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达环线探路记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羊肚菌 于 2020-8-18 02:21 编辑
2003.8月,乌市关雁-关老爷子就是在黑沟流域的西达坂出事的http://outdoor.sohu.com/20070304/n248495165.shtml
3、2、4号路段风险太大了,特别是南天池西达坂上下可能需专业设备,
本帖最后由 行云流水ss 于 2022-10-31 01:05 编辑
言归正传。到达白河农家乐时天空正下着小雨,且雨滴越来越大,赶紧下河谷打水后进入未上锁的白毡房内避雨。这是一个理想的营地,毡房内空间宽敞,有铺着花毯的通铺和长条桌,还有一架高低床。当晚我便在此烧水做饭宿营。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前半夜的狂风暴雨将毡房吹打的噼啪作响,常常将我惊醒。后半夜雨停风歇,寂静无声,我却辗转反侧,再也睡不着了。索性披衣起身,品茗静思,默默地怀疑人生。这是每次探险都会出现的场景,寂寞的夜里独自发呆,想不明白自己所为何来。真的是探路吗?好像又不是。
孤独雨夜,默默翻看两步路中的线路资料,忽然发现2017年9月已经有人前往阿克苏沟至南天池探路,并且上传了轨迹和照片。
本帖最后由 行云流水ss 于 2020-8-23 20:08 编辑
2018年8月22日19:15,走到2016年古尔邦节自驾探路时爆胎折返的水泥桥处,桥上是我的背包和手杖。
8月22日20:12 沿阿克苏河东岸的土路向北徒步上行8.5公里(加上去河边打水,当天徒步记录为9公里),20:15到达海拔2390米的阿克苏河东岸边的一个牧民点兼农家乐,这里有一座土坯房、一座白色简易房和一个白色毡房,但此时却寂静无人。据次日遇到的牧民讲,这里只在天气最热的七、八月份接待游客,现在牧民已经下山了。
土坯房的墙上用白石灰刷着哈萨克文“白河农家乐”的字样和电话号码“13319232904,15160892973”,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与之联系。
顺便说一句,“阿克苏”在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中是“清澈的水”“白水”之意,而阿克苏河正因颜色灰白而得名。
学术界通常把使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称为“突厥语族民族”。我国突厥语族诸民族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一带西北地区,包括维吾尔、哈萨克、土克曼、撒拉尔、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塔塔尔、裕固七个民族,2000年约995万人口,人口最多的是维吾尔族,其次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撒拉尔族介于10-20万人间,1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小民族有3个,他们是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和裕固族。突厥语族民族以其勤劳和智慧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各自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另外,因使用“阿克苏”这个名称而在新疆更加闻名的,是位于新疆南部的阿克苏市。阿克苏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上游,因水得名,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 古为中国秦汉西域三十六国的姑墨、温宿两国属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是阿克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兵团农一师师部所在地。
阿克苏市广为国内户外爱好者所知的原因是其正处于我国著名徒步线路乌孙古道、夏特古道的南端。
本帖最后由 行云流水ss 于 2020-8-20 16:13 编辑
2018古尔邦节博格达山区阿克苏沟–黑沟探路记
(2018年8月22日–26日)
2018年8月22日是穆斯林传统节日古尔邦节,新疆放假加周末连休5天,于是我决定继续去乌鲁木齐市以东的博格达山区探路,以完成我2013年以来想要优化博格达大环线这条国内经典徒步线路的心愿。
D1(8月22日)。上午11:30,我从石河子市乘车出发,经G30国道绕过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于中午15点到达达坂城。如今的达坂城已经成为乌鲁木齐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昔日的古城早已旧貌换新颜,城内既看不到硬又平的石板路,也不再有家家户户售卖的酥脆大豆(在达坂城区内的G314国道边仍有两家卖大豆特产的商店,其它大豆专卖店多迁至达坂城以西的G30京新高速北侧的国道服务区,那里更便于路过的旅客购物,生意更好)。然而,王洛宾歌声中那个大眼睛长辫子带着妹妹和嫁妆坐着马车出嫁的美丽姑娘依然令人浮想联翩。达坂城的中心就是G314国道与城区主干道洛宾路的交叉路口,而城区的餐馆都集中在G314国道的两侧。正值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城区的餐馆大都歇业。肚子早已饿的咕咕叫,顾不得多想达坂城的姑娘,辗转进了一家仍然开门营业的店名叫作买扎羊杂拌面王的餐馆。这家餐馆在G314与洛宾路交叉路口以西大约400米处,位于G314路北,附近只此一家餐馆仍在营业。南来北往的食客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店里做拌面用的面己经卖光,只有丸子汤和羊杂汤可点,我只好点了一碗羊杂汤。意外的是,羊杂汤真香。三下五去二,狼吞虎咽消灭了羊杂汤,继续赶路。

3:35继续乘车,经阿克苏乡向西过阿克苏河,沿西岸进入阿克苏沟。

途经白杨河流域管理局水利管理中心阿克苏渠首

经过阿克苏渠首继续向北,于下午17:05遇到一处路面被山洪冲毁,车辆无法继续前行,于是下车开始徒步。停车点海拔高度2030米,距离阿克苏河上游最近的水泥桥仍有5公里。
本帖最后由 行云流水ss 于 2022-10-31 01:01 编辑
3号-4号路段的探路
2016年古尔邦节,我第三次前去探路,计划沿着博格达2、3、7号峰南侧山脚下,勘察由阿克苏沟向西通达黑沟的线路。然而,进山时车辆在阿克苏沟爆胎。

在阿克苏沟上行经过的第一座水泥桥附近爆胎,此处距离计划的停车点——开设农家乐的牧民点(也是环博的补给点)只有3公里多远。

自行更换备胎

换上备胎后不敢继续前行,生怕再次爆胎被困深山,于是小心翼翼地将车缓缓开回东沟乡补胎,那里有一家叫做春光配件部的修理部,现在(2018年8月)还在,是距离阿克苏沟最近的能够补胎的地方。在春光配件部补好轮胎,天色已经全黑。本来那段时间心情就不太好,生活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夜幕下,一个人独自站在陌生的乡村道路旁,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走向何方,呆呆地望着夜空,孤独迷茫,满心困惑,再也没有了将探路继续下去的热情,索兴放弃探路行程,连夜打马回府,辟谷守静,思考人生。
从2013年初开始算起,至今过去了5年时间,虽然也数次进山探路,但是,把博格达大环线这个圈圈画得更圆的心愿却始终没有了却。我不是户外从业者,只是一个在荒野中寻找精神家园的流浪者,探路不能给我带来任何收益,只是我对山野的热爱,让我想在那片雪域秘境中找到一条更能触动灵魂的完美线路,这成了我一个时常牵挂的心事。这是我的游戏,游戏本身有乐趣,并与那些具象元素一起充实了我的生活。2018年,我决定继续去博格达探路。下面要说的就是2018年古尔邦节期间我前往3号、4号路段探路的故事,这才是本帖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