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gboshi 于 2024-5-14 14:28 编辑
《株马记》
株洲马拉松,在风雨中安全完赛,达成了自己的一个小心愿。
两个月前的3月4日深夜,翻来覆去睡不着,不停地刷手机,突然在马拉马拉APP上刷到首届株洲马拉松即日起启动报名,比赛定在5月4日,这让我意外,更让我欣喜。其它地方马拉松启动会提前召开新闻发布会或进行集中采购招标,而株洲马拉松怎么事先没有一点征兆就开始报名了呢?
我二话没说赶紧报了名、下了单,唯恐报名截止名额已满而漏掉了这个机会。
我这么急着报名株马,主要有两个,其一,这是株洲官方第一次办马拉松,凡是首马其奖牌都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其二,凡是我生活、学习、工作超过一个月以上的地方,我都想去跑一次,目前已跑过了长沙、成都、北京、厦门、怀化,还有株洲、常州、及我的家乡永州没有跑过,这次株马是个机会。
其实说起来,我还做过株洲马拉松的推手呢!
从2019年起,连续四年每年株洲召开两会前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我都以一位编外市民的身份提出建议,株洲要举办自己的马拉松,这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需要。纵览国内国外,凡是有品质的城市、治理能力强的城市,比如伦敦、柏林、纽约、波士顿、芝加哥、东京,再比如我们国内的北上广深厦杭成锡,等等,都有自己的马拉松,而且各自都将马拉松作为城市的主要名片之一。只是我的声音极其缈小,我的推力极其绵薄,起不到任何作用,因而迟迟不见株马的诞生。
株马从报名开始便公布了路线图,从工业大学东门出发,主要是沿一江两岸奔跑,把最美的株洲湘江风光带呈现给大家,前半程逆江而上,后半程顺江而下,这对跑者来说能最大限度地节约体力。
5月4日早晨7点,工大东门鸣枪起跑,神农大道向北几百米左拐珠江大道,一直跑向东北方向。今天全马的人不多,我前面的人并不多,公里便追上了500的兔子,计划就跟着他们500完赛,但只跑了2公里,第5公里时,便独自一个人往前跑,第6公里上到了清水塘大桥,下起了大雨,一直没有看到两位兔子赶过来。清水塘大桥是株洲城区的第八座湘江大桥,去年8月才竣工通车,是湖南首座双层钢桁架拱桥,跨度408米,列中国第二、世界第六,目前已成为了株洲的一座网红桥。。
桥长2公里,跨过清水塘大桥,便是以前全国赫赫有名的工业基地清水塘地区,株冶、株化、株玻、湘氮都集中在这一块,如今这些工厂都不存在了,这里建成了工业遗址公园。今天跑到这里,雨竟然停了,我依然一边跑一边往后看,还是想雨兔子一起跑,无奈我的配速稍稍快了点,迟迟没有等到他们。
右拐清霞路,往东南方向跑,第10公里下穿石峰大桥,这是株洲的第二座湘江大桥,1999年10月动工,2002年9月通车,为上承式箱肋拱桥。从石峰大桥继续前行,第11公里抵达石峰公园,用的1小时15分。要是早一个月,这里正是樱花绽放,清香扑鼻,满眼都是美景。的确,今年的株马放在五月初并不太合适,就气温而言,放在三月底或四月初应该更好。
石峰公园往南,第13公里抵达第五座桥芦淞大桥,这座桥于2007年11月开工建设,2010年底竣工通车,那一年我刚到株洲工作,通车典礼的盛况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芦淞大桥再往南,第14公里是株洲的第一座城市公园神农公园,建于上世纪50年代,陈老总和朱老总曾经先后来过,而我对其最深的印象是里面芙蓉镇的味道。第15公里是株洲大桥,这里离我曾经上班的地方几步之遥,它是株洲境内第一座跨江大桥,1986年3月动工,1988年12月通车,方毅同志为大桥题写了桥名。半马与全马在这里分路,半马选手从匝道上桥过江,我们全马选手则继续向南。过了一桥,路上的观看的市民越来越多,在他们的加油声中,我的速度又加快了一些。
第17公里,下穿天元大桥,株洲的第四座跨江大桥,2003年动工,2007年通车。是单索面斜拉式大桥,当时市里资金紧张,通过BT总承包方式才筹集资金建起来的。在这一段跑得比较快,17公里配速603,18公里配速605,这是今天最快的2公里。
天元大桥往南沿沿江路跑4公里,右拐天池路,进入了以前曲尺乡的地盘,在这是完了半马21公里,用时2小时20分,比预期快了10分钟。第22公里再右拐上到了枫溪大桥,这是株洲的第六座跨江大桥,2013年开建,2016年11月通车,主桥为自锚式悬索桥。
枫溪大桥下桥后来到湘江西岸,沿滨江路逆江而上,第27公里抵达建宁大桥,在这里折返。建宁大桥是株洲的第三座跨江大桥,2003年3月动工,2005年12月通车,为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它建成以后与二桥石峰大桥形成了市区外环线的骨架。
折返以后,依然沿滨江路跑,第31公里下穿六桥,这个时候体力开始下降,配速也掉到了7分以外。第34公里下穿四桥西,这个时突降暴雨,路面尽是积水,路面配速再次有所下掉。第35公里下穿一桥西,这一段是我最熟悉的路段,跑起来却异常艰难,第37公里下穿五桥西,第38公里抵达株洲体育中心,以前在株洲工作时经常来这里打羽毛球,这里距离终点越来越近了。
第39公里左转相山路,有些上坡,第40公里右拐株洲大道,第41公里最后一个拐弯来到神农大道,2公里的直道在一鼓作气中抵达了终点,全程用时4小时48分,组委会公布的成绩是4小时47分,比我预期的时间快了13分钟。这是我仅次于2019年北马、2020年德马排第三的成绩,也是第四个几乎全程没有走都是跑完的马拉松..
感谢热情的株洲市民,冒着大雨来到街头为我们加油助力,也要感谢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冒雨坚守岗位为我们服务。
株马,我明年还会再跑。
株马成绩单5月5日早上就可以从官网上下载了,这个时候距离鸣枪开赛不到24小时,不得不佩服信息技术的力量和株马组委会的办事效率。
净计时是4小时47分28秒,有三个排名分别是,性别排名1525,年龄排名168,全部选手排名1795。参加全马的人数,据有关报道有两个版本,一说4000人,一说3200人,完赛率据说达到了98%,无论哪个版本,我的排名位于中游,比我跑得的人很多,比我跑得慢的人也很多。
当然,我跑步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名,而是因为奔跑能够分泌内啡呔,给我带来愉悦和麻醉。
每一次跑完,都要做一个小结,举一反三,小结经验,汲取教训,为下一次准备。株马就不小结了,说几个小花絮吧。
花絮一:蹭便车
5月4日早晨5点30,我从宾馆下楼准备步行到天台路乘坐摆渡车去起跑点,这个时候下起了大雨,路上尽是积水,尽管宾馆到天台路不远,但雨有点大,走到那里鞋子肯定会湿的,怎么办呢?正在我一筹莫展时,出来一小伙子,准备自驾去起点,小伙子见我背着包也是跑步的,主动邀请我坐他的车。呵呵,无独有偶,上个月在岳阳,早晨去起点蹭到了便车,今天到株洲如出一辙,运气不是一般的好。
接着,又上来另外两个小伙子,我们从长江南路出发往神农大剧院方向开。都是跑步的,虽然是第一次偶遇,但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他们三个都是80后,跑马队伍前两年还是以中年大叔大妈为主,但去年以来,青年人逐渐多了起来,这是好事。开车的小伙来自湖北,前一天晚上才自驾赶到株洲,最后一批领到参赛包。
不知不觉,我们到了神农广场,这个时候广场周围已实行了交通管制,无关车辆不得进入珠江路泰山路,我们出示了号码布,执勤的交警二话没说便放我们进去了。我们在神农大剧院附近找到一个停车位,顺利抵达集结区,这个时候刚好6点,蹭便车为我节约了至少半个小时。
花絮二:官兔突停
3月份的桂马一直跟着500的官兔跑,跑得很轻松、很满意,我说以后启用桂马模式,永远跟着官兔跑,没想到紧接着株马就没有遵循这个原则,执行力大打折扣。实际上,一开始我的意志是很坚定的,刚出发就立即追那些官兔的,500米追上了615的官兔,1公里追上了530的官兔,3公里终于追上了500的两位官兔,心中窃喜,下定决心跟着他们跑到底。两位兔子一男一女,他们后面跟了一群人,但他们俩当时并没有跟大家互动,只是两个人自己交谈,从他们俩谈话的内容看,也是刚出发才认识的,女兔来自江西,去年做过南昌、今年做过重庆两场马的兔子。我跟着他们跑了大约2公里,很快看到前面5公里的牌子,这时两个兔子突然停了下来不跑了。原来官兔是要考核的,每公里误差不能太大,500兔子标准配速是706,五公里用时应控制在35分30秒上下,而这时才用了34分钟,很显然他们俩带快了,看来作为兔子经验还是欠火候啊。
兔子停,我不能停,便独自往前跑,但又不时地回头看,直到下了清水塘大桥,也不见兔子追上来,最后索性不看,自己跑吧!
花絮三:古稀跑者
第31公里,下穿了六座桥西,身力下降,配速从前几公里的650左右掉到了705,我估计撞墙点快要来了。正在这时,上来一个跑者,主动跟我答讪,问我来自哪里,以前跑过哪些地方?我一一回答,也问了他的一些情况。他说他今年下半年就70岁了,隔壁江西人,以前在东莞工作,退休后住到了宜春温汤,冬天则去东莞。曾经当过兵,在部队时就爱跑步,已跑过很多城市,最好成绩是310,最近因为摔了一跤踝关节有伤,不敢快跑。
我一边聊着,一边跟着他的节奏跑,跑着跑着竟忘了疲劳,配速又回到650左右,用专业术语,他给我破风了,有人陪和没人陪就是不一样。
我跟他跑了大约2公里,穿过四桥桥西,下起大雨来,他加快了速度,离我远去。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虽然年近古稀,但却是310的大神,我只是500的菜鸟,哪里跟得上他的步伐。
感谢这位古稀跑者,让我平安度过了撞墙期,没有他的陪跑,估计会大幅度掉速,说不定还停下来走了。
花絮四:同事同框
当天下午,我从株洲回到家里,到某动云上下载照片,第一张竟然发现了我与以前在株洲工作时的老同事建勋同框,这张照片上就我们两个人,一前一后,但当时我并没有注意到他,我把这张照片发给建勋,问他当时看见我没有,他回复也没有注意,看见了肯定会叫我的。的确,在1万多人的队伍中,如果没有事先约定,能够在路上碰见,概率是很小的,而能够被摄影师抓拍同框的概率就更小了。
其实,两个月前,株马刚开始报名,建勋说家门口的首次马拉松他报了名,而且跑全马,问我报名没有,我说肯定要报,他就说到请我呷饭。3日下午,我到了株洲,去神农大剧院领了参赛包后,又去九郎山下看望92岁高龄的伯妈,建勋特意开车来九郎山接我,在湘江边上一起吃了个饭,当时也没有说第二天在出发点一起会合,更没有说路上一起跑,机缘就这是么巧合!
这张照片是在哪个位置拍的呢?背景参照物比较模糊,仅凭人像是看不出来的。建勋昨天把他的成绩单发给了我,看了他的分段用时,前半程比我快3分钟,大约跑在我前面400米的位置。这张我们同框的照片,应该是在后半程,估计是在过了枫溪大桥下到了滨江路上,大约是24至25公里的路段拍的。

线路图,主要沿湘江两岸跑

出发点,工大东门

途中跑

奔跑中

这是前半程

这是后半程,衣服透湿

前半程

、
这是后半程,再次下雨

这时跑得有些艰难

途中跑

途中跑

这是第六公里时,快上清水塘大桥前,下起了大雨

同事在我后面,我没有注意,他也没有注意,竟然同框了

途中跑

途中跑

成绩单,超过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