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蜀山探险 于 2011-4-14 00:08 编辑
夏塞峰,也称尼特岗日峰,海拔5833米,系海子山山系主峰,位于
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东北部,
山峰距离县城80公里。山峰北壁临茶洛乡措普沟,南壁接德达乡,紧邻川藏公路318国道,该峰曾作为封面图刊登在2006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封面。夏塞峰西南壁,有大面积冰川发育,北侧是陡峭的冰雪岩混合路段,对攀登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该峰曾于05年10月由
美国人首登,截止目前中国攀登者还未实现该峰的登顶。
夏塞峰山域概况:
下图为夏塞峰南侧方向:也就是临近318国道这一侧,
图片上看到的不是夏塞峰主山体,夏峰隐藏在背后,从南侧更无法接近夏塞。

下图为夏塞峰西南侧:也就是从柴禾沟河谷进入后到达的这一线,整个河谷长约21公里。

下图为夏塞峰北侧:位于措普草原的措普沟,距离318国道17公里。
蜀山探险队夏峰攀登概述:
蜀山探险攀登Team于2010年5月22日
成都启程,经2日舟车颠簸,到达四川甘孜州巴塘县德达乡曲呷村,小队第3日进入海子山系主峰夏塞山域,当日沿夏塞峰西南侧的柴禾沟河谷
徒步上升到海拔4490米处设立临时过渡营地,第4日小队在海拔4746米高度建立了BC营,第5日勘察了山谷地形,周边山峰和夏塞西壁攀登路线;第6日小队于凌晨3时出发,积雪很深,明显原先来自视觉上的距离估算有很大的错觉,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到达西壁冰川的雪坡完全没有尽头,梯田状的不断平缓向上延伸,早上6点日出时分,看到前方雪坡依然漫长,已经艰难跋涉了3小时,深雪地带体能消耗巨大,继续努力前行,我们仍然想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冰川下部。上午9石,太阳照射到雪面上,雪况开始变软,背上的包愈加变的沉重,每个人的负重在15斤,每踩一步总会深陷在泥泞般的积雪里,11时行进至海拔5100米高度,冰川还在前方,雪况越来越软,原来设想的一日完成攀登设想已不再可能,结果是9小时漫长雪坡艰苦攀升后到达夏塞西壁5160米高度,仍不能接近夏塞西壁冰川,下午1点小队下撤,用时6小时撤回了BC营。
本次攀登小结:
1、夏塞峰地处海子山山系深处,川藏南线的藏族偏僻牧区,最近的村落距离山峰约38公里,当地居民日常以民族母语交流为主,闭塞的环境和语言障碍给攀登队和当地人之间的沟通带来了很大困难。
2、攀登物资进山的畜力运输和人力运输难以解决,畜力和人力难找,找到之后价格昂贵,运输在途因语言和契约履行问题意外和纷争不断,以上原因使攀登队最后无法到达既定的大本营预设高度建营。
3、海子山山域地形复杂,山系庞大,接近性差,有效的信息资料少之有少,夏塞西壁的资讯更是空白,上述给攀登队的快速进入,预定位置的准确到达,及山峰位置判断,攀登策略等带来种种不便和误导。
4、该山域小气候频繁、多变、多浓雾,每天下午3点起降雨至晚间变为降雪,降雪一般持续整夜,雪况为湿雪,加之山间温度和气候的不稳定,易发板状雪崩。同时也大大阻碍了攀登队行进效率和速度。
5、长时间坏天气和意外增长的周期,导致携带的物资供应不足,尤其是山间需用的食品和燃料,出发之前的物资预算准备只够攀登队需用4天,实际上在山间完成攀登最少需要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