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游大马,马六甲、新山、天空之境吃喝玩乐全攻略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离开 荷兰 红屋,走过这条小桥,对面就是著名的鸡场街。

马六甲 鸡场街文化坊是一条结集古迹、文化、休闲三体合一的古老街道,2008年7月7日 成功 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列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到访观光。

早在600多年前 中国 明代著名外交使节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并且六次驻节 马六甲 时,在此就地设立“官厂”,图为郑和文化馆。

郑和在 马六甲 的影响力很大,很多人民都很尊崇他,为他修建纪念馆。图为郑和书院。

以鸡场街为主干的二十多条周边街巷成为当时华人迁居南洋最早的集中聚居地区。

至今依然处处可见许多结合中式南洋建筑风格的古楼林立,包括 广东海南福建 的同乡会馆以及寺庙。

这些寺庙都传承了几百年的香火,柱子上都是雕梁画栋,还有游龙盘绕,非常有灵气。

满眼都是 中国 文化的元素,满大街的华人和充满中华文化色彩的店铺,坐到他们中间,和当地华人老伯伯一起合个照,这份独特的异乡人文体验特别棒!

马六甲 城内以传统建筑最具特色,包括很多 中国 式的住宅,行走在街上感觉很亲切, 中国 游客会喜欢的。

寺庙屋檐上都有明显的中华文化的印记,一男一女在舞 狮子

雕的都是 中国 吉祥物,像仙鹤, 狮子 ,龙,莲花。每一件都异常精美。

改良版中式建筑,墙上彩绘是 中国 花瓶元素,窗台使用了西洋的流行的设计风格,中外混搭。

马来西亚 的城市街道一般不集中,不像我们 中国 每个城市都有成片成片的商业街,但 马六甲 的商业街挺整齐的,是最有商业氛围的一个城市。

这间是由华人住宅改建的伊斯兰教堂,祷祈大厅横梁上,还留有 中国 汉字“囍”字。这是 马六甲 多元文化互相交融的见证。

清真寺内这栋白色的建筑,大家觉得像不像我们 广东 开平 的碉楼?

碉楼正面再来一张。
鸡场街的地标建筑之一,「夏日么么茶」取景地,「地理学家」咖啡馆。

这家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店,外墙是黄色配上水蓝色的南洋风情窗页,在老街中十分引人注目。因为电影《夏日么么茶》而出名,每天都吸引了不少影迷来打卡,非常热闹。

马六甲必吃美食
世界文化遗产“ 马六甲 ”古城览胜怀古后,别忘了品尝一下南洋风味特色午餐:肉骨茶

马六甲 素以饮食闻名世界,这里的美食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印记。鸡场街更有‘美食天堂’之美称,可以吃到很多当地的美食,如华人的肉骨茶,娘惹菜, 葡萄牙 菜。

喜欢榴莲的朋友还可以品尝下风靡的榴莲泡芙。 马来西亚 特色,用猫山王榴莲制作的榴莲泡芙,一口一个超级好吃。

鸡场街街口入口处的三叔公的冰凉甜点在当地非常有名气,很多领导人到访 马六甲 也会专程光顾三叔公。

三叔公店铺面积很大,有二层,里面的零食种类十分丰富,榴莲晶露是这里的特色,用 马来西亚 国宝级水果“猫山王”榴莲制作,香味浓郁,入口即化,乐玩君重点推荐。

据说,三叔公本名叫陈良滚,在战乱期间,三叔公不幸被发放到南洋充军,战争结束后三叔公凭借制饼、制粿的独特手艺求生,因为美味可口,口口相传,所以三叔公糕点成为了游客买拌手礼的不二人选。

饮凉茶是 广东 人的习惯,鸡场街上有许多你从来没见过的的凉茶铺,像这个 北京 凉茶铺,有王老吉、马蹄爽、竹蔗汁可以下火的凉茶卖。

中国 华佗馆凉茶铺,大铜壶里面装的是五花茶、菊花茶等 广东 凉茶,很适合热带地区饮用。

肉骨茶马来文是(Bak-Kut-Teh)它是 马来西亚 美食中,最受华人喜欢的一道美食,它以猪肉和猪骨和多种中药煲成,因为风味独特,深受民众的喜爱。老板说他家的肉骨茶已经将这些中药磨成细粉,制作成药包,加入新鲜的猪肉和猪骨就可以熬制了。

顺发肉骨茶餐厅,还有用花雕酒制作的猪杂煲也很好吃,煲内有猪肝、猪腰和猪肠,猪肝非常爽脆,沾上他们自制的酱料,超级好吃。

砂锅麻油鸡

砂锅卤猪脚,每一道都是很有南洋特色的地道美食,来 马六甲 旅行别错过了。

超梦幻的马六甲海峡清真寺
马六甲 海峡清真寺建在 马六甲 的海边。 马六甲 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 印度 洋的咽喉要道,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它是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 通道 ,许多发达国家从外国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由于海运繁忙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 马六甲 海峡被誉海上十字路口。

海峡清真寺耸立在 马六甲 海边,站在堤岸的礁石上拍照,超级梦幻。

海峡清真寺游客不多,都是当地人过去祷祈。

游客不能进入大厅,但允许绕着建筑,站在外围参观,站在观海长廊上,看清真寺,听到海浪声与大厅内的诵经声相互交织,很有意思。

看网上照片,海峡清真寺夜晚亮起彩灯时,景色特别美。

建于海上的清真寺,虽然离 马六甲 城区有点远,更很有特色,非常值得一来。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