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游记:新州太平洋公路的春天,是场五颜六色的感官奇遇(一)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觉得一千个游客,眼里也有一千个 澳大利亚 。只是这一次,我修完图开始码字的时候,不自觉地意识到,在 新南威尔士 州刚走完的太平洋海岸公路,还真是一趟蛮梦幻的一回体验。

首先,从起飞开始就有一种预兆。现在从魔都飞国外,经常都是从浦东机场起飞。但这次飞 悉尼 ,竟看到一幕从未见到的如梦如幻的画面。航班从夜色弥漫的机场起飞后,转了几个大弯,昂首往南,脚下则是 东海 的近海处,无数船只的小黄灯在漆黑的海面上显眼地闪耀着,刹那之间,我以为那是天翻地覆的空间旋转,星星洒满了脚下,而不在头上。那星光点点,甚至看得出星座的模样。

可惜啊,相机失策地放在头顶行李架的背包里,隔壁是一位体型巨大呼呼作睡的大哥,懒得打扰他,也就没有留下这一壮观的画面。(此处一脸惋惜的大叔皱纹)

我想起了《夜航西飞》,1936年在单座飞机上穿越大西洋的神奇女人柏瑞儿,我猜她懂得我所说的此情此景。隔了那么年后,才有人在这里惊喜地惊叫,试图跟她击掌拥抱,这算不幸还是可喜?话说《夜航西飞》真的挺好看的,我偶像陶立夏翻译得也极其棒。

不算当年留学,这是我第二次重回澳洲旅行,此行目的地是澳洲人口和经济之最的 新南威尔士 州(下简称“新州”),当然,主要不是冲着鼎鼎 大名悉尼 而来,对于这个国际游客的打卡点,当年已经看过它的美丽样貌。而且不瞒你说,我们对澳洲老有一种戏谑的称谓——土澳,或者澳村,大意你懂的,嗯,就是土了吧唧的村子啊,哈哈哈。


但这次从 悉尼 出发,沿着澳洲 新南威尔士 州最东边的太平洋海岸公路一路向北,忽然画风转了180度。跟 美国 的A1公路相比,这里的太平洋公路毫不逊色,更讨我欢心。因为我邂逅的不仅仅是梦幻的紫色春天,还有超乎奇想的一些好玩的东西。

猎人谷、斯蒂芬港、 格拉夫顿拜伦湾 ……这些地图上的名字或许对我们来说有点陌生,但我敢保证,“红酒、热气球、沙漠、冲浪、海豚、袋鼠、蓝花楹……”这些关键词对每一个期待去澳洲旅游的人,都有独特的吸引力。

当然也会忽然振奋起来盯着我们,似乎不太满意被我们围观……


身上颜色特别丰富的食火鸡,感觉就要去走T台一般,最高能到2米,瞅它一眼生怕被它咬。x



你知道考拉的全名是树袋熊吧?但是你知道吗,它还有一个亲戚,叫袋熊。袋熊不住树上,而是穴居动物,也是澳洲特有的。它毛没有考拉长,体型比树袋熊还短粗。最逗的是它们的粑粑是方形的!生物学家搞了半天才发现可能是因为它们大肠结构特殊,前半部分有水平分布的皱褶,四下用力,就能将便便挤成方形。


给你们看看那结实、光滑的袋熊粑粑。

为了争辩这只鳄鱼是真的还是假的,同行的李老师差点爬进去以身试验了。


我忘了这黑白雌雄的名字了……


由园主带着我们逛完,收获颇丰,留个影,回头下次来拿出这照片,园主会给免费入场吗?哈哈。



看了那么多奇葩,萌宠,最后有个感悟。澳洲在多少万年前就跟其他大陆板块分开,独自飘零,所以才形成或者说保留了很多自己独特的物种,没有天敌,得到较好保护。打个比方,据统计 澳大利亚 有植物12000种,世上特有植物占总数的75%,有9000种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有鸟类650种,450种是它特有的;全球的有袋类动物,除 南美洲 外,大部分都分布在 澳大利亚 。今天你去各地旅行,入海关检验检疫最严格的也是 澳大利亚 ,就是为了控制外来的微生物进入自己的陆地,破坏自己的生态。所以大家以后就不要抱怨澳洲什么都不让带进来,毕竟你也想来这里看看神奇的动物对不对?

好,照例给点参观信息~~
比拉本官网: https://www.billabongzoo.com.au/
营业时间:每天9:00-17:00,除了圣诞节不开门。

在动画片《 狮子 王》里有这么一个贱贱的小家伙,估计你已经忘了,它叫丁满,事实上它在动物界的原型就是狐獴!打地洞的高手~


没想到在这里还看到了活物,毕竟它们主要在 南非 生活。


这厮最大的特色我跟你说说,特别逗逼:
靠尾巴的支撑,它们可以双脚站立,像个人一样。它眼睛和耳朵边长着的黑漆漆的毛发,可以在挖洞穴时保护耳朵的耳罩,阻断灰尘泥土进入耳朵,还能让狐獴的听觉能力大增。烈日当空时,这些黑毛能阻隔强光,让狐獴依旧清楚视物,还能令狐獴直视太阳,而不被灼伤眼球。


它们是群居动物,三四十只住在一个地下小区里,有好多个出入口。外出猎食时,眼力最好的那一位就会被选为哨兵,首先探出洞口,直立起来,晃着脑袋左右观望,望着四面八方,若四周没有危险,哨兵就不会发出叫声,其余成员才一个接一个地爬出洞穴。


狐獴无法储存多余的脂肪,所以它们很容易饿,每天都要出外觅食,否则就会饿死。在狐獴的死亡原因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的就是被饿死,其次才是被其他猎食者捕捉。


如果说考拉是悲催的动物,那狐獴就是逗逼到一地的家伙。

《疯狂动物城》里的尼克还记得吗?


这狐狸,据说就是一只耳廓狐!


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狐狸,身材跟个小猫似的,但15厘米长的耳朵让这比例显得极其壮观。这个大耳朵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逐步形成,因为它们生活在沙漠为主,可以通过耳朵散热,同时又能对周围的微小声音迅速作出反应。

园子里还有懒洋洋的 狮子 ……

虽然跟大熊猫不是一个科,但它们却都不约而同地爱吃竹子,园里没有竹子,用其他来代替。这里有两只小熊猫,名为Rato和Tito,我分不清谁是谁。一开始还以为它就是高冷的家伙呢,结果比我想象中更亲近人,还会骑在饲养员肩膀上吃东西,一标准吃货样。


小熊猫只能活个22年左右,雌性小熊猫12岁之后不会再生育,真是前半生忙着繁衍后代,后半生退休享受生活。当然,要它能在这个茫茫世界活下去才行,毕竟它们也是濒危动物。


园里养了五只小企鹅,当然也都各有起名字。“小企鹅”是一个品种,而不是指小的企鹅啊,同学们千万别搞错。当然它之所以得名,也是因为在现在世界17中企鹅品种中体型最小。


在澳洲和 新西兰 都生活着大量的小企鹅,澳洲人叫它们“仙女企鹅”,估计是小巧可爱的原因; 新西兰 人更喜欢叫它们蓝企鹅,是因为它身上毛色的关系。凡是在澳洲和 新西兰 旅游时可以看企鹅上岸的景点,看到的都是这种小企鹅。现场看到这几只家伙,特别活跃,特别活泼,一刻都不停的感觉。


还有,大部分小考拉宝宝或者老年得考拉是从树上掉下来摔死的,因为睡觉时候抓不牢了。

所以你说,考拉算不算最苦逼的动物之一?

既然如此萌宠还如此苦逼,那自然还是多多呵护它们最好。来,抱抱!


下面这位老先生,就是目前的动物园主人!




啊,太可爱了,萌化了有没有!

我看过其他一些考拉动物园,管理员抱着考拉时候都会带着护具,因为考拉爪子很锋利,不小心就划破了皮肤。但是比拉本这里的管理员倒没用任何道具,也是蛮厉害的。不过,参观者不能抱,这也是对彼此得一种保护。

据说,考拉一眼就能看出某棵树是属于自己还是属于别的树袋熊,甚至一只考拉死后一年之久,别的考拉都不会搬进这“家里”,因为这段时间,前一只考拉身体留下的香味标记和爪刮擦树皮标记尚未自然风化消失。真是自然界守规矩的小朋友。


第一次看到小熊猫是在CCTV,看动物世界时候看到的,当时就被萌到,所以忘不了这小家伙。没想到倒在澳洲这里看到活物。毕竟它主要的原生地 东南亚比如 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 等地方。

小熊猫学名叫Ailurus fulgens,跟大熊猫的黑白款可真不是一个款,它属于小熊猫科小熊猫属,外形像猫,但是个“肥猫”,最显著的特色是全身红褐色,脸颊有白色斑纹。平日栖居于大的树洞或石洞和岩石缝中,早晚出来活动觅食,白天多在洞里或 大树 的荫深处睡觉。

比拉本的袋鼠乐园是一块稍微开阔的场地,于是袋鼠们可以散养闲逛。来了这里才知道,靠!袋鼠有多种,不仅仅有我们最熟知的Kangaroo, 还有wallaby, redkangaroo, whitekangaroo和wallaroo等不同的品种差异,只是它们外形非常类似,不懂的人难以分辨清晰。比拉本动物园里主要是Wallaby的品种,也有少数白袋鼠Wallaroo。

在这里不仅可以亲自喂袋鼠,还有幸看到装在袋鼠妈妈口袋里的小袋鼠,真是赚大啦。小袋鼠从出生后就习惯性待在母亲的袋子里吸吮妈妈的乳房,大概待到七八个月成熟了,就会离开育儿袋。


还让隔壁屋的鸭子们跑来抢食,袋鼠你也太“弱”了吧?


我们都知道袋鼠跑得快,甚是大袋鼠还能打拳击,但大家知道吗,袋鼠只会前进,不会倒退,这也是它被选中放在 澳大利亚 国徽上的原因之一。澳洲国徽上与袋鼠目光相对的另一个大动物,则是鸸鹋(拼音发音是er miao,我知道你们不会读)。就是下图这只貌似鸵鸟的大鸟,它也是只懂前进不会倒退着走。所以你懂得澳洲国家的精神是什么了吧?(话说两只澳洲国兽难得在我相机里同框啊!)


其实,在 欧洲 人进入澳洲大陆之前,袋鼠的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澳洲大陆。然而到了半世纪前袋鼠的数量却急剧减少,于是社会各界才开始大规模保护袋鼠。据说目前 澳大利亚 一共有1200万只各种种类的袋鼠,算是幸运的事。


说萌,考拉其实比袋鼠更萌,圆鼓鼓的身材,毛茸茸的手感,一动不动的懒洋洋,它就是萌宠的最佳代言人。它仅仅在澳洲存在,英文名Koala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不喝水”。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

园里的考拉区域给它们种植放置了若干树木,毕竟它们就是住在树上的动物。每天要睡20个小时,不是因为真的贪睡,而是因为吃的桉树叶子里有一种慢性的毒素,导致它们吃多了就会嗜睡和反应迟钝,于是你看它们呆萌,其实是中毒!

你可能会问,啊,有毒那它们干嘛还吃呢?

谁知道当初它们干嘛要吃啊,但是大家猜想它们是抢不过别的动物,找不到别的适合吃的,于是被迫吃桉树叶子。吃多了之后,考拉的肝脏逐渐进化成具有奇特的功能,能多少分离一点桉树叶子里的有毒物。但是刚出生的考拉无法分离这种毒素,于是据说小时候野生的考拉小宝宝也会吃妈妈的粑粑长大,得吃到一岁多……



接下来,我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给大家“卖萌啦”!当然不是卖我的萌,而是依次卖卖这里头一些萌物们!


哈哈哈,排第一位的我还是最爱袋鼠宝宝们!这些家伙实在太逗了,长相是一绝,即便看了好多次,但每次见到他们还是会立马变身小朋友一般欢呼雀跃。不知道是不是它们老蹦跶老蹦跶,所以也让我们容易跟着上窜下跳呢?简直就是“病毒类动物”排名第一的!


但我跟袋鼠的缘分多多少少有点苦逼的成分。当年在澳洲读书时去玩,在一个袋鼠庄园里过夜,餐厅给我弄了份袋鼠炖肉,我就吃了一口,可能是心理上觉得接受不了吃袋鼠这件事,于是就不吃了,但当晚我还是苦逼地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真是不吐不相识啊。这背后也要说明一下,澳洲是有专门饲养来食用的袋鼠农场的。

关于袋鼠的逗逼趣闻很多,我觉得最搞笑最经典的还是它名字的来源。当初 欧洲 的航海家刚到澳洲发现这些奇怪的动物时,他们从未见过这种怪物,问当地的土著居民怎样称呼这种动物,土人回答:“康格鲁(Kangaroo)”。于是,“康格鲁”这个音译就成了袋鼠的英文名字,可是人们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康格鲁”在当地土著语中是“不知道”的意思。

喂好了袋鼠,我就差那么一点抱上了考拉

去澳洲如果不看看袋鼠和考拉,那就像去了 冰岛 没看过 冰岛 马、去了 非洲 没看到大象长颈鹿一般无趣。虽然澳洲真的蛮多野生袋鼠和树熊,但如果希望一次性拥抱这乐趣,那最佳的选择就是去动物园!


比拉本动物园(Billabong Zoo)是太平洋公路沿岸麦考利港附近蛮有名气的一个动物园,1986年开业后养着考拉为主,同时也有袋鼠Kangaroo和Wallaby的“散养园”——稍后我要跟大家解释下,其实袋鼠不仅仅只有Kangaroo这么一个品种。2003年这里来了两位新主人,在他们的打理下,比拉本动物园逐渐开始壮大出名,第一是得益于它发展成考拉的生育中心,第二则是它拥有不少澳洲和异国来的特色动物,4万平米的地盘养了80个品种超过220只动物,还加上它每年都被评为区域最具吸引力的景点,所以在 新南威尔士 州它就是个“明星动物园”。


基于动物来做公众教育,是比拉本动物园的运营宗旨。每天他们都提供13场动物的解说,个别时候也会加场,我给大家列出看看就知道:


可能有朋友看不懂里头个别动物的名字,我翻译一下大家可参考感知:
Penguins企鹅,Koalas考拉,Lions 狮子 ,Monkeys猴子,Meerkats狐獴,Dingoes澳洲野狗,Snow Leopards雪豹,Crocodiles鳄鱼,Reptiles爬行类动物,Red Pandas小熊猫,Cheetahs猎豹。

同时比拉本还花了大力气携手学校,为小学到12岁的孩童和老师们提供参观的项目,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动物的知识,养成保护的意识。


他们说,这里是4,200公顷澳洲最大的沙丘。
而我看到的,是一片喜出望外的自由疆域。
虽然嘛,也知道它有边界,但你驰骋当中时,风从耳边拂过,时间如同静止了一般,这里仿佛是黑洞。
日后肯定记不住沙漠的造型,却无法忘掉这份感觉。挺好的。

TIPS:提供沙漠四驱车的公司有几家,我们玩的是这家: https://sandduneadventures.com.au/
当然你不玩冲沙,自己也可以自由进入这片区域,它是公开的。

不允许超越前车,不能飙车,为了安全要所有人都老老实实跟着。因为我是最尾的一台车,前面中间女生们开得超级慢,于是我总是偷偷将车子停下,等到前面队伍拉开了距离,我忽然再加速冲啊冲,能在他们背后偷着乐。每当我想停下来用手机拍照时,负责安全监督的一位教练就会跑来“制止”我,让我赶紧跟上队伍,哈哈。

驾驶这台四轮摩托唯一需要提醒的技巧,就是当你在上坡的时候,如果需要原地停下来,不要原地轰油门,这样轮子可能会产生刨地的效果,逐渐就陷在里头动弹不得了,我差点因为多手就被陷住。当然教练们还是有办法给你弄出来的。

一边开,一边左右眺望,会感觉人类是那么的渺小。在这样沙漠里的兴奋感,跟看到漂亮的湖泊和大海的激动相差无几,可能是因为无边无界,可能因为都拥有任意驰骋的自由。内心对着它呐喊,那声音淹没在摩托车轰鸣的引擎声里。

最终会在一处较高的沙丘顶停下来,作为终点。大家可以在此摆摆pose拍照留影。我们一对人仅仅我背了一台单反,其他人都是轻装上阵。

集体照过后,轮到个人表演时间!然后让叔给你们演示下非著名跳高选手的姿态!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