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调查之1958武当沟特大洪水! - 内蒙古 - 8264户外手机版

  内蒙古
                    1958武当沟特大山洪灾害

武当沟概况:武当沟发源于包头固阳县新建村的头道井分水岭,武当沟从新建到石拐区三岔口村为东北向西南流向,该段为武当沟的上游,上游又称东三岔沟,长度约30公里,上游大于6.7公里以上的支沟共有15条,三岔口村至石拐水文站是武当沟的中游,中游又称正沟,长度约为22公里,分布着6.4公里以上的支沟9条,石拐水文站至东河区东园出山口约为22公里,下游大于3.5公里以上支沟为7条,沟口以上到源头长度约为74公里,沟口有东园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886平方公里,沟口以上22公里处有石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779平方公里,沟口以下到入黄河口约为12公里,所以,武当沟从源头到入黄河口总长度约为86公里,流域面积约为900平方公里,武当沟流域属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明显,多年平均降雨量在300到400毫米之间,其中上游新建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300毫米,中游石拐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76毫米,下游沟口东园村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45毫米,武当沟流域的中下游具有山地迎风坡的特点,每年夏季的7-8月间为雨季,雨季多短时间暴雨,雨季降雨量站全年的百分之60,因此该流域内具有年降雨总量少但是集中的特点, 洪水和灾情:1958年的7.25日傍晚9点左右包头中南部突降暴雨,暴雨雨势异常猛烈,覆盖范围之大历史少见,暴雨落区大致为黄河以北到阴山山脉南麓,暴雨移动路径自西向东,暴雨持续时间4个多小时,于7.26日凌晨1点左右雨停,石拐地区降雨量为126毫米,平均小时雨强约30毫米每小时,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武当沟沟口的东园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1660立方米每秒,洪水造成严重灾害,首先受到洪水冲击的是位于石拐西沟和正沟的交叉口西南侧的旧石拐,石拐西沟自西向东流向,而该次暴雨也正好从西向东移动,所以西沟的洪水起涨最早,传播速度也最快,洪峰传播过程中正好与暴雨移动中产生的坡面和细毛支沟汇流相叠加,因此,西沟的洪峰不仅传播速度快,洪峰量级也偏高,西沟汹涌的洪峰传播到旧石拐北侧时候,受到石桥的阻水,洪水发生漫溢,一部分洪峰汇入正沟,另一部分洪水则进入旧石拐居住区,此时旧石拐已经遭到洪水的淹没,轻微的淹没并不能使旧石拐当时就夷为平地,但是正沟更大洪峰即将到来,大磁矿区位于旧石拐以北2.5公里处,当天夜里电闪雷鸣异常猛烈,暴雨如注,快到深夜12时候,大磁就地起水,河槽边上居住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危险将近,纷纷冒雨向河槽两侧的山坡上转移,当人们转移到山坡上时候,时间已经是7.26日凌晨将近1点,此时正沟洪峰从上游正好传播到大磁矿区,洪水夹杂着大树,巨石,各种漂浮物席卷而来,声如巨雷,一丈多高的洪墙翻越一片一片的平房,大片平房瞬间被洪水吞噬,大磁矿区几十栋房子被山洪夷为平地,食堂,学校,筹备处,车库,医务所等等通通被洪水卷走,正沟特大洪峰对大磁矿区猛施暴虐后继续向下游传播,洪峰从大磁到旧石拐约为2.5公里,流速高达每秒8米的洪峰仅仅需要2-3分钟就到达了旧石拐,在正沟洪峰到达旧石拐之前,西沟洪峰已经在旧石拐做了大量铺垫,正沟河槽内已经形成较高的水位,而正沟洪峰的到来,造成西沟洪峰和正沟洪峰的叠加,形成更大的洪峰,特大洪峰烈着性子横扫了位于正沟西侧的旧石拐居住区,大半个旧石拐被洪水冲垮,位于旧石拐街的木器厂,食堂,书店,百货商店,政府机关等全部被山洪夷为平地,大磁矿区和旧石拐约有450间房子被洪水推到卷入洪流,淹没正沟河谷两侧的耕地约2.2万多亩,洪水同时也造成了人员伤亡,但是伤亡人数并未见到确切统计,值得的一提的是由侵华日军于1939年修建的水泥铁路大桥被该次特大洪水冲走并淤埋,还有就是位于旧时拐的一株老神榆,老神榆在旧石拐生活了200多年,直径1米多粗,也在这场洪水彻底消逝,从这点也看出来,在之前的200年间,武当沟很可能从未发生过这样大的洪水,冲垮旧石拐的武当沟大洪水继续像脱缰野马一般向下游奔涌而去,洪峰穿过约23公里的阴山南麓峡谷,从沟口的东园村出山,该处在1952年设有东园水文站,该站实测洪峰流量为1660立方米每秒,含沙量高达830公斤每立方米,可见该场洪水的悬移质含量十分之大,已经达到泥石流的标准,通过东园站的洪水总量约为1900万立方米,当时沟口以下的武当沟河槽多为自然冲刷形成的河床,两侧堤防标准偏低且各段落不一致,所以,洪峰出沟口河道行洪能力极为勉强,并发生漫溢,漫溢发生在武当沟西岸,漫溢的洪水淹没河槽西侧沙尔沁村大量耕地,洪水并且一度从沙尔沁的南面进入村庄,但是由于漫溢的洪水流量有限且均为大面积开阔平地,因此洪水并没有造成沙尔沁村的人员伤亡,特大洪水虽然出沟之后有少量漫溢,但是大部分洪水仍然在主槽内向下游快速传播,沟口下游约3公里处是京包铁路的武当沟铁路大桥,铁路桥长度约为120多米,高度约4米,大桥共有21孔,桥洞之间是很粗壮的实心桥墩,桥墩有20个,桥墩间跨度约为5米,大约半夜1点半时候洪峰传播到武当沟京包铁路桥,由于先前大洪水冲垮武当沟中游石拐矿区的许多房屋及木器厂还有沿途冲倒拔起来的树木,大量的大体积漂浮物在武当沟京包铁路桥断面发生了严重的阻水现象,桥梁阻水,必然会导致水位的抬高,抬高的水位就会从两侧堤防发生漫溢,果不其然,漫溢的洪水将武当沟铁路桥东侧的堤防冲决,该处东约1.5公里处是鄂尔格逊村,决堤的洪水很快将鄂尔格逊村包围,造成该村一片汪洋,村内集水最高处约为2米,淹塌该村房屋1500多间,淹没耕地1.6万多亩,冲坏水井52眼,有不小的人员伤亡,但具体数据不详,其他损毁财产更是难以计数,武当沟特大洪峰由于沿途的河槽调节削减,在加上京包铁路桥处的大决口,洪峰势力彻底下降,洪峰终于疲倦了无法在任性施虐,剩余的一部分洪水穿过京包铁路桥,顺着武当沟下游河槽继续向南传播最终汇入黄河 武当沟旧石拐段洪峰流量:1958.7.26日特大洪水造成石拐矿区严重的洪涝灾害,当时的武当沟石拐段并没有水文站,石拐水文站是在1976年夏天才布设的,洪峰横扫大磁及旧石拐,水位如此之高在当时的极为罕见的,当时正沟洪峰和西沟洪峰叠加之后的洪峰是多少?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其实在西沟和正沟的交汇处下游1公里处还有另一条大沟即召沟和正沟交汇,因此,1958.7.26特大洪水的峰值是发生在正沟和召沟的交汇处的,因为石拐水文站就设在召沟和正沟的交汇处下游约200米处,有关石拐矿区的水文资料记载1958年特大洪水洪峰流量2000立方米每秒,这个洪峰数值所截取的调查断面现在难以得知,最有可能的就是两处,一处就是西沟和正沟交汇处,另一处就是召沟和正沟的交汇处,两处都有可能计算出2000立方米每秒的数值,自从石拐水文站建成以后,东园站和石拐站之间的洪峰流量能看出来存在着一定规律,规律大致是这样的,石拐站洪峰绝大多数的场次大于东园站,洪峰从石拐站经过约23公里的传播到东园站会削减洪峰百分之20-30之间,平均削减洪峰约百分之25,仅有个别场次从石拐站传播到东园站削减洪峰为百分之5左右,但是洪峰削减百分之5的情况是需要降雨从北向南移动,而本流域内大部分时候的降雨是从西向东移动,1958.7.26日的暴雨是从西向东移动的,完全可以参照从石拐站到东园站削减洪峰百分之20和25的数值来推算石拐站的洪峰流量,该次洪水在东园站实测洪峰流量为1660立方米每秒,按照从石拐站传播到东园站削减百分之25的洪峰来推算,石拐站洪峰流量约为2213立方米每秒,按照从石拐站传播到东园站削减百分之20的洪峰流量来推算,石拐站洪峰流量约为2075立方米每秒,这与1958.7.26日特大洪水石拐断面洪痕计算值2000立方米每秒相近,另外如果从石拐站传播到东园站按照削减百分之5的洪峰来推算,那么当时石拐站洪峰应该是1747立方米每秒,而当时东园站实测洪峰1660立方米每秒,从石拐传播到东园近23公里的河道削减洪峰87立方米每秒,这完全不符合实际洪水运动规律,所以,武当沟石拐段当时最大洪峰是在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至于2000,2075,2213立方米每秒这三个数值那一个更接近当时的真实数值还是有待继续考证的

重灾原因分析:第一个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在包头地区比较少见,大约5年一遇,而1958.7.26暴雨的主要特点是笼罩范围大,这样大的笼罩范围的暴雨在包头地区来说大约20年一遇,而这次大暴雨基本上是笼罩武当沟全流域的,所以造成武当沟全流域产流汇流,因此才形成了历史罕见大洪水,正常年份的普通暴雨的话只会造成武当沟流域局部产流,因为该流域内的强降雨特点就是笼罩范围小,时间短,强度大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当时人们防御自然灾害的意识比较差,例如人们把房屋建在河谷之内,虽然大部分年份不会发生特大洪水,但是一旦发生几十年一遇的大洪水,灾害就会极为严重,还有就是当时武当沟出山以后的下游堤防很薄弱,都是两岸村民自己修建的土坝,且高低不一,赶上大洪水就会发生漫溢,决口等险情


1958武当沟特大洪水结论:类似于58.7.26这样大范围的大暴雨,从1952年到2018年间的66年之内,大约发生过3-4次,因此,该场暴雨大约为20年一遇,并不是所有的大暴雨都会造成大洪水,这还需要暴雨强度够大,该场暴雨持续约4个多小时,石拐矿区降雨量126毫米,小时雨强约30毫米每小时,满足雨强大的条件下,还要满足暴雨必须笼罩在流域的上空,如果不是笼罩在流域上空,山沟是无法产生洪水的,该次洪水石拐正沟段洪峰流量最大的段落约为2213立方米每秒,水位可能范围在4-5米之前,流速大约在8-10米之间,同等量级的洪水在67年之间还发生过一次即1958.8.7日,当时东园站实测洪峰流量1750立方米每秒,而旧石拐正沟洪峰可能2330立方米每秒,两次特大洪水相隔仅仅11天,而在之后的59内再没有发生过像1958.7.26这样的特大洪水,所以,粗略估计1958武当沟特大洪水约为60年一遇,这是从1952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看的,如果按照在旧石拐生长的那颗约200多年的老神榆估算的话,1958武当沟特大洪水是超百年一遇的


百年一遇洪水可能接连发生:一直以来误以为,100年一遇的洪水就是在100年之内只发生一次,其实这是误解了,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每一年之内都有发生百年一遇洪水的可能性,以武当沟流域举例,武当沟在1958.7.26日和1958.8.7日分别两次发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理性一点来说,从1952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到2017年,已经经历了65年,而1958年武当沟的特大洪水在65年之间只有1958年发生过,也可以认为是65年一遇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