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的航空博物馆Aeronautical Museum
贝尔格莱德做为前南斯拉夫的首都,在这座城市里拥有非常多与前南斯拉夫息息相关的建筑,其中南斯拉夫航空博物馆Aeronautical Museum就是其中最瞩目的一座。
因为要到特斯拉机场还车,就预留出了时间到机场旁边的这座博特馆参观。还没到机场就能看到一座具有现代感和太空感设计、椭圆形的玻璃外墙建筑,没错,这就是南斯拉夫的航空博物馆Aeronautical Museum。

南斯拉夫航空博物馆建于1957年,博物馆内一共收藏了200多架飞机,包括滑翔机、直升机、喷气式战斗机和第一代南斯拉夫民航客机等等。其中有不少珍贵机型,比如独此一家的菲亚特G.50战斗机。博物馆内还收藏着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时被击落的美军F-117A隐形战机。
博物馆门口摆放着一架战斗力,但查了好久都不太确认它的型号。

博物馆主体建筑外摆放着很多体形比较大的飞机。有不同型号的喷气式飞机,也有不同攻能的直升飞机,还有南斯拉夫的第一代民航客机等等,看得我眼花缭乱。

这架是德国二战时期的容克52运输机



博物馆内有介绍南斯拉夫航空业的发展,但没有英语说明。售票处的帅哥英语很好,买门票的时候他给我们介绍了一下这座博物馆,回来我再查了相关资料,把我查到的资料整理了一些发上来。
南斯拉夫航空工业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南斯拉夫王国时期。为了扶持新生的南斯拉夫军用航空成立了2家飞机制造企业,分别是位于诺维萨德的“伊卡鲁斯股份公司”和位于贝尔格莱德的“罗戈扎斯基股份公司”。通过购买许可证生产德法等国的战斗机,也小规模生产本国设计的教练机和各型勤务机。
1935年南斯拉夫研制的第一种战斗机IK01试飞成功,1937年南斯拉夫空军正式向伊卡鲁斯公司订购了12架IK战斗机。其后又发展出IK2/IK3战斗机,其中IK3战斗机参加了二战并取得了一定战果。二战结束后新生的南斯拉夫在IK3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S-49战斗机,作为主力战斗机一直服役到1961年。
1957年南斯拉夫航空技术研究院开始研究喷气式飞机。这是一款轻型喷气式教练机,命名为G-2“海鸥”。之后还在G2的基础上发展出了J-1"隼"轻型攻击机,并且凭借优异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出口利比亚120架。“海鸥”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南斯拉夫成功跨入先进航空国家的行列。之后南斯拉夫又与罗马尼亚合作开发了一款攻击机J-22“雕”,罗马尼亚装备的编号为IAR-93。1976年11月在贝尔格莱德首飞,是一款双发亚音速、近距支援和战术侦察飞机。
上世纪70年代,南斯拉夫最大航空企业索科公司开始研发“海鸥”教练机的后续替代机型,。新机型着眼于国际市场,计划研制一种可以替代L-29和T-33教练机的新机型。这就是日后的G-4“超级海鸥”教练机,"超海鸥"在研制过程中就瞄准了世界先进水平。1978年7月17日原型机首飞成功,1980年12月开始小批量生产。南斯拉夫空军装备了136架“超级海鸥”,南斯拉夫“飞星”特技表演队也选用"超级海鸥"作为表演机。
在博物馆外面的空地上摆着几排自己设计生产的机型,图片中间双座教练机是G-2海鸥。单座的战斗机是与罗马尼亚共同研制的J22攻击机。


这架是南斯拉夫第一代民航客机。

走进航空博物馆,一楼中心展区主要是介绍南斯拉夫航空事业的发展,和空军在一战二战期间的战绩。下面图中的这台滑翔机的螺旋桨是木质的,估计是比较早期的飞机吧。

忘记了这张中不是一战时间空战地图

一楼的展厅内还展览了一战二战时空军的文件和一些空军飞行员相关的资料。

这些是南斯拉夫空军飞行员所作的画。

这些应该是飞机使用的武器吧

这几枚是否功勋章呢?

这个应该是军帽上的帽徽。

这本是不是空军飞行员的证书?

博物馆二楼收藏着大量在南斯拉夫航空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机型。如果这些曾出现在一战、二战空战中的南斯拉夫不同型号的轻型飞机、战斗机感兴趣的话,这里很值得来看看。

我在写这部分游记的时候,对着图片里的这些飞机头都大了,不是军迷的我对飞机的认识只停留在民航客机的型号上。在好朋友畅销书作家、军迷白继开的帮助下,我查到了一部分南斯拉夫战机的型号,我把查到的型号标注一下。
IK3,二战时期南斯拉夫的自产战斗机

不知道为什么这飞机上会有纳粹的标志呢?有知道的麻烦告诉我一下。

这里面有200多个藏品,我能查到的型号极少,所以还是有大部分是不知道的,下面的这几个型号我就没有查到。

下面图片中的是F86D,后期改进型战机

这台滑翔机从外型结构上看,估计是比较早期的产物。

这是一种救援直升机

这台战斗机放在二楼展厅的中央位置上,对比了很多机型的相片都不太敢确定它是Novi Avion。如果是Novi Avion的话,它值得摆放在整个展厅最重要的位置上。
上世纪80年代南斯拉夫计划研发一种新型单座轻型超音速战斗机。新战斗机项目命名为“Novi Avion”,塞尔维亚语“新机”之意。设想中“Novi Avion”兼顾制空作战和对地攻击,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还计划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
“Novi Avion”项目计划安装1门30毫米机炮,机身和翼下共有11个外挂点,可挂载2枚“马特拉”超530和2枚“米卡”中距空/空导弹。最大飞行时速为 1.85 马赫,航程 3,765 千米,实用升限 15,000米,爬升率 15,000 米/分钟,可执行制空、截击、侦察、对地攻击甚至反舰等任务。1992年南斯拉夫爆发内战,历经3年多的内战,南斯拉夫正式解体。新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成立,新的国家即无力也无意继续支持新机的研制工作。失去了政府资金支持和外部技术合作的“Novi Avion”项目最终只能黯然下马。曾经欣欣向荣的前南斯拉夫航空工业也在国家多次分裂后归于落寞。

博物馆中庭的采光设计非常好,在整个白天开放时间内博物馆二楼不需要任何副助照明。

不知道这些转型的飞机是否侦察机呢?



这架是IK3,二战时期南斯拉夫的自产战斗机

这台是菲亚特G.50还是G.59-4B战斗机呢?

查了一天的资料还有太多没搞清楚型号的机型,还是建议大家自己到贝尔格莱德的南斯拉夫航空博物馆看吧。




从南斯拉夫航空博物馆走出来,太阳已经开始下山了,我要到机场还车,明天将是我在塞尔维亚暴走的一天,也是我整个行程的最后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