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因梦而生的建筑朝圣:日本关西探访“清水混凝土大师”安藤忠雄的名作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序. 一场因梦而生的建筑朝圣之旅
这两天在上海坐地铁时,看到了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展览信息。女朋友问我:“你二月份自己一人背包去日本,‘见’的就是这个男人?” 我答:“咳咳,什么叫‘见’的是这个男人,我是去‘朝圣’他的建筑作品!”

“你又不学建筑,怎么会心血来潮去日本看建筑大师的作品?”女友追问。

这,真是个好问题。回答得不好,说不定被误会我去干了什么坏事(虽然我常干啊),然后惨遭爆头。

第一次认识安藤忠雄先生的大名,是很多年前看到他的“光之教堂”。即便不太懂建筑,那一眼也让我灵魂出窍:这是天外飞仙一般的神迹。世间怎能有此神人,构思出如此巧妙绝伦的十字架设计?! 那一刻,就彻底记住了安藤忠雄的名字。

细读一下他的简历,则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从小家境清贫,在高中毕业时成为一名职业拳击手,然后利用打拳击和开货车赚来的钱,花了十年时间在日本、欧洲和世界各地穷游,学习和参观各地建筑。最后他选择建筑作为终生职业,自学成才,终于又花了十年多的时间踏入建筑设计行业,开设自己的建筑工作室。1995年,安藤忠雄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得世界建筑界最顶级荣誉普利兹克奖的人物,他也因为独特的建筑风格被人称为“清水混凝土大师”。从一名三流的拳击选手,到通过自学最后成为日本建筑界的扛旗人物,这份牛气哄哄的人生简历背后,恐怕有太多我们无法想象的辛劳和奋斗。 我不是一个追星的人,对于再喜欢的歌手,也很难会有冲动务必要去听TA的演唱会。所以从未想过,会跟安藤忠雄先生或者他那些奇妙的建筑杰作结缘。

2017年的2月,我发现自己的日本签证快到期,不能浪费,那就自己去一趟日本吧。去哪?挠破了头,没想法没思路。结果当晚做了一场梦,梦里竟然发现自己坐在光之教堂里,泪流满面地听着管风琴在弹奏一首首悠扬动听的颂歌……

睁眼醒来,吓了一跳,但也生出一个强烈的念头:为何不去日本看看安藤忠雄先生的作品?搜索一番,发现生于大阪的安藤忠雄在关西地区留下了大量精彩的作品。于是我根据自己的时间档期,安排了一个5天左右背包行程,从大阪到京都,从京都去神户,再从神户到淡路岛,每到一处,就去看看他在当地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顺便去一趟我没去过的奈良,那里虽然没有安藤先生的作品,却有对他建筑灵感影响巨大的建筑,还可以逗逗小鹿嘛……

当这个由梦而生的想法竟然真的化作我纸上的行程单时,内心非常雀跃——我这个连建筑爱好者都谈不上的家伙,竟然会做出如此一次看似神经且后果不明的旅行规划?

但我喜欢这样的冲动。冲动是魔鬼,而这一刻我将跟随魔鬼的脚步,摩擦摩擦。我也喜欢这样鲜明的主题之行,它让人感觉是一次有目的的寻宝,而我相信,世上除了那些专业的建筑师或爱好者,估计普通人不可能像我这样去寻找安藤忠雄大师的“宝藏”吧?

咳咳,我根据自己的线路,立马拉了一张具体的游览计划,相当饱满丰富,是这样的:
- 大阪:住吉的长屋(安藤老师第一个成功作品),司马辽太郎纪念馆,三得利美术馆天保山,大阪府立近飞鸟博物馆
- 奈良:东大寺,顺便逗逗小鹿
- 京都:京都府立陶板名画之庭,The Times I,大山崎山荘美术馆
- 茨木:光之教堂(安藤老师最著名的作品)
- 神户:六甲山风之教堂(安藤老师三大教堂名作之一),兵库县立美术馆
- 淡路岛:本福寺水御堂,淡路梦舞台

于是,在依旧微寒的晚冬初春时节,我背上已经很多年没用过的大背包,出发了。为什么没有拉行李箱,而是背包,主要是考量到我基本每天住宿的地点都不同,一天换一个地,背包估计更方便行动,拖着箱子会累赘。最后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决定啊!

当然我也不会告诉你:什么叫做变化永远比计划快啊……这一路走下来,哭笑不得…… 终于在春日丘找到“光之教堂”,然而发生的事情让人意想不到… 大山崎山荘美术馆,安藤先生只是对其做了一些改建,所占比例很小,没啥特别看头。但我却在此意外邂逅三幅名画…… 京都府立陶板名画之庭,完全就是为了展示名画(仿制品)而建的“混凝土画廊”,虽然小,却处处凸显安藤先生的建筑理念。 兵库县立美术馆是我此行中看到的规模和尺寸最大的安藤先生的作品。 这座位于淡路岛、建于1991年的本福寺水御堂相当不容易抵达,但却成为震撼我心灵的地方,让我愿意为它歌颂几千几万次也不为过。 位于淡路岛的梦舞台是一个类似人民广场的超大型……爬楼梯锻炼身体累死人的绝佳场所,差点挂在这里。
司马辽太郎记念馆,看到了生平见过的最美丽壮观的书架之一。只可惜馆内不允许拍照…… 而我还在淡路岛托托海风酒店度过了一晚非常……僻静骇人的夜。这里无疑是欣赏濑户内海静美之景的好地方。鬼使神差的巧合是——这酒店竟然是安藤忠雄先生设计的!只是,住这个酒店,差点让我迷失在淡路岛黑漆漆的夜里……又是一段难以磨灭的故事,容我下面慢慢叙来。 还有夜景超美的六甲山,这里有安藤先生的风之教堂,只可惜…… 以及我恰好在奈良邂逅的一年一度的“灯光节”。 还特地去观瞻了鉴真大师当年六渡日本、最终成功抵达后所建的唐招提寺,一座具有唐代遗风的建筑,也是鉴真大师初心永存的见证。 好,请容许我将记忆的大门彻底打开,让这趟奇葩的建筑追“星”旅途的所见所闻,尽情地将你们团团拥抱。同时,这一路,我也会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自己对一些建筑的肤浅理解,请专业的建筑人士高抬贵手,不要怼,咱们好好说话不要动dao。

司马辽太郎纪念馆和两万册藏书
运气好,我凑上了某航司从浦东飞大阪的特价机票,往返含税1200。按照我的计划,大阪城的安藤作品会作为返程前最后一站再来逛逛。初抵大阪是晚上9点多,连市区都懒得进,直接在东大阪找个地方住下,打算第二天一早先去司马辽太郎纪念馆看一眼,然后就奔赴下一站奈良。

恕我才疏学浅,不认识司马辽太郎先生(1923-1996)。若不是因为安藤忠雄,估计我一辈子也不会有认识他的机会。他是战后日本文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波澜壮阔的写作风格与惯常写“私小说”风格的日本作家不同,擅长用批判和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和现实,尤其是撰写了大量关于日本战国时代、幕府末年以及明治维新初年这三个时期的历史小说,深受读者喜爱。1993年(他七十岁)获颁代表日本人最高荣誉的文化勋章,三年后辞世。同年,司马辽太郎纪念财团成立,计划在司马辽太郎先生的故居这里兴建一座纪念馆,以承袭传播老先生的精神。安藤忠雄接下了这个任务。

从近铁奈良线的河内小阪站出来,车站南边远远看到一个巨大的门拱,上面书写着纪念馆的大名。别急,这还真的不是纪念馆,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招牌,但也可见周边居民对此馆的重视和尊重。 穿过这个巨大的门拱招牌,一下就没入了典型的日本城郊的小巷弄堂里。寻寻常常的街头巷尾,雨后的一抹深绿从院落周围串出来,洋溢着初春的气息。还有小而精致的神社在社区里出现,不见香火,也未见人影,一切都安静得让我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路。周围唯一的“声音”,估计是见面停下来打招呼寒暄的老居民,以及飞过头顶、隐隐约约的飞机轰鸣。


我相信谷歌地图不会坑我。但好奇心也被吊到了嗓子:在这样的居民区里,安藤忠雄先生会如何设计这所纪念馆?

九曲十八弯之后,纪念馆大门终于印入眼帘,还有那显著的黄色油菜花矗立在大门两侧。周遭树木繁密,一抬眼竟看不清纪念馆的模样。

正当我准备上前时,发现最苦逼的来了:今天竟然是闭馆休息日!What? 我不敢相信眼睛,而我之前查询的某论坛攻略上面明明写的休息日不是日本人习惯的“周一闭馆日”啊!我重新再翻一次攻略,靠,绝对就是写错了!坑叔啊!!!

含泪离开,因为我还背着将近20公斤的背包,傻帽了,早知道将背包锁在火车站的locker里……但倔犟的梁叔岂能就此放弃!所以下面你看到的内容,都是我最后返回大阪后第二次前来参观的内容。

买票,从三个魁梧的日本看门老大爷身边溜进大门,我一下置身于油菜花的庭院里。植物园吗?不是不是。这里是司马辽太郎住宅的庭院,先生一生挚爱油菜花(不知道他是否知道这在中国也代表“有才华”啊,哈哈),后来日本还根据他忌辰设立“油菜花节”,籍此惦念司马辽太郎先生。一位穿着油菜花颜色工作服的老大爷是园丁,在仔细查验花卉植物的状况,当我经过时,他口中还念念有词,不知道是否在说“先生啊,又有一个人来拜会你了。” 庭院的右侧,是司马辽太郎先生生前的旧居,目前依旧是他家人居住。当然不能过去叨扰,也没敢拍照。顺着小径继续往前,一幢弧形建筑从树木的掩映当中露出,那就是纪念馆了吧?感觉并不高大,甚至也不壮观,反倒像是躲藏在山中隐居的神秘之所。心里开始略有些激动:因为这将是我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安藤忠雄建筑。 眼前这条弧形的狭长玻璃走道,就是纪念馆核心区的入口。 这条狭长、高挑的玻璃走廊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略带神秘,让人意欲加快步伐一睹究竟。后来几日我参观了安藤先生数座建筑后,方醒悟到,这种利用长通道引领众人进入建筑的方式,其实是他特意创造的仪式感,一种从外部世界进入他所创造世界的仪式。

左侧是全玻璃透明的设计,能将庭院的苍翠和花色尽收眼底;而右侧则是一堵厚实高大、毫无门窗的混凝土石墙——这是我继悉尼歌剧院之后,第一次看到有人如此使用和处理混凝土墙面。但悉尼歌剧院是因为当时没钱继续完善细节的修建,而这里,却是安藤先生的代表性手法:巨大的混凝土面积,极其平整光滑,但却不添加任何墙面的装饰,混凝土土灰土灰的颜色和真实的质感完全裸露在眼前——这就是其“清水混凝土诗人”的核心要义——展现材质和素材的生命感,所以天然去雕饰。要是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这些混凝土墙面的处理方式都是通过高超的木模工艺和精确的施工保养过程来完成。而墙面上还规规矩矩地留下了很多小洞,这些是施工时候安藤先生刻意保留的孔洞,让整个墙面更加真实粗犷。基本上这么说吧,在日本一旦你看到这样的墙面,99%是安藤忠雄的作品。或者,是向他致敬的建筑师。 而对于这种大面积的封闭的墙面,也是安藤先生惯用的手法。对他而言,“一片封闭的墙体并不是仅仅是防御性的,它是入侵性的,表现着占有者在城市中居住的强烈意愿。同时,它提供了一个私密生活在内部得以展开的场所。”

只是这一次,安藤先生用混凝土保护的私密世界,是司马辽太郎先生那孜孜不倦的一生,那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空间,以及让所有人惊叹的2万册藏书。(请原谅馆内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拍摄,所以下面的书架图片也是源自日本网站的报道) 纪念馆内采取下沉的设计,因此外部看起来馆子高度不高,实际上内部挑高巨大。第一眼看到这两面高达11米的书柜,让人头晕目眩,我总觉得不可能只有11米这么矮。微有哈利波特里的魔幻场景感!这3400多个330mm*330mm的书格,容纳了司马辽太郎生前两万多册藏书,更是他渊博学识的极致象征。这样的书架设计,才衬托得起司马辽太郎这样的大才子和著名作家的身份,让人感受到他广博深厚的精神力量。我站在这所书房的中央,抬头仰望,感觉时光在此静止和凝固,那些书籍,是活生生的人生,也是沉甸甸的历史。穷我一生,估计也读不完这两万册书籍吧?

而这个书架的尽头有一大块深浅不一的磨砂玻璃,光线从此处撒入房间,随着一日和四季的变换而光影幻变,唯独这个书房内书香依旧,司马辽太郎的精神永存。有容乃大,司马辽太郎的精神世界很牛,但用这样的方式去呈现的安藤忠雄先生,也很牛。

书架边下的桌子上,还有留言本。各国语言留下的感受和体验,抒发了人们对此馆、对主人的深切缅怀和敬意。我也屏息坐下,认真留下了自己的感言。

馆内还有介绍司马辽太郎先生的空间,以及书店和咖啡馆。每年还有多场纪念活动、书会和音乐会,成为司马辽太郎先生留给世人又一个重要遗产之一。我在此觅得一本厚厚的安藤忠雄作品全集,将它带回了国,籍此纪念我这次的出行(话说最后离开大阪回国时,特地买了一个新的红色行李箱来装一路买的纪念品和杂物)。 司马辽太郎纪念馆其实是我此行看到的最后一个安藤作品。所以它的风格我已经了然于心,入木三分般深刻。看不到头的长走道引领人们进入安藤创造的立体空间,然后封闭的高墙是住宅内的人和外部世界的分隔和联系,再加上不加修饰的混凝土墙面营造的简洁和朴素感,这些要素在我参观的大部分安藤忠雄早期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痕迹。一旦你熟悉了他的这个手法,在他建筑里奔走就忽然像有了一幅眼镜或指南针,你会迫不及待去在每一个建筑里寻找类似的蛛丝马迹。

不过,也可能它们是我见过的最性冷淡的建筑之一,所以印象是难以磨灭的。这恐怕也是有人不喜欢安藤忠雄建筑的一个原因,认为其缺乏温度感,太冰冷,太素净,没有人烟的气息。对我个人而言,这温度感对我影响不大,尤其是我后来还在他的一个设计作品里住了一夜。
(附送司马辽太郎纪念馆的基本参观信息)
官网:http://www.shibazaidan.or.jp/ 奈良,我打开的方式好像既对又不对
我之前从未去过奈良,去过的人说,奈良没什么看头,就是逗逗小鹿,逛一下春日大社,早去傍晚前离开足矣。因此我对奈良并没有做任何的攻略,简单而至,随遇而安。

但是,我懒,想在奈良多休息一晚才走,于是鬼使神差预订了一晚住宿。这个决定,最终有惊喜啊,也有惊吓。

奈良公园里的小鹿,你们估计很熟悉了,反正再次告诫没去过的人,别被它们纯真的样子欺骗了~~~真的为了抢你手上吃的能把你拱到天上去。关键是,我手上啥吃的都没有,也被拱到了天上!被三只鹿追着我围剿的画面,我真的不想再尝试! 还遇上了春日大社里的一场日本传统婚礼 春日大社里的油灯

我预订的酒店,据说是奈良公园里唯一的一家民宿,位于半山腰。穿过奈良公园,爬到快到半山腰的地方,就找到了它的影子,安静地坐落在一小排商店附近。住这里最大的优势,独享整个奈良公园的后山啊,在这里想怎么看鹿就怎么看鹿。

说是民宿,但更像高级版的青年旅社,洗手间卫生间都是共享的,还有一个lounge和厨房也是共用,只是房间各人归各人。前台接待人是一位还在读大学的小弟,来这里就是打个兼职。 我卸下背包行李之后,前往附近的东大寺参观。寺庙和神社是日本游览时很常见的景点,但我来这座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的东大寺,绝对不是为了来拥挤的人潮中凑热闹。当年安藤忠雄先生年轻时,就很喜欢来东大寺观摩学习这座古建筑,它的大佛殿,正面宽度57米,深50米,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还有它正门屋顶的木结构设计也据说是古代建筑的精品,据说安藤忠雄特喜欢带着自己工作室的年轻设计师来这里画大门。

结果我到的时候,大门包裹起来在修缮。偶滴个神啊,我这真是什么运气。

要我跟其他香客和游客去挤大殿,是不可能滴,我瘦骨头容易咯着别人。摊开地图,看了看奈良市内的其他几个景点,然后做出了一个决定:作为中国人,我要去奈良市区西南角,去看看唐招提寺。

【中国人应该来打卡的唐招提寺】 建于759年的唐招提寺被誉为最具中国唐代遗风的日本寺庙,因为它是由大名鼎鼎的唐代高僧鉴真大师所建。作为唐代赴日本传戒并首创日本律宗的高僧,鉴真的故事远远比其他名声更伟大和传奇。为了传道授业,他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六渡日本,最后东渡成功时已经66岁高龄,且双目已失明。其志之坚,其心之诚,恐怕才是打动世人的原因。
从市区坐公交车抵达此处,游人稀疏,我就喜欢这样空荡荡的感觉。这里头的金堂、讲堂、经藏、宝藏、礼堂以及鼓楼等建筑都保存良好,被誉为国宝级的建筑。其中中央的金堂最大,以建筑精美著称,但我抵达时不可入内,也就错过了看到鉴真大师坐像的机会。

主殿群后有一条小路拐向右方,徐步而入,看到一个高林耸立的院落。院中矗立密密麻麻又直又高的不知名树木,树下长着厚厚的绿苔,仿佛这里已经好几百年无人来打扰。空山鸟飞绝,不知道为何,当时我就想到这样的一句诗词。



               点个赞。。。。。。。。。。。。。。。。。
好活动支持 ...........
很干净 很漂亮,有时间去看看!
支持好友精彩户外活动,景色优美,片子耐看~

可以安利自己  微博关注你
照片拍的真好  学习了
最后一张图是哪里拍的呢
值得敬佩     
建筑之美 这是个奇妙的际遇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