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加坡,给孩子上一堂关于自然的课--JOJO出品(上)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第二天,新加坡动物园+幻光雨林之夜

★日期:6月22日 第二天
★本日行程:日间游览新加坡动物园、晚上游览幻光雨林之夜
★交通工具:Grab+地铁

⭐️新加坡动物园⭐️
新加坡动物园是四大园区中的日间动物园,本身就处于一个天然的热带雨林之中,通过改造,给动物们提供了类似于野生栖息地的环境以保证充足的生活空间,而我们和动物之间也没有铁笼或者栅栏似的屏障。大自然中那些溪流、石壁、密林、裂谷等将我们巧妙地隔离,正是这样的设计让我们在游玩的过程中有如临实地的体验,这是那些只知道赚钱的“牢笼式的动物园”所远远不及的。
新加坡动物园面积真的很大,动物种类又极其丰富,来自全世界的300多个品种约2800只动物,园区内还有各种动物表演,参观的时候可谓是应接不暇。
但我们本着“贪多嚼不烂”的原则,重点放在孩子还不太熟知的爬行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身上(也是新加坡动物园的精华和优势),留给孩子讲解和观察的时间比较多,节奏比较缓慢,所以我们一天之内只走了大半个园区,四个表演也只看到了一个,但孩子已经觉得格外充实了。
进园之前大家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上面这个地图(可点击放大下载),结合表演时间设计出合理的参观路线,少走绕路,并找出孩子最感兴趣的区域重点参观,充分利用好一天的时间。
99新币的多园套票包含公园导览车的无限次乘坐,一共4个停靠站,大家可以利用它来通勤,节约体力和时间。
PS:新加坡动物园开放时间:08:30--18:00。

⭐️一些值得推荐的重点⭐️:
精彩动物表演:海洋动物表演(10:30、17:00)、雨林大反击(12:30、14:30)、动物之友表演(11:00、16:00)、大象生活习性(11:30、15:30)。
不可错过的展区:红毛猩猩活动区、爬行动物世界(眼镜王蛇、箭毒蛙、巨蜥、象龟等)、原野非洲(犀牛、猎豹、长颈鹿、斑马等)、脆弱森林(大狐蝠、狐猴、白面僧面猴)、树梢小径(马来貘、长鼻猴、鹿猪)
特色早餐:野趣早餐(和红毛猩猩共进早餐并合影)。
另外收费的特别项目:爬行世界幕后之旅(RepTopia Tour),新币98(成人),新币65(儿童),让大人和孩子走进爬行动物的哺育房,学习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爬行动物知识,并亲自喂养与合影。

⭐️推荐的游览顺序⭐️:
上午:9:00入园,和红毛猩猩共进早餐---10:00参观红毛猩猩自由活动区---10:30参观森林小屋(白虎、马来貘、长臂猿)---11:00灵长类王国(⭐️喂食时间,黑冠猴、黑白疣猴、白臀叶猴、阿拉伯狒狒和巨骨舌鱼)和埃塞俄比亚大裂谷(阿拉伯狒狒)和----11:30 大象生活习性表演(亚洲大象园)---12:00 澳大拉西亚(各种袋鼠)-----12:20阿明餐厅就餐(快餐)。
下午:13:15 原野非洲(⭐️白犀牛喂食、狮子喂食、长颈鹿等喂食顺序进行)-------14:30 丛林大反击表演----15:00 爬行世界参观----17:00 海洋动物表演。

PS:游览顺序包揽了所有精华展区和表演,并结合喂食时间。
新加坡动物园【野趣早餐】的大名早就听说过了,可以和婆罗洲的红毛猩猩一起共进早餐,这种特别的体验仅此一家,所以我们提前一周就预订了,“早早”就赶来了动物园,正准备加快步伐往里走,点点却被门口的几个动物雕塑羁绊住了脚步,一定要摆几个造型留纪念,哈哈,妈妈的遗传好到位,这小子,还是爱秀啊。

一进入园区,就看到路旁的大树上一只已经被列为珍稀濒危的棉顶狨猴,就像是公园的欢迎大使,欢快的啼叫着,引得人们争相拍照观看,那一头蓬松的白色长发,像印第安酋长一般,如果遇到危险,这些绒毛还会竖起,以使它们显得更加高大,从而吓退对手。
它们的栖息地在南美洲哥伦比亚,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得多,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名录,没想到居然能够在亚洲新加坡动物园看到它,还是在这样一个开放环境里,一大早就给人大惊喜。
棉顶狨猴旁边的指路牌上还坐着一只白脸僧面猴,圆而略扁的脸孔,脸盘上布满短茸毛,活像老和尚的脸。和棉顶狨猴一样,同样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近危物种公约。
它也生活在南美的亚马逊雨林中,一身厚厚的长毛看起来和热带地区的炎热气候落落难合,不过这身厚毛是为食物而生的,白脸僧面猴非常喜欢蜂蜜,所以需要这身甲胄对付蜂窝的主人
它是猴界的跳远冠军,我们见证它轻松的从指路牌跳到了十米外的树藤上,这样的本领对付叮人的蜜蜂那是最好不过了。
和红毛猩猩一起吃的野趣早餐
从1982年以来,新加坡动物园的丛林早餐一直都颇受好评和欢迎,以至于必须要提前预订才有位置,我们也是通过官网https://www.wrs.com.sg/zh/ticketing.html预订了今天的早餐,就餐时间段是9:00--10:30,至少提前24小时预订。成人价格35新币,儿童价格25新币,6岁以下免费。
我们到达的时候,四只可爱的红毛猩猩已经坐好等我们了,公园的“代言人”阿明也在,左侧长得最漂亮的那个女孩子就是它了。点点昨天在纪念品店选公仔的时候,毫不犹豫就第一时间选择了阿明,今天也一起带来了。
红毛猩猩,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类智商的动物之一,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96.4%,它们仅存在于马来西亚婆罗洲低地和印尼苏门答腊洲,数量极其稀少,由于森林砍伐,10年前曾经有专家预言在2020年之前,红毛猩猩可能会灭绝,不过在人类的共同保护下,这一物种得以暂时幸存。
非常有幸得以和如此稀有的红毛猩猩共进早餐,饲养员为它们准备了甘蔗和葵瓜子,而我们人类的食谱则要丰富得多,面包、水果、香肠、各种南洋小吃,连果汁都是5种,野趣早餐的丰富程度一点都不比五星级酒店差,价格折算下来才100多人民币,难怪会这么抢手。
我心里面一片窃喜,要知道,我原本以为只是很简单的餐盒呢,毕竟是在动物园嘛,结果规格这么高,意外之喜啊。

水果大约有6-8种可以畅吃,这就是在热带国家的幸福吧
还有丰富的中西式小吃,对孩子来说,不愁没有爱吃的食物
我们一边吃一边观察红毛猩猩的,它们的手和脚真的都特别灵活,连葵花籽这样的高难度都能应付,飞快的捡起来,飞快的吐壳。如此智慧聪慧的生物,不应该让它们面临生存的危机。
最早知道红毛猩猩的处境,是国际动物救援组织在脸书上发布了一条短片。短片中,一批工人在印度尼西亚用挖土机伐木,一只红毛猩猩为保家园冲上前尝试用双手阻止挖土机,结果却跌倒在地,这一幕让我看得格外心痛。
人类不应该只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考虑,地球是属于每一个生物,肆意改变环境,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人和猩猩都吃得饱饱的,就可以排队去和它们一家子合照留影了,这是格外难得的机会,也是这顿早餐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因为,真的可以离它们很近,甚至还能有眼神交流。
不过,我们也不能触碰它们,不能对着它们打喷嚏,更不要喂它们吃人类的食物,这些都可能会为它们带来疾病,导致死亡。
“和红毛猩猩阿明吃早餐”的活动已经在动物园有30多年历史了,第一代叫阿明的红毛猩猩已经在2008年2月8日自然死去,享年50岁,离世之后,动物园不仅为她造了塑像永久纪念,还将这个餐厅的名字直接改成了阿明餐厅。
阿明去世后留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和六个孙子孙女。
2016年2月,阿明的孙女Ishta因为个性温和、友善,与阿明性情相近,长得和外婆最像,而且都喜欢吃榴莲。所以被改名为“阿明”,继承外婆名号,成为新晋动物园的代言人~
离开之前,和阿明再来一张
除了红毛猩猩,餐厅里还有一位神秘客人,一条来自非洲的球蟒,在工作人员手中安详的睡着,这是蟒蛇科中较小体形者,一般成体才1米左右,它们喜欢把自己的身体卷缩成一个很紧的球,并把头稳固的藏在中心。像很多其他蟒类一样,球蟒也是一种很温和的蛇类,所以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采取极端手段对付它们,如果在野外遇到,只要安静走开就好。
在阿明餐厅,不但有自助早餐,中午的时候还有各种亚洲美食可以选择,如果来这里就餐,一定要配一杯水果冰沙,味道绝佳。

海洋动物表演
慢悠悠的享受完我们的早餐后,差不多就到了海洋动物表演的时间,早就听说新加坡动物园有一头超爱秀的海狮,没想到一出场就那么调皮,用两个鳍拼命的打水,整个池子的水都沸腾了,前排的观众纷纷被湿身。
玻璃水池的设计可以让大家观察海狮游泳的动作,和企鹅一样,水里面才是它们展现运动天赋的地方。
和海豹比起来,海狮的平衡器官就显得特别发达了,在训练员的引导下向我们表演了用鼻子顶球、投篮、钻圈、用后肢站起来、用下颌顶东西、用前肢站起来倒立走路等高超的技艺,表演之后还不忘同观众握手致意,引得大家的热烈掌声。
了解自然真谛的“生命的循环”
海狮表演结束,我们又赶紧来到冰冻苔藓区等待园区内推出的暑期档活动 - Circle of Life节庆。Circle of Life是迪斯尼电影《狮子王》中最耳熟能详的一首背景音乐,当这个音乐响起的时候,仿佛又把我们带回了《狮子王》的世界。
这就是一出小型的迪斯尼电影《狮子王》的表演秀,表演者穿着演出服,扮演着东非大草原上的各种动物,羚羊吃草,狮子捕捉羚羊,老去的狮子却又化作泥土的肥料滋养大地,生长出新一年的嫩草,动物如此繁衍,生生不息。
这个表演在新加坡动物园仅限周末及公定假日,从早上10点及下午4点间表演者将搭上巡游车循环演出,尽管只是一场临时的街头快闪,但表演者的表演却又非常到位,在那十分钟时间里,真的烘托出了非洲大草原的激烈气氛,点点是看得特别入神。
TIPS:活动截止到2019年8月12日

以至于最后的合照时间,点点还对这些“猛兽”们有丝丝害怕,一定要抱着“阿明”,满脸的紧张表情。
两个表演看完,终于到了自由看动物时间,于是我们就从就近的冰冻苔藓区开始,这里住着貉和狼獾,看到貉就会让人特别心疼,原本这是一种在中国分布非常广泛的野生动物,但因为人类对它皮毛的贪婪,这些年已经渐渐在中国很多地区绝迹。
貉是犬科,也是杂食性动物,可以爬到树上掏鸟窝,也可以下到水里面捕捉鱼类、虾蟹、青蛙等,如果捕捉不到猎物,貉也会吃素,植物的根茎、树上的叶子浆果、各类真菌、谷物都是它的食谱。
上帝就是这么公平,既然没有给貉强大的猎食能力,便给了它们强大的消化能力和对各种食物的适应能力。
原野非洲区
在我的理解当中,东非大草原就是世界上原始环境保存最好,动物种群最为丰富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狮子,猎豹、斑马、长颈鹿......的老家都在这里那里,新加坡动物园也创办了一个原野非洲区,让孩子们能一窥非洲大陆的奇妙世界。
动物园本身就处于一个天然的热带雨林之中,通过改造,给动物们提供了类似于野生栖息地的环境以保证充足的生活空间,而我们和动物之间也没有铁笼或者栅栏似的屏障。而是利用溪流和沟壑将我们巧妙地隔离,正是这样的设计让我们在游玩的过程中有如临实地的体验,突然左边出现一只探着头的猎豹,右边又是三五成群的非洲狮,还真是有点应接不暇。
我很喜欢新加坡动物园的这对猎豹兄弟,哥哥比较腼腆,喜欢隐藏在林荫中,弟弟就比较好奇,对来来往往的人群总是充满了兴趣,也愿意把自己的身体展示给大家。
毫无疑问,猎豹是东非草原上的短跑冠军,时速可达110 km/h,1秒内就可加速到65 km/h,加速比汽车还快,如果博尔特和猎豹进行百米比赛的话,同样静止起跑,猎豹可以让博尔特40米,再同时到达终点。
修长的身姿也可以说是动物界中的超模了,为了速度上的提高,进化过程中它们牺牲掉其它猫科动物耐以生存的咬合力和强壮的身体力量,它们很难像狮子那样用力量和体重控制和压制猎物,所以大多数时候它们只能捕食体型娇小的羚羊。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观摩猎豹的身体特点,新加坡动物园设计了两个玻璃看台,能够在咫尺之隔感受动物炙热的眼神,和刚才是两种不同的感受。
东非草原,和猎豹容易混淆的另一个豹属动物是花豹,它拥有着强大的力量和刺客般的狡猾,甚至还会捕食猎豹。
我们后来逛到花豹区的时候,花豹白天都藏在树丛里睡大觉,还好第二天在夜间野生动物园看到了它的身影,果然刺客都爱夜行。
新加坡动物园里,很多地方会不定时有动物园的饲养员来给孩子们现场科普动物知识,在猎豹区,点点正在学习不同动物拥有的不同皮肤特点,容易散热的猎豹皮肤、厚实坚硬的犀牛皮肤、充满褶皱的大象皮肤等等。
同样爱在白天睡觉的还有狮子,在野外时,通常狮子会花20个小时的时间用在睡觉上,这是因为白天的草原非常炎热,而且经常面临缺水缺食物的问题,所以它们就采用这种懒洋洋的生活方式来降低能量的消耗,尤其是旱季来临时猎物的稀少,让它们经常处于饥饿的状态,增加睡眠减少活动变得尤为重要。
当天气变凉后,狮子们从睡梦中苏醒,母狮们有的开始照顾幼狮,有的在一起嬉戏玩耍。成年母狮嬉戏往往是有着明显的目的性,那就是活动筋骨,给身体做遇热工作,这表明捕猎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
而雄狮,大多数时候并不参与捕猎,而是拿出大部分的时间来巡视领地,驱逐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族群造成威胁的其它食肉动物。其它都在呼呼大睡,只有一头“失眠”的母狮子好奇的打量着我们。
在原野非洲区,还有长颈鹿、斑马、白犀牛、非洲野猪、狐獴等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因为距离我们预约的爬行世界幕后之旅(RepTopia Tour)时间很接近了,所以我们也加快了步伐。
非洲草原上,斑马也会这样两两组合,一前一后吃草,可以全方位的提防来自任何角落的敌人,没想到来了动物园,还会继续保持这样的优良传统,可能是宽阔的环境让它们有回到非洲的错觉。
三只睡觉的南部白犀牛,看到它们也想起了让人心疼的故事。
以前白犀牛可以分为北部白犀和南部白犀两个亚种,北部白犀牛的数量以前比南部白犀牛多,但因为人类对犀牛角的觊觎,盗猎猖獗,它们的数量逐年下降,在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肯尼亚去世,可能代表着这一物种的灭绝。
而南部白犀牛目前也仅存10000多只,如果管理不当,它们也面临着生存的考验,请千万停止犀牛角买卖,它的成分就是角质细胞,和我们人类的脚趾甲手指甲都是同一成分,毫无药用价值。
非洲野猪,它们有一种本领,能够在数月没有水的情况依旧存活,因为它们的体内能够贮存水分,就象沙漠骆驼一样。
无比呆萌的狐獴,地底下是它们强大的地下王国
爬行世界幕后之旅(RepTopia Tour)
原野非洲紧靠着爬行世界,所以我们按部就班的过来了。
可能因为点点属蛇的原因,所以爬行动物成为了点点最喜欢的动物品种,为了满足他的愿望,我早上在门口的会员服务台预约了下午1点的爬行世界幕后之旅(RepTopia Tour),一大一小花了新币163元,这可以让我和点点走进爬行动物的哺育房,学习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爬行动物知识,还可以亲自喂养与合影,这样的机会也只有在新加坡动物园能够遇到。
进入哺育房,点点先乖乖的听了饲养员的授课,讲解了常见的爬行动物种类,然后就开始带领点点轮番问候这些小生物了。
先把一只实验室白老鼠投喂给了一条黑眉锦蛇,然后让我们观察了整个进食过程,小白鼠是已经死掉的,所以饲养员以镊子夹住假装运动,黑眉锦蛇用舌头和犁鼻器判断好方向之后迅速出击,一口咬住,然后确认猎物死亡后调转白鼠的方向,从头部开始吞入。
然后我们又见到了早上丛林早餐时的这位老朋友,一条球蟒,之前的黑眉锦蛇属于游蛇类,性情比较凶猛,带有攻击性,而蟒类的性格就比较温和,可以和人类和睦相处,让孩子亲密接触,触摸它的鳞片,感受它的活力。
其实蛇并不都是没有人们害怕和恐惧的那个样子,它们也有温柔的一面,可能球蟒把见过第二面的人都当成了老朋友,所以没有像早上那样再害怕得缩成一团,此刻兴奋无比
儿子好奇的看着蛇从我的身体上爬过
爬行动物中的第二个大类就是蜥蜴了,它们的种族差异比蛇更广,一共有18个科,形态差异很大,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鬣蜥科、避役科(变色龙科)和壁虎科(守宫科)。
这是一头鬣蜥科的草绿攀蜥,爱吃田螺,当我用镊子夹着田螺伸过去的时候,它的长舌头迅速伸出,卷回口腔慢慢享受,尽管没有牙齿,依然嚼得嘎嘣脆,吃完还会利用灵巧的舌头把田螺的壳吐出来。

这也是属于鬣蜥科的鬃狮蜥,鬃狮蜥的背部及颈背上覆满有棘状鳞,摸起来刺刺的,当遭受威胁时,它会以张开嘴及将带刺的咽喉膨大作展示动作来壮胆,看起来就像是带着鬃毛的狮子
它的老家在澳大利亚,栖息于沙漠环境,喜欢吃昆虫,我们将要投喂给它的是蟋蟀。
用镊子轻轻的夹着扔进它的实力范围,尽管没有长舌头,但它也能以超快的身体反应,跑过去一口吞掉
这是避役科的普通避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色龙,变色龙不是靠色素细胞变色,而是靠调节皮肤表面的纳米晶体,通过改变光的折射而变色的,当变色龙心情平静,反射短波长光线,折射出蓝光;当其兴奋,反射长波长光线,折射光线呈黄色或其他颜色。看到食物的它,现在就处于一个兴奋状态。
避役的两只眼球突出,左右眼可以各自单独活动,不协调一致,左右180度,上下左右转动自如,这种现象在动物中是罕见的。双眼各自分工前后注视,既有利于捕食,又能及时发现后面的敌害。
变色龙捕食是靠自己的长舌,舌头的长度是自己身体的2倍。用长舌捕食是闪电式的,只需1/25秒便可以完成,点点拿着夹蟋蟀的镊子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变色龙给卷走了。
然后这是属于壁虎科的尾疹残趾虎 (Phelsuma laticauda) 人们俗称为金粉日行守宫
这是壁虎科中少见的日行性种类。老家在马达加斯加及周边岛屿。
也是以昆虫为主食,偶尔会用它灵巧的舌头吸食偶食花蜜。
然后是两栖动物的时间,我们来看看世界上外表最美丽的青蛙,同时也是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的箭毒蛙。它们的体型很小,但是毒性却很大,在南美洲,它们主要以一种红蚂蚁和毒蜘蛛为食,它们的毒性会被箭毒蛙吸收转化为自身的毒液,但是人工饲养之后食物改变,它们也渐渐失去了毒性。
它们总是特别活跃,时刻不停歇
而另一旁的牛奶娃则格外安静,它栖息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区域中,属于大型树蛙。牛奶蛙背上布满白色疙瘩,在遭受威胁时会分泌出乳白色类似牛奶的微毒液体,吓阻掠食者的攻击,所以被命名为牛奶蛙。
牛奶娃食量很大,只要是吞得下的活体食物如蟋蟀、蟑螂、面包虫等都是照单全收。
结束了1个来小时的爬行世界幕后之旅(RepTopia Tour),我们继续到公共展区去寻找更多的爬行动物品种。

一出来又遇到给大家科普蜥蜴知识的饲养员,又站着听了一会儿,这才把刚刚学习到的融会贯通了
讲完了还直接进到里面演示给我们看不同蜥蜴的进食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加坡动物园还真的能够经常遇到,今天已经是第二次了,这就是让我爱上新加坡动物园的重要原因。
饲养员为孩子们展示和讲解各种爬行动物的躯体标本,点点已经在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撩妹了,妹妹听得津津有味,21世纪就是知识的年代啊,不分国界。
在这里我们又发现了几种新的蜥蜴
低冠蜥 学名:Brachylophus fasciatus ,市场俗称:斐济鬣蜥
背鬣较低,身体带有绿白条,尾长,分布斐济汤加。由于栖息地破坏,它已经成为了濒危物种。
国王变色龙,正式的名字叫海岛避役,老家在非洲马达加斯加,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避役,能够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等待猎物进入它舌头的射程。
黑栉尾蜥,生活在中美洲的半干旱地区的海边岩石或树林里,在墨西哥坎昆曾经见过很多它们的同类
还有巨蜥科的金点树巨蜥,身上带有黄色斑点,脑袋呈三角形,鼻孔呈裂目状,以昆虫、蜘蛛、青蛙、蛇、蝙蝠、蜗牛与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分布于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著名的科摩多巨龙是近亲。
在爬行世界,我还找到了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这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看起来就和蜥蜴差不多大,它也是最古老的鳄鱼,和恐龙同一年代,行动最迟钝、性情也最温驯。
因为长江的生态破坏,野生的扬子鳄已经基本绝迹了。
看了最小的鳄鱼,我们再来看最大的鳄鱼,湾鳄,又称为咸水鳄,身长可以达到7米,体重可达1.6吨,堪比犀牛,为现代23种鳄鱼品种中最大型的一种,也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动物。
它们居住在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的红树林湿地和潮汐带,以大型鱼、海龟、巨蜥、禽鸟为食,也偶尔上岸捕食野鹿,野牛,野猪,咬合力超强,最大个体达4200磅,是狮子的三倍,可一口就粉碎海龟的硬甲和野牛的骨头,是世界上现存咬力最大的生物。
看着它就像是在看史前巨兽一样,让人感到可怕。

脆弱森林
看完了有趣的爬行动物,我们到旁边的脆弱森林来换换口味,和昨天的彩鹦谷和瀑布鸟舍很像,这里也是打造了一个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微型雨林生态,这里面完全没有了距离的阻隔,动物们都在脚下跑来跑去,异常活跃。
一进门口就见到一支青色的鸟正在地上觅食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鸟类,回来也没查到叫什么名字,在古代传说中,青鸟是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

树荫中还找到世界上最小的鹿--鼷鹿,大小只有一个兔子那么大,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等岛屿。因为数量极其稀有,该物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目录。
正好是喂食时间,饲养员把一些水果和蔬菜挂在树枝上,吸引了很多动物过来,这是长得很像松鼠的鼯鼠,它们可以在林间滑翔
里面也见到了僧面猴的踪影

爱吃水果的大狐幅
还有刚刚在爬行世界见过的美洲鬣蜥,别看长得丑,但它也是相当温柔的动物,这一次没有玻璃的阻隔,点点可以和这个巨无霸亲密接触了。
脆弱森林主要是为我们展现了热带雨林的生物结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离不开热带雨林,世界上大于一半的动植物物种都栖息在热带雨林中,产生了地球上百分之45的氧气,这是地球赐予所有生物最为宝贵的资源,它们坚强却又脆弱,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呵护,如果每个人一年节约1张纸,就会为地球保存20万平方的森林。
爱护我们的地球,可以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多使用电子文档,多购买回收纸,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聪明的灵长类
从爬行世界区出来,我们把最后一点时间花在了脆弱森林附近的三个灵长类动物身上,这是灵长类动物中最爱唱歌的红颊长臂猿,它们通过鸣啼和同类联系,听起来就像唱歌一样,老家在老挝越南

接下来,就是智力最接近人类的动物--黑猩猩,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的祖先在大约500万年前分家,走上独立的演化道路,前者产生了人类,后者约300万年前演变成黑猩猩。它们生活在非洲的森林里,喜欢几十只在一起群居,有着相当复杂的社会结构,会集体狩猎。它们是与人类血缘最近的动物,也是当今除人类之外现存智力水平最高的动物。
电影《猩球崛起》中就是讲诉的黑猩猩变异后的故事
第三个值得介绍的是山魈,因为长得像中国古代的鬼怪,所以被人称为山魈。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猴科灵长类动物,大红鼻子和紫色臀部是最大的特点,鼻子红是因为红色素聚集,臀部则是因富集了大量血管而呈紫色,它们臂力惊人,是普通成人的3倍左右,老家在非洲喀麦隆和刚果。

⭐️S:因为时间原因,我们错过了之前计划好要参观的灵长类王国,那里还有黑冠猴、黑白疣猴、白臀叶猴、阿拉伯狒狒和巨骨舌鱼;还有森林小屋,那里有白虎、鹿猪和马来貘;还有澳大拉西亚,那里有各种袋鼠。
6点钟,我们走出了动物园的大门,但今天的行程还没有结束,每天晚上,新加坡动物园会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虚拟的动物世界,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幻光雨林之夜,而时间是从晚上7点半到午夜12点。
这些虚拟的小英雄将在公园里等着我们。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