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皓景 小说《甘肃旅游》 - 甘肃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崔皓景 于 2011-4-4 22:21 编辑
这是一部关于一群热爱祖国山水,行遍大好河山的
旅游者留下的印记,一个七人组成的团队在
甘肃这里他们寻找八千年甘肃的传说,颤立在失落的文明处,这里比不了
西藏的深厚,可同样这里有震惊世界的文明。走在山间田园小道吃着农家饭拥抱大自然,骑着俊马奔驰草场 汉回藏的融合,两大地型的奇异。当走上古丝路历史的重现……看到了沉甸甸的甘肃
序 筹划篇
第一章 省外篇
第二章 兰州
第三章 河西走廊
第四章 敦煌
第五章 临夏
第六章 甘南
第七章 陇南
第八章 陇西
第九章 天水
第十章 陇东
第十一章 黄河
第十二章 开启没落的文明
(崔皓景)甘肃旅游 第六章 (4)桑科骑马
休息的一会,我们准备去不远的桑科草原,在甘南州夏河县城西13公里处便进入了辽阔美丽的桑科草原。桑科草原是桑科乡达久滩草原的一部分,很过关于甘南的图片都拍摄自这里,它的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一路上风拂过面颊,十分舒适。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刚来夏河的那种不适应感觉,完全是一种天与地的融合。在这个草场历史上多在此举行盛大的藏传佛教佛事活动,每当举行佛事的时候这个地方密集的是白色帐篷和嬉闹的人群,满眼望去天上的云朵与地上的帐篷融为一体,天地之间的融合。桑科草原是草甸草原,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草场面积达70平方公里。
一路上看到的草场,我们都没有说话,也许都感觉一种纯净的感觉,找到一种回归。车快到桑科的时候我让它开进了去往桑科的支路上阿木去乎的路口,一边是桑科草原,再往前二十来公里就是桑科乡达久滩草原,我们去了不远的跑马场,在跑马场的对面就是桑科乡。
“骑过马,没有?”我问她。
她摇摇头。
我看着她,她冷哼了一句,嘴里嘟囔着:“没有骑过马,就没有骑过马……”
我摸着脑袋……带着她去了马场。
“先付钱,后骑马。”老板喊道。
交过钱……她骑在马背上
“喂,我怕!”她紧紧拉着我的袖子不放上。
“这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我带着你”我喝老板要过一匹马,牵着她的马绳,那是一匹蛮乖巧的黑色的马,而我的是一只全身白色带点斑点的马,没有走几步。
“喂,你把绳还是给我吧,你牵着我更加害怕。”我把绳子给了他,对着后面的看马人使了个眼色。
“嘟嘟”我夹着跑了起来。
“喂,我怕!”她大声喊叫着。
“怕,你就哭呗,哈哈”我大笑道。
“你不怕我揍你……”她的话没有说完,我真的想哭,想起刚开始她揍我的时候,里面拉住马绳,等着她过来。看着那匹马慢悠悠的晃过来,真不知道那看马人在做什么啊。
“嘟嘟”看着我的马停下来,那看马人才喊出声音来,合着那马还没有听到跑的指令,就在那刹那马终于跑起来了。
“啊……啊……啊”她的马开始跑了起来。
“抓住绳子啊,快!向后拉!!”看着她似乎有些不对头,我喊着她抓住剩下的一根缰绳。马停下来了,她也气喘吁吁。
“你……”冷美人的话还没有说完。
“嘟嘟……”我骑着马跑了。
“驾,驾!”她喊了很多声那马就是不跑,听到后面这声音我差点笑死了。
赶马人追上了她,对着她介绍了怎样骑马,不一会她的马就跑了起来完全没有刚开始的紧张。
这下轮到我紧张了,加紧了马肚子,跑的飞快。心里默念着:要是给个马鞭就更加好了。
等到我跑到末端,看着她追上来了,看来没来我要倒霉了。果然,还没有倒霉之前,这丫的白马就在那里放屁,一个接一个,奶奶的倒霉透了,我加紧马往前跑。结果,冷美人的马,已经赶上我了。
“停下,你这个混蛋!”她恶狠狠的说着。
听到这样的话我反而不用担心了,女人往往是说反话的。我拉住缰绳,停了下来。她赶了上来。
“姓崔的,你真恶毒,为什么骑马之前不告诉怎么骑马?!”面对他的质问我真的很无语,想了一会,抬头看着她。
“你怎么不说话啊,哼!”面对她的古灵精怪的脾气我是没有办法了。要是以前见过她的人这会一定回大吃一斤。
“曹大美女,小崔知道错了,您饶小崔一命吧!”我只好哀求着。
她抬头望着天空想了想,说:“好,请我吃好吃的!”
我悲哀……纯粹是个吃货,我这点大洋快要被她吃光了。不给福利算了,还要我自己掏腰包,这个纯粹是个面包团,比方便面还可恶……
(崔皓景)甘肃旅游 第六章 (4)桑科骑马
休息的一会,我们准备去不远的桑科草原,在甘南州夏河县城西13公里处便进入了辽阔美丽的桑科草原。桑科草原是桑科乡达久滩草原的一部分,很过关于甘南的图片都拍摄自这里,它的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一路上风拂过面颊,十分舒适。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刚来夏河的那种不适应感觉,完全是一种天与地的融合。在这个草场历史上多在此举行盛大的藏传佛教佛事活动,每当举行佛事的时候这个地方密集的是白色帐篷和嬉闹的人群,满眼望去天上的云朵与地上的帐篷融为一体,天地之间的融合。桑科草原是草甸草原,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草场面积达70平方公里。
一路上看到的草场,我们都没有说话,也许都感觉一种纯净的感觉,找到一种回归。车快到桑科的时候我让它开进了去往桑科的支路上阿木去乎的路口,一边是桑科草原,再往前二十来公里就是桑科乡达久滩草原,我们去了不远的跑马场,在跑马场的对面就是桑科乡。
“骑过马,没有?”我问她。
她摇摇头。
我看着她,她冷哼了一句,嘴里嘟囔着:“没有骑过马,就没有骑过马……”
我摸着脑袋……带着她去了马场。
“先付钱,后骑马。”老板喊道。
交过钱……她骑在马背上
“喂,我怕!”她紧紧拉着我的袖子不放上。
“这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我带着你”我喝老板要过一匹马,牵着她的马绳,那是一匹蛮乖巧的黑色的马,而我的是一只全身白色带点斑点的马,没有走几步。
“喂,你把绳还是给我吧,你牵着我更加害怕。”我把绳子给了他,对着后面的看马人使了个眼色。
“嘟嘟”我夹着跑了起来。
“喂,我怕!”她大声喊叫着。
“怕,你就哭呗,哈哈”我大笑道。
“你不怕我揍你……”她的话没有说完,我真的想哭,想起刚开始她揍我的时候,里面拉住马绳,等着她过来。看着那匹马慢悠悠的晃过来,真不知道那看马人在做什么啊。
“嘟嘟”看着我的马停下来,那看马人才喊出声音来,合着那马还没有听到跑的指令,就在那刹那马终于跑起来了。
“啊……啊……啊”她的马开始跑了起来。
“抓住绳子啊,快!向后拉!!”看着她似乎有些不对头,我喊着她抓住剩下的一根缰绳。马停下来了,她也气喘吁吁。
“你……”冷美人的话还没有说完。
“嘟嘟……”我骑着马跑了。
“驾,驾!”她喊了很多声那马就是不跑,听到后面这声音我差点笑死了。
赶马人追上了她,对着她介绍了怎样骑马,不一会她的马就跑了起来完全没有刚开始的紧张。
这下轮到我紧张了,加紧了马肚子,跑的飞快。心里默念着:要是给个马鞭就更加好了。
等到我跑到末端,看着她追上来了,看来没来我要倒霉了。果然,还没有倒霉之前,这丫的白马就在那里放屁,一个接一个,奶奶的倒霉透了,我加紧马往前跑。结果,冷美人的马,已经赶上我了。
“停下,你这个混蛋!”她恶狠狠的说着。
听到这样的话我反而不用担心了,女人往往是说反话的。我拉住缰绳,停了下来。她赶了上来。
“姓崔的,你真恶毒,为什么骑马之前不告诉怎么骑马?!”面对他的质问我真的很无语,想了一会,抬头看着她。
“你怎么不说话啊,哼!”面对她的古灵精怪的脾气我是没有办法了。要是以前见过她的人这会一定回大吃一斤。
“曹大美女,小崔知道错了,您饶小崔一命吧!”我只好哀求着。
她抬头望着天空想了想,说:“好,请我吃好吃的!”
我悲哀……纯粹是个吃货,我这点大洋快要被她吃光了。不给福利算了,还要我自己掏腰包,这个纯粹是个面包团,比方便面还可恶……
(崔皓景)甘肃旅游 第六章 甘南旅游 (3)勾勒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坐落在夏河县城以西的大夏河之滨。处于金盆养鱼之地,当年创建该寺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于1709年回到这里,经历代嘉木样的兴修、扩建才有了今天的规模。拉卜楞寺占地1 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有6座经堂,84座佛殿,31座藏式楼房,30院佛宫,500余间经轮房,千余间僧舍。
拉卜楞寺有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形态独特的金箔、玉石、象牙、珍木所造的佛塔,以及各种制作精巧细腻、姿态逼真的佛像,大的高达十几米,重达数吨;小的只有两三厘米,轻不过二三两。还有悬挂在室内墙壁、方柱上的唐卡画、堆绣和彩绘,其工艺之精美,构思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不过最神秘的是贝叶经和纯金的那本,可惜从来都没有见到真身。
一直以某种情愫都在脑海回响,我要到白云蓝天,我要到雪山草原。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不得不放弃。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甘南。每次都这里我都会得到一种灵魂的解脱。
从来不拍佛像和壁画即使再好看也不想,也不知道为什么,拍了几个酥油花,捏着鼻子走了。冷美人看着我的表情准备哈哈大笑,我堵住她的嘴巴,指着门前的告示牌,她狠狠的掐了我一把。出了门,我带着她去看转经筒,这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筒长廊。不过在路上她停了下来。那是一群磕长头的信徒,尤其是有一个藏族老奶奶,膝盖上绑着厚厚的护膝,已经磨得很光滑了,双手合十,虔诚的诵念着经文。而边上的石头已经很滑溜了。她看到转经,不知能不能摸它,我告诉她可以摸,可以保一世的健康和平安。我这样俗人,就不会去理会这样,谁让我是无神者。
转完转经筒已经累的不行,她却要去买东西,我真有揍她的冲动。买完东西,我们回到了车里。她问我去哪里。我看着她真不想告诉她我们没有地方可以去,这个点去桑科太早了。于是我只得给她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农历七月初八是拉卜楞寺七月法会“米拉劝法会”。那一天一大早我就登上晒佛台,等待着第一米阳光洒在我的脸上,不过让我难过的是,周围升起了桑烟,藏民携全家老小从外地赶来在夏河岸边支起了帐篷,还有开车卡车赶到拉卜楞寺。我顿时无语。其实那天我不知道是米拉,我以为是平常的日子。我小跑下去。一打听才知道是米拉劝法会。七点钟,喇嘛在清扫闻思院前的广场,一些喇嘛忙着用白粉划出一块有四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地。看演出的喇嘛和藏民已陆续在线外坐定。走近闻思院的大门我当时晕了,院子里扔有几百皮靴。这里是大经堂上课的孩子是不能穿鞋的,我恶趣的下课后看你们怎么找到靴子。法会十点才开始,此时已经人山人海,外圈的观众只能站在小凳看,看来是早有预谋的。
拉卜楞寺的七月法会,也称“米拉劝法会”,是为纪念护法神和法王的。十几个演员戴着各种面具轮流上场一句也听不懂,我真能哀叹我的命运不好,早知道学习藏语。后来打听才知道原来是米拉日巴拯救了两只小鹿并说服猎人放弃杀生的职业,皈依佛门的故事。听完后她只问了我一个问题,喇嘛吃肉不。我顿觉无语……
(崔皓景)甘肃旅游 第六章 甘南旅游 (2)我们在大夏河
今天我们去的夏河县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在哪里,不过提起拉卜楞寺大家都知道了,在2008年前拉卜楞寺占着夏河县城的三分之二的面积,这样大家清楚夏河在哪里。夏河名字的由来与一条有关河有关,正如临夏也与一天河有关,这条河的名字就叫做大夏河。夏河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是甘肃南行旅游线进入甘南州的第一站。夏河多深谷高山,自古为“将兵略地”。因藏传佛教文化独特,风情浓郁而有“小西藏”之称。夏河县旧城区包括上塔哇、下塔哇和曼克尔居民区及觉姆山。夏河县城于1996年被列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
夏河县地理位置很独特,在古代称作“东通三陇,南接四川,西连康藏,北近青蒙”之称,历史上曾是甘青川三省安多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活动中心,茶马贸易市场,被历代封建王朝视为边塞军事要地。
拉卜楞寺是甘肃省三大旅游景点之一,座落在县城西侧,始建于1709年,这里有这么几个可推荐去的地方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白石崖溶洞、达尔宗圣湖、大夏河森林。
下面给大家简单的说下桑科 在甘南州夏河县城西13公里处、便进入了辽阔美丽的桑科草原。桑科草原是桑科乡达久滩(“跑马滩”之间)草原的一部分,为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以其优良的草场和历史上多在此举行盛大的藏传佛教佛事活动,而享誉西北藏区。桑科是格萨尔王赛马称王的地方。
另一个则是甘加八角城:甘加八角城也称雍仲城。去看他的人主要看他的造型的奇特。他位于夏河县甘加滩偏东央曲河与央拉河交汇处的台城。因外形如佛教符号“卍”(“卍”藏语称雍仲,意为永恒),有八角而得名。
而让大家感到第一次惊奇的地方是达宗湖,位于王夏公路约10公里处,距县城17公里,达宗湖是附近群众尊奉的“神湖”之一。要给大家说每逢六月,各地香客络绎不绝在来到这里朝圣插箭。这时,整个地方香烟缭绕,海螺声声。男男女女手转经轮,口育经文,按顺时针方向绕湖三周,然后投掷宝瓶,祭祀神湖,以求神灵保佑,祈愿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中午,我们到了夏河县城,在一家餐馆停下,吃过午饭徒步去拉卜楞。夏河海拔在3000米左右,街上行人没有几个,天空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冷美人撑起了散,我淡淡的看着她的脸,此时有些许的红晕,过了好久与停下来了,这是典型的高原过云雨。她还准备前行,我拉住了她,说道:“拉卜楞寺全是土路,现在去倒是没有人,只不过路上全是泥巴”。她看了看我,转身走向车的方向。此时我还在想小胖和老头在哪里,很久都没有见他们了,尤其是那可爱的胖子,我真想狠狠的揍他一顿。
下午,我们去了拉卜楞寺,藏传格鲁教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这里喇嘛下午两点以后才工作,但是如果游览的话必须要喇嘛带领,售票处会安排阿克师傅。该寺建于1709年,由一世嘉木样阿秀阿旺宗哲活佛创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说起格鲁派六大寺院不得不提到:西藏的哲蚌寺、甘丹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甘南的拉卜楞寺、青海的塔尔寺。阿克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讲的实在太多以至于头昏脑胀,每次都是这样,我只好叹息。冷美人看着我笑了笑,转身跟上了大队伍。
(崔皓景)甘肃旅游 第六章 甘南旅游(1)一路甘南
我们接下来要去的地方被称作甘南,甘南曾经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黄金通道。甘南全称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肃南部。南与阿坝,西南是青海,东部和北部陇南、定西、临夏毗邻,辖区有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七县和合作市,而我们的第一站是夏河县。这里有很多民族,比如藏、汉、回、土、黎、白、苗、满、维吾尔、哈萨克、鄂伦春、土家、侗、布依、壮、锡伯、哈尼、撒拉、满、蒙……有24个民族,这里藏族占一半人口。
而我们的第一站就是甘南夏河的拉卜楞寺,很多人都把夏河拉卜楞寺称作“安多地区藏族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文化之中心”。给大家顺便解释下安多藏区。安多藏区大概包括青海果洛、海西蒙古,海南藏族、海东藏族,海北藏族、黄南藏族(注意这些地区大都属于今天的青海省),甘南藏族,天祝藏族自治县和阿坝羌族自治州。而拉卜楞寺它是它是古代安多地区藏族文化之大成,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宝库,也是一个历史资料、文物的博物馆。尤其要提到藏经阁和这里历代嘉木样。至于那些活佛和寺住这里就不在介绍。甘南具有原始性、神秘性和多样性特征。很多人都说这里是寻梦的地方。在这里已经开发的景点有7大类33种153处。而这里被誉为美丽神奇、纯净圣洁,世人仰慕的人间仙境——香巴拉。曾被多个世界级别旅游杂志登上封面,这里才是真正的梵天净土。
那么究竟什么是香巴拉?香巴拉是文学渲染的浪漫主义,传说是释圣释迦摩尼传给香巴拉国王《时轮经》而这部经书里记载正是我接下来讲的故事。香巴拉是藏语音译,而有人叫他香格里拉,这句的意思是极乐园,话说这里是时轮佛法的发源地这里被认作世外桃源。传说这里曾是960万个城邦组成的王国,这里没有贫穷和痛苦,没有疾病和死亡,人与人之间也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嫉恨和仇杀……这里花常开,水也一直常青,地里的作物庄家等着收割,果实挂在枝头,至于钱这东西,在这里没有任何用处这里遍地是黄金。至于这个地方想吃饭非常容易饭食自动送到嘴边,穿衣是根据冷暖自动添减。而这里人的寿命都有1000年,只要想死就快快活活的死去。其实这是藏传佛教格鲁的僧众给这个世界的好意。正如他们希望宗卡巴大师不会死去一样,他只是暂时去了一个叫做香巴拉的地方居住,总有一天他会返回,所以这里才有香巴拉的传说。
接着说这里的自然景观:比如神奇俊秀的莲花山、迭山、翠峰山、太子山,深不可测的白石崖溶洞、腊子口溶洞、岗岔溶洞,天然艺术大观园——则岔石林、扎尕那石林、赤壁幽谷、象形山石——睡佛望月、黄河母亲石、六字真言石,让人遐想的黄河首曲、冶木峡、尕海湖、达宗湖、冶海湖(常爷池)……这里有太多的地方你的脚步没有走到。
这里人文旅游景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隔世小镇郎木寺,历史悠久的禅定寺和说不清楚的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以及藏区远古苯教甘加佐海寺等121座佛教寺院,到这里的寺院就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一步一步一个长头留在这里,你能做得到吗?有历史上汉羌、唐蕃边塞重镇汉百石县旧址甘加八角城、桑科古城、羊巴古城、明代城墙、华年古城、汉零王国天子珊瑚城……说道这里珊瑚城我们是去不了了。当然这里也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印记,我们在路途中就可以看见。
(崔皓景)甘肃旅游 第四章 敦煌旅游 (14)默念青海湖
终于我又踏上的G109去往青海湖的路上,每当在这段路上遐想时,身边经过的藏民,轻声的诵读着藏语都在脑海的闪现。格尔木是个充满传奇的城市,正如五十多年前,彭老总手下的慕将军带领数万骆驼往西藏运粮时的奇特,他听说有个地方叫格尔木可转运粮食,穿越八千里瀚海的柴达木,在昆仑山的一个有着水草丰美的地方,把旗杆一插,告诉大家:这里就是格尔木。从格尔木往东柴达木的尽头,便是青海湖。青海湖在青海的腹地,而青藏每一方的消融的地方都有它的影踪,当然我指的是三江源。青海湖到西宁的公路约80公里,环湖一周约400公里。青海湖虽不是商业繁荣,但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众多名贵特产,如湟鱼、黑紫羔皮、冬虫夏草、人参果等。土族作为青海独特的古老民族。而我现在和路人甲没有什么区别,皮肤在这段也开始黝黑。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或许来到了藏区才有这样感觉,眼前的绿色多了起来。这里并非戈壁,并非荒漠,并非黄土,山包上竟有一层层绿色闪现波浪似的闪烁着。快到到青海湖,天空中下起了的雨,骤然感觉到凉意。包里也没有可穿的,因为除了钱我什么也没有了。司机告诉我:这样的装束青海湖是进不去,温度可能更低,阴云密布时什么也没有。我拿出了证证,告诉他我来过很多次,其余再也没有解释。等快到青海湖,我喊司机停车,下了车,直接告诉他停车的地方,师傅诧异的看着跑进去了,又迅速的出来。他只看见藏民给了我厚厚的衣服。继续的路途。在我国的青藏高原,有一个美丽的湖--青海湖。这个全国最大的咸水湖,像一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之上,那里才是我的目的地。
这时我不觉想起那个的传说:其实青海湖是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这只不过是凄美的谎言。1000多年前,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临行前,唐王赐给她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途中,公主思念起家乡,便拿出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家乡长安。她泪如泉涌。然而,公主突然记起了自己的使命,便绝决的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
而关于青海湖的名字却很朴实,古时青海湖美丽宽广,但这里的头人欺压百姓,哪里有暴政哪里就有反抗,蒙古族内出了一位明智的人,他的名子叫库库淖尔,他带领族人反抗暴政,而其临近的部落受到狼、豹的袭击,他带领本族人,帮助邻族驱逐狼、豹。邻族人受到天灾,牛羊死亡,他说服本族人相助周济。渐渐地,这里的蒙古族和相邻的其它各族牧民,亲如家人,团结共处。为了各民族的团结,库库淖尔,积劳成疾死了。人民的哀思和痛哭,震惊了上天,上天便封他为团结之神,并由他管理湖周牧民的祸福。牧民知道了这件事奔走相告,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于是就把青海湖也叫做库库淖尔。库库淖尔,永远成了团结友爱的象征。从此蒙古族称青海湖为“库库津尔”(即库库诺尔)。 青海湖,此时出现一片湛蓝色。也许那才是库库诺尔。湖边牧草茂盛,多么富饶的天然牧场。 越来越接近湖区,路面开始开始热闹了,前方的车在等待着,成群的牛羊在公路散步,按着喇叭也无法打扰到他们。“长按,不要短按”我告诉司机,牛羊呼啦跑开了,前方的车走了“又一个菜鸟”这时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准确的说的是放养的小孩。我示意司机停下了。“这里不能能停!”司机制止我道。“我认识他!”我示意他停下,他无奈的看着远去的我。下了车,走到路边“哦呀”“哦呀”“呀”“哈”“如索得波饮拜”,“额啊得不迎,切让”他憨厚的笑了,我点点头从口袋里头给他掏出两个山楂果,“哦呀,格桑,我才走了”。“崔哥,下回别说藏语了”。“丫的,还不是你教的!”“诶!”。汽车继续开往青海湖,车在湖边停下了。看着山、湖、草原相映的壮美和旖旎景色没有任何兴趣,而我只是静静地在湖边寻找这她的踪影,强忍着刀口般的风的袭击。心理默念着:或许,她也来到这里。
(崔皓景) 甘肃旅游 第四章 敦煌旅游(13)一个人去格尔木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醒来,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是早晨的阳光,还好又是新的一天,我能够出来了,哈哈。
环顾周围应该是阿克塞自治县的下辖地,如果没有记错是旧城(博罗转井镇)西28公里处有一条白沟而得名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阿克塞既有美丽的山川、草原,又有壮丽的高原湖泊,浩瀚无际的大漠戈壁。地方很好看,可惜现在我没有好心情。
阿克塞地处阿尔金山山脉和祁连山山脉之间,还好远方就是G215,幸运啊,要是把我搁到戈壁那我就死翘翘了。走了约半个小时走到公路边,又等了半个小时挡了一个货车。
“兄弟,你杂一个人啊?!”上车之后师傅很惊奇的看着我。
“哥,媳妇开车跑了,哈哈!”我玩味的看着他。
“兄弟,我开了好久终于见着个活人才对”他哈哈笑着。
“亏的是我一个人,如果是两个,我估计你就不要我了”我很无辜的说。
“诶,别说这地方,就是个公路上我也不敢拉。”他眼睛深沉的看着方向盘。
“有烟没有?”我对师傅说。
“给,子弹多多!”仍给我一盒红塔山。
“我的干粮全没有了,除了钱,就剩下我了。”我苦笑着。
“老婆,真跟人跑了啊!”师傅下了一跳。
“开玩笑,我们几个人出来走散了,我是关内出来的。”我叹息着。
“行了别鬼扯了,一大早好几十里地!”看着他的表情就知道他不相信。
“诶,那你说我怎么过来的啊!”我认真的看着他。
“你是个神人,阿亮色俩目!”说完祷告了。
“色俩目!”我愉快的回答。
就这样他把我带到了阿克塞的县城,我给他大洋他拒绝了,让我也莫名其妙,又白蹭了。
我找到了民族风情园,哈萨克民族风情园是集旅游、观光、娱乐、购物、饮食为一体,充分展示了哈萨克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综合性娱乐园区。你是不是曾经梦想过骑马驰骋,在这里一切都会梦想成真。还有你必定没有见过的民族演奏、阿肯弹唱。喜爱美食的人到这里也不会失望,你可以品尝民族风味小吃。这里的野生动物标本展,你有兴趣吗?我没有兴趣,小弟现在落难了,找到了老板让他给我弄了个车一路向格尔木。
格尔木为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位于“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的南缘;南邻昆仑山,北望中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素有“中国盐湖城”美誉。境内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观赏青藏高原风光、野生动物活动和进行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的理想之地。这里可说的太多。
比如说:青海昆仑玉,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学者考古鉴定,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我国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喇家遗址、都兰古墓等文化遗址中,都有青海昆仑玉成品及半成品。
比如说:察尔汗盐湖,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距西宁750公里。“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
比如说:长江源头格拉丹东雪山,源远流长的万里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姜根迪如”为藏族“人越不过去”的意思,海拔6542米,大冰川的融水,就是万里长江的最初水源。
比如说: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又一说是“美丽的少女”。 它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是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
可惜这一切都不属于我,我只是个过客。
(崔皓景) 甘肃旅游 第四章 敦煌旅游(12)无奈出走
“我们来这里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早就预谋好的!”我突然想质问曹玉茹。
“为什么你要这样说?”她反而疑惑的看着我说。
“那为什么每次都和曹操有关?”我提出了我的疑惑。
“那只是巧合!”她淡淡的回答。
“巧合,开什么玩笑?这里在那个时候属于凉州管辖,早已经和曹操没有半毛钱关系!"我愤然的看着她。
“你这是什么表情,难道我会骗你吗?”她轻哼着对着我说。
“不会,因为这也是巧合,就如同日本人入侵中华一样的巧合。”说完我转身离开。
“喂,你站住……”她呼喊着我,但是咱的主人公已经没入了黑暗。
“你就不听我,不相信我吗?”她用吼的呼喊着。
我越走越远,走到一个拐角处,我停了下了。刚才我怎么了为什么冲着她莫名其妙的发火。也许,她会追上我,心里默念着。1分钟、2分钟……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这个时候我放弃了,这又何必了自讨苦吃,我是出不去的,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墓室的结构。很多知识仅仅限于书本,读书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没有用的,到了实际的情况就如同现在的两眼一抹黑。我呆立了一会,点燃一根烟,深吸一口,转身继续前行。心里咒骂着:曹玉茹我和你耗上了,奶奶的,我就不相信,我出不去.如果有朋友有机会体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找路,特别强还是在一个墓室里。友友总结:那丫胆子好大。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又回来了啊。我想咒骂曹玉茹,想画个圈圈诅咒她,为什么还不来找我,欲哭无泪,已经在黑暗里来来回回十好几回了。难道,心里咯噔一下:默念,神啊,佛祖,安拉不会我见了鬼打墙吧!我们的主人公大概是困在这里了吧。
花开两瓣,当我们的崔大帅哥自以为是的认为曹玉茹把他带进了又一个圈套的时候,曹玉茹又气又急,气的是那丫的有毛病,不知道让她就算骗他又怎么样,还不是为了他好真的搞不懂他要刨根究底的做什么?急的是他这样乱跑,是不可能出去的,触动机关怎么办。真正想哭的人是她,因为怎么说她是女的,就不知道让着她。就在前一刻她咬牙切齿的,告诉自己:让他去死吧,过了一会她就后悔了。恐惧黑暗是人类的天性,不仅曹玉茹如此,我们的崔导也是如此,读者你呢?她着急了,于是开始去找他,她寻着刚刚崔的路途前行,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他的影踪。
再看我们的崔大帅哥。此时正坐在不知名的物体上面,大口喘着气,好似很累,确实很累因为我又绕了5圈。这时我摸着坐着的物体感觉像个兽体只是叫不出名字,往后靠了靠,“咦!”轻轻的惊讶,那是块石碑,墓室里头放的什么石碑啊,心中自然很疑惑。可是,我置身于黑暗,我有什么办法。
曹玉茹这个时间也走进了这个死胡同,她发觉这里布置的很怪异,完全颠覆她已知道的历史和族谱。仔细打量后,她做出的结论是:这个墓室有古怪。
我顺着这块石碑的边缘摸索着,我摸到了几个大字,可惜的是我看不到,即使看到说不定我也认不出来几个,因为我根本猜不出那些个字是什么意思,即使我能才出来,现在没有任何照明设施对于我来说都是抓瞎。
就在这时“碰!”,崔意外被砸晕了。
曹玉茹顺着这个怪异的道路缓慢的走着,她怕触动什么机关,与咱的崔相比,小崔大神太牛气了,居然敢在这里跑,当然友友不要忘记那是从这里晃荡了15回的结果。她小心翼翼的走着,这时“喷!”的一声声响,更加触动了她的加倍小心,“咔嚓”人算不如天算,她踩到机关了,轰,那是崔大帅帅那块石板下降的声音,如果他现在醒着一定会惊讶,因为他现在正在坐着“电梯”顺着滑到他已经出了墓室,出了墓道,已经在2里以外的隔壁了。这里只留下那个刚刚降下去的洞口,而我的曹大小姐正蹑手蹑脚的沿着墓墙走。[皓景旅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