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天6000Km,单车进藏,天津-上海-拉萨,整理发布游记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半神赎的罪 于 2016-11-9 16:39 编辑

前言
2014.4.3-2014.7.19,共109天。
据说2014年是川藏318的最后一年,因为2015年开始318部分隧道开通,高尔寺隧道、剪子弯隧道、通麦隧道已经贯通了,川藏线的美景越来越少。2014年也是藏历马年,这一年进藏的人相比往年,也是最多的。
两年多过去了,回忆当初的一切,还是历历在目。今天开始整理游记和照片,给予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份参考的路书。

为什么要骑车去西藏,疯啦?
据说去西藏有三种人,情场失恋、人生失意、职场失业,显然我不是这三种人,只是好奇心强,想去挑战一下让骑行者敬畏的川藏318,看一看路上的美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在2013年国庆期间骑完秦皇岛往返时,我们就说不如骑个有挑战的线路,我们异口同声川藏318国道。线路已经确定了,剩下就是约定时间,冬季骑行太嘬死,所以我们最后决定2014年开春以后出发,也就是4月份出发的。

为什么不从成都出发,而是天津-上海-拉萨
起初为了节约时间,也是考虑把单车快运到成都,人坐火车从成都出发的。但是我的队友小贱说,要骑就骑完整的川藏318(318国道的起点在上海人民广场)。我说,既然都打算骑完整318,不如从天津直接骑车到上海,还能提前拉练一下,谁不同意谁是XX。。。他说,行!!!

出发前的准备
买装备,学简易的修车这都是最基本的,之后加QQ群,看别人的游记,修改适合自己的路书。
其实最难的就是跟家里人交代,在这里我要感谢老爹老妈的支持。

万事俱备,扬帆起航

D1 天津市-黄骅市-盐山县
里程157KM,总里程157KM

出发的前一天,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
天津人比较恋家,尤其一出门就是一百多天的旅行,更不是多见。
临走前一定要吃一顿只有天津才有的早点名吃,锅巴菜。。。。
▲天津著名早点,锅巴菜

吃完早点,收拾装备出发。。。 ▲出发时的所有装备

隆重介绍一下我的队友,鬼见愁(小贱)。陪伴我骑行了一半以上的时间,剩下一半时间他去跟老年观光团游山玩水去了。 ▲鬼见愁(小贱),出发时240斤
▲国道还85km到黄骅市
▲驶出天津市,进入河北沧州
▲黄骅市某广场
▲盐山界
▲盐山县住宿,华夏旅馆,标间有wifi,50元
第一天骑行比较兴奋,本来计划住在黄骅,但中午到黄骅吃完午饭后,决定继续骑行到盐山县住宿。
晚饭后我提议出门逛逛,小贱提醒我,说盐山县治安不好,晚上不要出去。我说不信,他就拿出手机搜了一条新闻你给我看,我俩就老实回旅馆休息了。

D2 盐山县-庆云县-滨州
里程115KM,总里程272KM
我一贯遵循早出发早住宿的原则,早早出发吃早点,下午4点开始找住宿的旅馆。驶出天津以后景色越来越好,虽然还没看到高山,但路上看到一片油菜花田。山东G205国道路况非常好,又宽又干净平整。
▲早点,砂锅豆腐和豆腐脑
▲油菜花田
▲摆拍一张
▲驶入山东界,庆云镇
▲驶入滨州界,无棣(di四声)市
▲G205国道,干净平整
▲521路碑,是不是很有意义

D3 滨州市-博兴县-淄川区
里程111KM,总里程383KM
出滨州市要先经过黄河大桥,之后一路都是微上坡,今天还是蛮有挑战的,9点出发,11点到博兴,18点30到淄川区住宿。
▲出师不利,起床先补胎,川藏318第一扎
▲滨州黄河大桥
▲驶入淄博界,天空越来越蓝
▲小贱向前冲

D4 淄川区-和庄镇-钢城区
里程84KM,总里程467KM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前几天还说没看到高山,今天就开始爬坡了,莱芜境内的G205路况好差,一下午都在烂路上爬爬爬。
出了博兴陶瓷之都,路过颜文姜祠大致拍了几张照片,下午找到宾馆安顿稳妥,老板说附近有个爱山公园不错,我俩又溜达了一圈。
▲这造型,都可以抢银行去了

▲颜文姜祠又名灵泉庙、顺德夫人祠,俗称大庙,位于山东省博山区城郊西南境内凤凰山南麓。它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更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宋熙宁八年(1075年)扩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增建,一九九三年春夏经过建设整修,集声光电动功能塑制《颜文姜的传说》十组群像,整补描绘殿字,更新石阶,重砌南道,新植花草,增添钟楼,装点茶室,占地3660余平方米,颜文姜祠是仅存的3座唐代木质建筑物之一。

▲开始爬坡,G205路况越来越差了

▲正一宾馆,标间有电脑,60元



▲爱山公园

▲站在爱山公园山顶,一览整座城市

D5 钢城区-蒙阴县-临沂
里程136KM,总里程603KM
今天悲催了,逆风骑行一天,下午后轮外胎变形,感觉一边骑一边跳,初步断定是磨损导致的,所有以后骑长途之前,一定要前后内外胎全部换新的。
▲景色越来越好,也有山了



▲神奇的午餐,豆腐馅盒子

▲刘洪是泰山郡蒙阴人,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历算学家、珠算的发明人

▲人生第一个大陡坡,看着吓不吓人

▲外胎严重变形

▲青年旅馆,单间,20元

由于旅途太长,所以每次都整理5天的内容更新一次,争取做到每周三次更新。
如果有更好的意见,可以在后台留言。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持续更新游记

跟着半神去旅游,长知识

你的勇气让我佩服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支持好友精彩活动
长达五天的休整结束,继续爬上征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旅行出发至今,已经将近30天,每天醒来都在一个未知的城市,骑上单车便踏上未知的旅程,放空心灵,开阔眼界,2014我们疯一次。

D28 武汉武昌区-潜江市
里程157KM,总里程2357KM

休整了5天,今天必定体力充沛,果不其然,随便一骑就是157公里,途径仙桃市,夜宿潜江市,品尝特色美食-潜江油焖大虾。

武汉市内骑行并不理想,部分路段没有非机动车道,而且2014年,正赶上武汉修地铁,一路看导航驶出市区。到仙桃市的路况也是一般般,但驶入潜江路况畅通。

“你离成功有多远”,当你专心专注为目标奋斗的时候,你已经成功了。

▲你离“成功”只有4KM

▲开车真要注意安全,这已经不是我路上见的第一起大车事故了

▲预告,底部的“坑王显圣” 即将成为我队友


这里我必须要安利一款神器“膳魔师保温杯”,保温12小时,保冷6小时,别拿淘宝上那些精美的详情页和虚假广告语对比,不拼广告拼疗效。

设想一下,在寒冷刺骨的垭口喝上一杯热水,在高温炎热的夏天吃上一根冰棍,这是什么感觉,反正我用着爽翻了。上午10点买2根冰棍放进去,下午2点天气最热的时候,躲在树阴休息时就可以慢慢享用,我的移动小冰箱。

▲膳魔师FEK-800

由于我俩未住在潜江市区内,所以没吃到潜江油焖大虾,后来在网上搜图才得知,潜江的油焖大虾并不是使用传统的对虾,而是南方多见的小龙虾,推荐路过的朋友可以去尝尝,毕竟是当地特色。
D29 潜江市-枝江市
里程126KM,总里程2483KM

今天要路过318国道上一块有意义的路基石,“1111”路基。由潜江市出来不久,便可到达浩口镇,路基石就在浩口镇自来水公司门口,非常显眼。

▲油条,没错,圆圈的油条

▲小贱留下自己的名字

▲318原路基

浩口镇专门为“1111”修建了一座大路基石,上面密密麻麻的签名,就足以证明它相当有名气,每每路过的游客,都会签名合影。

▲浩口镇修建“1111”大路基

▲中午驶入荆州,吃午饭

遍地青草,遍地麦田,小河从中间流过,骑在这种小路上,心情额外喜悦。


D30 枝江市-红花套镇-贺家坪镇
里程125KM,总里程2608KM

噩梦开始的第一天,即将开始两天的地狱式爬坡,虽然前面已经爬过天柱山,但跟这两天比起来,那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坡度陡距离长。

今天出发的路况也是极其的烂,尘土扬长。

由枝江市前往红花套镇,需要乘坐汽渡跨过长江,当然也可以选择从宜昌长江大桥骑过去,大概多骑50km。

▲猇(xiao一声)亭备战渡口

相比“海太汽渡”,古老背汽渡就相当简陋了,大家都在岸边等待,船靠岸放下登陆板,大家就陆续登船了。(这个渡口条件有限,汽车不能上船。)


▲古老背渡口


驶出红花套镇便开始爬升,先热身3KM到高家坪,后面才是真正的考验,爬升18KM到贺家坪。

虽说爬坡确实挺苦逼的,但看看沿途的美景,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爬坡时遇到“坑王显圣”,武汉人,年轻富有活力的背包客,18岁时已经背包走遍半个中国,曾在拉萨工作一年,这次选择骑车去拉萨也是心血来潮,想体验不一样的进藏方式。

在前面的很多路基上,我都见过他的留言,基本内容都是“推吧,坡还很长”,所以这次偶遇他时,他也正在推车上坡。虽然他在平原推车上坡,但他在高海拔地区,犹如神助一般,从不推车,一口气猛骑,甩我几条街道。。。

▲新队友,“坑王显圣”

D31 贺家坪镇-野三关镇
里程79KM,总里程2687KM

今天是噩梦的续集,看看里程数,就知道今天爬坡多酸爽了。

贺家坪出发,爬升11KM到达山顶,之后是22KM的下坡路,爽。俗话说的好“上坡如吃屎,下坡如拉稀”。那么长距离的下坡让我们爽过头了,接下来是26KM的爬坡,到达野三关镇。




▲爬到榔坪开始下坡

▲坑王显圣的留言

路上活捉一只土豪“卿狂”,上海人,跟我们一样也是上海出发骑行全程318国道,据说要穿过尼泊尔,前往中东地区。

说他土豪一点不为过,先带你们看看装备,多特、始祖鸟都是户外大牌,单车是捷安特XT最高级别套件,多部位还有额外改装。

▲TOPEAK,DeFender XC1前后可调挡泥板

▲多特三合一骑行驮包

▲始祖鸟22L背包

▲始祖鸟MaKa腰包,PETZL头盔




▲进入恩施州,开始下雨下雾

▲看看路基的字,就知道多虐了







在下坡拐弯处,我们又遇一位队友“光头大哥”,天津人,在苏州工作。2013年骑过青藏线,今年骑行318来圆梦。

▲雾中骑行,犹如仙境

晚上在住宿的客栈,遇到第三位队友“秦老爷子”,66岁,上海人,已经退休的老爷子一点也不服输,为了梦想挑战318川藏线,后来听说在翻越折多山时高反,只能搭车前往拉萨。

▲由左至右,秦老爷子、卿狂、坑王显圣、光头大哥、我、小贱

D32 野三关镇
休整,总里程2687KM

昨晚一夜都在下雨,今早发现雨还未停,而且路面湿滑,我们所有人商议今天休整一天,正好缓解一下前两天的疲惫。

雨停后,我们几人收拾完毕骑车出门,打算先吃个早点再去小镇逛逛。在吃早点时,遇到一支骑摩托进藏的队伍,一行六人,有单人也有夫妻俩人,同样是上海零起点出发,目的地拉萨,今天是出发的第七天。

同样都是一个地方出发,我们用了32天,人家才7天,摩托车真的好便捷,从那时我就心想,下一次我也要摩旅,省时省力。

▲传说中的进藏神器,豪爵铃木GW250

吃完早点与摩旅大队挥手告别,祝福他们一路平安,我们继续在镇上游逛。询问路人得知,本地最出名的就是三峡酒,酒厂就在野三关镇上,喜欢喝酒的朋友,记得路过时可以小酌二两。

▲三峡酒厂,门口酒缸雕塑

▲厂家门店的镇宅酒,算不算高价

逛过酒厂,继续前行发现一个度假村,纯天然未经修饰,有山有水有树林。

▲GET新技能,削菠萝

▲丰盛的午饭

下午大家集体擦车,这已经成为一件雨后必干的事情,全车身都是细沙和泥块,保养好爱车,才能骑得更远。

明天又要出发了,这次我又要与小贱分开骑行。他跟“光头大哥”“秦老爷子”“卿狂”要去恩施大峡谷游玩,组成了“老年观光团”。我与“坑王显圣”继续前往拉萨。

我不爱去景区,我认为那都是修饰的美,我相信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当我在路上享受风景时,我也在考虑旅行结束后要做什么,如何糊口,如何找一下份工作。

正常人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足为奇,毕竟我们还生活在现实生活里,但这不是枷锁,也不是你不能出发的理由。

人总要为自己活一次,看一次你未见过的风景,过一种你未尝试的生活,享受每天给你带来的新鲜感。


▲文章发布后,褒贬不一,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有人欣赏我,大胆年轻有魄力,居然敢裸辞骑车去西藏;有人质疑我,有病幼稚你疯了,浪费生命去瞎玩。我也曾无数次解释,但依然无法改变他们的看法,我无法唤醒一个沉睡的人。



▲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虽然2014年的旅行结束了,相信我2018的环华会更加精彩。

D23-D27 武汉
休整5天,总里程2200KM
休整其实没啥可说的,无非就是吃和玩。

前两天主要是陪朋友吃户部巷,逛逛博物馆和本地一些特色景点为主。

后三天送走朋友,迎接小贱回归队伍,顺便去买点配件,本来休整三天就可以出发,但他后车架轻微变形,等总部发配件又耽误两天。

由于朋友在武汉停留时间不长,所以基本都在户部巷附近吃吃喝喝,但说实话,这种商业街绝对是坑外地游客的,每个城市真正的美食一定在市井小巷。

好歹我也在武汉呆了五天,为大家编写一份《武汉闲逛不完全攻略》,由于武汉美食景点众多,攻略内我只介绍我吃过逛过的,所以才叫不完全攻略。

《武汉闲逛不完全攻略》
美食篇
1.热干面(武汉必吃美食)
户部巷内唯一不坑外地人的美食,店铺在两条正街中间的连接处,反正随便一问商家肯定都知道。

但也要仔细甄别,因为户部巷有“蔡林记”和“老蔡林记”两家热干面。

“老蔡林记”的热干面,芝麻酱是黄色的,白芝麻研磨,口感偏软偏甜,而“蔡林记”的热干面,芝麻酱是黑色的,黑芝麻研磨,口感偏硬偏咸,二者无论从看相和味道上,都截然不同。据说“蔡林记”才是正宗热面干,我推荐大家都尝尝,哪种适合自己的口味。

▲正宗热面干,“蔡林记”


热干面的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芝麻酱、鲜辣味粉、五香酱菜等配料,色香味俱全。

2.鸭脖(武汉必吃美食)
你千万不要跟我提“周黑鸭”和“绝味鸭脖”,这俩货虽然全国有名,但武汉人根本没人鸟他俩,本地人只认“精武鸭脖”。

正宗“精武鸭脖”在汉口精武路小巷内,小巷内20多家店铺均叫精武鸭脖,成千上百根油光红亮的鸭脖摆在摊位上,场面颇为壮观。

如果你问哪家正宗,连本地人都说不上来,每家味道都有很大的差别,我推荐大家一个甄别方法,哪家排队人多,就买哪家。特别提醒一句,由于排队人多,当到你购买时,你直接说购买几根即可,说其他的店员根本没空搭理你。鸭脖可塑封,保质期一个月。

3.面窝
武汉特有早点之一,与热干面都是武汉人最喜欢的早点,据传说是由烧饼创新改良。

虽然叫面窝,但主料并没有面粉,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浆,还要加一定比例的黄豆浆,用黄豆和滋耙磨成浆,和灰面一起和匀。倒在一个盆里。然后准备一个大锅,多放一些油。在炉子上面烧热。用一个圆形的大勺子,将和好的面浆放在勺子上,中间要留一个洞,再放在锅里炸。当面窝炸成金黄色时,拿起来散上芝麻,和少许盐,这样就做好。

4.牛肉豆皮
也算户部巷特色小吃之一,家家自称“豆皮大王”,口味有海鲜豆皮和牛肉豆皮,可以混搭购买。

顶部是面糊煎制的豆皮,底部是糯米和香菇丁笋丁,最后配以牛肉和三鲜辅料,对于女生来说,一碗的份量还是不少的。

5.糯米包油条
吃这个东西完全是图新鲜,反正我在外地没见过,外层是糯米饭,内部包裹半根油条,有咸和甜两种口味,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

6.本地的闲七杂八
既然是商业小吃街,除了正儿八经的本地特色小吃,也会掺杂一些全国名小吃,例如:臭豆腐、广东肠粉、麻辣小龙虾、铁板鱿鱼、米线和热狗之类的。






▲邪恶的晚餐搭配,现在想一想,也是醉了

这里我要特别介绍一家店,藏式酸奶坊,店内主卖藏式酸奶和青稞酒,虽然没吃过真正的藏式酸奶,但感觉这家味道还不错。

每种酸奶都有酸度提示,小贱选择了芒果酸奶,我大胆的选择五星酸度的藏式本酸。店主一直提醒我“你确定吗?特别酸,武汉人接受不了”。但我吃到嘴里,并没有酸到难以接受的程度,难道是武汉人不能吃酸吗?



送走朋友后,我自己基本不会吃户部巷的小吃,主要原因是,吃顶了!

无意闲逛,发现这家路边摊。多种家常本地炒菜,一碗海带汤,半个咸鸭蛋,这就是我的午餐,价格相当实惠,我记得仅仅三五元的样子。

粗茶淡饭,品尝人间百味,与老板闲聊得知,来这里吃饭的多数是本地的老人,因为孩子都在外地工作,自己与老伴做饭又比较麻烦,便每天中午都在这种小摊简单吃一点,既便宜又方便。

景点篇
1.户部巷
一条150米的百年小巷,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其中大多数摊位都有数十年之久。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最早70年代,有人在户部巷做早点养家糊口,慢慢的各种小吃多了起来。本地小吃和全国小吃数不胜数,属于武汉必玩景点之一。


▲户部巷夜景也很漂亮,只是我忘记拍了


▲活体雕塑,合影要收费

2.湖北省博物馆
博物馆基本是我每个城市必去的地方,首先他是免费的,第二他能让你快速了解这个城市,了解他们的历史。

湖北省博物馆藏品丰富,其中越王勾践和曾侯乙编钟最为出名,据说越王勾践每年在其他城市展出10个月,只有2个月会在本馆展出,所以大部分时间你们在省博馆看到的可能是赝品。




▲越王勾践,据说这件真品,千年不锈,削铁如泥

▲曾侯乙编钟





3.龟山公园
龟山是武汉名胜古迹较多的三山之一,山顶可以一览武汉长江大桥全貌,山顶还有刻印着中国最高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总理诗词的石碑。

龟山得名源于一传说,“民间传说大禹治水到此,遇一水怪作乱,数载不克,后灵龟自空飞扑怪身始降服,治水遂得以成功,事后灵龟化为一山,即龟山。”





▲鲁肃墓,中国已知鲁肃墓共有5座

4.晴川阁
晴川阁,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由龟山公园往下走,不远便可达到晴川阁,与黄鹤楼隔江相望,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有“楚天第一名楼”之称。



▲晴川阁门口就是铁门关的城楼

5.武汉长江大桥
这是一路上见到的第二座长江大桥,第一座是滨州长江大桥。这座大桥位于武昌和汉江龟山之间的长江江面上,全长1670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武汉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武汉长江大桥夜景

6.武汉大学
大部分游客去武大,都是去樱花园看樱花,武大樱花每年3月中旬开花,花期大概10~20天,我去时已是4月末,连樱花末都没有看到。





虽然樱花园已无樱花踪影,但在樱顶的原图书馆已被重新翻修,变成武汉大学校史馆,记录武汉大学从1893年创办湖北自强学堂至今120年的办学历程。
正巧赶上2014年安踏武汉大学水泥联赛

7.黄鹤楼
武汉黄鹤楼,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根据历史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园233年),主要用于军事观察,难免经历数次战火硝烟,土木结构的黄鹤楼早已破损不堪,又不断在原址上原貌重建。到了清朝末年,黄鹤楼再次被烧毁,因当时资金短缺无法修复回原貌,便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规模稍小的圆柱形塔楼,取名“奥略楼”。到了70年代末,武汉把黄鹤楼的修复提上议程,但这次修复已经不可能在原址上重建,为了尽量复原,就在周边5公里范围内重新选址,最终大家看到的就是,新黄鹤楼。
秦皇岛人民同是2014年骑行川藏线~

谢谢嫩的建议!

你的想法好,但是不现实。
你徒步时,车子怎么处理,难道要带一个后援车吗?
如果时间不富裕,推荐自驾或者摩旅,时间富裕的话还是单车吧,徒步真心累,我也佩服2位大神。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