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泸沽湖穿越稻城亚丁(精编版全部完结) - 江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江西
本帖最后由 鄱湖牧童 于 2018-7-23 11:51 编辑


[media=x,500,375,1][/media]                        从泸沽湖穿越稻城亚丁(精编版 )


                                鄱湖牧童

引子


    1928
年3月,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分别从三次泸沽湖、木里出发,穿越至稻城亚丁等地。1933年4月,美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以约瑟夫•洛克穿越时的文章和照片为素材,尤其是洛克本人穿越贡嘎岭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的探险经历,创作了著名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


    人们将小说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称之为“香格里拉,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约瑟夫·洛克探险时从泸沽湖、木里穿越到贡嘎岭地区的这几条线路,就是后人所说的“洛克线”。由于这些地方至今车辆都无法通行,所以只有徒步才能穿越。

     我没有读过詹姆斯·希尔顿创作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不知作者是怎样描绘“香格里拉”,但寻找香格里拉重走洛克线一直是我的梦想。半年前计划是与成都的朋友在国庆期间去走川西的“长坪沟到毕棚沟”。七月初偶然得知成都驴友 “贰哥”要组织从云南泸沽湖徒步穿越到稻城亚丁活动,便赶紧预约报名。在了解到“洛克线”的艰苦环境下对个人的体力及装备有较高的要求后,便提前1个半月开始加强身体的综合训练,每天坚持5至8公里长跑。同时网购大量户外活动装备,做足了各种恶劣环境下自我保护的预防措施。

     正文

                                 

      2016年9月26日终于等来队伍集合的日子,我因有重要事未了,经与带队驴友 “贰哥”协商,9月28日可以直接到云南泸沽湖与队伍集合,关于怎么去的交通问题得到了丽江驴友“黑山老妖”帮助,飞机上不能携带的装备也提前通过快递邮给“贰哥”,在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好的情况下,9月28日早上6时准时乘飞机飞往丽江,除在机场经历出门时因与朋友的身份证搞混淆后差点误机外,一路按照预定计划到达集合地点泸沽湖。泸沽湖的美景还没来得及欣赏,便挤进了“贰哥”租来的面包车直奔徒步起点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

     从泸沽湖镇到永宁乡大约15公里,雨后的永宁特别美丽,云彩摭住了神女峰的山顶,淡淡的秋季黄装饰了青山,宛如仙境,心中对接下来的行程更是充满了期盼。


     在永宁乡是队伍最后一次补充物资的机会,向导及马帮抓紧时间帮助采购公用物资。我也买了几斤当地产的小苹果和桔子后,二个装备袋子物资重达90余斤,有点担心明天运输问题怎么办,后悔装备带多了(当地气温16度,我冬季装备带全了,估计会用不上)。

    晚饭在一家四川麻辣干锅店吃饭,所有队员及当地向导共19人全部到齐, 13男6女集拢二桌,分别来自七个省和三个直辖市。

    晚上计划住在永宁乡温泉村,前往温泉村的路上一直下雨,七八公里的乡间小路司机却开了近半个多小时,车上的司机介绍温泉村因泉而得名,一定要我们洗温泉浴,据说有保健功效,本地人温泉洗澡只要10元,外地人要20元一次。




     终于到了温泉村,领队安排大家住进了一个农家小院。我和来自苏州的夏克住一间房,二人放下了行李后便去泡温泉。温泉房在店老板家隔壁,有二间浴室分男女室,浴池无人管理,室内灯光昏暗,一个人都没有,温泉水是从外间地表自动流入池内,室温17度水温38度左右,真正的低温泉水,泡了半个小时浑身作冷便回去睡觉了!

    9月29日 (登山的第一天 温泉村——利家嘴营地)

   早上6:30分钟起床后,便出门四处转转,发现这里的温泉水是围绕着各家小院缓缓流过,水的蒸汽产生大量水雾,使整个小山村笼罩在这种白色水雾中,好似拉上了层层纱幕。远处的山峦、房屋、树木在水雾中若隐若现。

迷雾中听见孩子们在上学路上嬉笑打闹声,只能在靠近的一瞬间才能看清他们的面容。高原在这个季节似乎进入了秋季,村前的玉米地已开始泛黄,各种树木下落叶满地。而村民栽种的月季花、格桑花却是盛开季节,艳丽多姿,这些景象为恬静的小山村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今天,我会沿着那条村前小路,那条属于我心中最美的路,也是载着我的梦想小路!去寻找梦想中的“香格里拉”!



   

    7:30分大家集合到客栈老板家的起居室吃饭,客栈老板是蒙古族支系摩梭人,客厅内装饰讲究,老板娘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阿妈(不知是否她当家),已用柴火帮大家煮好稀饭,主食水煮鸡蛋,配菜是核桃加酸白菜(奇怪怎么把核桃当菜吃)。

    楼下的向导在帮助捆扎行李,每个人的重要装备全用编织袋装好并编写姓名,等一会儿用马驮运,个人只背一个小包,装有中午的路食和照相器材。

      此时手机还有信号,因接下来的几天是移动的信号盲区,将中断与外界的通信联系,便和家人最后一次报告准备出发进山的情况,电话结束后将手机调成飞行省电模式,未来的几天手机主要通话功能将转变为照相功能,对讲机也与领队和向导调频一致。

    8:30分大家准时从普米客栈出发,查了一下登山表,温泉村海拨2613米,向导阿龙说要先走8公里的乡村公路,再登山。沿途各种花卉开在民居旁、田野里,路的二边是木质结构的民居,摩梭人与彝族混杂居住。

    马帮领队老杨领着云南矮马与我们相向而行,去帮助我们驮运行李,马队的铃铛声清脆,庞大的马队和穿着民族特色服装的赶马帅气的小伙,让大家兴奋不已。

  路上遇见一对可爱的彝族小姐妹和她奶奶,有几个女队员拿出糖果和巧克力给她们,还主动要与这对可爱的小娃娃们合影。


    在公路的尽头右转开始登山,高原的山远远看见不是很陡,但实际比平原上登山要费劲的多,走几步就要喘口气。第一个山的桠口海拔在2948米,大家步伐走得不是很快,上升才300多米只有4公里多路,走了约1个半小时,估计是还没有完全适应。山的对面便是四川省木里县屋脚蒙古自治乡地界,我们站的位置是滇川两省交界的分界线。眼前这片森林木材盗伐严重,这么美丽的地方怎么就没有人管管,真希望我不是最后一批见到这片森林的“驴友”。

    这是没见过的植物,长得很像红玉米,据向导说有毒吃不得。

   翻过大山又走了约4公里下坡路,到达屋脚乡利家嘴村,村中有一所小学内有二间教室,设施简陋,操场上空飘扬着红旗,学校很安静,不知是否有学生在上课。夏克和飞机在村中找了一家小店补充了饮用水,第一梯队的队员在稍作休息,后面的马帮已经从温泉村将行李打包后赶上来了,见到小矮马驮着我红色的包袱在吃力的前行,心有些不忍,我的东西还是太重了!

   马帮行走很快,我和夏克及重庆的伟哥紧紧跟着马队,刚开始走平路我还能跟上,后来上坡就不行了,马越走越快,越走越远。前面只有夏克和马帮在同步前行,后面的伟哥又落下我有好几百米,在这种步伐下人累得不行,只好放弃紧跟马帮的行动,老老实实留在原地等大家。

    第二个山的垭口是2957米,上了坡顶大家累坏了,全体队员或坐或躺的都在休息,时间已过了下午一点多钟,大伙纷纷将中午带的路餐拿出来分享。


    又是几百米下山后,接着山体急速上升。进入全部树上挂满胡须的树林,我第一次见到这种生态环境下的成长的树,真是奇异。树林中放养的牛马悠闲地在吃草,向阳的坡地上牧民坐在地上织毛毯,用最原始的手工技艺编织云锦。此时此景,这是大自然中最美的画卷,红叶和白云交织一起,人与自然平分秋色,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绚丽画中。

本帖最后由 鄱湖牧童 于 2018-7-20 14:00 编辑

    登上今天最后一个垭口,远远的望去前方两座高耸入云的大山便是屋脚山了,这里的云朵漂浮在山脊上是如此之近,让人容易产生出一种错觉,以为登上山顶就能摘到软乎乎的白云。而眼前蜿蜒着的路没有阻碍地一直延伸下去,随着地势的起伏指向遥远的天际,漫山的羊群和藏香猪进入视野。

     这样的景致使每个人感动而又充满热血,纷纷拍照和合影,我也找向导阿龙合影留念。


    休息了10多分钟见夏克和老庄开始下山,我也赶紧起身出发,今天状态一直保持较好,始终能紧跟向导,有时在知道路线后便超越向导。而爱好摄影的队友在等落日下余晖的光线,要拍摄出最美的图片。

     下午四点半钟我第一个到达营地,营地周边很美,风光无限,地势平坦又靠近水源,但海拨高度达到2911米。登山手表显示全天行走18公里。

     晚饭是马帮的马夫和阿龙用高压锅烧柴火煮米饭,菜是各种干肉煮杂菜,每人一大碗饭菜,份量很足饭菜很香。

    晚上七点多,钻进帐篷开始睡觉,但一直睡不着,高原反应作用下头疼得难受,外面马的铃铛声整晚响个不停,吵得人难以入眠,加上睡袋内太热了,没法入睡。

                                       三

    9月30日 (登山的第二天 )

    利家嘴营地——屋脚乡——菩萨山——羊棚(蚂蟥区)——牛棚营地

    早晨4:30分睡不着便坐起写游记,脑子里有东西,手却不听使唤。昨晚一宵失眠按道理是脑子会出问题,可手中硬就写不出完整的句子,文字也写的难看。放弃写字后打着手电去小溪边洗漱,外面真冷,穿着羽绒服都觉得受不了,室外温度估计不会超过5度。在小溪边又不小心将刮胡刀落在水里,没法捞取,以后几天仪容面貌没法见人了。真要像我老婆电话中说的变成野人回去。

     打开手机有4G信号,二哥、杰克及老妖将昨晚拍的星空和夜景放在微信群内,全是专业水准大片,画面美得让人心醉。大家都是一伙的好片子共享了,也没经过大家同意将好照片发到朋友圈内。

    昨天一整天,我的微单相机和三脚架成了摆设,相机挂在胸前一张照片都没拍,今天将相机放在包内不用,等最后几天大家电池用完后再“现宝”,我可是有5块备有电池哦!

    早上用气炉烧好开水(海拨3000米高原的水在90度就开了),泡了一杯红茶,一杯果轸共1.5升水。实际上马帮的马夫用柴火烧好了开水,每个人可以随时灌满水壶。

    8:30分准时从营地出发,营地直下二百多米后,走了近三公里路,来到了屋脚乡政府所在地。传说中1928年的约瑟夫•洛克二次从这里出发,分东西线徒步至稻城亚丁,屋脚乡是《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所谓的“洛克线”起点。国内多数驴友选择从这里出发,去往稻城亚丁寻找美丽的“香格里拉”。

    屋脚乡是蒙古族自治乡,距四川木里县城190多公里,海拔2800余米,全乡总人口2066人。“泸沽湖”四川一方的摩梭人被定为“蒙古族”,而云南一方的摩梭人则被定为“纳西族”。1984年11月建立了屋脚蒙古族自治乡后,屋脚乡下辖两个行政村,其一为纳布村,人口主要为彝族,另一为屋脚村为“蒙古族”。目前该区域的母系社会,是中国为数不多以母系家庭结构及相应的文化习俗保存完好的族群,爱好民俗文化研究的工作者可深入探究。  

     从温泉村徒步去稻城亚丁的第一天,选择住在屋脚蒙古族乡上,乡上有民宿可提供吃住。进村后,村中一条由低向高延伸的道路,则成为南北两组村落的分界线。沿路而上,路中间有一象征宗教信仰的嘛呢堆,为古老久远之物,据称在村子建立时就已形成,至少在数百年以上,村中民众日常行走时,自觉地按藏传佛教习俗,顺时针绕过。

    出村后,沿着公路要走11公里,才真正进入原始森林。各路大神步伐稳健,气度不凡。特别是来自另外一组广东的三位,自由组合的驴友很有“大侠”气质。


    老妖和杰克是队内公认的摄影“大师”,可惜的老妖是脚有伤,走路的样子很别扭,我估计很快会中途退出!

    来自广西的驴友小溪花了200元租辆摩托车想坐一程路,可能是高原摩托车也缺少氧气,摩托车几次半途熄火带不动她,车主只好放弃赚钱的机会退回200元钱,老板说生意做不成了,小溪只好独自前行。


    沿着面前这条小路直上,开始进入无人区,首先通过的也是蚂蟥区域。这是一次考验,听前辈们说通行蚂蟥区域,尽量不要停留歇息,不要裸露身体皮肤。等到自己真正到实地后,心中有些担心被蚂蟥叮咬,后悔未将雨鞋套和盐从大包中拿出来使用,雨鞋套和盐专门从网上买来,为本次通行蚂蟥区域的防蚂蟥专用装备。好在过蚂蟥区域路程不长,大约2公里路左右,我一路行得小心,没有受到侵害。后队据说有人被蚂蟥叮咬,心里惨得慌!

    穿过独木桥需要些胆识,云海、小溪夫妇携手小心而过,我开玩笑的称他们神仙伴侣。云海大哥一看装备就知道是有经验的“老驴”,他的背包内简直是百宝箱,各种装备应有尽有,中午休息时别人吃干粮,他却掏出一个保温壶帮小溪煮面,实在是佩服。小猪和雯雯过桥时的犹犹豫豫。最终多数人改走下游马帮用石头堆砌的石路过河。


    眼前这几匹马是广东三位“大侠”雇的,每人一匹马保障,都驮了不少装备和给养,听说酒都带了不少,还有许多水果和粮食,真让我们队友羡慕!来自广东的三位大侠轮换坐马。

   林中牦牛对我们这种外来生物充满了敌意

     被雷电击毁的树干。


    终于走出林际线了,此地海拨高度3853米,从屋脚乡政府所在地到现在的林际线,我们将近爬升了近1000米。

    远远看见营地,营地的小木屋内有炊烟升起。用对讲机与向导阿龙联系后,才得知我所看得见的营地,是广东三位“大侠”和他们马帮的营地,我们营地还在山上约100多米高处。

   下午5点我第二个到达我们的露营点达克古牛棚营地,今天一路上实际行走用时8:30分,上升海拨高度1134米,行程21公里。

    营地的木屋是当地的藏民为放牧而修建的,三个马夫和向导住在牛棚木屋内帮我们做饭烧水。

   

    牛棚营地海拨高度3948米,处于森林的边缘地带,烂木随处可见,满地牛粪和烂泥沼,加上地势高低不平,我没法取舍选地,后面晚到的队友估计悲惧了!最后各人建帐篷区域分布较开,散落在林中和坡地。这不是一个理想之营地,但此地水源不错。

     晚饭继续是荤素一锅乱炖,配上我自带的麻辣酱包,胃口大开整整干掉了一锅饭。

    向导阿龙给大家燃了一堆篝火取暖,因柴火太湿,费了不少工夫,在森林中用湿柴生火需要一定的技巧,阿龙是山里的长大的孩子,天生就有这种技能,我们比不了!潮湿的柴火造成的烟太大,熏的整个人眼睛都睁不开,9月底的高原林中寒冷潮湿,很想好好烤烤火去去寒,烘烘湿透的鞋和袜子,耐不住这烟熏火烤的滋味。只好早早的进入帐篷内,今天注定又是一个难以入眠的日子,高反又发作了,头部剧烈疼痛,刚刚还在和雯雯姐探讨高反熬过三天就好了,给人家信心,实际自己内心也是心虚,担心这样下去走不完全程。

本帖最后由 鄱湖牧童 于 2018-7-20 14:45 编辑

                                    

    10月1日 (登山的第三天)
    牛棚——达克古垭口——雀儿山垭口——水草地——塔斯沟山腰营地

    昨晚下了整宿雨,我始终没有休息好,帐篷外有几个人精神劲头很足一直在聊天,还说要拍夜色,真是令人佩服。早上4点多起来洗漱,细雨还在下个不停。然后打来山泉烧水煮茶,把包内所有真空包装的杂粮糊煮了吃掉,6点钟开始收拾行装。住在我旁边的南京老庄昨晚帐篷进水了,底帐内渗水将睡袋都浸湿了,他要是再带一个防潮垫就好了。

     今天是国庆节,向导说今天行走会是较为艰苦的一天,要翻多个4000米以上的垭口,尽量早些时候出发。队伍是8:20出发,我和向导阿龙走在前面,后面是昨天第一梯队的队友,看见雯姐拄着木棍一拐一拐的跟在后面,难道“强驴”雯姐也受伤了!

    回望营地方向,云雾在山间游走,一眼望去山峰犹如滔滔江水中的扁舟,山仿佛飘浮在云中,显得格外壮丽,这样的场景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宛若仙境。


    快登上垭口也没见后队的上来,昨天伤病的几个队友估计要吃些苦头,在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是没办法下撤。今天领队二哥与副领队互换职能,主动担当收队重任,以防意外情况突发。

    达克古垭口4205米

    从牛棚营地上达克古垭口有200多米的高度长直坡,人走得费力,出发时将雨衣雨裤穿在身上,到达垭口时汗流浃背(雨衣透气性能差),内衣全湿了。上到垭口,对面山风吹来,体感温度在几秒钟内迅速下降,浑身冷得哆嗦,怕被垭口风一吹,担心生病(好多新人在高原感冒由此引起),便不敢休息果断直接下山。





    下山时首先进入一片松林和古杜鹃林,松林树上挂满了长长的白胡须,像极了童话中的世界。走进这光与影的森林中,苍莽班驳的树木、树叶在阳光演绎下千变万化,在这血肉丰满的晚秋,与古朴的松涛为伴,是我内心火红的写意,也是心灵的真实物语;这时,所有的灯光和霓虹已被忘记,我的心也深深地被催眠。当回首已然发现树木在肆意伸展,树枝伸向天空,升到天空的顶部。树枝的叶子散开了,充满了秋黄,充满安静而凉爽。垂散的丝线带着晶莹的露珠和天空泛滥的云彩直透心间,无端入梦的丝线深深刺入久久未眠的双眼,多日的心灵疲惫得以舒缓,在梦里才忆的场景竞是如此真实。

    下坡路实际上并不长,沿途美景使我忘记了记录行程,而且感觉不到是在走下山的泥泞路面。

     向导让大家休息一会儿,顺便等一下后队,与后队用对讲机联系好久了都没有回音。


雀儿山牛场在望

   雀儿山牛场也是适合宿营的好地方,地势平坦且有水源,如果从屋脚乡包车到羊棚后开始驴行,在这里宿营也是最佳宿营选择点。营地在雀儿山南边,大山挡住了北面刮来的寒风,向南向西地势开阔周边风景好,大家在等后队时拍了不少照片。


回望牛棚,背后是青山和草甸。

    向雀儿山垭口出发,争取一口气走上去。

     伟哥和雯姐上来了,这可是海拨4242米的雀儿山垭口,给这两口子点赞。



    胖胖的飞机兄也上来了,这个据说走过“狼塔线”的老驴,意志力也足够坚强。平时话较多的他,估计是累惨了,上来也不说话,光听到喘气声,山上的氧气含量严重不足,飞机脸色胀得发紫。这都第三天了,硬是没掉队。佩服!

     快登上垭口时马帮赶上了我们,赶马的小哥非常惊讶我们两个小时才走了五公里,觉得也太慢了!


    这里的风景适合拍广角,视野比较开阔,站在坡顶看金色太阳光洒向远方的大山,大山广漠无垠无比壮阔,一切都是充满新奇而美丽。我让老庄帮忙拍了几张个人照片。风浪”站在垭口久久不动,心中也在体会大山给予心灵带来的震撼。



    过了垭口,沿着山脊一路继续前行,前方的大山又是另外一番景致,山在蓝天白云下呈现出一种空濛之美。心灵在这一瞬间被大山净化,四十余年来内心繁杂灵魂被涤荡的干干净净。

    远远见到马帮在营地升起了炊烟,阿龙说今天不在这里宿营,还要翻过山去,马帮的马夫烧好了开水,可以下去灌装,听说要下坡再上坡大家就都不下去了。




     下午二点多,翻过据说是最后的一个垭口,海拨高度4304米。经过垭口边上一处堰塞湖。堰塞湖是在一定的地质和地貌条件下,由于河谷岸坡在动力地质作用下迅速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冰川、融雪活动所产生的堆积物或火山喷发物等形成的自然堤坝横向阻塞山谷、河谷或河床,导致上游段壅水而形成的湖泊。而具备一定挡水能力的堵塞河道的堆积体称之为堰塞体。堰塞湖又称不期而至的湖泊【百度】。

     垭口的道路很宽广,却有些荒凉,植被因海拨较高又是风口上很难生长,当地放牧的藏民修了几个玛尼堆,我因景色不好就没拍照,事实上在雀儿山垭口最高点拍照是值得纪念之地,事后有些后悔。

     过了堰塞湖,接着又是下山路,道路泥泞加湿滑,大家走得十分小心,穿过这一片古杜鹃树林,每一棵树种都有上百年之久。认识古杜鹃树还是1998年在井冈杜鹃山顶上见过,这种树生长十分缓慢,是非常少见的珍稀植物。

    过了杜鹃林后,又进入沼泽地带,这是我认为全程最难行的路,它让我真正体会到当年红军战士过草地的艰辛。刚开始进入沼泽地行走没有什么经验,一脚踩下去,整个脚深深陷入,以至于登山鞋都留在泥浆里,后来见别人走草棵上才不陷就有样学样。

    沼泽地大约有五公里,不能走前人的路

    向导见我走得很好,临时决定让我开路带前队通过沼泽地带,他在后面指导后队如何穿过沼泽地。但我这个临时领队当得不合格,多次带领队伍陷入困境。

    这里牦牛看着有些萌萌的感觉,黑白相间的毛色,一尘不染,比林中见到的牦牛干净多了。

    萌萌的眼神看着我们这些穿着红红绿绿的外来生物,大家可不能大意哦!特别是穿红衣服的美女千万不能靠近拍照。

     太阳西沉时,远远见到营地升起的炊烟,塔斯沟山腰营地在山坡上,见山走断腿的谚语我还是懂得的,估计还有好几公里。认为接下来不会迷路,便迈开腿快速前进。

     今天徒步22.39公里,总上升海拨650米,用时7:58分。露营地海拨4013米。晚饭是腊肉配米饭,饿馋了,真香!

经典徒步线路
本帖最后由 鄱湖牧童 于 2018-7-20 16:54 编辑


      10月2日 (登山的第四天 )

      塔斯沟山腰营地——原始森林——邛依村

     昨晚的营地依然很糟糕,地面潮湿又整夜下雨,简直是搭建在沼泽地和牛粪堆上,帐篷外草地没法行走,营地鞋都不敢拿出来穿,怕再次浸湿,只好穿昨天湿透的登山鞋和湿袜。但庆幸的是高反头痛状况稍稍好些,进山以来第一次进入了深度睡眠,几天来所有的疲倦一扫而空,精神又允满了活力,对未来能前行多远的忧虑也随之而去。

     早上约6点起床,去森林里接水洗漱,山泉水冰冷刺骨洗脸刷牙简直是一种刑罚(回来后近一个月都喝不了凉水,牙龈严重受损)。


     见开饭还早,就四处走走,塔斯沟风景还是蛮美的。清晨的塔斯沟营地,淡淡的薄雾尚未散去,牛棚的上空飘动的炊烟,远远看去若有若无,像是仙女舞动的轻纱。初升的阳光洒在山林间,染上了深深浅浅的金色,山坡绿草上的露珠在晨光映照下,闪动着五彩的光。解除束缚的驮马在吃草,似乎沐浴着雨后阳光下的自由,七彩的帐篷是送给大自然最珍贵的礼物,于是宁静的山谷便有了勃勃的生机。

     早饭因距离牛棚木房子较远,路面泥泞,我不愿过去,自己煮了面条和蔬菜汤,简单吃了些后,便收捡行李。帐篷因结冰和沾上泥水捆扎后重了一半以上。

     马夫小哥来归还昨晚向我借的头灯,说他找了一个晚上的走失的驮马,裤子全弄湿了,高原的山上潮湿阴冷,晚上最低温度达到零度以下,我昨晚饭后没及时加衣物,都差点失温,马夫小哥为了寻马不知吃了多少苦头。


     上午8点30分准时出发,上山就开始进入树林。今天上升海拨高度不会多,上上下下最多100至300米之间,但下山高度落差大,如果走得快,午后便开始下山,有1100米左右幅度的下降。

   第一梯队的几个强驴在林中穿行。

    上午10:41分到达第一个牛棚休息点,大家吃点东西,补充些水。

    早上阿龙给了我一个皮蛋,剥开后吃掉,见左拇指因前天被水果刀割伤后开始结咖。当时是用思思的药、蓝冰给处理的伤口,小小的伤口在原始森林不处理是很危险的,容易感染。


    又要开始爬山,我已经适应了高原的行走,现在的实力较强,可以做到晚出发早到山顶,先让他们上去。

    12:30分,我们登上今天最后的一个山口,这里海拨高度4191米。

   山口的树木不知是雷击还是人为破坏,显得较为荒凉,仿佛致身于外星球。

   在放牛人搭建的小木屋边上小坐一会儿,顺便等等后队。



     下午开始下山,听向导说落差下降有1100多米,心里着实担忧膝盖会不会出问题,不敢走太快。后见全是软质土路就放心了,走得快无非是摔跤罢了。   


     马帮老杨赶着他的马儿从后面赶上来了。老杨说今晚杀羊吃,大家AA制问我加入吗?我当然加入!

     红色的驮包是我的,已经被灌木刮破了好几处,有点担忧里面大背包破损。

    和夏克中途休息时,见脚下遍地是可食用的磨菇。

  又走到一处平地,有草地、溪水、蓝天白云。

      终于见到了村庄,见到了村庄意味着已经走出无人区了。


    站在坡上远远望去,阳光下的邛依村环抱在群山之中。山脚下草地边有一条小河沿着山体流向远方。秋色的草地正中建有一座蓝顶金身白底的佛亭,显得庄严肃穆。几棵大树伫立在空旷的草地中,牛马三三两两自由的在吃草,靠山的树木从草地边缘向山上逐次递升,直到被云雾环绕。小河上游的散落着几栋藏式石木结构民居,被木栅围着形成的院落阴凉处,几只黑头白羊趴在那儿显得有些庸懒,小河中游草地旁边有一栋木屋,那就是传说中“邛依客栈”。


    一条小路沿着河流方向贯穿草地,我们经过河边一字排开的八座藏式白塔,来到木屋门前,这应该是今晚的宿营地。

      邛依客栈是村民合伙开的自助式客栈,所有的商品明码标价,房间内没有被褥没有客服,客人用自带的睡袋入住,无论是住自己的帐篷还是住木屋标间每人二十元一晚。

     我和伟哥及夏克15:23分到达目的地,历时5:48分(扣除休息时间),行走15,7公里。邛依村海拨高度3132米。

     我依然选择住帐篷,夏克选择住木屋。队友风浪在是否露宿和住木屋之间内心一直在纠结,直到我说木屋中有跳蚤,进入身上很难清除,他担心回家被母亲责备才最终选择建帐。营地边上是奔流不息的小溪,,我取出洗漱用具到河边将身体打扫了一遍,却不敢洗头,小溪里的水温可不低。

    将帐篷取出后并不急于搭好,全摊开铺在草地上让太阳光暴晒。今早的冰和牛粪已溶解为一体,好几个人还将帐篷放在河中清洗。


   16:35分小马和乌鸦也走到了营地。

    16:59分蓝冰和思思、小猪也走到了营地。

   村长的儿子向我们推荐这里山民刚采的松茸,只要60元一斤。


    17:16分“伤员”杰克也到达营地,最后就剩下二哥和老妖了,老妖是个老“伤员"二哥估计是陪伴他。

本帖最后由 鄱湖牧童 于 2018-7-20 17:30 编辑

     风浪这次带的是牧高迪高山四季帐篷,平时很少用。这几天睡得太热水汽在帐篷内凝结成水,搞湿了睡袋,我帮他检查后发现他风窗没打开、雪裙没卷起,致使热气排放不出。

    营地边上的玛尼堆有些年头,上面的石块刻有藏文,不知是什么内容,感觉很神圣。



     阿龙去村民家将羊买回来了,正在称重。这只可爱的山羊,将进入我们的腹中,是不是有些“残忍”,将我从南昌带过来并沾过我的鲜血求生刀借给马帮的小哥杀羊,并和他合影留念。

     请美女思思帮拍一张杀羊的照片,善良的思思不敢看杀羊,背着身子给我拍,发现图像全拍在地面上去了,没我啊!喊她重拍结果头都不敢回就跑了,只好请风浪拍摄了几张杀羊的照片。



     几个摄影大神在拍火烧云,我也去凑凑热闹。

    驮马已经关进了马圈内,马夫买来牧草撒满圈内,并解下铃铛。

  夏克住在木屋内的帐篷,房间不错。

    和我们同行的另外三位广东来的“大侠”和他请的马夫已经开吃上了,桌上摆了一些好吃的酒菜,包括下午刚买的松茸。

    向导阿龙在用柴火帮我们炖原味羊肉汤,阿龙给了我一块柴火烤的羊肉尝尝。真香!

    晚饭大约在八点钟开始,我吃了整一大锅羊肉泡的米饭,飞机及伟哥他们几个直呼羊肉味道太美了,一辈子没吃过这么好的羊肉,让村长的儿子送了好多啤酒来要一醉方休。我也认为羊肉味道确实好,阿龙说没放什么佐料,只放了一把从村民树上摘的野花椒罢了。




     饭后冯科及夏克要拍星河,我也取出三脚架和微单拍摄星空,这是我拍的。下面是专业摄影师拍,看了别人拍的大片,我发誓再也不玩“单反”相机了。这是冯科与夏克等人拍的夜景。



                                       

      

     10月3日 (登山的第五天 )
    邛依村——邛依山垭口——卢社村——通天河——水洛桥(水洛乡上客栈)


    凌晨6:30分起床,昨夜是五天登山以来,睡眠质量最好的一宵,睡眠太沉太实了!假如帐篷外有危及安全的事我都不会知道,这可是野外大山深处,危险无处不在。但是,多日来的思想压力和高原反应及超级疲倦的情况下,彻底放松了自己,睡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安稳好觉,心情觉得特别舒畅。

    穿上昨日阳光下晒干的登山鞋,在营地边上走走,营地是那么的安静,勤劳的马夫在给马匹提水喝,驮马关在圈子里有吃的牧草,一宵连个喷嚏都没打,似乎也知道我们需要安静的休息。

      早饭是阿龙煮的面条,里面放了不少好料,味道不错,可就是偏咸了些。我还是坚持吃完,然后灌好了热水,冲了一壶橙汁水,和大家抓紧收拾行李。

     赶早入山采摘磨菇的牧民从玛尼堆前经过,我和她用藏语打招呼,她用汉语说您好!非常真诚的问候声,聊了几句她的服装,原来她是普米族人,祖先是古羌人,信奉藏传佛教,邛依村全是普米族人。

    上午8:20准时出发,老妖、杰克这两个膝盖伤的队友决定和广东的三位“大侠”包车去水洛乡,走路过去大约20多公里,坐车需60多公里,村民刚开始要人均300元包车费,后来见大家走到村口还不准备包车时,才让步人均收200元。

     我对昨晚阿龙在羊肉中放的本地花椒味道念念不忘,准备向村长的儿子购买二斤花椒带回去,可惜的是村长家没货。

      黑头白羊

     过了小山村,是一路拨高沿着盘山土公路直切上山,从海拨3157米开始爬起,基本上无路可循,坡度又长又陡。我走得很快,转回身后发现紧紧跟在我的后面是冯科,从一开始落在后队的这位帅哥,想不到竞有些实力,一直以来认为他是弱驴呢!  


    大家今天整体水平较高,我上坡后没几分钟,后队也全部上来了,中间还掺杂着遇到的三个重装客,背负40—50斤的重包,毫不费力的样子,真是好样的!

飞机说这都是些什么牛人,二个小时内上升800多米高度,不带这么玩的,喘口气的时间都不给。

    休息时脚下生长着不知名的红色小果子,有人说是“红豆”杉,红豆结在杉树上,这种红豆结在滕上,怎么能称为红豆杉呢?

进入树林后大家迷了路,听见左边方向马帮传来铃声时,才知偏了好多位置。


     还要翻过最后这个山头,已经走了近三个小时,大家累极了!这么累的情况下,队伍没拉开多少,我真佩服后队的这些队友,我站在坡顶对山腰下的小猪说,好样的,加油!小猪帮我来张照片,小猪说太远了,拍不清楚,我走近些拍。

    二哥利用大家休息时间拍了几组照片,摄影师拍东西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树上挂的普通风马旗在蓝天照映下格外美丽.


    中午11:40分,大家到达邛依山垭口,决定在此吃路餐,我将唯一的二个桔子送给几位女队员,自己吃杂粮饼干配果轸水。

   几个队员与重装背包客合影,敬佩同行坚韧不拔的毅力。


    中午12:20分,从邛依山垭口下山到水洛乡客栈有17公里,全是下山路。我走过很多下山路却从没有走过这么长这么陡的下山路,对我是一次挑战,对其他队员也是要命的考验。

    下山的冯科走得很快,一度他和前队失去了联系,后来,我们在大山里喊了他好久,都没有回声,向导还去后边寻他。大约半小时,后队传来对讲机声音说冯科找到了,原来,他走错到一条岔道上去,发现走错后原路返回,着实把大家吓着了!




     向导阿龙,要我压压前进的速度,防止再有人超过我(我带了对讲机)。

     第一梯队走在前面,与后队保持了约400—500米的距离,伟哥发了我一支烟,我欣然接受,边走边抽,甚至还有心情和他聊天,下山的路不是很难嘛!



     路中间倒下一棵多人都抱不下的大树,树皮全脱落,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树,我和风浪及浩浩十分惊叹。

    见一菌群,通过请教向导后才知是著名的马蹄菌,形似马蹄状,划入有毒品种。

     山上的红叶真漂亮

    望着高耸入云的电线塔,心中对中国电建的工程师们在如此险峻的地理条件下建成宏伟高塔,为山区人民送去光明表示由衷的敬意!

    见到了公路后,通过对讲机请示向导,要继续穿过公路直行下山,接下来的路又不好走了,全是又陡又滑的沙石路。

     穿过无数次公路,来到了芦社村,在路边休息时,夏克要接山泉水喝,见山泉水干净没有污染,我没做声(制止了好几次)。


很棒很棒 景色大美  
很精彩的游记----------------顶
本帖最后由 鄱湖牧童 于 2018-7-21 14:55 编辑

    远远瞧见二个牧民各抱着一箱牛奶和啤酒走过来,我认为是要出售,结果不是,她们是要带上山去的食物。见我真想买,告诉我二公里路外的村南边有一小店,可以买到商品。我一个人跑步过去,买了五瓶啤酒和五根火腿肠,当场解决了一瓶啤酒和一根火腿肠,站在农家的围墙内等队友,后见队友们朝另一个方向下山,没有过来,赶急将啤酒等放入背包入急速下山。

    在一棵老树下,终于赶超上前队的夏克、冯科及云海夫妇,为了减负(更多的是真诚的心意),取出啤酒及火腿肠和大家分享,结果几个人都不想喝,在我的再三劝导下,夏克和冯科喝一瓶,我和云海共喝一瓶啤酒,剩余的啤酒又放入背包。

    下山时路遇一队自驾车友,其中一川A的司机说可载我一程,对他们的好意我表示了谢绝!


    这条蜿蜒的山路一眼望去,大山峡谷中的山岭朦胧欲睡,似乎要把光秃秃的、千沟万壑的躯体,舒展在耀眼的阳光下。

    山坡上有座土司时代的碉楼残迹,孤立在蓝天白云下,很是醒目。

     下方红色的屋顶是我们今天预订的客栈,下到底部去可谓是艰难重重,不好下哦!

      回望刚走过的路,是用尽了精力和体力,脚底隐隐作疼,可能磨伤了脚板!

     17:02分抵达水洛河乡(当地人称之为通天河),河谷海拨2104米,我全天行走23.31公里(绕了几公里去买啤酒)。街道两边是破烂不堪的经营工程机械配件的小店,偶尔有一两家经营百货和餐饮,这是水洛乡吗?一点也不像乡政府所在地。

     世上有一种猪,即使从未见过,也会为其名字而垂涎三尺,这是传说“文成公主”赐名的藏香猪。

     小小的藏獒显然有些敌意。

     包车过来的老妖、杰克和广东三位“大侠”出大门来迎接我们。

     站在当地最“豪华的酒店”门口请老妖帮助照张像。

     终于可以洗澡了,唯一的洗澡间门口排起了长龙。

     晚上8:45分开了二桌饭,听说还杀了一只鸡,炒了十几个菜,几个酒友凑在一桌,我内心想喝但最终还是没敢喝(下午已喝了一瓶半啤酒)。

晚上我又和夏克住一间,终于可以睡床了,并且店里有4G信号,和家人用微信视频,告诉家人几天来一路平安,发了些图片过去。了解没有什么重要事后,心也就放下!





                                   七

   10月4日 (登山的第六天 )
   水洛客栈——嘟噜村——金矿——呷洛村(藏民家)

   早晨起床后,饭店老板指责我和夏克亵渎神灵,房间门口的风马旗是藏族人信仰,怎么能挂晒衣物,吓得我赶紧取下来,连说对不起。

   早餐是大米稀粥,饭店老板亲自用柴火煮的,另外每人一个鸡蛋,没有咸菜,与昨晚丰盛的晚餐差异太大了。等大家快吃完了,女老板才将咸菜买回来。

     7点半钟不到,接几个伤痛队员的吉普车已经开进了院子里,多少钱一位我没关心。据说有五六个人要坐车。我也有些心动,昨日的下坡山路将脚底磨成了水泡,走路特别疼,听向导说今天有30多公里的公路行走,这么长的公路行走脚板都要走断。

8:40分出发,在小镇上想帮雯姐搭个顺风车,人都坐上车了,后来估计是不顺路又下车,转坐后队思思她们几个的包车。

    穿过通天河桥,有中国电建的工程车在施工,一路灰尘满天,我们沿着土公路向前,偶尔与汽车相遇时吃一嘴脸灰尘是免不了。我和夏克及阿龙走在前面,老庄和伟哥走在第二梯队。

    公路上无遮无挡,大家在阳光下暴晒,裸露的皮肤容易被强烈的紫外线灼伤。

见一牧民背着一奇特的锅具,伟哥上前问人家是做什么用的,原来是酿酒用的。

    路上零星散落一些小村落,村子整体较为破败,但个别房子外观很奢华,路上遇见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我后来才知道我们所经过的东拉村、四翁村等是“旭米人”集居地,旭米人是藏族一支系,有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婚俗文化,其婚姻形式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为人类未来的婚姻形式,旭米人除了语言上与当地其他藏族稍有差异外,其装扮、宗教信仰等并无两样,村里藏族旭米人大多都会说汉语,对外交流沟通也没问题。

    我站的下方就是3号引水涵洞,国家投入几十个亿的资金,将通天河建成集发电和防洪为一体大型综合性混凝土坝。工程量浩大,是否造福人民现在不好论断,但通天河要成通天湖了,再过几年还有这种风貌吗?

     路很好认,沿着弯曲的通天河公路一直前行,走到一大变电站时,我们前队三个人绕着电站而行,走过去后发现是绕了一个完整的圆,接近有二公里的路程,后队本来是距我们好远,现在老庄和浩浩又和我们会合了。

     路边有很多小商店,见店口堆积如山的酒瓶就知道,这里的藏民特别爱喝雪花啤酒。


    地里的青稞黄了,又到了丰收季节!

正午的阳光下,通天河峡谷虽拍不出唯美的画面,但山体气势雄伟壮观。


     中午我们几个在路边小店,买了水和牛奶,吃了些干粮。

   水洛金矿在望,有很多人知道90年代“水洛金山的称谓,讲的就是水洛河流域,也就是发源于亚丁三神山的白水河在都鲁村交汇,水洛河上游发现了大量的黄金矿场,也就酿就了90年代名声大噪的水洛河淘金热。

     “金矿”这个地方走过“洛克线”的都知道,其实他不是一个村子的名字,他就是矿产公司采矿的时候留下的一栋两层楼房,当时是他们办公和生活的地方,现在已经废弃。

     走到这里,我的两只脚底估计磨出了水泡,每走一步火辣辣的疼,不愿意走下坡路,要到达金矿要先下坡后上坡,伟哥和夏克不想绕道,想直穿过去,我只好依他们,伟哥在雯姐不在的情况下,似乎神勇无比,始终走在前面。

    上了坡见一牌子用藏文、汉文、英文写着央金家民宿客栈,这不算新奇,关键是牌子上有一个卡通形象的藏族姑娘设计得好,还有微信公众号,说明这家店老板超现代了。

     站在通天河与白水河交汇处拍照留念,白水河是亚丁三圣山冰雪融化后,因水质色泽呈乳白色,它的水质清洌、因此被当地藏民亲切地称为“牛奶河”。沿白水河河岸逆流而上,是当年美国探险家洛克、今天的徒步爱好者朝圣雪山的方向,也是前往香格里拉的必经线路之一。

    我和伟哥在白水河合影,原计划有一天在此宿营,向导说场地不好,正在修路,山体容易滑落细石,临时更改为住呷咯农家。

     在这条传说中的黄金产地,想在河边寻找了一些“石头”,寄希望有“狗头金”出现。从上往下看河水真像一条牛奶河。

1    5:45分开始上坡,夏克说户外助手轨迹图上是六连弯,全是上陡坡,加上山腰正在施工修路,土石塌方严重,我们一路心有余悸的往上行走,害怕被石头砸中。

     远方云层摭住的地方就是雪山。


     终于走到了第六个弯,结果发现还有二个弯,便一鼓作气走到垭口,远远将夏克和伟哥抛在后面,走这8个湾历时57分钟,从2500米上升至3100米。伟哥上了坡顶后对我说牧童,你牛、你真牛,我赶不上你的体力。

    在垭口休息时,阿龙用对讲机说他的对讲机快没电了,要我把我的对讲机给他。好久没有二哥的信号了,没有对讲机没法与二哥联系。

    我让伟哥和夏克先走后,在原地等了半个多小时,垭口寒风好大,穿在身上的湿衣服没法换,浑身冷得打哆嗦


    终于等到阿龙上来,正好呷咯农家店老板骑着摩托车来接我们,我将对讲机交给了阿龙,阿龙骑着店主的摩托车下山去接二哥他们。

    店主则领着我一路小跑继续向前,在太阳快下山时呷咯村在望,我也赶上了伟哥和夏克。



     17:40分到达呷咯驴友之家,全天历时7小时47分(已扣除休息时间),行程31公里,上升海拨高度950米,呷咯驴友之家达到3045米。


     后来阿龙用摩托车接了两个人,一个是副领队乌鸦,乌鸦离目的地还不到3公里路程,因无人坐摩托车,她只好坐了,这位完全有实力走到终点的川妹子,坐上车以后她后悔极了。另一个是风浪,他计划之中万一走不动就骑马的帅哥,今天最终没有骑马,改骑坐摩托车了。

本帖最后由 鄱湖牧童 于 2018-7-23 09:34 编辑

     我的脚底水泡太大,致使走路困难,请蓝冰帮助挑破水泡,放出黄水作消炎处理。因脚底皮肤较厚,针刺不穿透脚皮,用剪刀剪破皮肤放出浓水,这一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挤压了多次,每一次挤压都是要命的疼痛,终将黄水挤干净,上了紫药水贴上创可贴才完事。搞好了伤脚见店老板对我的急救包感兴趣,留下几个创可贴,将急救包内的药品和温度计送给了女店主。

     晚饭是老妖帮助煮的,这位在深圳工作老家丽江纳西族的帅哥,给大伙上了传说中的美味藏香猪肉,并炒了几个小菜,然后在呷咯驴友之家的大厅内,大家围坐一桌吃饭喝酒,菜管够、饭管饱。

    晚上所有的队员睡在藏式民居的二楼大厅里。

                                    

    10月5日(登山的第七天 )

    呷咯村(藏民家)——呷咯垭口——呷咯牧场(营地)

早晨醒得很早,睁着眼睛看着藏民的屋顶,不想动也不能动,昨天的长路并没有使我腰酸背痛,身体感觉还不错,只是晚上睡得不踏实,大家睡在一起彼此之间呼噜声吵得睡不好,想上厕所因要跨过很多人很不方便,尿水腹胀得痛苦。好不容易天刚微亮便走出藏居,一片阴翳的天空,乌云厚厚的压着山顶,只有极远处的天空有点蓝色,担心今天上山会不会下雨。

    这是一个典型的藏式村落,各房子之间分散得较开,房子外观修建得极为奢华(我认为不超过20万的造价,房主说花费了50万),但屋子里面却空荡荡的,没有什么家什。一楼关养牲畜,二楼起居,阁楼放柴火。昨天风浪说牧民富不富有看客厅里有多少个铜盘,一个铜盘是代表家庭向佛祖敬献的财富多寡。

农家缺水,只打了一小缸水涮牙,脸就没洗了,转身回屋里时,发现放马的小哥睡在牛棚里,底下只垫着一个羊毛垫子,身上盖着一个薄薄的毯子。这个傻孩子,别人都睡屋子里去了,只有他嫌自己脏不睡藏民家中。这个比我儿子大不了几岁的小哥的品质感动了我。我将自己的户外求生刀送给了他,看得出他是真的很喜欢。

     8:20分,收拾好行装准备出发,大家精神饱满,特别是昨天坐车的几个队友,经过一天的休整,多数人缓过了些气力。风浪决定骑马上山,昨天没坐车有些后悔,说走得太累了,今天得缓缓气。

    临出发时来一张个人照,背后的牛棚是放马小哥住了一宿的窝,夜间最低温度可是5度以下。

     出门就是上山路,从3045米开始登山,一直要登上4400多米的高度。上山的路极为不好走,沿着烂泥路而上,刚开始我走在后面,脚底水泡还是没搞干净,走路不得劲。

     回望呷咯村,低处的山谷里,青稞熟了,金黄金黄的好像是铺上一层厚厚的金子。在蓝天白云下,那些红蓝相间的民居,是赋予人们美好生活的想象空间。

    半个小时过去,全是上坡路,昨天的伟哥是强者,今天看来也不行了。

     杰克大摄影师难得走在第一梯队,紧随其后是云海夫妇。泥石流冲刷后形成的路面非常不好走,本来上坡超费力气,湿滑又添一种困难。

运木头的牧民

    蓝冰、思思终于和我一个队了,今天是第七天,难得和我一同行走,说明昨日的休整是有效果的,伟哥、老庄、浩浩、飞机等人今天明显体力跟不上,落在后面。

     风浪坐着马上来了,省了不少力气。

     12:40分到一垭口,我和思思、蓝冰、云海夫妇几个在一棵倒下的树边路餐,路餐除了杂粮饼干外,另加昨晚在藏民家中买的小苹果,样子虽不美观,但味道酸甜可口,连吃了三个。


     终于看清这不是马来着,而是驴或骡子。

     14:00登上呷咯山垭口,海拨4250米,这是我登山以来最累的一次。上得垭口,依然有玛尼堆,附近挂满风马旗,但周边是雾锁山头,思思对着玛尼堆说希望老天保佑她可以见到山顶的风光,她就没有憾事。


     我见云雾中微微透亮,对大家说最多十分钟雾就会散去,能让大家见到山顶风景。果不其然,五分钟不到雾就散开了。


     等向导阿龙上来后,我们又继续上行。每走一步喘息得厉害,内衣全被汗水湿透,到了山顶温度较低,稍作休息,加了一件速干衣。


      这时海拨高度有4400米,脑子又开始胀疼,脚步有些虚浮,象踩着棉花在行走,没心思观景,只顾低头走路了,感觉真的好累,完全是凭着毅力走完这一程路!




      下午15:00左右,雾开始散去,蓝冰、思思、小溪姐便不想走了,在这还算美的地方摆好各种姿势,请云海拍照。

     远远瞧见阿龙领着浩浩、老庄、乌鸦及飞机先后上来了。


   

    我继续前行,山顶路段不是太难走,但也走了一个多小时,在下午16:50到达呷咯营地,夏克和风浪早到了帐篷已搭好。

   今天历时6:37分,行走路程16.4公里,上升海拨高度1386米。





     营地是一个牛棚场地,地面倒是平整,但满地牛粪没法下脚,找了一个稍好的场地建好帐篷后,钻进去换下冰冷湿透的内衣,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喝了一壶姜糖水,整个人的状态才缓和。


    营地外面较冷,好几个人聚集在牛棚内烤火,吹牛聊天,顺便等饭吃。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