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力马扎罗的十一天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本帖最后由 伟哥018 于 2018-2-18 22:56 编辑

      体验时间的温柔与残忍    体会世间的广袤与空寂



乞力马扎罗的十一天

    谋划了很久,也反复了多次,终于,乞力马扎罗的行山计划得以成行,又圆满落幕,走的是六天的Machame线,外加Safari休整,前后共十一天。


    乞力马扎罗(Kilimanjaro) 当地斯瓦希里语闪闪发光的山峰之意,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位于东非坦桑尼亚境内,赤道以南300公里。世界上最高的单体山峰,75万年前由火山喷发形成。户外界所谓7+2中唯一一座普通人不借助专业装备即可到达之处。据说每年约有3万人到访,综合登顶率30-40%。


DAY1(2017/12/15)南京-上海


    吃过午饭就急急忙忙赶回家,背起早已准备好的两个背包,为适配高海拔露营,特地向加佳同学借了一个-10度的睡袋。鼓鼓囊囊实在装不下,又加塞了一个手拎包。

    下午3点,三个同伴坐高铁由南京南到上海虹桥,马不停蹄转上海地铁2号线,花一个半小时横穿整个市区至浦东机场,再和其余队友会合。

    这是我第二次到浦东机场,上一次大约是十年前。作为中国东部交通的桥头堡与旅行集散地,浦东机场的候机厅宽敞明亮,软硬件设施的确是无懈可击。


    约莫19:40的光景,觉得时间还早,四处逛逛。此行购买了埃塞俄比亚航空从浦东到乞力马扎罗的联程机票,上海的出发时间是午夜23:20,中间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转机约四小时,时间刚刚好。

    在埃塞航空的值机柜台前,已有两个中国人在提前排队,闲聊几句,说非洲的朋友办事都是“慢慢的”,人多了肯定会非常慢,于是改变策略,匆匆吃了盒饭,快快的赶去“慢慢的”。

    值机、行李托运、出关、安检等一系列流程走下来,等找到登机口安静坐下,一看时间,已经21点多了。


    发朋友圈配了一张空中俯瞰乞力马扎罗的图片,本意是公示一下我即将失联的一周,却更引来阵阵此去何处的关注……




DAY22017-12-16)上海-亚的斯亚贝巴-Moshi镇


    埃塞航空作为非洲三大航空公司之一,与中国有超过四十年的服务合作,上海至亚的斯亚贝巴的航线由波音787梦想客机执飞,全程约11小时。

    这是飞机上的综合娱乐设施


  点击航班信息,可以直观看到目前飞机所在位置高度航速等综合信息同时提供电影音乐游戏等各类服务,为你的长途旅行增添些许乐趣


  今天的航班基本满员,中外旅客比例6:4。许多国人看上去应该是去非洲的“淘金客”。

  

  的空姐都是年轻貌美身材高挑的小妹妹,皮肤是漂亮的棕黑色,梳着各种非洲潮发,笑起来露出白白的牙齿,这和几天之后,在坦桑尼亚看到带着孩子的妇女们夸张的前凸后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回程时以自拍为名偷偷拍下的空乘姑娘,资料上说,非洲许多部落的人认为陌生人拍照会带走自己的灵魂,因此会非常地不高兴,这也在几天之后在坦桑尼亚街头得到了印证。


    开航不久就有航空餐送上,量不算大,中西结合,口味还算不错。

    埃塞与乞力马扎罗都处于东三区,与东八区的北京有五小时的时差,所以此行我们虽然经历了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到达时却仍然是当地时间清晨六点多。
    好久没有坐这么长时间的飞机了,大家似乎却都很新鲜,拍拍照,看看片,兴奋的一时毫无睡意。


    飞机渐渐跨过中南半岛,越过印度,飞进印度洋。机仓四下一片静谧,我也渐渐进入半梦半醒之间。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舷窗外渐渐由黑转蓝,天际边也渐渐有了一丝红影,不一会儿太阳就出来了,耀眼的阳光从机身后照过来,投在机翼上泛起金黄。


    我们由东向西飞,像是一个追赶时间的行者,却在地球巨大的身形之下,只在天地间划下了一条无可奈何的弧线,也许有一天,这飞行足够足够快,就能追赶时间回到过去了吧。


    亚的斯亚贝巴的博乐 Bole)机场比想象中的要差一点,倒不是我看惯了国内的高大上就嫌贫爱富,只是觉得作为非洲大陆航空枢纽之一,它应该更大更气派些。
    联程机票的好处在此时就凸显出来。背上随身小包,随人流进关,直接就拐进了中转通道,没有任何手续也完全不用担心托运行李的事。


  这是我第一次踏上非洲的土地,在等候区落定,望着窗外冉冉而起的一轮朝阳,不感慨万千。


    博乐机场的T2航站楼不算太大,人却不少,各式各样肤色与打扮的人混杂其间,显得人潮汹涌纷纷扰扰。座位、厕所、航班查询显示等等都有些捉襟见肘,机场提供免费的Wifi接入,不过在如此汹涌的人潮压力之下信号质量也略显差强人意。

    第二程由亚的斯亚贝巴飞乞力马扎罗的飞机10:20起飞,930开始登机,所以其实也没有等太长时间,查询航班时和几位亚洲面孔随意聊了聊,竟然都是中国人,转机去非洲各地,有做生意的,有做工程的,虽然不占多数,但绝非难得一见,倒是我们几个背大包的驴友在熙熙攘攘的商务旅客中略显扎眼。

    飞机起飞时,俯瞰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街景。


    两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国际机场。

    一路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飞过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非洲大地上的云朵。从万米高空上往下看,东非高原泛着岩红色的荒凉大地上。点缀着河流湖泊,偶尔有成片的森林,道路像细线,城镇像火柴盒。而飘在半空中的白云,白的耀眼,荡漾着像一朵朵的棉花糖,让人有种想伸手拨弄它们的冲动。


    越往南飞,小棉花糖由星星点点变成了层层叠叠,颜色逐渐加深变暗,又渐渐的升到了我们的周围。到降落时,乞力马扎罗方向的山峰都在乌云的笼罩之下,没有见到火山口上荡白云的画面,心中不免升起些小小遗憾。


    乞力马扎罗机场是坦桑三个国际机场之一,选址在去乞力马扎罗爬山的莫西moshi)镇和去塞伦盖蒂草原safari的阿鲁沙(Arusha)之间,机场不大,只有几个办理通道,填完入境卡,采集指纹顺利入关,并无有网帖所说的效率低下的积弊,入境的也大多是欧美旅客,次序井然。


    赤道的阳光还是相当耀眼的。

    从到达厅出来,门口挤了一排拿着各式人名条的黑人小哥,还没等我把焦距从刺眼的背景与黑哥们黝黑的面孔之间调整好,领队就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终于见到了地接Alex和他的司机。

    安全抵达全队合影留念。


  机场停车区,满眼都是开满红花的合欢树,红艳艳的像一树的火。


    车从机场出来,迎面是坦桑旅游局的大幅广告,欢迎来到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排在桑给巴尔和赛伦盖蒂之前。是啊,乞力马扎罗,我来了,你也准备好了吗?


  一路上是广阔无垠的大地,除了偶见树木,几无建筑。



    白制服的黑交警蜀黍维持秩序。


    路边卖农产品的小贩,这身材也是没谁了......


  车行一小时,下午4:00到莫西镇,小镇就在乞力马扎罗山脚下,是所有山友们的聚集处,无论你是即将开启漫漫征途,或是尘满面鬓如霜地回归尘世,这里都是不二选择。


本帖最后由 伟哥018 于 2018-2-18 23:56 编辑

        DAY3(2017-12-17)Moshi镇-乞力Machame大门- Machame Camp

    清晨六点就醒了,旅馆所在的小街一片静谧,路上没有几个行人,天空有点阴沉,尤其是朝山的方向,似乎有些阴云密布的感觉。
    早餐是典型的西式自助,质量和味道都不错,吃过饭,等Alex接我们的当口,去路上转转。


   



    昨天黄昏时分出去吃大排档,莫西镇的街景并未看的分明。今天坐在旅行车上,在大街上一通转悠,采买上山六天的柴米油盐,倒是风土人情尽收眼底。


    从地图上看,莫西镇不算小,主要的街道上车辆也不少,基本都是日本车,柏油路面只铺装了基本的两车道,再往人行道处的两边都是土路,街边建筑大多也不算高,三四层的比较常见。


    在菜市场打望一下,蔬菜品种大部分都还算认识。
    一个摊位前放着一盆碎泥块,交流了半天也没有搞清是干嘛的,女老板干脆示意我尝一尝,我鼓起勇气咬了点,木渣渣没什么味道,回来百度了一下,真的是土哎。囧......



    一路买了蔬菜、水果、煤气、水等一系列生活必需品,就奔着Machame方向开去。


    车到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Machame大门时已经11点了,向导和领队去公园管理处sign in,车上的物资交由园方称重并分配背夫,我们则坐在公园大门边的亭子里休息、路餐,等待手续办理。




    之前做攻略时见有网友吐槽此处环节办理效率低等待时间长,其实你只要留心他们所需做的工作内容,就应该能释怀。背夫们每人限重20公斤,包括我们的行李,自己的行李,山上六天间所有近30人的吃喝拉撒、公用帐篷、桌椅地垫等等,而且还说不定有别的团队可能排在前面。


    背夫们都有统一的大防水袋,在路上,我不知道我的行李是由哪一位背夫负责背上去,只是每每看到头顶大包的他们从身边匆匆而过。


    这是背夫证,感觉背夫们像是公园的职工,闲时来公园里上班,接团的旅行社只负责搭建向导及厨师班底即可。


    今天中午的路餐盒,标准配置,应该也是公园提供的,餐量不小,我们好几个人都没有吃完。



    Machame大门外聚集了不少商贩,不时推销T恤、小物件等纪念品。

    Machame大门内的标志牌,提示此处海拔1800米,预计到顶峰的距离有40公里。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四天,我们需要爬升4000多米。



    手机里Mapsme地图也显示:公路到此结束,转为徒步线路。


    背夫聚集处,乌压压的一大片


    路餐处的亭子里大部分都是欧美人,除了我们,偶见一两个亚洲面孔。吃完饭正闲坐着,一阵细雨飘过来,正在心里犯嘀咕,是不是该等雨停再走,只见Alex匆匆而来,示意我们可以走了。回头望望,似乎确已没有什么客人,就撑伞前行,看了看时间,大约是12:30。


    今天的目的地是Machame营地。海拔2835米,十一公里,大约需要五小时。

    转上土坡,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奇幻丛林,泥土路面两边即是参天的古木,遮天蔽日,树干上也挂满了淡绿色的树挂,在微雨中摇曳。



    本来想着森林里树木繁茂,雨应该被遮挡,不会太大,谁知走了不到半小时,雨势越来越大,只得几个人相互协助套上雨衣。


    这是一张乞力扎罗植被分布图,东非高原平均海拔900米,乞力马扎罗Machame大门海拔1800米,所以我觉得从理论上讲,热带雨林我们大约是看不到的。而实际上也注意回看了照片,我们见到的参天古木,基本上都是常绿乔木及树下的蕨类植物,并没有见到很多阔叶植株,但雨林中明显的藤类、附生植物倒是有不少,这也许是乞力马扎罗的小气候所致吧。

    挂在树上的藤 像瀑布一样飞泄下来



    地处赤道附近,南北山坡受阳光差别的影响因素小,但受从赤道吹来的东南信风影响,乞力马扎罗的南坡是迎风坡。如图,所以它实际降水不仅要多于北坡,而且其中的植被与覆雪等状态都要好于北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乞力马扎罗所有的七条登山线路,大多是从南坡或者是西南面开始的现状。



    与实际所见印证,这个高度我们并未见到什么阔叶植物,倒是青苔、蕨类和桫椤长满了乔木下的空间。

    乔木的树干都很高,以期能收集到更多的阳光,这也是植物生态竞争的结果。


    一路走走停停,道路之外就长满了各种树木,跨出路外,你就基本无从下脚了。

    路上不时遇到粗壮的大树,粗的估计得有五六个人才能环抱。和向导交流,他报了树名,并说树皮是一种药,可惜我的三脚猫英语水平未能听太懂。回来查了一下,大约说的是桉树。遇到几棵特别巨大的,向导说有500到600年的树龄。
    难得一见的场景,大家一路走,一路拍。

    自拍一张,背后做鬼脸的是这次我们的主向导--安东尼斯



    一阵疾雨过后,阳光渐渐透了出来,穿过树梢投影在树林里的小路上。



    这是路上遇到的帅哥背夫Steven,和大多数沉默只顾匆匆赶路的同伴不同,他聪明热情又奔放,交流感十足。他告诉我,今年26岁,有一个4岁的女儿,但是还没有结婚,他想要挣更多的钱,以便迎娶他的女朋友。

    对比一下树和人之间的比例。



    渐渐地,随着海拔高度的递增,树木的高度缓缓下降,巨大的蕨类也消失不见。一路上的泥土路都是用树枝铺就的封边,树挂倒是不管不顾继续生在各种枝桠上,照照相就落在了后头,转眼队友们都不见了,问向导,还有一半的路程,只好收起相机闷头疾走。



    五点半左右到达第一个营地Machame Camp,营地位于一个小山包上,四下丛林里的空地上,也都可以扎营,我们先走的慢,后来又跑得急,把向导们搞丢了,收队的还没有到,领队的应该早已到达,却一时找不着,一群人面面相觑。


    先拍照。背小鹰包的影子同学的小鹰姿势。


    拍完照等了一会儿,还是无果,刚才淋了一阵雨,大家似乎都有休整一下的急迫心情。于是我试着碰运气,拿着手机里向导Alex的照片开始跟遇到的黑人兄弟打听。果然没问几个,就有个小哥热情的帮我们去问,没几分钟就回复说我们的营地在山包后面右手小路边。

    帐篷已经支好,厨房火炉正在烧晚餐,餐厅帐篷里,桌椅备齐就等我们落座了。先是一人一盆温水洗手,再是爆米花和各种饮品。这种丰盛让习惯于自己背大包的我们一时有些受宠若惊。




    几年前看国家地理的发现云南90年专辑,约瑟夫·洛克在上世纪20年代和当地纳西人合作在云南探险,即是这种前呼后拥的方式,当时颇不以为然,没想到今天自己也亲历了一回。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的强制规定和大把美金付出的前提之下。

    夜里睡到一半起来,抬头满天繁星,密密麻麻像烧饼上的芝麻。北斗七星特别显眼,就挂在树梢上,可惜并没有背脚架,无法将此美景定格。看了好一会儿,才悻悻然的倒头睡去。


本帖最后由 伟哥018 于 2018-2-19 11:00 编辑

  

  DAY42017-12-18Machame Camp -- Shira Cave Camp


    一早七点多起来,吃过早餐,拔营上路,阳光正好依稀记得Alex告诉我树稍后面山峰上雪处乞力马扎罗主峰之一马文济峰(Mawensi)乞力马扎罗先后有三个火山喷发口,现在的主峰乌呼鲁峰(Uhuru)(之前叫基博峰)是最晚形成的,最早的希西拉峰(Shira)已经崩塌,马文则介于两者之间海拔5149米。





    过一座小桥之后,开始拔高路,形已不完全是昨天的林间泥土路,时不时遇到大块的岩石。路边的树木也矮化只与人齐高



    天很蓝,大朵洁白的云朵随风变换着样貌,令人心旷神怡。

    路上遇到的来爬山的坦桑尼亚姑娘,昨天遇到她时,她和一个帅哥一起并肩而行,今天遇到,我和打招呼,怎么没见到你的男朋友?一脸茫然......哦,原来那个只是他的向导。



    这是登山路上看到的梅鲁峰(Mt Meru)乞力马扎罗西南方向70公里之外的阿鲁沙Arusha)国家公园内,海拔4566是非洲第高峰。



    渐渐的就行走在了山脊之上,一个坡连着一个路边的行道树也矮化



    今天的行程相对轻松,目标是希拉营地Shira Cave Camp)五公里只需六小时。路上不时遇到头顶大包小包的背,从身边呼啸而过。



    路边近距离遇见了第一木本千里光,阳光照在葱绿的叶片上透出勃勃生机。木本千里光据说是东非几座高海拔山脉所特有的品种每一张乞力马扎罗的登顶证书上有两种植物,左侧即是的倩影


    一路上作怪拍些搞笑照片,我在吐云......


    渐渐的攀上了岩石区,不过路况还不错,走起来也相当的轻松。



    休息时,影子正在非洲渡鸦。这种乌鸦最显著的特征是后颈的白毛和粗壮的喙。


    路走得太轻松,干脆试试人家大包小包在头上是啥感觉?


    这一段岩石有花色,和其间的树木拼接在一起,有一种版画的效果。




    路间休息,植被继续矮化为只有半人高。

    大约12点30就到了宿营地竟然有队友表示走得不过瘾。不过其实我心里也隐约有这样的想法哈哈哈


    希拉营地海拔3750米,营地牌处正在合影的老外。



    营地全景。


    中午就到达营地,吃过了饭当然就是照相
    这是希拉营地拍对面梅鲁峰的全景。



    反过来再来一张营地的全景。



    时间还早,能做的事就是拍拍拍一大队人马自拍互拍组合拍天气很好光影也不错。


    希拉营地位于一片开阔的山坡上,是一个较大的营地,从地图上看,从西面入山的另两条登山路线Shira 线 和Lemosho 线都在这个点与Machame 线相汇合,不过他们的营地在山梁的另一边


    吃过午饭,我们去营地西面的山崖上走访了之前的山洞营地。天然的火山岩洞穴,平整的泥地,确实是挡风遮雨的好去处。按面积来算挤挤睡个十多个人应该也没有问题。
    旁边有英文的指示牌提示在此露营。


    山中的气候千变万化,没过一会儿又风起云涌,乌云蔽日了。

营地的角落边有一个直升机停机坪,用黄白的颜料勾勒出轮廓Alex介绍,若有山友遇到比较大的突发状况,可以直接呼叫直升飞机直飞邻近的肯尼亚内罗毕只需一个小时



    落日隐隐从梅鲁方向投下金黄的余晖,将我们的影子都拉长。驴友团瞬间又变身为摄友团,站在大石头上一阵狂拍。



    竟然又遇到了Steven,这小伙子一口就分别报出了我们在路上聊天时告诉他的名字令我惊诧不已而我只记住了他的英文名而卷了半天舌头的斯瓦希里竟然忘的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营地附近的野花,紫色的应该是肯亚


    晚餐照例是英式的浓汤打头,块面包之类,我觉得还好,不过已经有队友觉得别扭不习惯那个味道了。


本帖最后由 伟哥018 于 2018-2-19 11:35 编辑

  DAY52017-12-19Shira Cave Camp -- Baranco Camp


    早上很早就醒了,起来一眼就看见从营地望过去,乞力马扎罗主峰四周罩了一层云,像一层棉被盖在山体上。


    太阳升起来之后,陆续拔营的人熙熙攘攘整个营地山坡上像一个大集市。
海拔已经上升到3700,阳光还是比较强,出发前大家都武装起来。



    八点钟开始向山坡背面进发,地形已经进入高山草甸地带,大块的火山石零散在坡地上,四下里长着低矮的灌木,看样子应该是松柏一类。



    一口气爬上半山腰,回头望,天高云阔。



    照了几张全景,忽而发现一个比较另类的背夫,由山下缓缓而来。你能看出有些许不同吗?

    从形态举止上似乎是一位女性惊诧之余我不禁有些疑惑。边的影子同学也似乎注意到了简单交流之后表示认同心中却又不免升起些悲悯。是什么样的因驱使一位本该洗衣浆衫为业的女性来到这负重前行的男性职业群中打拼不明就里,却也不忍多想。

    路边刚刚长出的德肯尼半边,高海拔的乞力马扎罗山区比较有特点的独有植物,一个是木本千里光,前面已经见过另一个就是这种半边莲,这是一颗幼苗,现在还没有长出巨大的花座。



    爬到坡顶,回头来一张云海的全景。



    山腰路边一块巨石,面对海,大家爬上去一阵得瑟。



    路在爬升一段之后,又开始横切,在火山质的岩石之间转来转去不久云雾又升腾起来,将整个天空罩住。


    路边时不时有长流的溪水从岩石间穿过,水质非常干净,向导说可以直接喝。好像我们在营地时所用的饮水也是山的溪水。


    天气续变坏,大雾将四下的山野隐在雾气之中,终于开始飘起了雨丝,只得穿起雨衣继续爬。


    约中午时分到达Lava Tower营地在一个山峰的崖口处大雾弥漫,大家都浑身上下湿漉漉的,除了营地右手的巨大山岩似乎什么也看不到想问问向导,右边的山崖是不是就是大名鼎鼎的熔岩塔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只得作罢

    风呼呼吹个不停背夫们临时搭起了餐厅帐篷,此处是今天行程的最高处4600米。一些队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高反症状,午餐照例是浓汤加西式餐点,不少人表示没有胃口。

    我只觉得又冷又饿,胃部也隐隐有不适感,不知道是旧疾还是高反表现出来的症状,反正看见了热汤,也顾不得口味,稀里哗啦的往肚子里一通


    Lava Tower是今天行程的翻过这个垭口就是一路的下降了,Machame线的设计是从乞力马扎罗山西南面上山,爬到半山腰之后,围绕着主峰转半圈,转到山的东南面山登顶,一路上上下下,以适应高海拔

    不过看地图应该有一条登山路Lava Tower营地可以直上山,这在之后Baranco 营地遇见上海小伙子那里得到了印证,据说走的人不多,且有落石危险,也不知道他最后走成了没有。


    下路绝对是崩溃的雨下个不停,有一段似乎是从水瀑中蹚着往山崖下走,而且角度相当大。站在崖边,我不倒吸一口凉气,路是火山岩石,晴天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如果而下,摩擦力是否足够却是需要万分小心了

    看着队伍缓缓鱼贯而行,只能义无反顾,硬着头皮往下走。翻遍了所有队友的照片,在这一都没有任何影像。

    终于下至山崖下面,回头望,两个山岩分立左右,像一道门。



    一小段缓坡向上,接着又向下。

    走着走着,发现脚下有点不对劲,低头一看,山鞋左脚大底的脚掌部位竟然脱开了。虽然已经过了最危险的路段,不过路还很长,营地不知还有多远。而且今天只是登山的第三天,登顶之路后面还有多少艰险?想着想着,心情一下子就跌入了谷底。

    心情差,路还是要走的,到营地再说吧,找出一个塑料袋扎在鞋子上勉强前行。

   

    渐渐就走了木本千里光的奇幻森林中,这种菊科的路边小草在广袤苦寒的乞力马扎罗山腰之间进化成为拥有木质的4-5米的巨型身躯完全颠覆了你的想象。行进,仿佛身处科幻片中的奇幻世界。

    资料显示其分布范围在3900-4500米,抵御严寒依靠枯萎而不凋落的叶片形成的层层包裹,它的成长极其缓慢,每年只有3-5cm,5-30年才开花分枝,这样看来,每一棵成形的树木莫不是经历几十上百年的世间沧桑。


    好吧,我其实正在绑脚上的塑料袋。




    鞋子不需要整理心中七上八下的不安定,也没有心情照相,幸亏队友给力,超级喜欢这一张。



    走营地出现在眼前,心情也稍稍放松了


    巴兰可(Baranco)营地,简单的sign in后,找到我们的帐篷。跟Alex说我的鞋坏了,心里想着会不会就此结束我的万里征途而so sad时,只见他只瞄了一眼就大声说道don't worry,我心中闪过一阵狂喜。


    时间还早,等吃饭时换了营地鞋四处转转,心里总还一阵阵的疑惑,Alex准备怎么修我的鞋子


    终于一颗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想这种情况是不是他们也遇到过所以才会有所准备。

    巴兰可营地其实正对着莫西吃过饭,在餐厅帐篷里和遇到的中国山友侃大山,不一会儿乌云散去了。


    起身时,已是满天繁星气温不算太冷,银河淡淡,似有若无。山脚下,西镇的灯光繁似锦,一个人爬上小山坡营地中四散的帐篷偶尔散出微光,抬头看,顶峰是黑梭梭的山岩,高处的冰川散出幽幽的光。看了半天,却可惜无法定格成照片,只能把此种美景记在心中。

黑人空姐可够吓人的。

哈哈,有好看的没敢拍呢......
本帖最后由 伟哥018 于 2018-2-26 09:39 编辑

本帖最后由 伟哥018 于 2018-2-26 09:43 编辑


  DAY62017-12-20Baranco Camp -- Barafu Camp


    昨天走了大半天,似乎并未耗尽我的体力,又或许是山坡倾斜睡姿不佳吧一大早五点多就醒了,天还刚蒙蒙亮,

    背起相机去采风,这一张是凌晨5:50从巴兰可营地往山下看的角度,莫西镇被日出前的云海完全笼罩了。



    乞力马扎罗方向。



    吃完饭,开始向营地后的山峰挺进,山崖高耸着像一堵墙,想起看攻略过的词 Barafu  Wall,随口问Alex,他说不,这里是Breakfirst Wall想想刚刚吃过早饭,这个叫法其实也挺对。


    回来查资料,原来是我记错了,应该是Baranco Wall巴兰可墙,从营地向上照它的全貌。


    跨过溪水之后就是直直的上升路,开始爬,这是底部向上看的角度。



    从下往上拍队友已经站在了墙底,我们要直接翻上这个山直到最高处。


    爬到一半,回头望来时的营地天高云淡阳光云影的间隙洒在营地所在的山上。



    这是河谷里的千里光植株。



    开始翻巴兰可,迂回之字形上。崖壁上都是大块火山岩,坡度时缓时急,山路时需要手脚并用侧身而过路宽时可以容纳几个人在山崖边缘休息喘气。


    回头拍来时路上的背



    算了算花了个钟头,终于爬上了墙头,大雾也跟着弥漫上来,大家都累的不轻,放包好好休整一下。



    对面的天空好像开了一扇窗。



    Allen站在墙头往下看。



    接下来是一段稍下降的平缓路线。


    稍事休整,又是一个火山灰山崖,和刚才的巴兰可墙不同,上山在山脊凹陷处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火山灰堆积上,这里可以一眼看到好远的山顶上。



    道路不确定之处有方向的标记提示,转而又开始向上爬。


    火山灰路几乎没有植被,到处散乱着的一块块火山石,而且分布地相当均匀

石堆中唯一能看到的植物是颜色灰白与岩石相似的蜡菊类植株


    拉风的背朋友 永远都是那么快。



    感觉走到了外太空。



    雪水下切所导致的沟壑,从山上一直延伸向山下。




    走着走着又开始下切到山谷里,这里朝向水汽与山顶显然不同顿时又陷入了满眼的绿色。



    哈哈哈哈,想啥呢。


    对面的山峰。坡度不小,所以人显得特别小。



    山坳底部是一条溪流,路牌提示这里是Machame线最后的水源地


    走过这条山谷,之后巴拉夫(Barafu)营地所有的吃喝用水都是背夫们从这里用人力背上去的。

    越过溪水,很多团队都在这里休整,因为接下来需要攻顶下一道类似巴兰可的山梁



    今天的路程太陡峭艰险,背夫们也没有比我们快多少。




    快到中午了,依旧是大雾,天气阴沉沉的,这些天的天气节奏如出一辙,早起晴好,中午之前变天,傍晚之时再转好。

    这一段也拔高的厉害,根本无暇顾及其它,似乎只有我在前半程抽空照了几张相。




本帖最后由 伟哥018 于 2018-2-26 09:58 编辑


    终于爬上山梁,12点到达Karanga营地3995米,四周是一个荒凉的迎风大山坡Barafu还有四小时。午饭后,向着茫茫山崖挺进。



    越往上走越荒凉,高海拔区的风景似乎都相似,地表的石。


    乱石堆像纷乱的骰子,一丛丛一堆堆。路上还遇到前有人叠放的玛尼堆来一张全景。

    走到这里,大家似乎都已经精疲力尽了,行路也自觉组成了一条队伍,鱼贯而行让我想到以前看过的纪录片,讲到鸟类结对飞行以节省空气阻力的情节。


    海拔又升高了,一片荒芜的景致


    路继续拔高,又走了半小时。阳光没有出来阴郁而迷茫,这会儿太阳出来了又害怕把自己晒伤。没有涂防晒,所以能用面巾将脸遮住。


    之字形走也走不完,加上高海拔,许多人气喘的厉害,路上人不算多,干脆就在路中间休息。


    又过了四十分钟终于爬到了峰顶,终于又见到了人工建筑的痕迹Barafu Camp 4673米,今天的终点,明天冲顶的大本营。



    大家都累得够呛直接坐在sign in的小木屋外不想动弹。



    营地山脊上的外景。



    先到的其他团队的背夫们在太阳下休息。




    回望来时路。山坳下的淡色细线是我们爬上来时走过的路。



    来一张全景。



    我的鞋,修鞋的背给我用了亮骚的红色尼龙线加固,一路走来非常给力。


    Barafu Camp营地是西南几条登山线路的会合登顶大本营。朝东的缓坡下还有一大片营地,照相时在山脊上能看得很清楚不过我们都已经没有力气勇气再下去看看。



    图片中白色的小块儿是营地大水罐的盖子,这里是山脊,所有水源都是背夫用塑料桶从午休息时路过的山谷水源处背来的。一路爬上来时,不时见到有黑人小伙子拿着塑料桶反向下山去背水。



    山下的帐篷区。



    时间还早,大雾也散去了。这里临近峰顶高海拔的风景也还是比较不常见的

    夕阳下的山脊,光影十分柔和。



    对面的山坳后面是马文峰的峰顶。马文济是乞力马扎罗三个火山锥之一,Alex告诉我,要去那儿登顶需要技术性攀登。


    来一张乞力马扎罗主顶方向的全景。正中间的建筑是巴拉夫营地的厕所。在LP的公众号上查资料时,偶然发现它竟然是其中一篇文章所谓独特体验厕所的代表之一。我当然也去体验过,其实也没啥特别的,整个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厕所类型都差不多,基本是在悬崖之处以方便下面的收集足够大。


    和小厨师小哥搞怪合影。


    吃了晚饭夕阳西下没入云海,乌呼鲁镀上一片金色马文峰顶的旗云换成了一顶宽边帽子。


    19:00早早就进入帐篷里,明天的冲顶计划从今夜就开始了,胜败在此一举,不可大意。

海拔4600高反的症状不甚明显却也睡不着,不知是不是不安忐忑或是兴奋。


本帖最后由 伟哥018 于 2018-2-26 09:35 编辑

  DAY72017-12-21Barafu Camp -- Uhuru Peak -- Mweka Camp


    这一天是冲顶的一天,也是我永生难忘的一夜。


    睡也睡不着,也不知多久,迷迷糊糊只听见风吹帐篷发出巨大的哗哗声。地上很凉,担心手机放在地垫外太冷关机闹钟会失灵看了看还有半小时才到约定的时间不过风却发强烈起来发出呼啸之声穿过帐篷直接刺入我心里。心中盘算,这难道是要推迟一天再登顶的节奏?

    隔壁领队显然也醒了,要我问问Alex这种恶劣天气是否还能按计划出发?
    我拼尽丹田之气,向着空中大喊,隔壁帐篷里Alex的回伴着哗哗啦啦渺渺而来----正常出发。
    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反问这种天气能行吗?得到的依然是那一句don't worry


    气温很低,穿上了带来能穿的所有衣服装备,餐帐中吃过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在帐篷外集合出发时的头灯点点和英雄赴死的心境。这一段到天亮之前全程都没有照片,可是那样的情景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山坡下已经有队伍先于我们出发,正再往上爬,山上也有队伍的点点灯光


    开始沿着山脊高,说实话,这些天我的状态一直都还算不错,所以也还是有一定信心的我们排着队鱼贯而行,头灯所见之外是无尽的黑暗之字形上升,路上夹杂着碎,间或会在岩石之间岩石之上行走。

    天气不算太好,夜空中只有少许星,抬头向上望。右上方离远的队伍的头灯似乎已与相连,分不清哪是灯光哪是星光就这么摸黑走着。


    似乎是怕我们觉得太单调,也不知走了多久之后,天气慢慢变坏起来,先是雨丝,之后风夹杂着细小的冰晶飘了过来,打在脸上有些生生的痛。

    路上渐渐有了积雪,羽绒衣穿的厚还算好,抓绒手套却顶不住了,阵阵寒意从手上渐渐传导过来,鼻子也因为只有单层围脖的护佑,不断的流出清涕。备用手套和围脖就在背包里,但似乎没有机会和力气去折腾,只能一忍再忍


    飘雪借风势不停打在脸上,经过无数个短休之后,终于忍不住停下来,掏出另一只围脖戴上,以挽救我面临麻木的面颊。

    路走到了尽头还有路,右上方的头灯永远在星空下闪动,而我却已渐渐体力不支了。不知何时,队伍已经走散几个向导分跟人

    从4600巴拉夫营地到Machame线的假顶斯特拉点Stella Point)共需约六小时,都是这种大角度的爬山路这也是与乞力马扎罗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碗状型有关

    我是大约2.5小时之后有力竭感的这个数字似乎是谁出来或是我自己的幻觉,反正我当时已经完全没有余地掏出手机看时间了。当人走到极致状态时,不只是肉体上的疲累,精神上也处于极度最小化的状态。


    可是路还是要走下去的。因为此时已无路可退, 即使要下,你也得面临同样的困境。

    从踌躇满志到困顿疲累,再到进入麻木无感的状态,此时整个人主观思维似乎已停止运转,只能维持感官收集地形情况,再引导条腿机械抬起或放下行尸走肉也不过如此吧。


    事实上,行尸走肉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渐渐地,排在我前面的老李的头灯散发出的暖黄色光芒配上登山杖的影子投影在山路边,在我眼中似乎变成了一闪动的帐篷一个声音在向我呼唤风太大,手好冷,太累了……去休息一下吧

    Oh my god,那是个影子,是个影子。

    此处海拔接近6000米,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高山反应无时无刻不在伴随左右。好在似乎已经停顿的大脑残存的纠错机制发挥了作用,否则我不敢想………


    终于钻出了云层路也跨过山岩走向火山灰形成的流带。渐渐的,天空也有了隐隐的光亮,而我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在离特拉点还有最后一个长坡距离时,试图摆脱困顿状态的我再次小宇宙爆发,突然对着夜空大声嚎叫起来,是的,我也不知道我竟然还有力气嚎叫,只是试图用这种方式唤醒我因疲惫而处于半梦半醒之间的的灵魂无奈似乎回天乏力,效果欠佳

    我对前面不远处的领队说一一我还是只到斯特拉吧,我真的已经精疲力尽了。是啊,回看我在特拉留下的第一张照片眼睛呈现出的是半闭状态,我都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可是当时,我大约连哭的余地也没有了吧。



    6:20在特拉点卸包,休息照相,太阳已经出来了,暖暖的金黄色似乎赋予一切力量。休息了一会儿,体力似乎有慢慢恢复的迹象,领队对我说,我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时的路了,放弃太可惜,还是再试试吧。



    Pole pole,这个在路上无数次听过却又置若罔闻的斯瓦希里语,仿佛从天际飘进我的脑海。

    慢慢挪过了点路牌后的山,山石之后即使一条像细煤灰铺就的缓坡,路上已经有不少人,遥遥通向乌呼鲁峰的顶端。



    左手边是山崖之下的云海,右手是火山口在喷发之后,圆圆仿佛一个巨型的碗,而此时我们正走在碗沿上。


    这种一马平川,跑道一样的路型,换做平时肯定是易如反掌大步流星而过,而此刻,6000米山崖之上,经过六小时连续拔高,费尽力气之后,我竟然连迈大步都有些困难。那种有心无力的挫败感真是此生难忘。


    向导安东尼斯负责我们的收尾工作,路上遇到了返程的队友,顺道给我们都留了合影。背后即是大名鼎鼎的乞力马扎罗冰川。


    据说20年之内,
它们将因气候变暖而消失殆尽,届时非洲大陆再无赤道雪山这一名号。

    从1848年被德国传教士发现,继而引起轰动开始,150年人类文明加速飞驰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人们似乎得到了很多,同时也失去了不少。

    而乞力马扎罗从火山到雪山再到石头山,最后在大裂谷的撕扯之中归于平寂,似乎从另一个维度演绎了世间的轮回。所能做的,只是跨越万里又吃尽辛苦之后站在这里,垂垂老矣的容颜。




    顶标志牌前挤满了人,排着队都在各式的拍照。前面的队友都已经照完了安东尼斯拉着我们冲人群之中一通咔嚓,又示意我们赶紧下



    云层都在脚下,太阳出来后山顶的阳光炽烈紫外线很强刺得人睁不开眼。又在山边照了几张还没能有机会有什么感喟就匆匆往回赶。


    冰川与西边远处的梅鲁峰的合影。


    乌呼鲁峰最高处以及火山口内陷盆地全景


    火山口是一个硕大的凹陷,底部布满了粉末状的灰土,只有少量积雪在背阴处,基本没有大块熔岩,也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呈现仿佛是与世无关的另一个时空。



    资料显示这个凹陷300米深,直径2公里。这是一张谷歌地图显示的空中俯视图,我们只是从下方的斯特拉点(Stela point)走到左下方的峰顶处(Uhuru)。想来我的照片上所示的火山口谷地中的山坡即是内火山锥的外沿,而真正火山的排气孔我们无法看到。


    返回时又路过斯特拉点下山路方向已是一片云海。中间凸起的是马文,正被云雾笼罩着,仿佛波涛汹涌。



    队友早已不见踪影,安东尼斯似乎有点着急,向着山下冲去,我们也只有紧跟他的步伐,在火山灰与碎石之间急急来回转圜腾挪


    今天的任务确实很重,登顶之后还要下撤至海拔3100米的Mweka营地,路上至少还需要八九个小时。


    下山似乎没有走夜里爬上来的路,从特拉点下降开始短暂的重合之后就拐进了山谷里,向下的山坡度大约有45度,哪里有什么路,就是在厚厚的火山岩碎之中向下滑。

    下山一向是我的弱项,以前也从没有过这种路型的体验,看着安东尼斯轻巧省劲的样子,咬咬牙,学他的动作起承转合。路上也不全是沙砾,经常会有稍大些的石头需要刹车避让,不过我有登山在手,也算是有个依仗路上就看到有夫小伙子刹不住车,直接摔个四仰八叉不过此时完全没有觉得好笑,反而充满了同情与自省。


    滑砂总也不完安东尼斯说还有40分钟到营地。路边休息时遇到了后面的影子哥,原来我们走的急,估计又抄了近道,反而越过了他们。


    又走一大段硬路面,马文济峰就在左手边的山谷后。


    下降到刚才的云海之下,天空顿时一片阴沉,冰川像一顶帽子,乌呼鲁峰的头顶之上。


    也许是太累,或许是错觉,走过山脊上的小道看到崖下有营地时,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下降到3900或者是3100的营地。直到进营地时遇到前几天聊天的广东哥和我们打招呼,才反应过来原来走了那么远,只是刚刚回到了凌晨出发的4600巴拉夫营地而已。

   

    有队友直接钻进了帐篷,倒头就睡。



    吃过午饭,从巴拉夫营地下,确实没有走来时路,而是沿着山脊的大直接向山下走。


    刚刚太阳还好,走着走着,天气又转阴了。回到了石楠植物带路边休息


    下时,大大小小的队伍和背人都不少,走着走着就散开不见了,偌大的荒之上,只有我们几个人,大家都累的不行,也没有人拍照了。


    下走的是Mweka线,在所有七条登山线路中,这一条相对较短,同时也是公园规定的西南线路的下线。从顶峰下撤过程根据身体综合情况,有3900和3100两个营地可选择


    越过荒原上的石楠植物带,顶峰和马文不见了,渐渐走进了树林,植被从低又渐渐高了起来,道路是还原了上山时的相应海拔路况,在岩石上走过之后,又是泥石混行。路是没有迂回的直接角度下切的厉害,膝盖和脚趾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3900营地High Camp)在一片疏林之中,时间尚早还没有什么人。体力差距导致队伍也拉得很长,干脆大家依次坐在sign in的小屋边休息晒太阳。



    下午5点到3100Mweka Camp)营地,这个营地离公园大门已经比较近了,各式建筑相对现代,人群显得熙熙攘攘。我们的帐篷在山坡的树林里。



    又遇到了台湾的小帅哥小林,节奏相同,路不时在营地遇见。虽然有向导与背夫相伴,不过在我看来他仍略显孤单。同时也真心佩服那些独行天下的人的决心与勇气。


    晚餐还是惯例的英式餐点,海拔下降之后,大家的胃口都有所好转,不过毕竟是中国人的胃吃饭时竟然谋划着在山下找地方自己做饭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