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山生态观察记 - 贵州 - 8264户外手机版

  贵州
本帖最后由 户外之马 于 2018-9-5 18:21 编辑


  自从喜欢上户外运动以来,就像着了魔似的,一有空就忍不住往雷公山上跑。因为经常走雷公山的缘故,户外朋友给我取了个“雷公王子”的绰号,最近,又被家里人戏封了个官:“雷公山生态巡视员”。王子也好,巡视员也罢,其实我都当不了。但我曾经向雷山供电局的领导请求过,退休后给他们当义务巡线工,他们嘴上虽说欢迎欢迎,估计也不会把它当真。说真的,如果哪天需要雷公山生态义务观察员,我一定要去报个名。
  素有“物种基因库”之称的雷公山,上世纪初还有野牛——我猜测可能是羚牛之类的大型食草动物——因目标大,性格温顺、行动迟缓而被猎杀绝种。解放后华南虎仍然出没雷公山,雷公山区还出了个比武松更厉害的打虎英雄吴德俊,他一生共打死老虎九只而被周恩来接见。文革到九十年代初,是雷公山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不仅大量的野生动物被捕杀,而且很多名木古树被乱砍滥伐,雷公山东坡上至今还残留有运木材的公路路基及两台拖拉机。现在的雷公山,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特别是禁枪以后,雷公山的生态出现很大变化,大型野生动物发展得最快最多的,要算野猪,山里随处可见野猪翻动泥土觅食的痕迹;2012年两汪乡一村民被黑熊咬伤住院,也是生态变好的一个佐证,今年春天又有护林员在掌水坪附近发现黑熊窝和两只黑熊幼崽,可见生态确实向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雷公山的生态得到一定好转和改善,但仍然不容乐观。近年来,因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分子为了采集到青钱柳的嫩叶,砍掉几抱大的青钱柳古树;为了制作根雕工艺品,把古楠木连根盗走;为了满足一些人对“野味”的需求,偷偷捕捉蛇类、蛙类等野生动物,有时深夜都有人上山射杀会滑翔的夜行动物鼯鼠,甚至连雷公山独有物种雷山髭蟾都不放过;而一些伪驴友,不仅给雷公山带来大量的垃圾,还挖走山上的兰花等珍稀植物,更恶劣的是,有人竟用矿泉水瓶把蝾螈和龇蟾蝌蚪抓走!在雷公山上,我经常遇到提着编织袋的“捕蛇者”,听到密林深处“吱吱吱吱”的电锯声,半夜常看到射向树梢的电筒光、听到偷猎的枪声。但最令人心焦的,是去年某媒体上说,将在雷公山建通用飞机场和观光火车,如果真是这样,我无法想象雷公山上的野生动植物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应单位同事的邀请,本次进雷公山,主要是观察雷公山的一个特殊物种——尾斑瘰螈。尾斑瘰螈是和恐龙同时代的两栖动物,因进化过程中体内拥有河豚毒素而得以存活到今天。为我国独有物种,原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广西一带,现在生存地已压缩到雷公山和梵净山海拔800-1800米的几条溪流中。2000年,尾斑瘰螈与雷山龇蟾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中国“三有”保护动物名录),这无疑是件好事。但仔细一想,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连个二级保护动物都算不上,仅比老鼠、苍蝇强一点,如果它们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上哪去伸冤啊。一旦它们从地球上消失,我们将悔之晚矣!
  本次观察活动虽来去匆匆,还是收获不小,最大的发现是:尾斑瘰螈生长在发源于原始森林的溪流中;以第一块农田为界,农田排水口以上有较多分布,农田排水口以下只有少量分布,甚至完全没有。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