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碎叶城,万里丝绸路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碎叶城(Suyab),即今阿克·贝希姆遗址,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马克市西南8公里处,楚河南岸。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为唐将王方翼所修筑以取代焉耆镇,是西域所设之重镇。中国历代以来,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碎叶(有时是焉耆)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碎叶城本为西突厥属地,贞观三年(629年),玄奘在素叶水城(碎叶)见西突厥统叶护。玄奘在《大唐西域记》记述:“自凌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

考古学家们在此城的寺庙废墟内拣到四枚唐代钱币,上面有“开元通宝”和“大历通宝”字样,由此可见,碎叶在唐代也是座重要的商镇。郭沫若考证,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出生在碎叶城内一个富商之家。李白在碎叶一直长到五岁,幼小时,其父就在这里教他读司马相如的辞赋。”

俄文版注释更详细:

“碎叶,是中世纪早期楚河谷地的一座城市,位于丝绸之路上。其遗址位于今托克马克市(吉尔吉斯斯坦)西南6公里处的阿克别希姆村。它作为粟特商人最东边的居留地出现于五至六世纪间。碎叶是伊朗人对楚河的称呼。公元629年玄奘到访此地并有记录,他描述土地肥沃,尤其适合种葡萄。

那时候粟特商人臣服于突厥汗。西突厥汗国分立后碎叶成为它的都城。公元 648—719年碎叶城是唐帝国最西边的城堡之一。中国人的到来使佛教成为主要的宗教,在此之前存在着景教和拜火教。此外,大诗人李白也出生于此。碎叶城发现过吉尔吉斯境内最早的基督教古迹——一座七至九世纪间的景教教堂。公元719年后,中国人将碎叶转交给盟友突骑施统治,到该世纪中期唐蕃战争期间再次纳入唐朝统治,公元766年后,落入属于回鹘汗国的卡勒克人之手。公元八世纪中期到过碎叶城的中国旅行家杜环在废墟中发现了它,当时佛教寺庙都还在。中国人于公元787年东退后,关于碎叶城的记载就很少了。

碎叶城被彻底废弃与公元十一世纪兴起的巴拉沙衮有关。十九世纪末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巴尔多立德曾经将阿克别希姆遗址误认为是巴拉沙衮遗址。古碎叶城考古区占地30公顷。考古发掘证明,碎叶城遗址有大量的基督教和佛教祭祀建筑。”

两种版本都提到玄奘,他写的《大唐西域记》有如下记载:

“国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磧至凌山。…
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
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葡萄,…素叶以西,数十孤城,城皆立长,虽不相禀命,然皆役属突厥。”

     素叶水城就是碎叶城,而大清池很明显就是现在的伊塞克湖。

碎叶城是此生的旅行目的地之一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饱餐一顿后买单,不多不少正好500索姆,简直不要太实惠了哟。

饭后Shakir送我到汽车站,我们互留了电话,他邀请我夏天再来托克马克,他会带我去附近山上,我们自己烤羊肉串吃。

上车,一个小时后回到比什凯克,托克马克之行完美结束。

(2018年2月18日,比什凯克)



来托克马克时,在入城口附近看到有一架战斗飞机,在城区又看到一架,好奇的我忍不住问起Shakir,他说苏联时期托克马克有一所空军学校,学员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很多非洲黑人;苏联解体后,军校关闭,很多外国学员就留在托克马克定居,娶妻生子。我问:他们现在干什么?Shakir回答:该干嘛干嘛,各有各的活法。

逛得差不多,也到饭点了,我邀请Shakir一起吃。来的时候看到汽车站斜对面有家烤包子店,进去一问,他家只卖烤包子。Shakir听我说想吃烤肉串,马上开车带我到另一家餐馆,说这里的烤串很美味。

很快,烤羊肉串、薄皮包子、烤馕、蔬菜沙拉都上来了,还有打包带来的烤包子,加一壶绿茶,地道的中亚吃法。一口咬开包子,肉汁流进嘴里,新鲜出炉的烤面粉与浓烈的肉馅配合起来,芳香四溢,回味无穷。老实说,一直到晚上睡觉前,齿颊间还留在那股香气。烤羊肉串则是肥瘦相间,羊脂咬进嘴里,肥而不腻,口感爽滑,肥瘦相得益彰、搭配得天衣无缝。

至此,托克马克之行基本结束,回来时Shakir带我在城里兜了一圈。

托克马克城区只有十万人口,占地却不小,道路很宽阔,建筑物之间距离拉得很开,公园多、广场多,这一向是原苏联城市规划设计的风格。房屋建筑比较老旧,高层楼房少之又少。一路上见到几家外观还算新的厂房,Shakir说都是外资企业,其中还有一家生产包装纸箱的中资企业。

如果说比什凯克是个大县城,那么托克马克就是个大乡镇。托克马克虽然小,Shakir却很喜欢,说这里很安静,环境好,生活也很自由。我理解他这种对故土的喜爱,“谁不说俺家乡好”嘛。


托 克 马 克 城

汽车站斜对面的烤包子店,分分钟新鲜、秒秒钟出炉:

遗址区内还有一座小博物馆,展品主要是钱币、陶器、石器之类,我还真看到一枚“孔方兄”,上面写着“太平通宝”四个汉字。

巴拉沙衮(Balasagun)是喀喇汗王朝故都,遗址上唯一的遗存布拉纳塔兴建于公元11世纪,伊斯兰风格,属于清真寺建筑的一部分。Shakir给我讲了跟塔有关的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汗王有个漂亮女儿,被诅咒活不过16岁。为保护女儿汗王修建了这座塔,让公主住在塔顶,食物饮水用吊篮送上去,不让任何人接近她。就在公主16岁生日前一天,一只毒蜘蛛爬进吊篮,趁机咬了公主的手,她果然没能活过16岁。听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有些感慨:红尘俗世中有太多聪明人,机关算尽、风头占尽,他们怎会知道人算终究不如天算呢。

布拉纳塔里的楼梯非常狭窄,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行。上到塔顶,看到不远处有个土包,零散摆放了几十尊石雕石像,那是从全国各地搜集来,集中于此的。

从塔顶下来,Shakir告诉我一个小秘密:楼梯的台阶数量,上去时数的和下来时数的是不一样的。可惜他没有提前说,我已经没有兴趣再上一次验证了。

这里的正式名称叫巴拉沙衮遗址,因为有一座塔叫布拉纳(Burana),当地人图方便称为布拉纳塔。巴拉沙衮遗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从高处望去,四周都是田地,春天应该会播种谷物。不远处有座山,上面还有积雪。Shakir说古人用陶土做成水管连接起来,把附近山上的水引到城内。


站在空无一人的野外,胸中油然生出一缕思古幽情,情不自禁吟出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在想:李白思念的,会是这块土地上的月光吗?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