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虎东山(2019年9月上旬)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本帖最后由 云随风飘308 于 2019-9-2 16:15 编辑

连江虎东山(2019年9月上旬)

虎东山海滨公园被誉为“通山第一王”的虎东境,位于连江县黄岐半岛东北部的苔菉镇琇邦村,这里背岩面海,三面环水,离马祖列岛仅一水之隔,不过七海里。昔日虎东境属海防前线的军事要地,如今成为远眺马祖、台湾,观海听涛,晨观日出,夜赏月色的海峡西岸又一旅游胜地。



“东海澎湃朝王府,西峰磅礴壮虎山”。虎东境地貌奇特,风光秀丽,号称“通山第一王"的王府后面,巨岩状如兽中之王的虎头,。岩上长满青苔,唯独两个凹陷的小洞不长一草,如同两只炯炯有神的虎眼,对着辽阔的东海,虎虎生威,守护着闽东北沿海。如今虎东境是人们登山健身、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虎东山,像一只猛虎,仰天长啸,傲然挺立于闽东南沿海的连江县苔菉镇。



虎东山的山势并不高,山脉连绵,满山遍野尽是低矮灌木,即使隆冬依旧绿意盎然。因为海风的肆掠,这里没有参天古木,没有高大庙宇。然而,虎东山却是一座威武勇猛、凛然正气的山。虎东山的威武正气缘于山上一座充满传奇的庙宇,所以当地村民称之为“通山第一王”。

初秋,海风轻轻地吹,山上灌木随风起伏。拾阶而上,两旁或大或小的山岩仿佛就是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温顺地伏在路边。绿树丛中,露出殷红一檐。不远,就见到“虎东境”门亭。福建沿



海,“境”是一个辖区概念,范围有大有小,有的比乡镇还大,有的只是一个村。门亭旁,立一石碑,书“任王史传”,叙述“通山第一王”的来历。据传,唐朝初年,海南武状元任铭,唐太宗李渊封他为总兵,一方封疆大吏,镇守海南。公元六二六年,倭寇侵犯海南,任总兵奉旨带病统领将士,赴战沙场,为国捐躯,时年五十三岁。任总兵凛然正气,爱兵如子,体恤百姓,岛民念其恩泽,在岛上建祠纪念。同为沿海的苔菉渔民,或许经商,或许捕鱼,到海南,被任总兵的事迹感动,从海南分炉,带回香火。元朝初年,虎东山就有了这座“大王府”。时间推移到公元一三五年,明朝朱元璋水师南下,攻打福州。船队经过苔菉上塘口,当时大海云雾迷漫,前方船手传言,船触礁了。朱元璋大喝一声,“哪里是礁石,是竹排”。于是,挥篙挡开礁石。礁石就像竹排一样慢慢让开,船队顺利通过。顿时,虎东山上,灯火通明,似有神助。而后,朱元璋顺利攻下福州,定都南京。身为天子的朱元璋,回想苔菉上塘口惊险经历,感虎东山任总兵之助,御笔题封虎东境大王为“通山第一王”。因而,虎东山“通山第一王”更是声名远扬, 这段传奇的故事在连江黄岐半岛广为流传。如今,那座被称为竹排礁的礁石依然浮立在虎东山下的海面上,竹篙挡过的痕迹依稀可见。后人有诗为证,“竹排横航道,洪武夜触礁。灵山圣火现,一篙进福州。”虎东山上,怪石耸立,形成岩洞奇观。匍伏而上的“金龟石”,使人想起龟兔赛跑的故事。“金鸡报



晓”、“鹰嘴岩”等都维俏维妙。走进“五果园”,五大仙桃石错落有致,分列道旁,似乎是哪位神仙不小心将神案前的供品撒落在这里。转过“五果园”,一块硕大的岩石形成小石屋,屋下十余平米,有石桌石椅,如在盛夏,知己二三,或小酌,或品茗,凉风阵阵,心情更为舒畅。再走几步,一阵清风呼啸而来,不远即是“啸风洞”、“一线天”。登上山顶“景泰亭”,登顶而望,心旷神怡,马祖列岛,历历在目。真是“那浅浅的海峡,深深的思念”。东面就是被称为天涯海角北茭鼻,北面有大帽山、白云山、可门港。海面宽阔,海水湛蓝。海边的风景,使人心胸开阔。“虎洞谈兵壮仰月,万寿弹雨绿八闽”,诗句抒写了苔菉解放战争的风云。1949年,中共闽浙赣党委城工部林白在苔菉成立北茭半岛游击队。虎东山上设立指挥部,成功指挥了解放北茭战役。诗中“仰月”,即是北茭,“万寿”是福州万寿桥,即解放大桥。巍巍山岩、滔滔海水记下了这段光荣的历史,虎东山为苔录解放事业写下重彩之笔。以上文字摘录于网络上。


这石头有点像什么
这是哪里啊?
前来顶贴围观
支持精彩分享!!!
支持好友分享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