金钟驿站,小猪哥才说他的那一大帮妹子们都要加班来不了,他也不来,最后就剩下我们几个人夜爬大尖山。
19:10,看看没什么人再来了,大家热身后开始出发,孤独大神走出绿道就一溜烟跑了,听说前面有一大群美女在
跑步
,大神赶过去手把手指导妹子们去了……
一路上凉风习习,这次我们决定从B+线上山,走得比较轻快,希望能出点汗。全程除了在山脚下短时间感觉不到风意外,其它时间一直都有微风吹拂,山脊和垭口位置风是相当的大,吹起来非常舒服。
8:35,上到大尖山康善亭,山顶风非常大,十分凉爽惬意。康善亭这边没有人,只有观音庙那边有几个人借着夜色在哪里聊天。为了节约时间,防止大汗后在山顶吹风太久受凉感冒,我们喝水简单拍照休息一下后就快速从B线下撤。
下撤到望尖的下坡,在两棵大树主杆上看到两只正在脱壳的蝉。仔细观察拍了几张照片。
幼虫蜕皮是从背上开始的。外面的一层旧皮从背上裂开,露出淡绿色的蝉来。先出来的是头,接着是吸管和前
腿,最后是后腿和折叠着的翅膀,只留下腹部还在那旧皮里。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向下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那层旧皮,使它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蜕出来。那些旧皮就只剩个空壳,成了蝉蜕。整个过程大约要半个小时。刚蜕皮的蝉,用前爪把自己挂在蜕下来的空壳上,在微风里颤动,样子很柔弱,颜色还是绿的,直到变成棕色,就跟平常的蝉一样了。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
影响树木生长。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如3年、5年,还会有17年,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质
数。这是因为质数的因数很少,在钻出泥土时可以防止和别的蝉类一起钻出,争夺领土、食物。将要羽化时,
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
过程就开始了,头先出来,紧接着露出绿色的身体和褶皱的翅膀,停留片刻,使翅膀变硬,颜色变深,便开始
起飞。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6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刚羽化的蝉呈绿色,最长寿命长约60~70
天。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蜕皮是由一种激素控制的。蝉蛹的前腿呈勾状,这样,当成生活习性虫从空壳中出来时,它就可以牢牢地挂在
树上。蝉蛹必须垂直面对树身,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蝉
将蛹的外壳作为基础,慢慢地自行解脱,就像从一副盔甲中爬出来。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当蝉的上半
身获得自由以后,它又倒挂着使其双翼展开。在这个阶段,蝉的双翼很软,它们通过其中的体液管使之展开。
体液管由液体压力而使双翼伸开。当液体被抽回蝉体内时,展开的双翼就已经变硬了。
如果在一只蝉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这只蝉将终生残废,也许根本无法飞行,并且无法发声。
每当蝉口渴,饥饿之际,总会用自己坚硬的口器插入树干一天到晚的吮吸汁液,把大量的营养与水分吸入自己
的身体中,用来延长自己的寿命。蝉在未成熟之前在土里成长,后慢慢掏洞爬与树干上,如发现有稀泥的盗土
洞里必有幼蝉,蝉是在夜间趴在树干上脱壳,脱完壳就有了翅膀了。
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
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
调激昂高歌。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每个种的雄蝉发
出3种不同的鸣声:集合声,受每日天气变动和其他雄蝉鸣声的调节;交配前的求偶声;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
的粗厉鸣声。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有些种从鸣声、行为和形态上较易鉴
别。
回复
cattysun
6月16日
支持8264好活动!
回复
cattysun
6月16日
支持8264好活动!
回复
cattysun
6月16日
支持8264好活动!
回复
cattysun
6月16日
支持8264好活动!
回复
cattysun
6月16日
支持8264好活动!
回复
cattysun
6月16日
支持8264好活动!
回复
cattysun
6月16日
支持8264好活动!
回复
cattysun
6月16日
支持8264好活动!
回复
cattysun
6月16日
支持8264好活动!
回复
精选推荐
狼塔C+V穿越失败历险记
乌孙古道重装正穿6天5晚
一瓶可乐一天行程的鳌太
十年十万里之龙江湘西万里行
李志森单人攀七千米山峰历险记
尼泊尔MCT+ACT徒步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