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要去云南的?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好吧,就算是我想去云南的,就这么定了吧。

人多,出门大不易。老爸老妈,姐姐,弟弟,弟媳,加上侄子,外甥女和我,八口人大年初二坐上了飞往云南的飞机。在重庆倒腾了一次,接着同一架飞机的飞行。快到昆明的时候,遇到了乱流,上下颠簸,颠覆了许多人的胃,呕吐声此起彼伏。

云南,给远方的旅人一个下马威。

同爷异奶的堂哥堂姐从大理开了三辆小车来迎接我们。第一次见面,相同的血缘,却陌生。交谈间,严重的大理口音,让我听来如坠云里雾里。

这是高原啊,天好蓝,云好白,空气好清新。此刻,家乡正在飘雪,而这里,温暖如春。

                                                     大理
我行在去蝴蝶泉的路上,苍山在左,洱海在右,中间地带,大片的油菜花正盛开。  

油菜花啊,我有多久没见过你了。出国的这些年,梦里常出现的是故乡的山水草木。温哥华是没有油菜花的。一次去美国的途中,在华盛顿州的乡村路边,看到零星的黄色油菜花,激动的我几乎热泪盈眶。记忆再回到十几年前的一个清晨,我和战友们正坐在军用车上,赶去浙江电视台录像。窗外,油菜花海像翻腾的黄色海洋,一浪涌来,一波荡去。那个上午,一路的油菜花海伴着战友们年轻飞扬的笑声。

此刻,阳光,好灿烂。轻轻的打开车窗,让花的清香拂面沁润。一阵风吹来,划破黄色的花海,似泛起记忆的涟漪,在时间的长河里荡漾。弹指间,这么些年就过去了啊。
蝴蝶泉,美丽的名字。一部儿时的电影“五朵金花”,让我记住蝴蝶泉。“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妆?。。。。”好久远的记忆了,那朵曾经灿烂绽放的金花,早已消失了。而回忆,有痛,有美丽。

蝴蝶泉,有清澈的泉水,泉水里有悠然游弋的鱼儿,却寻不见飞舞的彩蝶。游人如织,小贩成群,闹哄哄的孩子上下乱串。

在蝴蝶馆,成千上万的蝴蝶尸体被织成一幅幅丑陋的画,在商业产业链里行销着。难怪蝴蝶泉边不再有蝴蝶。堂哥告诉我,他曾见过蝴蝶的盛会,蝴蝶沿着树沿,一个个叠在一起,垂挂在泉边,美丽极了。现在,因为环境和人为的因素,蝴蝶几乎不再出现。 我期待的蝴蝶泉之旅,在失望中结束了。回大理的路上,再次经过油菜花海。傍晚时分,天边多了阴霾,如心情,低低的沉了下来。                                     丽江

路边的景色匆匆的掠过脸庞。远山,树木,民宿在身后渐渐消失,出现,出现,消失。此刻,我正在去丽江的路上。
丽江的天空有着纯净的蓝,蓝天之下点缀着被风牵扯成不同形状的白云。古老青石板路上,有游人杂沓的脚步声。高山雪水从古城流过,像一条时间的长河,在古城缓缓流过岁月。古城桥边的水车就这么转呀转的,转过了多少年。丽江,纳西族的聚居地,如今还有纳西人居住在这里么。
我望向人群,望向店家,望向客栈,望向木板桥,怎么就连溪边花儿都有浓浓的商业味呢。一米阳光,美丽的名字。听闻已然成为一个企业,经营的生意一个月竟有300万人民币的营业额。商业,无处不在,古城,无可幸免。 我没有时间走进那些看似精心装扮,古朴恬静的木屋酒吧。我的脚步匆匆,无暇静心体会。正值新春佳节,无论哪一条街,都是人头攒动,好像全中国的人在这个时节都涌到丽江来了。堂哥说,从前的古城,炊烟袅袅,溪边常看到洗菜涮衣的阿妈,谈天说笑。孩子们在四方街开心的玩耍,老人们吹奏着纳西古乐,怡然自得。现在,放眼望去,全然游人的身影。偶有着纳西人服装的,便是经营生意的在地人。商业,成了可怕的工业,在蚕食着古城。 爸爸领我进入一家书法社,见到了正在用口书法的主人。我敬佩主人的无臂口书。面对挫折,主人在儿时的一次高压电触电事故失去双臂之后,没有放弃自己,勇敢的接受了命运的挑战。他曾拿过多次残疾人运动会的金牌,并学会用口书法。书法曾多次被中国作为礼物送给外国的元首。

看见主人辛苦的书法,为表支持,我买了一本他的自传书,并让主人题了字。其间,我看到主人在贩卖自己的书法,一贴书法,人民币2000。终于,主人可以自食其力,不再被人当作残疾。

主人书法屋的窗子像一幅画。窗外,游人如织,阳光耀眼。
闹中取静的客栈,溪水从客栈边潺潺流过。客栈主人的孩子,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喧闹与繁华对她来说只是**的世界,他的世界是手里的笔,桌上的书和一颗安静的心。
经营骑马生意的纳西老人正专心的整理自己的马鞍。旅游,已经改变了他们传统的生活。如今的他们还会下田地去做那些祖祖辈辈世代都作的劳作,过着一日复一日的简单而平淡的生活吗。 匆匆的走过丽江古城,我是个过客。古城,留在我脑海的便是家家装饰成民族风的店面以及穿民族服饰的营业员几乎贩卖着相同的货物。古城很精致,精致到放眼望去找不到特色。而特色我以为是店家客栈的风格迥异吧。

人们说,丽江是个适合忘记时间的人来度假的地方。此行,我没有时间一探丽江之美,或许是给自己留待下一次的念想。
丽江的夜,天空中有神秘淡墨之幽蓝,而夜灯之下,人流穿流不息。
                              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端的大雪山,距离丽江古城北端15公里处,全山13峰,峰峰终年披云戴雪,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并肩耸立在金沙江东岸。最初,我是在小兄弟琥子的博客里知道这座雪山的。出行前,和琥子通话,说我要去云南爬雪山了,他说,他去过玉龙雪山,那里海拔高,如果有了高反,应该买个氧气罐带在身边。他说,他的两部电视剧,都是在云南拍的,他很喜欢云南。我知道,说这些话的时候,琥子一定很自豪。

清晨七点,我行在去玉龙雪山的路上。随着海拔的升高,弟弟姐姐渐渐出现了高原反应。幸好,我没有。在台湾爬过九座3000米以上的高山,几次的户外出行,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一些了解。此刻的我,眼睛一刻不停的望向窗外,贪婪的饱览着路边的景色。

有山有水人烟稀少的地方总是美的。有些错觉,我是在去黄石公园的路上么,似乎见过相同的地貌与景象。爱极了这种自然的美好,心情也为之雀跃。

比起北美的国家公园,中国的国家公园门票收费贵的离谱。举例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门票一人10美金,7天有效。而玉龙雪山的门票80元人民币,外加丽江古城的80元人民币,一并收取,共160元。换算成美金就是23美金一人,且仅限当天使用。美国的人均收入根据2008年的数据为3.76万美元(世界排名第4)、中国2008年人均年收入(全国居民)仅1100美元(世界排名109位),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这么算来,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的国家公园门票贵的离谱了。我不知道中国的门票价格是用何种方式计算出来的。关键是中国人多,再贵的门票也会让旅游景点门庭若市。而同时,你付出了昂贵的门票费用,却享受不了相同价值的服务。这点我随后便领教了。

停好车,天色暗沉下来。天上不知何时飘起了雪花,风也渐渐大了起来。寒风中,弟弟和弟媳轮番排队买大缆车的票,一排就是三小时,队伍几乎没有前进过。我上前找到一边的工作人员询问,说是下雪,风大,缆车速度慢,所以,买票队伍很难前进。什么逻辑呢。排队久了,队伍里有人失去了耐心,开始找工作人员理论,激烈的言语变成了争吵。混乱中,我看到有个刚来的女人插队,插到了公园接驳车的队伍里。发现自己插错了队,一会儿又恬不知耻的插到买缆车票的队伍中。中国人啊,总有那么些人做些让人不齿的行为。丢脸。

快轮到弟弟买票了,告知,票卖光了。之前买到票的人说他们买到的缆车票时间排在下午2点到3点的票,怎么才两三个人之后,票就卖光了呢。我不解。公园管理员说,还有其他两条线路的缆车可以乘坐,我有些生气,让弟弟不要买了,回去算了。弟媳没听到,还是买了票。于是,我终于与4500米的玉龙雪山擦肩而过。

我不想用自己的心思去度别人之腹,但我的确看到有人九点多刚赶到,在我身边说,我看看怎么回事,随即她就在管理员那里取到了3张票。还有一位带散客的当地人说,每人多付100元,就不用排队了。这些是我站在队伍里隐约听到看到的。我宁愿把这些人都想成是事前预订了票的人。 还是不要让这些丑陋糟蹋了自己的情绪。既然已站在了雪山边,还是应该开心的去体会山之美吧。

牦牛坪,随着缆车的升高,雪山的景色也不停的变换着。玉龙雪山,一阵风之后,偶露尊容,随之消失。3600米,缆车到站。 视线随着人工木道延伸出去,游人不多。我拿出自己的小DC,狂拍乱捏。
有情侣跑出了木道,在雪地留影,跳跃,追逐。租来御寒的红色的雪衣,是游人在白雪中,盛开的花朵。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风雪中,唱着哗哗啦啦的歌。 山顶的寺庙,有喇嘛坐在黑暗的屋子里浏览手机,今天的喇嘛,还是寂寞深山里修炼的人么。大堂里,有喇嘛暗示你该如何让自己功德圆满。姐姐,弟弟弟媳得到了洁白的哈达,我没有。我要用洁白的雪作哈达,任由风雪在天地间写下两个字,纯洁。

牦牛归隐了,躲到远山去了。朦胧中我望见一支牦牛远远的站在风雪里,似等待我的到来。于是,我走下了木道,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齐膝的雪里。下了坡,再上坡,游人变成了小小的黑点,我继续行往牦牛的方向。

离家人远了,我不担心。此刻,天地间,唯我独行。不,远处还有等我的牦牛。(一笑)
远处传来弟弟的呼喊声,我终于没有走近牦牛。我把相机镜头伸缩到极限,牦牛的身影,在风雪中坚毅的挺立。风中,传来牦牛脖子上的铃铛声。似对我温暖的问候。(二笑)
站在离去的索道前,忘记了早上排队买票的不快,让小小的DC留住我的身影。(三笑)

下山了,开放式的缆车在风雪中坐起来真是凉快。(四笑)
与在丽江古城游玩的老妈和两个孩子汇合后,一行人上路,方向,香格里拉。
途中多蜿蜒的山道,因为风雪,也因为人为的弯道超车,遭遇四起车祸。有一车几乎翻下山崖,四轮朝天的躺在路边的沟里。
山顶的一处庙宇,下着小雨。我望见了金沙江。 山脚一处工厂区,为了拍长江第一弯,我被一看家的狼狗追逐,幸好主人及时赶到,制止了一场流血事情。我狼狈的一面,无人看到。家人在车上等我。我平复了呼吸,故作镇静“风和日丽”的上车。 丽江前往香格里拉的路程仅一百多公里,山道弯曲,为了安全,小车无法全速前行。天渐渐黑了下来,小车依然在弯道间行驶。快到香格里拉的时候,天上飘起了雪花。暗夜,车灯照耀着前路,满天飞舞的雪花,在风的挟裹下,像沙漠里的白沙,扬起又落下。我看看手腕上的气压表,海拔3240米。

香格里拉,我来了。
好贴要顶哈
等待下文!!{:5_156:}
好贴!{:5_162:}我过两天去云南丽江,会呆10天左右能介绍几个经典的旅游线路吗?
5# 天の籁

我没有经验,这次去都是亲戚给安排的。你应该请教这里的云南大侠们。很多人,他们比我熟悉丽江。
真美,写的也真好{:5_162:}
和你是同样的时间游了同样的路线,深有同感。
  香格里拉晚饭在香格里拉的一家藏人开的火锅店吃的。主人是个能说会道的年轻藏人,一口标准的国语,能侃善吹,一幅江湖老手的模样。他劝我们要多吃盐,多吃油,多吃肉,多喝酥油茶,多喝青稞酒。他说,内地海边的氧气多,不像香格里拉,氧气含量要少30%。在这里人们想的不是生活,而是生存。要生存就要吃多油多盐的食物,不然就会浑身无力。
他说,香格里拉常来创作人找灵感。作家住在这里写小说,一写半年。还有那个王菲的前夫,对,窦唯,就常来这里写歌。
听他海阔天空的瞎聊,一行人涮羊肉,吃火锅,喝青稞酒,乐翻了天。弟弟不敢喝酒,高原反应让他自觉脸已比平日涨大了许多,呼吸也不顺畅,早早的回旅馆休息了。
清冷无声的夜,雪停了。在冬奥会的电视转播声中,我渐入梦乡。 在朝阳中起床,我匆忙洗漱后奔向宾馆的六楼天台。此刻,少了白云的天空,是纯粹的蓝。温暖的朝霞如蜜蜂薄薄的翅翼,舞动在白雪笼罩的山顶,溪谷,民宿间。 我注意到,许多家的屋顶以及小山的制高点都竖起了五色经幡,点燃了像火把似的焰火。正望着出神,一位宾馆工作的藏人上到楼顶,黝黑的脸庞带着善良的微笑。他对我说了一声早上好,随即爬上楼顶的梯子点燃烧香台上的第一把桑烟。 噶丹松赞林寺,距香格里拉县城5公里,是云南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现有僧侣700多人。全寺仿照拉萨布达拉宫布局,依山势层叠而上,气派非凡,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堂哥告诉我,这是除西藏布达拉宫之外的第二大佛教寺庙。之前他来过,不需要买门票。现在需要门票85元一人。
弟媳侄女在寺庙的门口租来了藏服,拍照片,不亦乐乎。乘着家人拍照的时候,我绕过拉姆秧措湖,沿着湖边的木道,去一探湖泊的美丽。 湖水大部分结冰了,湖水的颜色是奇怪的绿。湖的周围三三两两的牛只在阳光下惬意的吃草,散步。我爬上一个小土坡,拍颂赞林寺的全景。 村子里正在举办篮球比赛,观看比赛的藏女们一边嗑瓜子,一边三三两两的闲聊。小猪们围在她们周围,嘁嘁嚓擦的踱着小碎步在地上找食物吃。我想,生活在香格里拉的猪们,是全中国最幸福的猪吧。偶尔,小猪参与到正在进行的篮球赛中,被球场上的小伙子追的满场跑。看我拿着相机站在场边,有藏族小伙建议我上场一展球技,我哪里敢。我这个平地人,在高原上跑跳,是要出人命的吧。 进入颂赞林寺,家人已等我许久了。高原的阳光非常炙烈,烤得一行人睁不开眼。小喇嘛们,在寺庙里闲散的走着。这位小喇嘛看我正蹲在地上举着相机往上拍,想躲,没门,给你入镜。 朝圣的藏族老人正进入寺庙大厅,她是不需要买票的。据说有人为了逃票在西藏的布达拉宫企图装扮成藏人混入寺庙内,总不得其入,被人识破。看来,气质这玩意还真不是学来的。 进入寺庙,拜拜,聊表心意,得到一珠串。喇嘛把用高原香料浸泡过的圣水洒在我的头上,保佑我平安。
在一巨大的经轮前,扶轮转了几圈,口中念念有词。远方的适卡雪山似正观望着我,向我挥手。我以为那是梅里雪山,堂哥说,不是。在香格里拉城里是见不到梅里雪山的,此行因为时间关系,你看不到梅里雪山。 侄子把他老爸的氧气罐拿在手里,作了一个拥抱寺庙的姿势。其实,他没有高原反应,但看他老爸吸氧,好奇的也要来吸。这一吸不要紧,一会儿,他对我说,吸氧后他头晕。这是咋整的啊。 往寺庙下走,看见一小喇嘛正劈柴,于是,征得同意,入屋参观。询问了年纪,小喇嘛害羞的回答,17岁。好年轻啊。和他们交谈,小喇嘛把我当成韩国人了,可我明明说的是国语啊。看他们的午餐是稀饭熬青菜,颇为清苦。不知他们是否天天这么吃。在高原这么吃不是要人命么。 乘车回到早上买票的大厅,看到有喇嘛装扮的人在卖藏银,我买了好几支手镯。弟媳和他讨价还价,曰,庙里的东西不还价。我问,真的是银子制作的吗,不含其他金属?答,是真银。后来,我在大理古城,询问了正在制作银器的师傅,说,不纯,加了很多其他金属。难怪,我戴了才一周,银白色的手镯渐渐变成了黄色。看来,现在寺庙师傅的话也不能信了。不知道那个在售票大厅的喇嘛装扮的人和颂赞林寺是否有关联。如果有,就太扯了。
颂赞林寺的卫生间更扯。寺庙在每个游客身上收取了85元的门票,却没有把这些钱用于公共设施的维护。寺庙入口处的公共小便池三个,有两个堵住了,正往下流着黄色的液体,要用第三个,还必须脚踩过前两个小便池留下的液体。很让人恶心。拉姆秧措湖的周围,有供游人环湖使用的木道,木道上面到处是动物的粪便,也无人清理,要通过,必须用跳跃的方式。其实,公园收取一定的费用,我不反对。但费用要用在管理和维护上,否则,游客付钱不是当冤大头吗。
颂赞林寺停车处的藏药大厅,老爸也被骗了。在热心的藏族服务员极力宣导下,看到藏药能治心脏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病,老爸一口气称了独根草和雪山溪鲵两种药。他不知道那些药是用克来计算的,且在这种地方价格贵的离谱。老爸买的独根草要6元人民币一克,服务员还说已经给老爸优惠了,加上身边有个内地人口音的药托一直鼓吹,还说一定要磨成粉疗效更好,老爸头脑一热就决定买了。热心的服务员在老爸还没有结帐的时候已经帮老爸用机器把药磨成了粉状。一结帐,3000多元人民币。老爸才知道被骗了,再看看刚刚热心的药托也没有影了。老爸原以为这些药材最多也就几百元吧。无奈,木已成舟,没法退了。正结帐时,老爸看到弟弟手拿着一大塑料袋的独根草,正要去磨成粉,赶紧对弟弟说,不要买了。幸好及时制止,否则又多了一个冤大头。后来才知道,在丽江以及香格里拉,这样的事常常发生。不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虽说服务员一直误导老爸,要不是老爸想买,也不能被骗的。自认倒霉吧。
我在想,这样的藏药贩卖方式能在那里坚持多少天?可以一直这么经营下去吗?
离开颂赞林寺,前往距离香格里拉城西北七公里的依拉草原。途中经过一草场,面南的草场完全看不出天寒地冻的感觉。 据说依拉草原在七月的时候遍地开满美丽的鲜花,是茶马古道的马帮在云南的最后一个休整之地。而此刻,冰天雪地的草原,空无一人,只有一匹马儿形单影只的在远处吃着草,颇为孤单。 今天要赶往大理,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得早早的上路。在香格里拉城吃罢午餐,一行人便上路了。 途经昨夜路过的山区,路边的雪山景色时时令人欣喜。幸运的看到了昨天始终难露尊荣的玉龙雪山,扇面的群峰,高高的伫立在远方,令人震撼。想象昨天如果是今天这般阳光灿烂的好天气,站在牦牛坪是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玉龙雪山的壮美的。可是,天气的事谁能预料的准呢,遗憾的旅程总会令人想去弥补的,就像人生,不完美也是一种美啊。 车过剑川,傍晚时分,暮色笼罩山川,景色少了雪山的壮美俊俏,柔美了许多。暮色悄悄退去,一轮弯月挂在幽兰的天空。高原的夜,来了。                                    大理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在大理是人人都会的口头禅。我想,要真正体会,短短的居住几日是感受不到的。下关的风在我们到达的当天就感受到了,因为我们就住在新城,风大的时候,走路都有些东倒西歪。上关的花在逛古城的时候也看到了,此时,正是茶花盛开的时节。苍山的雪,去蝴蝶泉的路上便可以望见,点点白雪把苍山点缀的格外美丽,至于洱海的月,至今未见。据说每月阴历十五,天光、彩云、明月和海水映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看来,此行我注定将带着遗憾离开了。
堂哥今早安排我们游洱海,找到熟人买到了60元的半价票。披着朝霞,我们上船。 堂哥指着洱海码头岸边的一排别墅说,那是赵本山的房子。我一瞧,可真是好地方啊。现在的有钱人,好山好水都被他们占了去,财富的极端不平均是社会的一颗不定时炸弹啊。老赵还算好,至少是凭自己的才艺挣得自己的财富,而那些权贵子弟,攀权附势的人,以及贪污腐败的权贵们对社会的危害才是社会和谐的主要破坏者。
扯远了。
其实,洱海上行船,看的是苍山。洱海上并无什么可看。途经两小岛。第一个小岛,如照片所示,小的可怜。全船人上岛几乎转不过身来,加之岛上的小贩把小岛的通路堵的严严实实。小岛,人满为患。第二个小岛稍微大些,岛上有一宾馆,度假休息晚间避开人群还不错。岛上的植物值得一看,其他并无特色了。 在船上看了白族“三道茶”的表演。白族主要分布在大理地区,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大凡在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拜师学艺等喜庆日子里,或是在亲朋宾客来访之际,都会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将做人的哲理孕育其中。表演时间不长,之后便无事可做了。两个多小时的洱海航行,有些无聊。站在船上看苍山,不如坐在车里有感觉。因为坐车的时候,视觉除了苍山,油菜花海,蚕豆绿苗之外,还可以看到远处的洱海。感觉自己被美丽的风景包围着。而站在船上看,苍山好远,洱海太近,花海几乎看不见。这种感觉有些单调和枯燥。
下船后吃过午饭,经过油菜花海,稍作停留,一行人便来到大理古城。 比较起丽江古城,大理古城除了其中的一段洋人街,其他的街道显得破旧了些,游人也少了许多,但在我眼里却朴实的可爱。贩卖小吃的品种繁多,贩卖民族服饰手工艺的店家也很多,商品的价格比较起丽江也实惠许多。古城小街的路两边开满了红色茶花,与红色的喜庆灯笼交相辉映,为这个传统佳节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我将自己的身影留在了大理古城的大理石画框里了。:) 晚上,所有的亲戚加上我们远道而来的八口人聚餐,满满两大桌的丰盛食物,吃的是天翻地覆。堂哥说他是汉族,在家里却是少数民族。因为太太是彝族,妻子姐姐的先生是白族,妻弟的太太是藏族,一家人聚在一起唯有他一个汉人。
说到堂哥,给大家看个东西,猜得出来这是什么吗? 不是古董,可做艺术品收藏。 对了,水烟枪。堂哥喜欢吸水烟,也喜欢收藏这样的烟枪。桌上的那只要人民币2万左右,手上的那只是用榧木制作的,据说这种木头生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之巅,现已将其列如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范围,明令禁止采伐,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堂哥说,榧木很珍贵,出外不能带着,被查到,解释不清楚。
吃完晚饭,所有的亲戚到了我们住的宾馆,带来了许多的云南特产。云烟,云南白药,云南果脯少不了,云南天麻也有,普洱茶更是少不了,一堆的礼物让老妈犯愁怎么带啊,不带又不行。盛情难却啊。
                                   昆明
为了不再打扰亲戚,老爸坚持在大理包了两辆出租车去昆明。一路的飞车,大理到昆明370多公里三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司机疯狂的把车开到时速140以上,连弯道都不减速。坐在车里的我,常常下意识的用右脚帮着踩刹车,不管用。好在是安全到达了下榻的宾馆。
住在昆明民族村附近,那里多疗养院以及美丽的别墅,靠近滇池,空气好,环境好,人车也少,让人一下便喜欢上昆明这座城市。下午去昆明步行街转了转,逛了昆明新春庙会,在那里品尝了美味的云南老字号过桥米线。孩子们总是喜欢麦当劳的,在那里休息了一阵就打车回宾馆休息了。昆明的出租车司机能说会道,一路和我闲聊。从西双版纳,聊到腾冲,从翡翠聊到缅甸。快到滇池附近,司机说,你们现在住的地方可是人工填出来的。以前被哪个该死的领导“围海造田”了,五百里滇池只剩下几十平方公里。间接造成了昆明大气候的改变。罪人啊。
其实,我很喜欢昆明的气候,不愧为春城。住所周围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空气清新,气温相当的宜人。虽然炙热的太阳下,感觉有些热,一旦走进树荫,清爽的感觉便包围全身,非常宜人。 第二天,一行人来到滇池,陪海鸥度过了一整个上午。胆小的侄子不敢把面包拿手里喂海鸥,一直往空中抛,引来成群的海鸥空中大战。偶有顽皮的海鸥偷袭侄子手里的面包成功,带着战利品高傲的飞去,留下被惊吓失神的侄子徒然望向空中。有趣的画面。 听说云南已经有连续六个月没有下雨了,各地都非常的干旱,是近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但此行我去过的几个城市,因为大自然的馈赠,有滇池,有洱海,有玉龙雪山,有梅里雪山,丝毫没有看出缺水的样子。这些城市是幸运的。 就要离开云南了,心有不舍,还得离开。虽说此行匆匆,无法真正的体会云南之美,也因为旅途中遇到的种种不快,让我对某些人某些地方的印象大打折扣,但瑕不掩瑜,美丽的云南还是有太多地方值得去探索,去怀念。临别时,告诉了堂哥,我会再来。再来时,我会更深入的走入群山之间,去体验户外云南之美,雪山之壮丽。
谁说再去云南的?我啊。
本帖最后由 周游. 于 2010-3-11 07:30 编辑

去年国庆走的差不多是一条线(多个泸沽湖、邛海和中虎跳)。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