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登山队女大学生违规攀爬玄武峰遇难始末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大厅
本帖最后由 化缘和尚 于 2018-2-8 17:40 编辑

来源:新京报

当晚,网络上开始流传一条信息——“三个大学生私自攀登有禁攀令的玄武峰发生意外,男孩以下山求援名义,丢下受伤女友下山,遇到救援队后说错地点,耽误了一天时间。”很多网友留言声讨,有人给韦林加上了“男版刘鑫”的标签。

徐老幺觉得网上流传的情况不实,他的队员见到的韦林,一副受到惊吓、寒冷、劳累过度、说话结结巴巴的样子。“有时候糊涂,有时候头脑又转动了,清醒的时候说的话还算比较准确,你再问他就又对上了。”路线没对上,他们又去问了陈武,发现陈武也是同样的问题,前后对不上。

新京报记者陶若谷编辑胡杰校对陆爱英

玄武峰海拔5383米,直上直下的峭壁上没有一棵植物。灰色的岩石向上凸起,冰面上覆盖着积雪,像少女披着白纱。

这座山位于四川阿坝州四姑娘山景区内,20岁的黄一楠(化名)躺在5200米处的一块岩石上,被雪盖着,露出桔红色羽绒服的一角。她和三个朋友2月1日从山脚出发攀爬,原计划2月2日晚返回。但那天晚上,她从山顶冰岩处滑坠受伤。

最后和她在一起的是男朋友韦林(化名)。后韦林下山求救,救援队员最终找到她已是2月4日下午4点,距离男朋友离开已过去至少39个小时。当了20年高山向导的徐老幺看到她,判断已失去生命体征。“如果有体温,雪落到靠近皮肤的地方会融化,不会积这么厚”。

2月1日,一起出发的四个年轻人,走上通往有禁攀令的玄武峰之路。一个刚进山就放弃了,另一个爬到4900米的大本营后放弃,继续攀登的韦林和黄一楠爬到了5383米的最高峰。

但这一次,对他们来说,不是站在山巅的骄傲,而是一次致命之旅。

这种山没有路,爬上去了就是路

2月1日,韦林、黄一楠、陈武(化名)等四人从海拔3300米左右的山脚出发,穿过树林、草甸和碎石坡到达4300米左右的大本营,中途有一个同伴体力不支下撤,其他人驻扎在营地休息。

2月2日早8点,三人从大本营出发,陈武由于体力不支停止攀登,韦林、黄一楠在下午6点左右登顶玄武峰,但黄一楠在下撤期间遭遇了滑坠。

韦林和黄一楠都是中山大学的学生。1月22日,他们和校登山队51名同学一起到四姑娘山的双桥沟进行攀冰冬训,一周后本已结束训练返回成都的黄一楠又回到双桥沟,和韦林等几人约好单独去爬玄武峰。

玄武峰最有难度的一段就在顶部4900米至5300米,“到山顶那几百米,大部分时间不是用双脚走,而是爬。”韦林的师兄艾中(化名)去过双桥沟四次,他说那段路要用圆管状带螺纹的冰锥配合岩锥,打进冰川和岩石缝隙内固定,上面挂一个锁,再拿一根绳子穿进去,顺着绳子往上爬。

根据韦林对救援队的描述,他们登顶后下撤到距顶峰两三百米处时,黄一楠没爬稳,滚了五六米下去。他爬过去抱起她,把她挪到一块像“小平台”的岩石上,听她一直说“腰痛、心痛、脚也痛”,估计她腰摔伤了,脚摔断了,意识当时还清醒。他试着把她扶起来,想继续下山,但她完全站不起来。

摔伤的位置在最难攀登的那段岩壁的中间。徐老幺说,以自己队伍的水平,至少要两三个人才能把人救下来,“不是光靠扛就能扛下来的,要靠攀登技术,这条路不是玩的。”

徐老幺是当地一名知名的藏族向导,是从双桥沟这边第一个登上玄武峰的人,“这种山没有路,爬上去了就是路。”

黄一楠受伤后,韦林冲着山下营地大喊,让陈武去叫救援,但山太高,他不确定陈武是否听见。陈武遇到救援队时说,他一直在下面等到晚上七八点,听到韦林在山顶呼喊,担心出事于是下山求救。

韦林和黄一楠从顶峰下撤时已经天黑,大概在晚上7点。艾中不清楚他们是否佩戴了夜攀用的头灯,但他之前看到韦林登山前在朋友圈晒出的装备,“应该是比较全的”。第二天,救援队在冰壁下面第一个岩壁的位置找到了两人的登山背包,还发现一个长镐、一对技术镐和一副冰爪

但是,即便头灯可以照亮面前的区域,艾中觉得夜攀仍然非常冒险。

徐老幺爬玄武峰一般凌晨4点出发,登顶时大约上午10点,“太阳才刚出来一会儿,这样有足够的时间返回,最迟不要超过下午三四点。”当地人管最迟的下山时间叫“关门时间”,无论离顶峰还剩几米,到了“关门时间”都必须放弃攀登返回。

徐老幺觉得,他们没有当地人带路,可能花了更长的时间“冲顶”。按原本的计划,应该当天撤回山脚,那天晚上10点多,有两个学生找到他的儿子小幺,说有三个同学去爬玄武峰,约好晚上在山下集合但没回来,希望他们上山去找。这两人中的一个,就是和他们一起上山,走出不远就撤回的同伴。

那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没人知道山上零下多少度。当救援队员两天后再次来到此地时,即便在下午三四点钟,气温已经低到零下18至20度。“比冷更可怕的是风”,艾中说,零下十度可能温度不是很低,但刮起大风体感温度可能降到零下二三十度。

根据韦林对同学的描述,那晚他陪着黄一楠一直待到凌晨1点左右。他担心陈武没有听到呼救,就和黄一楠商量,想下山再去找人救人。

韦林离开女友9小时后遇到小幺时,是2月3日早晨10点。在海拔3900米左右,一个叫“马圈门”的地方。

三小时前小幺从家出发上山搜寻。9点左右见到先一步下山的陈武,陈武告诉他,在营地听到韦林在上面喊,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赶紧跑下山求助。

小幺看到韦林一身狼狈,背了一个包,但看上去包里什么也没有,一只手没有戴手套,手指头全都掉皮了。韦林说女朋友的手套掉了一只,就把自己的给她了。他的手机也丢了,山里也没有信号。

他一见到小幺就说,“我朋友在上面受伤了,需要救援。”还说,“我离开她已经九个小时了。”

小幺拿起卫星电话打给山下的徐老幺。随后老幺派了6名“协作”队员上山。与此同时,四姑娘山景区也接到报警,派出5名救援人员上山。

12点左右,小幺和他的同伴到达靠近山顶的冰川附近,但没有找到黄一楠。

根据韦林的描述,事发地在冰川上方100米左右,事后实际找到的位置大概在上方180米。确认路线时,小幺发现韦林有点糊涂,“让他形容一下山那里有什么,有时候他说的前后对不上号。另外,是常规路线左侧还是主峰左侧,他讲不清楚,这两个地方距离偏差有点大。”

第一天,小幺和救援队没找到黄一楠,只得返程。

当晚,网络上开始流传一条朋友圈信息——“三个大学生私自攀登有禁攀令的玄武峰发生意外,男孩以下山求援名义,丢下受伤女友下山,遇到救援队后说错地点,耽误了一天时间。”很多网友看到后留言声讨,有人给韦林加上了“男版刘鑫”的标签。

徐老幺觉得网上流传的情况不实,他的队员见到的韦林,一副受到惊吓、寒冷、劳累过度、说话结结巴巴的样子。根据他的经验,应该是体力耗光,再加上受了一些刺激。“有时候糊涂,有时候头脑又转动了,清醒的时候说的话还算比较准确,你再问他就又对上了。”路线没对上,他们又去问了陈武,发现陈武也是同样的问题,前后对不上。

第一天,韦林一直跟在小幺后面,虽然走得慢,但一直跟到山上冰川附近。在山下指挥的徐老幺在对讲机里听到他说,要在冰川那里等一晚,第二天和救援人员一起再上去。老幺没同意,强制要求他下山,“不然今天晚上他也过不了夜,会冻死。”

第二天,徐老幺亲自上山救援。快爬到山顶时向下看,发现了黄一楠,“就在那块小平台上,和她男朋友给我描述的一样”。

“应该是摔伤了之后,没有再动过一下。”徐老幺说,救援队员通过呼喊未发现黄一楠有活动迹象,她身上已有积雪。“基本可以确定遇难了。”

那时已经是2月4日下午4点,距离韦林离开她已过去39个小时。

老幺和队员靠近到大概距离“小平台”30米的位置,但还是隔了一条沟,他掏出手机和相机拍了几张照片,但天气太冷很快死机,“如果她还活着,肯定要把她弄下来,但这个情况没办法,四点多不撤退的话,上面天一黑大家都有危险。”

“那个男孩子前一天晚上一路无保护下来,实际是冒了很大风险。”徐老幺认为,学生们应该带上卫星电话和对讲机。“大山里没有信号的,手机基本没用。”如果韦林第一时间联系到他,他第二天一早到那个位置的话,可能还有活的希望。

四姑娘山属于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工作人员李军说,2017年6月环保督查组发文之后,玄武峰就全面禁止了攀登。但是,像韦林和黄一楠这样的自主攀登者并不少见,小幺每年见到类似的队伍至少五六个。

艾中说,韦林他们这种阿尔卑斯式攀登,一般以2-4人的小队伍为主,纯自助式攀登,一两天内往返,装备相对轻便。攀登时两人轮流当“先锋”,前面的人把保护点(冰锥、岩锥、机械塞)放置好,然后前面的领攀,后面的保护。绳子大概60米长,一个绳距爬完后轮换。线路根据冰川、岩石等不同地形条件分成很多个级别。

十几天前的冬训,韦林、黄一楠和同学一起,跟着向导到冰川脚下攀冰,穿着冰爪的前脚掌踩进去,身体往前倾,练习打镐、穿绳索、保护种种技能。

“攀冰和登顶,教会我们这些急躁的后生挣扎、摔倒、踟躇、站起,教会我们掌握高原高山的生存法则。”他们在公众号里记录着每一次的登山旅程,火车上越编越脑洞清奇的鬼故事,雪地里瑟瑟发抖分享的一瓶红牛,一起下厨熬的粥炒的菜和啃过的西瓜,都作为美好的回忆被他们记录下来。

2017年7月下旬,黄一楠和十来个同学一起爬了四姑娘山的半脊峰。出发前,她是忙碌准备路餐的那一个。爬山时,有同伴因为身体原因没办法登顶,她从顶峰捡回来一块细长白色的石头带给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一起和我们完成登顶。”

他们参加登山队每周一三五的训练,练习长跑、负重和攀爬技术,黄一楠的名字出现在学校马拉松比赛的报名表中。而韦林的全程马拉松在4小时之内完赛,在同学中也很有名。

面对登山爱好者最常提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去登山”,韦林曾回答说,“好奇是本性,征服是欲望。可是后来我发现,征服的根本不是山,是自己。”

徐老幺带队20年,早已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悲剧。三五年前的尖子山附近,他也去抬过一名遇难女子回来,“领队虽然做了保护,但她还是滚下来,摔到岩壁下面,当场就死了。”在徐老幺看来,学生们的冬训只三五天的功夫,只能算简简单单入个门。

对于此次的山难,当地小金县警方表示,目前他们主要是支援人手,配合景区和救援队把人抬下来。

2月7日凌晨4点,山林里漆黑一片。徐老幺的队伍又出发了,去接黄一楠下山。
没有爬过啥雪山,不知道冲顶的时候是否应该带个睡袋和简易bivy,这样万一有事,至少可以坚持多一点时间。
向徐老幺等救援人员致敬!辛苦了!但愿这是最后一起!
徐老幺认为,学生们应该带上卫星电话和对讲机。“大山里没有信号的,手机基本没用。”如果韦林第一时间联系到他,他第二天一早到那个位置的话,可能还有活的希望。

通讯保障是及时救援的最后一道 防线!

希望有多年雪山经验的讲一讲,珠峰上从来没有人能待过两个夜晚,无帐篷的情况下
1,通讯装备必须要携带,对讲机可以每人一台(向外界保持通讯,无需时刻通联,但可以轮流或定时通讯);
2,技术型山峰需要携带技术装备并且能独立操作(保障自己、救援同伴);
3,GPS或者手机要配备足够的电池或充电宝,重要节点拍摄照片,户外助手软件可以有较为精确的GPS坐标记录,即使在手机没有信号的情况下;
4,冲顶时间太晚了,尤其是对于新手,下山不见得一定比上山快多少,而且太阳下山后,气温会急剧下降甚至刮大风,除非你早已准备在山顶附近扎营;
5,紧急备用粮、水,任何时候都不能少;
6,灯光、手套等容易受损或者脱落的必须物品,最好有备用的。
......

这次行动前他们有登半脊峰和攀冰的经历,应该是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的,遗憾的是没有预留任何的救援方案:万一在那个地方出现了意外,该怎么做、要有怎样的物资和技能准备?
做得好的是:有留守人员。所以能及时找到徐老幺求救、及时报警。
最主要还是冲顶时间太晚了,预留下山时间不够
向徐老幺等救援人员致敬!辛苦了!

向救援的朋友们致敬!

最后冲顶阶段是不会带露营装备的,只带技术装备和一些吃的。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