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 行摄川西环线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这个秋天
想放飞自己的心情
就像白云徜徉于蓝天
就像歌声响彻于山谷
我需要一场旅行
让行囊收获行走中的发现
用光彩填满自由的渴望

川西的秋
是五彩的天堂
阳光下
投射出我的身影
用脚步张扬我的追求
用相机记录你的精彩

2017,我的秋天在川西大地

川西:一般指成都以西的广大地区,具体指阿坝、甘孜以及凉山州西部部分地区。整个川西地区幅员广阔,山川江河遍布,少数民族众多。川西地域偏远、因为地质原因道路状况也不是很好,所以行走川西存在很多困难,也正因此,对于摄友,川西大地蕴藏着相当丰富的拍摄题材,尤其到了秋季,无论人文还是自然风光,整个川西焕发着无限的诱惑力。
10月22号,西安-成都,我的旅行拉开帷幕
本次自驾摄旅行程4000+公里,用时25天。全程线路请参看下图

本次出行行走川西“小环线”。重要节点初步定为:新都桥及其周边、甘孜县周边以及丹巴中路乡及其周边。既然是摄旅的名义,所以行程围绕摄影主题,以重要节点为核心,采用辐射形式尽量做到深度挖掘,往往会某一地点多次往返多次拍摄。

以下是本次出游几个重要拍摄地或者拍摄主题,用图片海报的方式一一展示









按照计划,第一个拍摄地就是新都桥

行走川西的第一天,一路高速加国道,过雅安、经天全,穿过二郎山隧道面临翻越318第一座高山折多山

折多山,一座望而生畏的高山,埡口海拔4298米,最高峰海拔4962米,与康定市海拔落差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被称为康巴第一山。

“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翻译成汉语“折多”也真是再形象贴切不过。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更确切的描述了折多山的险要与恐怖。

顺利进入康定市,由于前一天折多山下雪318国道出现严重堵车,迅速决定走木格措绕行,避开前方318堵车路段。

沿康定西大街一路北上,天渐渐阴了下来。随着海拔的不断攀升,车外开始涌现了大雾,能见度开始变得不好。好在这条路不是主干道,车辆比较少,降低车速,跟着前方车辆谨慎前行。

不到5点光景,乌云压境天已经开始黑了下来。迷雾越来越浓越来越大,能见度急剧下降,视野里、公路边开始出现积雪,心中不断提醒自己小心驾驶。

川西的考验突然间就降临在我身上,第一天踏上征程,你就用这种方式迎接着我的到来。

世界一下变得清净,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这样的山路,这样的恶劣天气,在这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山深处,任何闪失都会酿成悲剧。

我的川西之行如此这般壮烈而又豪迈的拉开了序幕,如此这般动人心魄的冲击着我的灵魂。

让风雪来的再猛烈些吧
让艰险更刺痛的扎入我的身体吧
因为
翻过这座山就是我的天堂:
新都桥

昨晚将近夜里9点,终于从大雾弥漫的山间小路回归车水马龙的318。
消除了紧张与恐惧,将近10点顺利入住新都桥康珠客栈,一身的疲惫让我立刻沉睡过去。

天光大亮,走出客栈,第一眼就发现318国道两旁所有树木人仍旧黄绿参半。印象中的灿烂,记忆中的温暖阳光不在,放眼两边的山坡,特有的高原低矮植被也是该黄不黄,该绿不绿,心中的失望不觉涌出。

新都桥,号称摄影家天堂。除了有两座比较知名的1号,2号观景台外,其实更多的摄影好去处都在于南边甲根坝乡及公路沿线。

沿S215一路南下驶往甲根坝。S215依山傍水,放眼四望:蓝色的河水沿着公路蜿蜒流淌;绿中带黄的各种树木风中摇曳;秋日的暖光照亮了树梢,映在山坡,一道道光影分外好看。

高大的山体上,不时出现着藏文的六字真言,经幡五颜六色迎风招展,藏区的景象永远这般宁静祥和


沿路有很多村庄,随便选一个岔口开车驶入,立刻感觉到远离了尘世。行走中的藏族百姓、草原上散步的牛羊,偶尔从身边驶过的拖拉机,一切都是那么安逸和谐






路上,偶遇一队磕长头的虔诚信徒,被他们坚毅的精神感动,信仰的力量给予他们生活的动力,对信仰的追求让他们可以为之终身不悔

征得他们的同意,我们停车开始拍照
众人之中,一双眼睛一下闯入我的内心
没有夺人精致的妆彩
没有任何的人为粉饰
只是一双朴素却又刚毅的眼睛
清澈貌似只能形容它的表象,纯洁也只是对它肤浅的解读
我分明看到了一种力量,来自于内心的一种强大,它可以瞬间成为所有人瞩目的焦点,它可以
深入每个人的内心
不是挣扎而是诉说
不是苦难而是光明
不是寄托而是追求
不是疲惫而是执着



在他们停下脚步休息的时刻,我跟一个看似领头的年轻人聊了起来。年轻人用它不并不流利的汉语告诉了我他们的目标,腼腆、安静。除此之外始终保持着一种坦然。
我不希望他误解我是某种好奇,更不希望他阅读到我纯粹的拍摄目的
我可以收起相机与他们并肩而坐,听他的故事
我也可以拿出微薄之力,以示对他们的敬仰和感谢

他们来自贡嘎乡,准备磕长头前往塔公
这一路将近200公里
这一路他们要磕着长头匍匐前行
虽然不会有冰雪泥泞
也不会天寒地冻折磨身心
但是,这是一种由心而生对信仰的追求和付出
用一种具有仪式感的行为宣誓而行
与大地接吻,向苍天膜拜
用身体用灵魂书写人世的真谛



继续前行进入甲根坝乡,前方目标贡嘎雪山观景台:雅哈垭口

随着道路的延伸终于被一段施工路段阻挡,工作人员告知前方修路不能通行。
由于前期关于这个路线功课没有做仔细,造成了后来二次包车前往雅哈垭口,后文将有具体叙述。

新都桥观景台位于新都桥镇不远处的瓦泽乡,这是很多摄友来新都桥必到的一个机位。
观景台其实就是318国道旁的一座山丘,沿着游人和马匹共同踩出来的一条羊肠小道徒步而上用不了15分钟,就来到了比较开阔平坦的山顶。

极目远望,视野开阔。晴天可以看到远处的贡嘎雪山主峰,也可以俯瞰坐落于峡谷中的新都桥镇部分村落, 清晨阳光洒满河谷,树梢顶着亮光,风景宜人!

时间已经是10月中下旬,我期待的一片金黄并没有如期而至。
中午时分,跟客栈老板聊天他说因为已经霜降,叶子不黄今年就黄不了了,一起风也就落完了;又说也可能受润六月影响,今年或者要推迟些。

没有黄叶的新都桥还是摄影天堂么?



第一观景台的视角主要体现在可以拍到贡嘎雪山,好在我们还算幸运,有光有雾,空气透彻,贡嘎雪峰收入相册。











以新都桥为驻扎地,向东可以到达观景台,向南可以深入甲根坝甚至子梅垭口,向北则可以抵达塔公草原。如果这些还算常规,那么冷古寺绝对是这次新都桥的意外收获

去甲根坝的路上,就发现右手边隔河相望,对面的山脚下有条公路,甚至还看到了几辆依维柯貌似在拍婚纱照。
但是如何过河,一直没有发现合适的路或者桥梁。今天拍完了新都桥晨曦,有人提议找找过河的桥,去河对面一看究竟。
此建议立刻得到共鸣与赞同,吃过午饭,大家驱车前往。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沿S215继续甲根坝方向终于发现一座可以过河的桥梁,过了桥开始还有一段不错的柏油路,走着走着就到了一个小村落的尽头,无奈折返,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一座开往山上的碎石路,看那路面,貌似可以通车。 最终,我们沿此路走到了尽头,发现了隐居深山的:冷古寺

冷古寺并不大,恰逢僧人放假,留守的两个年轻喇嘛见我们的到来,热情有加。也许因为隐居深山,游人稀少,两位喇嘛不但带领我们一众人参观了大殿、经房,还邀请我们品尝了酥油茶和籽耙。



从冷古寺可以远眺雅拉神山





位于新都桥以北33公里就是著名的塔公草原。



前往塔公草原的路上路过一座小寺庙

塔公草原可以欣赏塔公寺以及雅拉神山。雅拉神山以其端庄雄伟的造型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


雅拉神山位于道孚、康定、丹巴三县交界处,藏族古籍称其为“第二香巴拉”。

雅拉雪山主峰海拔5820米,终年积雪覆盖,盛夏时日,在如花似锦的塔公草原上观瞻雅拉雪峰,有如临仙界之感。



厚厚的云层遮挡住了雅拉主峰



等候了很久,云层直到太阳完全落下依然没有散去


夕阳时刻,一抹光照亮了雅拉山部分山体

站在不同的地方看雅拉雪山,山形各不相同:从八美方向看是皇冠状;从新都桥方向看则呈莲花形;在塔公看雪山与金塔争辉;在台站沟口看则松海与冰川相印。雅拉雪山目前依然是处女峰,未有攀登者成功登顶。

此图为八美方向看到的雅拉神山

由新都桥前往塔公草原路上过松林口,河道边遍布玛尼石,有兴趣的摄友不要错过。





密密麻麻的玛尼石沿着河道几乎有几公里长

前文说到由甲根坝乡前往贡嘎观景台,因道路施工受阻未能如愿。团队中几个小伙伴深表遗憾。若干天后我们从甘孜回到八美,为弥补没有拍到日照贡嘎雪峰的遗憾,有人联系到了一位甲根坝乡当地的包车师傅,经沟通,包车师傅说有别的路可以上去,几个摄友跃跃欲试,决定再赴甲根坝。上述部分塔公雅拉神山的照片其实也是这次重返新都桥时路过所拍。

为了更集中性的展示某核心区域周边景色,本文将不按照准确时间顺序记录,而是以“拍摄地”为行文架构展开叙述,所以相关主题的照片有可能多次前往拍摄,希望蜂友体谅!

进入甲根坝乡公路不久就遇到了施工路段,藏族司机开着他的“北汽幻速”开始不断地在草甸上迂回前进。其实这里根本没有路,都是当地司机用自己的车碾压出来的车辙,不断地越沟壑、淌溪水,随着车辆的剧烈起伏,小伙伴中已经有人开始头晕目眩并时时发出惊叫。






终于,在这段缓坡面前,由于路面过于湿软,我们不得不停了下来。

之前两天下了大雪,这两天气温回升开始融雪,车行到某一处,眼前全部变成了烂泥路。前行变得越来越困难,师傅不断停车步行探查合适路线。


难道,我们二次奔赴雅哈垭口又要面对失败???

多次努力后,北汽幻速SUV看来真是无法通过了。司机师傅面露遗憾、抱歉之意,其实我们都懂,在这种烂泥巴路面前我们不能再做强求了,也许,贡嘎神山是遗憾也是下次前往的理由和动力!

阳光正好,小溪潺潺,远处的雪山、近处的草甸,白色钙化的河床,既然贡嘎雪山不愿意展现真容,何不享受眼前的美景呢?





可能因为水质原因,这里的河床明显已经钙化。呈乳白色



回程路上甲根坝乡光线正好

告别了新都桥,沿318国道继续西行驶向下一个目标:甘孜县

本帖最后由 粉墨是梦 于 2018-2-24 14:32 编辑

到达理塘318与S215省道交汇处,往南是稻城方向,我们右转前方过新龙县就是甘孜。

前往理塘路上,318沿线依然风景大美


进入S217省道,路况超好,车流很少,路过一辆拖拉机都是一道风景



按照摄影计划,下一个摄影目的地就是位于新龙县麻日乡的:措卡湖
行驶于S217看到麻日乡路牌左转进入一条很窄的乡道。前期做功课时,很多摄友提到前往措卡湖路况不好,甚至有说到需要包车。
这条乡道很窄,基本上属于单行线,所以提醒自驾旅行者,在这里需要谨慎驾驶。沿着这条弯弯曲曲的狭窄山路大概行驶10多公里,就来到了措卡湖景区。

措卡湖,号称人间仙境九天瑶池。行前做攻略时看到很多措卡湖的美片,蓝色的天倒影在碧绿的湖水中,红的、黄的寺庙依山傍水而建,绿绿的草地上三五僧人或坐或行,金佛、雪松、经幡、白云,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措卡湖果然真的很小,小到你可以联想成一片池塘,这是初次看到实景的第一感觉。加上光线、天色并不给力,湖水也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大家不免失望。唯有期待明天能有一个好天气。

措卡湖的住宿非常简陋,在湖边有一排木质构造的红房子,由僧人经营。打开所谓的“标间”其实就是地铺房,两张厚垫子直接铺在木板地面,上边有一毯子就是床了。棉被看上去倒也干净,在这样偏僻的寺庙能有一张“床”就算不错了。
取水是离小木屋30米开外的一根橡胶水管,应该是取自山上的流水,好在房间配备有电热水壶,泡面、洗漱还算能够将就。

夜里的措卡湖非常寒冷,无法入睡。向窗外望去皓月当空,繁星满天,这样的星空能拍出星轨吗?既然无法睡去不如去拍拍夜空吧。
一番忙碌,来到湖边,举头仰望,星星闪烁着光亮,月亮也高悬在头顶,这种月色的干扰,长曝光拍星轨难度很大,试着拍了一张,20分钟慢门,夜空已经如同白昼,只有依赖后期了


第二天,天气依然不好,随意的拍了几张就有点不甘心却又无奈的告别了措卡湖。
下次吧,期待还有机会重来措卡湖!

告别麻日乡,重新回归S217,前方新龙、甘孜县。

川西的道路建设目前来说非常好,318高尔寺山隧道已经完全通车建好,去稻城方向早已和两年前那次的体验不可同日而语。S217理塘到新龙段也是全程油路,行前的担心看来完全多余,只是过了新龙有一小段,估计不到一公里的碎石路,通过了这里就发现了一座已经修建好的隧道,虽然还未投入使用,但是估计明年在前往甘孜就更加的便捷。




继续向北行驶,抬头发现远处的一座山头之上有一座规模很大的白塔林,远处的雪山正好做了完美的背景,果然带队老师早有此计划,这里是省道旁的一座小乡村:大盖乡

右拐,离开了S217向大盖乡驶入。一座座白塔出现在眼前,山脚下坐落着一片民居,房屋都很高大,也都很新,看来这又是一个比较富裕的乡村。

如今的藏民通过种植、养殖或者外出务工,生活条件都很不错,无论新都桥、甲根坝还是麻日乡,所到之处,那一座座干净整洁、高大漂亮的藏式民居都说明了如今藏族百姓生活的改善。无论接触到的客栈老板还是藏族包车司机,通过他们的口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满意之情。

普通的藏式民居基本都是三层结构的小楼,一楼是客厅、餐厅、务农工具堆放间,二楼基本都是卧房,二楼顶部会有一个“刀把”“L”型的大露台,主要用于晾晒青稞等农作物,二楼屋顶一般都有一间相对较小的一个楼顶“阁楼”,主要用于存储晾晒好的粮食。

经询问,这样一座石料+实木结构的小楼,造价30万左右,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门窗的做工普遍很华丽,谈不上雕梁画栋也属于民族风装饰性很到位,仅凭这样的做工,以及外立面的粉饰,30万有点不可想象。藏族百姓告诉我,其实他们建房子木头、石头都不需要花钱,就地取材所以省了不少建筑费用。看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只要勤劳、因地制宜,就能很好的改善生活



大盖乡的一座白塔林,在S217公路上抬头就可远远地看到它

大盖乡村口的一座宝塔形经幡,其实外边看由于长期日光暴晒颜色并不丰富,钻进来,则分外好看。


告别大盖乡,看到一座铁索桥,过桥后走入一座小村庄



下午时分,顺利安全的抵达甘孜县城
从S217并入G317左转即甘孜县城方向,右转则通往炉霍方向

刚刚进入甘孜,就被公路左侧连绵的雪山震撼到了。大家兴奋异常,路边停车开始各种拍照。雪山下是一平坦的大牧场,牛羊马各种牲畜自由自在的吃着草,远处还有一队藏民正在做着农活,阳光照耀着大地,蓝天、白云、雪山还有牧场,一幅天然画卷。


可惜,密集的高压线破坏了画面美感。


进入县城,恩嘎喇嘛早已等候多时
原来,恩嘎师傅是我们其中一位杨老师的好友,目前就在甘孜寺担任大喇嘛。得知我们今天到来,恩嘎师傅特意放下工作远道相迎。

热情的恩嘎师傅带领我们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一座白塔,巨大雄伟的白塔坐落在甘孜寺对面的一座山顶,沿着曲折的土路我们开车径直来到了白塔脚下。
顺时针环绕白塔一圈,然后在恩嘎师傅的引领下步入塔内。
这是一座刚刚竣工的白塔,外部粉饰工作已经完成,内部各种佛像也基本就位,也许只等开光典礼就可以投入使用了。能在这种时刻由恩嘎亲自带领我门进入参观,显示了主人的好客之礼。

位于塔顶,视野极度开阔,白塔对面就是连绵的雪山,高耸屹立,气势磅礴;身后的山上就是错落有致,雄伟壮观的甘孜寺。

爬上摆台最高处,这里可以俯瞰甘孜县城

恩嘎喇嘛背影

雅砻江穿城而过

这是清晨的雅砻江

下午时分的甘孜县城

晨曦中的甘孜寺




白塔前的一片开阔地



甘孜街头随拍

一条小巷,一位老人,一米阳光


参观完白塔跟恩嘎师傅告别,回程的路上恩嘎师傅告诉我们明天甘孜寺将跳舞,开始我们都还不明白,后来才知道,他口中的跳舞就是寺院的跳神法会。

跳神法会,是藏传佛教寺院最隆重的祭典活动之一,是在藏区各地喇嘛寺举行法会庆典时,由喇嘛僧侣表演的一种宗教仪式舞蹈。这种舞有单人舞、双人舞和集体舞三种形式。跳舞时带假面具,穿长袍,佩彩带和刀盾。伴奏的乐器有舞钹、牛角号、唢呐等。

我们真的是幸运,不光有大喇嘛亲自带领参观在建白塔,还能目睹难得一见的跳神法会,这对于我们的摄影而言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跳神法会于第二天早晨10点正式开始,大殿门前的一座小广场成了会场。

早早到来的众男信女已经围绕广场席地而坐,人群之中明显看出有几位重要角色,他们都端坐于高高的台子之上,从他们严肃、凝重的表情可以判断一定有着比较特殊的宗教身份。

据一位年轻喇嘛介绍这位是寺院里主管纪律方面的一位大喇嘛,表情严肃而凝重
上图为甘孜寺活佛

法会即将开始,各色角色开始陆续就位

乐队成员开始入场,可以看到还有海螺(统噶)这样的极其原始的乐器

广场正中靠近大殿出口处可以看到有乐队人员端坐,观众席一侧的角上,则有两只巨长的长号,我对这种长号产生了兴趣,因为经常在影视作品中见到,不想今天就在我的身边出现。


原来他的正式名字叫“铜钦”
铜钦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据藏文史书和有些早期壁画记载,铜钦早在公元十世纪以前就在西藏出现。铜钦分别用红铜、铜、黄铜和银制作。铜身分上、中、下三节, 上面两节能放在下面最粗的一节中,吹奏时拉长,在固定场合吹奏时放在木制铜架上,依仗行进或临时场合吹奏扛在人肩上。铜钦一般约长3米左右,最大的可达五米以上,音色低沉而威严,在西藏铜管乐中体形最大,音量最大。

跳神开始时,场上鼓钹、蟒号齐鸣,先由铁棒喇嘛带领仪仗队出场,然后黑帽金刚、各护法神、鬼怪、骷髅依次鱼贯而行,绕场一周,展示各种佛法形象。礼毕,再分段表演各种神鬼舞。


各种“妖魔鬼怪“陆续登场,动作幅度很大,伴随着音乐、锣鼓,舞者辗转腾挪。或跳跃或滑步,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气氛

演员都是来自本寺庙的喇嘛,据说他们平时会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排练

西藏藏传佛教跳神的目的主要是显示佛法的威力。跳神时出场的法王和马首金钢等护法神,皆呈愤怒狰狞之态,做出各种降妖的舞姿,表示以武力消除佛教徒们修习正法时的种种不正确方式,降伏一切危害佛教的邪魔外道。魔有内外之别,鬼怪、行为不善者,可视为外魔;心存不轨、凡心未净、体内生病,可视为内魔。护法神对内外魔均有镇慑作用。跳神面具那恐怖的外形,给人心灵以震动,给品行不端者以警告,给体内生病者以刺激,同时唤起相关的愤怒,以战胜疾病。佛教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净化人的心灵为终极目的,降魔除妖,摧毁敌人,只能理解为理念的、人格的,不必有其实体。

小朋友看的全神贯注


这个骷髅的舞者,身形小巧、舞步华丽,动作轻盈而充满了韵律

特意用慢门表现舞者华丽潇洒的舞步


这是一个武将造型,华丽的战服,腰配弓箭、手持砍dao、头顶金盔、脚蹬软靴,动作铿锵有力




这位舞者身穿袈裟,并没有特殊的服饰,但却英姿飒爽透露着一种“领袖”气质





“骷髅”的表演者身轻如燕,踩着鼓点的节奏,动作准确而又轻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法会间隙,被这只号吸引,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会场上的喇嘛欣赏中在窃窃私语

法会最后一群小觉姆盛装出场,从身高、模样上看也就14、5岁的样子


她们的服装更加华丽,尤其头饰由鲜艳的鲜花装饰,美轮美奂

可能是头饰太重,孩子们跳了一会就能看出疲惫的表情
动作依然一丝不苟


小喇嘛们看的全神贯注

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结束,带着一种意外的收获感,我们也随着人流离开会场告别甘孜寺。

午饭后,孙老师提议前往卡萨湖

沿G317出甘孜县城往东(炉霍方向)大概40 多公里,就来到卡萨湖边。

卡萨湖三面环山,水面宽阔,深难见底。因为藏人不吃鱼,所以卡萨湖里水草丰盛,滋养了很多野鱼、水鸟。湖水映衬在蓝天下碧绿清澈,游鱼成群、黄鸭结伴,自由自在的畅游。
环顾四周,远处高山雪峰、近处碧水荡漾,一座红顶木质小屋静静地安坐于湖畔,原木搭建的一座栈桥深入水面,立于桥头,或抬头仰望、或低头沉思;或亭亭玉立,或随意而坐,与大自然美景融为一体,享受着川藏区明媚的午后阳光,让身心陶醉在川西如画的秋天美景里。

画面右边上坡上就是卡萨觉姆院


卡萨湖观景台就在317国道边上,但是个人认为此观景台角度并不是很好,取景时照顾了湖面就无法拍到位于山坡上的一座寺庙。全部照顾到,又会把脚下不必要的山坡和公路纳入镜头,所以建议继续前行拐一个大弯,注意左手边的一段铁丝网护栏,这里机位略低,角度却正好,无论湖面、湖岸还是对面山上的那座寺庙都能够一并收入镜头。


卡萨湖畔的一座小木屋


在卡萨湖边眺望觉姆院,高处的三排红色房子就是觉姆们的宿舍



卡萨湖水草丰盛,游鱼超多,甚至不怕人

离开湖岸,穿过卡萨村,一条很窄的公路把我们带到了那座位于山坡上的寺庙。
原来,这就是卡萨觉姆院。
可惜我们来的稍微晚了些,觉姆们刚刚结束了辨经,错过了一场精彩的寺院活动,大家都感觉到一种遗憾。

也许这里相对偏僻,也许因为公路上没有明显的指示牌,游客大都拍完卡萨湖全景就驾车匆匆而过,能深入寺院参观游览的很少很少。

觉姆院大殿

远眺觉姆院,依山傍水的好地方


我们的到来显然引起了觉姆们的关注和好奇
她们或远远地站着一边低声议论一边又不停地张望
或者低着头红着脸快速的从我们身边走过,然后还要不停地回望

既有一种平静被打破的不安,又表现出一种被关注、被包围的惊慌失措。

觉姆们大都很年轻,只要跟她们的目光相接处,立刻羞涩的把头转向一边
每当举起相机对准她们,更是惊慌的转身跑开
但同时,她们又表现的很友好很友善


其中一个很年轻的觉姆引起了大家的共同关注,队长适时出马,简单的沟通后,小觉姆愿意配合我们让我们拍几张。
一群人立刻操起了长枪短炮,小觉姆哪里见过这阵势,立在山坡前还没有10秒钟就慌乱的红着脸低头跑开了。

大家不停地“谢谢、谢谢”,其实难掩心中的遗憾

觉姆院大殿位于相对低的山坡平台,沿着台阶上行,就是一排排整齐的觉姆宿舍。在一间屋中,一群僧人正在围坐诵经,征得同意我们被允许拍了几张
两位觉姆正在粉刷墙壁



摄友们渐渐散开,各自寻找着自己关心的摄影素材
我们一行三人继续沿台阶而上,在最高一排宿舍,阳光正好,温暖而热烈。一群觉姆正在晒着太阳品着酥油茶。看到我们的出现,虽然略显慌乱却并没有驱赶的意思,并且主动热情的邀请我们品尝。

酥油茶我并不太喝的惯,但是在这样的午后,面对这样的真诚邀请,我提起了兴致。于是一边喝着酥油茶一边跟觉姆们寒暄。

她们的普通话并不流利,有时甚至就是一个字、一个词的蹦,但是这些都不是障碍,我从她们闪亮的目光里能看到她们内心的那种淳朴与热情,从她们不加修饰的笑声中能感悟到她们精神上的愉悦,从她们时时泛起的红晕能读出一个女人的羞涩与韵味。

话题自然说到了摄影,她们一个个好奇的要看我们的照片,

看到为她们拍的照片,个个露出兴奋而又惊讶的笑声,那笑声回荡在卡萨湖畔、那笑声穿透了高原的天空。。。。。。

两个觉姆看的津津有味

又过来一个稍微上点年纪的


这张照片后期的时候才发现,觉姆居然把相机拿反了,好可爱的觉姆

两个觉姆兴趣盎然,貌似在讨论怎么拍

忘记了这里是戒律森严的觉姆寺院,忘记了彼此的身份,那一刻,我能感觉年轻人的活力,那一刻可以读懂她们一颗颗天真无邪的心,远在这高原深处,远在这偏僻的山谷中,我们拥有着一样的天空,我们享受着一样的空气,高远、清澈、无尘而透明

她们如此年轻、她们如此青春、就如我们身边的姐妹,但却过着清心寡欲甚至与世隔绝的生活,虔诚的将自己的身和心也许是灵魂都交与了信仰。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辉煌,无欲无求绝对不是她们的人生,因为我从每双眼睛里都读出了人性的渴望。

或许六字真言就是觉姆们心中的宇宙

就要告别觉姆们了,开始还因为没有拍到辨经的场景而略有遗憾。此刻却突然意识到,无法走进僧人的内心、无法领悟她们的世界,即使把某种宗教活动场面拍的再精彩、再唯美,不过是一张摄影作品而已,它的灵魂永远蕴藏在表象之下。即使能够窥探到一角,即使能够让心受到某种触动,那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喝完最后一口酥油茶,双手合十,用一种自认为最恰当的方式与觉姆们告别。
谢谢你们,谢谢卡萨觉姆院,谢谢卡萨湖




酥油茶突然在口中回味出了一种鲜香
厚重的味道逐渐漫延,侵入每一个味蕾细胞:
有牛奶的爽滑、有黄油的粘腻、有盐的刺激、有水的滋润,更有茶的芬芳。它能给我力量,它能给我觉醒,它让我的眼睛看到了远方。
甘孜的第二天,按照计划将是我们来此的重头戏,今天将前往:亚青寺

出甘孜县城往西行驶9公里,来到317国道南多乡岔路口,左转即进入“甘白路”也就是甘孜-白玉县省道。

两天前甘孜县下了一场大雪,把卓达拉山装点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路况不错,打开车窗让风吹在脸上,却并不觉得冰冷,丝丝的凉意恰到好处,也许我的心很热.

甘白路刚开始的8-9公里路况很好


柏油路消失,前方出现一座施工中的隧道,应该就是卓达拉隧道。队长告诉我们,以后隧道通了去亚青寺就近了很多。今天,我们依然走的是老路,过了垭口,仍然会有一段碎石路,希望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快到垭口,来来回回的之字形山路越来越陡峭,山峰也越来越近,透明的空气,更加让山峰显得挺拔而壮观。

隧道口之后的路面就变成了这样的碎石路面

在卓达拉山垭口,遇到同样停车拍照的几位藏族朋友。


果然,过了垭口不久路况就越来越糟糕,车速始终维持在50公里上下,好在虽是碎石路面,路还算平整宽阔,会车超车无需太过紧张。

翻过卓达拉山,翻过海子山,经过纳楞措湖就接近了亚青寺。



偏远的白玉县与西藏一江之隔,交通非常不便。距白玉一百多公里的一处美丽草原上,有座在藏区闻名遐迩的亚青寺。亚青寺是世界最著名的禅院之一,法王阿秋喇嘛是创始人,初建于一九八五年。

亚青寺现常住有两万余僧尼,觉姆为主,是藏区很有影响的大寺庙。小盒子房,从数千间到二万多间,是修行者们自己建立的。昌曲河围成一个小岛,此岛是世界最大的觉姆区。不同于色达五明佛学院依山而建,亚青寺的大部分修行者的房屋是绕河而建。亚青寺在章台大草原中间,建在在四面环山的草原湿地上,地势开阔,海拔四千米左右,温度较低,就算是夏季七八月份早晚的温度也就几度而已。



一座巨大的莲花生大师金身佛像安坐于修行山顶的莲花宝座之上,阳光下,周身闪烁着金灿灿的光。

山坡上是俯瞰整个亚青寺觉姆岛的最佳位置,由于这里处于两山的峡谷地带,风异常的猛烈。

众多摄友纷纷架起相机俯拍觉姆岛全景



围绕寺庙的建筑群是一片片信徒居住的小屋 。小盒子房,从数千间到二万多间,是修行者们自己建立的。昌曲河包围了整个寺庙的建筑群,每当清晨或黄昏,炊烟弥漫,河水闪耀着金光,颂经声随风远远传来,犹如天籁,动人心弦。

亚青寺以河为界分为扎巴、觉姆两区,觉姆区面积约0.15平方公里,三面环水,聚集了万多觉姆。

允许在觉姆区生活的男性只有未成年的男孩子,他们都是跟随姐姐或者其他女性亲戚来此出家。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在众女性的关怀下,比在其他寺院的小僧人要多一份温暖。

今天的修行山,放眼四周三三两两的觉姆偶尔经过,却不见一位扎巴


原来,亚青寺因为既有扎巴又有觉姆,管理上实行“隔日出行”制度,也就是每天都有“限行”政策,觉姆活动的区域是不允许扎巴进入的,甚至连眼前这座山头,都不允许扎巴上来。




因为今天的出行限制,队长约好的雍噶喇嘛在山下等待着我们。
雍噶是藏族人,汉语讲的很不流利,本想跟他详细了解下亚青寺的情况,无奈只有放弃。不过,我们的到来显然让雍噶很兴奋,招呼我们去他的宿舍参观。

在他舒适的院子里雍噶给我们做了一回模特,一张俊朗的脸,让我们又是一阵狂按快门,直到雍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太阳渐渐落下,阳光斜射大地,正好照进了转经的白塔。我们告别了雍噶,随着喇嘛、藏族百姓开始围绕转经塔转经一圈。














日落西山,光线变得柔软而温暖。再次来都修行山上,此刻的觉姆岛变得有了色彩有了温度。

山坡上可见一座座方盒子状“小屋”,原来,这就是觉姆们百日闭关的修行屋。

百日闭关是觉姆们在亚青一年的修行中最重要的内容。
11月寒冬将至,百日闭关的日子要到了。每年入冬后,觉姆们就会进入这样仅容一人的“火柴盒”小屋,进行为期百日的闭关修行,以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换取日以继夜的修法之乐。

闭关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神秘,觉姆们把自己关进修行屋只是为了能让自己更加安静地思考。黄昏过后,觉姆们才能走出修行屋,结束当日的闭关。

觉姆在百日闭关后,只有不到1%的觉姆可获得阿秋喇嘛的成就印证,所以,来此修行的觉姆,少则要居住三五年,多则十来年。获得印证对于觉姆来说,是个荣耀,之后她们大多回到家乡的寺庙出家。











亚青寺的住宿,我的观察,貌似除了一座亚青寺宾馆再也没有其他接待能力了。
就算这家宾馆条件也是极其简陋,带卫生间的标间据说只有几间,其他房间是使用一个公用卫生间。

所以,旺季时节来亚青寺旅游,一定提前预定好住宿,否则只有搭帐篷或者住在车里了。至于餐馆,除了这家宾馆自营的一个餐厅,我也没有见到其他的。




第二天,我们驱车进入了觉姆岛,参观了规模超大的大经堂:圆满光明殿

首先被经堂门口满地的鞋子震撼到了



摘帽帽脱鞋后游人可以进入经堂,保持肃静,找一个角落安静地坐下,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静悄悄的拍些照片我们就离开了。



出了经堂,遇到三个觉姆正在地面整理一大堆僧人的衣服,像是在售卖。我们上前了解,原来都是一些旧衣服,可能属于那种捐赠的物品。

年轻觉姆带着干净的口罩,露出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我们征询可否拍摄,起初她害羞的有点拒绝,但是架不住我们一帮“色友”的“死缠烂泡”终于答应了我们。






亚青寺里先有英俊的雍噶喇嘛给我们做了一回模特,又偶遇漂亮的觉姆。在这偏远的川西腹地,在这世界上最大的孤岛觉姆区与章台大草原之间,一河相隔,河的两岸演绎着扎巴与觉姆的故事,这故事也许是人性的压抑,这故事也许是人间的善美,故事里没有风花雪月,故事里只有冷风刺骨,还有寒冬来临后小木屋中的沉心静坐。。。。。。

于中午时分告别了亚青寺踏上了甘孜县的回程。

下一个目标:玉隆拉错(新路海)

玉隆拉错位于德格县海拔4500米的雀儿山东麓。从甘孜出发向西大概98公里就看到了位于G317公路左侧的景区大门,路况良好,交通方便。
玉隆拉错又名新路海。在藏语里“玉隆”是倾心的意思,“拉措”意为神湖,传说曾经格萨尔王的爱妃到这里对湖水一见倾心,所以得名玉隆拉措,湖如其名,的确让人一见可倾心。
玉隆拉措海拔4040米,是四川境内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冰蚀湖,雀儿山上的万年冰川给湖水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

G317前往新路海的路上

前方应该就是雀儿山

即将到达玉隆拉错景区

雀儿山近在咫尺,翻过此山就进入德格县

这一路我们去了措卡湖、卡萨湖,今天迎来了玉隆拉错。如果说措卡湖养在深闺人未知,第一眼却被它的“小”惊讶到了,那么卡萨湖就像静卧在川西高原的一颗蓝色明珠,它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谧,或许,是湖边的觉姆院赋予它了一种女性的柔美。

那么玉隆拉错让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一见倾心。

进入景区大门,越过一座小石桥,顺着草丛中踩出的小道,不肖10分钟就来到了湖边。新路海就这么突然大气的闯入你的眼睛,湖水是碧绿色的,远处的青山覆盖着白雪,沿湖一圈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玛尼石烘托了某种藏域特有的气氛。





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温暖,白云悠悠,湖水在微风中涟漪荡漾。几乎没有游客,我们突然有一种“包场”的幸福感。





不愧九天瑶池的美誉,身处其地,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随意转动角度,处处美景,流连忘返

湖面很大,西边远处有一座白塔,近处可见小山坡上有一座木质亭台。东边可以顺着湖畔徒步进入,但是路况不好,旺季的时候会有马匹提供游客骑乘。沿小道来到制高点,新路海全景一收眼底。

巧遇两位僧人在此诵经,慈眉善目的老者热情的跟我们打着招呼。

行走在川西的角角落落,时刻体会着人间的友善与和谐,处处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暖与关怀。







来新路海的路上,沿途风景依然大美,道路两旁近处的黄叶成行,远处的雪山河流构成一幅幅画面,零星分布的村庄田野,或宁静悠远,或青烟袅袅,一派田园气息。


















随意的选择了一个村落,驾车驶入。即便是残垣断壁,映衬在雪山下都是美不胜收。













G317国道旁寺庙分布密集,今天主要拍了沿途自然风光,明天将重点参观各个寺庙,进行人文主题。
川藏公路有著名的G318和G317两条,318号称进藏景观大道,而317则有人文大道之美称。
国道旁,雅砻江相伴而行,灌溉了两岸肥沃的土地,也孕育了厚重的人文环境:寺庙林立、乡村遍布,行走中间感受着乡村田园的诗意,熏陶着浓浓的佛教文化。
顺317国道一路向西大约13公里来到生康乡,公路左侧可以看到一条上山的小路。一路上行要不了10分钟进入一个村落,这里坐落着一座寺庙:严绕寺

村里的孩子,看到我们到来,害羞的一个个急忙跑开


村落中心有一小池塘,清晨时刻阳光照耀在南边的日阿拉雪山,雪峰、树木、牛羊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非常好看。

村中的房子随着地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所有房屋的墙体上都粉刷着不同颜色的间条

池塘旁边有一栅栏门,推门而进就来到了严绕寺。
严绕寺不算很大,位于下方的一排房间是年轻喇嘛的宿舍。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跪在地上正在集体诵经的年轻喇嘛。我们的到来,让年轻喇嘛一阵分心,分分侧头观望,为了不影响他们的诵经,我们继续沿台阶上行来到了大殿。

严绕寺大殿


一位中年喇嘛友好的跟我们打招呼,并告诉我们大殿里正在进行坛城作画并欢迎我们参观。

坛城沙画,意思是“彩粉之曼陀罗”。繁华世界,不过一掬细沙。从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亲自教导弟子制作沙坛城开始,这门精致绝伦的宗教艺术,就历代相承毫无间断。而在十一世纪,由印度北传到西藏,保存至今。

坛城的制作方式有许多种,可透过平面或立体形式表现,手绘、铜铸、沙砌、木雕,各具特色。坛城构图井然有序,方圆相间,几何结构精密,俨然世界的缩影。色彩则绚烂缤纷,光华夺目,深具特殊的艺术魅力。

跟着喇嘛进入大殿

坛城制作现场

坛城沙画选用特殊细沙砌成。由于沙是构筑世界最基本的元素,沙坛城难建而易毁,美丽而脆弱,转眼就消逝,最能具体揭示世界"虚幻无常"的空性本质。

所用的白沙,是以手工磨制特殊石头而成,其中有黄金、绿松石、玛瑙等贵重金属和矿石;再经染色,方才成为沙坛城的基本素材。共有白、黑、蓝、红、黄、绿六色,除白黑之外,余四色又分为深、中、淡三种层次,总共可调配成十四种颜色。一般而言,蓝、黄、红、绿、白五种基本颜色,对应着五方佛及五智。

沙坛城的制作需要数名乃至数十位训练有素的喇嘛合作方能完成。制作之前,喇嘛会先在台座画好垂直线、对角线、圆形等几何图案,做为构图定位基础,然后描轮廓线,再从中间开始绘制,逐渐向外。每一个步骤,都谨遵佛陀所传密续如法制作,至今不变。制作沙坛城的喇嘛,都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每一细节都须牢记,不可自创。

我们有幸现场观看了喇嘛们制作坛城的过程。走出大殿,小喇嘛们也结束了诵经课,三五成群在院子里玩耍嬉闹。见到我们回来,站在远处好奇的一边张望议论。

一个胖胖的小喇嘛引起我的注意,他躲在宿舍门后胆怯的望着我,我走过去跟他主动搭讪,小喇嘛渐渐不再生疏,愿意让我给他拍照。



一位帅哥喇嘛走出了房门,看着我端着相机并不躲避而且很配合的坐在屋前任我随意按动快门。






寻找拍摄角度的过程中巧遇一位大金刚喇嘛,他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小坐。小屋上下两层,底层基本作为杂物间,上层则是一个套间,其中一间用于会客、一间则是卧室。屋中陈列充满着佛家以及藏族风格,原以为这种僧人的住房是寺院提供,从他口中知道都是自己花钱修建。
大金刚喇嘛慈眉善目,虽然汉语表达不是很流利,但是从他始终堆满微笑的脸上我们感受到了他的热忱与友好。出于尊重与礼貌,我们没有在他的房间拍照,并早早告别了他。



(傍晚回甘孜路上,再次光临严绕寺,并拍摄了一张夜色下的317国道,远处的灯火就是繁华的甘孜县城。)



中午离开了严绕寺继续西行,看到公路右侧立有一座牌楼,上书“前密格龙寺”,驱车而上径直开到了寺庙的停车场。

寺庙并不很大,一群僧人正在正殿端坐诵经。大殿旁边的一间屋舍前,几个人正在露天的一片空地烧火煮饭。

询问僧人,我们被允许进入大殿内拍照。

一进大殿,就见两只铜钦




僧人诵经结束到了开饭时间,一位年轻僧人拎着一只木桶进来,为每位诵经的僧人盛饭。我们不便打扰退出了大殿。

此时,刚才几个做饭的师傅热情招呼我们围着锅台而坐,并为我们每人盛了一碗斋饭。斋饭比较简单,一些白菜、土豆煮的土豆粉条,貌似汉地的素烩菜。煮饭的师傅告诉我们这些蔬菜都没有农药,很健康很环保,也许因为肚子正饿,觉得斋饭确实好吃。感谢格龙寺热情的师傅让我们体验了寺庙里的斋饭。

一个藏族男孩跑来跑去玩的欢乐


一位喇嘛师傅给孩子喂饭,很温馨的画面

下课的喇嘛坐在大殿的门口晒着太阳

告别格隆寺来到距离县城大概30公里的卡攻乡,这里有甘孜最著名的:大金寺

大金寺 ,藏语意为兴旺发达吉祥洲,属格鲁派黄教,简称为“兴旺寺”之意。寺庙建在一坐山包上,坐北朝南,建筑面积为14.8万平方米。大殿造型仿拉萨大昭寺,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一底三楼。僧舍建在大殿的周围,整个寺庙建筑布局主次分明,排列有序。寺庙建筑吸收了汉藏民族建筑艺术的优点,显得庄重富丽、气派雄伟。

G317国道伴着雅砻江向西延伸,公路两侧风光独美




牛羊自由自在,雅砻江孕育了两岸富饶的土地




沿317如此这般轻松惬意的行走,几乎相隔几公里就有寺庙位于公路两侧,有的占地规模很大,金顶红墙气势壮观;有的藏于乡村深处,安静而悠远。无论寺庙里的僧人还是男女信众,对待游客都非常和蔼友善,他们或许热情的讲解介绍,或许真诚的邀请你品尝酥油茶,甚至主动请你为他拍照,我们体会到了那种人与人相处的和谐与包容。


大金寺大殿,气势雄伟
旁边的大经堂有喇嘛正在诵经上课

严绕寺小喇嘛的纯真羞涩、格龙寺喇嘛念经的专注、煮饭师傅的热情好客、大金寺的肃穆庄严、普通藏民的友好。317不亏人文大道的美誉。

顺着楼梯,静悄悄的上了大点的楼顶平台,远处的雪山、近处的寺院念经堂尽收眼底


不同角度记录下大金寺周边美景






大殿后方,没有游人,没有行走的喇嘛,静悄悄的享受着偶尔飘来的诵经声
循声而入,两位喇嘛冲着窗外的我热情的打着招呼,示意我可以入内拍照



进入室内,首先被挂在房梁上的一面大鼓吸引。两位喇嘛师傅相对而坐,伴着某种韵律嘴中念念有词
生怕自己的到来干扰到师傅们诵经,但是从他们友好的眼神看得出一种真诚的态度。
趁着他们休息片刻,拍了几张就礼貌告辞了。

离开了后殿,来到正殿前的广场,喇嘛们已经下课,三五成群或蹲或坐聊天嘻嘻








午后的大金寺,阳光正好。下了课的喇嘛立刻让肃静的甘孜寺有了青春的活力。

席地而坐,年长的喇嘛要沉稳安静得多


年轻人则围坐一起打打闹闹,飞扬着年轻人的活力



来寺庙参拜的藏族百姓


寺院喇嘛为百姓们送来了斋饭

年轻英俊的送饭喇嘛

藏族百姓脸上灿烂的笑容












甘孜县停留了5天,领略了亚青寺觉姆岛特有风情、享受了卡萨湖边觉姆院的午后酥油茶、欣赏了新路海的九天瑶池怡人风光、观看了甘孜寺跳神法会、拜谒了大金寺、严绕寺、格龙寺等大小寺院;还利用夜晚顺便参观了位于县城的白塔公园。

夜幕下的白塔公园


今晚皓月当空


甘孜县,15年行走西藏曾经错过的一道风景,今次终于让我深度领略到了你的无穷魅力!
行走甘孜,再次感慨川西风光无限,无论春夏秋冬,川西大地都展现着它不同的美。川西幅员广阔,每一个地方都值得深度挖掘,小到一个村庄,大到一座县城,甚至一条国道、乡道,流连其中,处处彰显着真、善、美!

今天我们将要离开甘孜县了,下一站将经过炉霍、道孚县前往丹巴,再次领略川西北线G350丰厚的人文底蕴。

下午时分顺利到达道孚县,天气多云转阴,县城不是很大,一行人多少有些疲惫之态,早早各自休息。

昨夜下了小雪,早上起来就看到远山已经披上了银装,出发前随意拍了一张道孚街景,当做留念。简单吃过早点沿熊猫大道继续赶往八美镇,这一路依然风景无敌。



雪后的道孚县

道孚县,宽阔的马路,现代的建筑,跟老城区差别巨大,甚至让人忘记了这里是川西

道孚民居很有特点,留待以后深入了解吧。穿过了这座牌楼,就跟道孚县告别了。

前方来到觉落寺,雪后的乡村、公路风景依然那么迷人









行走在大雪中的一对藏族母女

路过龙灯坝乡,天气越发阴沉,不一会就飘起了小雪,远处的山坡上白雪皑皑,猛回头,一座巨大的经幡阵进入眼帘,整个一座山坡几乎被这座三角形的经幡阵完全占据。

大家忘记了寒冷,抄起相机跳下车辆开始雪中拍摄。







雪,没有停的意思,继续前行。在一拐弯处发现一座指示牌,然姑寺出现了。

顺着小路曲折而上,拐过几个弯来到一片开阔地带,那座披满了经幡的山头就在眼前。山脚下一片金顶红墙,还有成片的藏式民居,这里就是然姑村了





进入村庄,水泥路消失,剩下了一条很窄的土路,询问了几个村民,有人说需要步行,有人说要绕道村后,还有人说了相反的方向,总之由于言语不通,始终没有找到去然姑寺的路。

网上信息显示然姑寺是一座神奇的、独一无二的寺庙,里面供奉着108尊男女裸身相拥的欢喜佛和许多男女双修的唐卡壁画,男人面目峥嵘,女人闭目优雅、舒缓,却没有一点色情之态。

可惜,在村子里像只无头苍蝇东拐西拐始终找不到通往寺庙的路。108尊欢喜佛无缘欣赏。



村口的一片草原上走过一对母女,年轻母亲长长的大辫子,合体的藏袍、高挑的身材,让我印象颇深。团队中有人就介绍说丹巴美女普遍都是这样的着装打扮,身材也要好于其他藏区女人,所以才有丹巴出美女的说法。

村前,有一座不大的海子,这就是珠姆措,水中央有大片的草丛,总与湖边草丛的颜色不一样,传说是格萨尔王妃珠姆梳头时掉下的头饰化身而来

时至深秋,水草的颜色并无不同,但是倒影却很壮观


离开了然姑寺继续沿熊猫大道南下,来到了八美镇。

快到八美镇,遇到G350单边放行路路段。距离放行时间还远,大家驱车随意的来到了路边的高尔卡寺

一边是阳光普照,一边却是绵密的大雪,川西的天气就是这样变化多端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