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虎山行、步步惊心步步景--2021元旦首徒虎头山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再上虎山,2021年的首徒!


时间如白驹过隙,总是如此匆匆太匆匆,不知不觉又到辞旧迎新之时。
岁未,照例要盘点一下全年的户外经历,然后再谋划一下新年打算,顺带还得安排如何利用元旦三天假期迎来新的一年。
不知不觉这该死的小冠已经闹腾了一年有余,小小的病毒将这大世界改变的太多太多。这不,新年尹始这小东西便大有卷土重来的势头,吓的大家不敢轻易迈出远门,只好放低姿态就近转悠。
原本与漫游哥哥策划去走“土城--龙爪河--虎头山--香楠坝”这条当年红军长征一渡 赤水 曾走过的线路,后来发觉这带有探路性质的线路3天走完难度有点大,不太适合大部队出行,于是便改走熟门熟路的虎头山大环线,去找寻2021年的第一场雪景。
虎头山大环线,于我来说是太熟悉不过,原以为这将只是一场平淡无奇的周未式户外走线,因此也没太放在心上。那知两天下来步步惊心的旅途、如梦如幻的美景却令人此身难忘,也成我意料之外的收获。
我的2021,便这样在意外的惊与喜中开始啦!

红龙湖畔,2021年的初夜!

7点半,如约从 泸州 驱车出发。
古蔺 下高速后穿城而过,经红龙湖专道在石羊平分路往龙爪河。一头扎进冷饭沟后,公路两侧丹霞石的峭壁直插缭绕的浓雾中。随着海拔的爬升气温越降越低,偶尔可以见到路旁岩壁上挂着的根根冰棱。
从山上驶来辆女司机开着的SUV,会车时妹纸好心地提醒:上面坳口的路面已经结冰上不去,我们都回去了。听闻此言心中不免有点小小的担忧,然而好比小马过河总要去看看罢。
盘山公路从沟底一直蜿蜒到坳口,好象一条巨蟒盘卧在山沟中昂起头来,张着血色的大嘴,吐着红红的信子怒视苍天。
环哥说,以前这公路还没铺混凝土时,丹霞石的红色路面看上去更加漂亮。
公路的至高点--柑子坳,这里海拔1500米左右,气温已经降到负数,路面果然结上薄薄的一层凝冰,虽然有些滑但也还不至于影响行车,否则我们只得原路返回从黄荆镇绕行。
坳口立着的石碑无时无该都在提醒过往游人,翻过坳口是龙爪河流域的水源保护区,大家一定得格外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龙爪河对 古蔺 人民而言那可真算的是“生命河”。
古蔺 县城地处山区,每年生活用水量约需600万立方米,遇着天干的旱季供水便成为一大难题。于是在1998年启动了被 古蔺 称作“生命工程”的龙爪河引水工程,经过整整13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黄荆乡的龙爪村建成大坝枢纽。龙爪河水库建成后蓄水量可达500万立方米, 古蔺 县城供水从此便一劳永逸。

过柑子坳顺盘山公路下到沟底,到达此次徒步的起点-- 白水 洞。选地方泊好车,分装好营地餐食材后合影准备出发。
此行11人,从左至右依次为:May(梅老师)、掌中宝、放牛姥姥、小平、乞丐、漫游、糖糖、bobo、甜甜和健忘的鱼,当然还有画外拍照的安环哥哥。

11点,山谷中的雾气已经散尽,冬日的暖阳越过柑子坳高高的山巅,将温暖的阳光洒满整个山谷。迎着2021年的第一缕阳光,我们愉快地踏上去虎头山巅找寻2021年第一场雪景的旅程。


白水 洞海拔约1200米,是有着十余户人家的小山村,位于柑子坳和红龙湖下方的山沟中,发源于柑子坳和红龙湖的两条小溪从村旁蜿蜒而过,村里有三五户村民开着农家客栈,露营、住宿、农家饭都很方便,是炎炎夏日避暑戏水的好去处。

从柑子坳缓缓而来的小溪,清澈的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鳞鳞的波光,如恬静的处子悄无声息的流淌着。

老天爷非常赏脸,2021年首日的天气太太太给力,阴霾许久的天空不但艳 阳高 照,而且还见着了久违的蓝天白云,仿佛预示着我们此行的好运连连。



穿过小山村,沿着村外的混凝土小道溯溪而上,寂静的山谷中潺潺的溪水在身旁哗啦啦地欢唱着,就象是在欢迎这群不速之客。


混凝土小道尽头,一条泥巴山路继续向山谷深处延伸,路边的小溪从红龙湖流来,山路尽是什么地方不得而知,来日若有机会到 白水 洞避暑戏水,定当径直向里一探究竟。

曾经是山谷中的最后一户人家,如今已是人去屋空,仅存一堆残垣断壁,不过屋前平坦的院坝却很适合露营。过破屋后便开始沿陡峭的山路向上爬升,卸下背包小憩片刻,脱掉厚重的衣衫轻松上阵。

过破屋继续向前,避风的岩壁下养着几桶蜜蜂,谁在路旁扎个假人守卫着这些蜂桶。
这穿着草绿色军装的假人栩栩如生,第一眼远远望见还真以为是人站在路边,若是漆黑的夜里毫无防备地猛然见着,不将人吓个半死才怪。


假人守护着的蜂桶前面有个高高的石坎,这里别直走,左转下到溪沟,跨过溪流上的独木桥到对岸的树林中。

穿过溪畔的小树林又是一条山沟,这里是极易走错的。一条看上去经常有人走的大路径直沿着山沟通向深处,按常理这该是 白水 洞通往红龙湖的山路了,然而这路却是错误的。
正确的路在距离沟口二三十米的地方,山沟左侧有条被灌木遮掩着的陡峭山道,这才是 白水 洞往红龙湖的正确开启方式。

山坡上的灌木丛很茂盛,即使是在这寒冷的冬季,枝繁叶茂的灌木也如一片绿色的海洋,瞬间便将我们淹没其间。
“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 都安 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此情此景想起这句歌词的有木有。



这山路是有人走的,要不然早会被这茂盛的灌木所掩没。这山路是极少有人走的,要不然也不会仅存着依稀可辨的路的痕迹。这山路是非常陡峭的,好多地方都必须手脚并用地开启“四驱模式”方可攀上去。
行前有些担心这段山路会不会因积雪、结冰等原因无法上去,现在看来这担心完全是多余,山路虽然难行,但在给力的伙伴们脚下也还不至于无法逾越。


站在陡峭的山崖上透过浓密的灌木,远远眺望到山谷对面苍翠的山林中,一根巨大的丹霞石的红色石笋从密林中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般在苍翠的树林中脱颖而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如此不可思议。


继续向上,山路仍然在茂密的灌木丛中穿行,但慢慢的已经渐行渐缓。到目前为止伙伴们都非常给力,就连第一次重装徒步的糖糖老师也还能跟上大家的行进速度。

上到一个比较宽阔的平台,卸包休息、喝水用路餐,调整好状态再出发。


继续向上没爬多远,一根粗大的黑色塑胶水管横亘头顶--引水渠到了。



引水渠的海拔在1500米以上,常年水流的岩壁上早已挂满大小不同、长短各异的冰溜子。这种在高海拔地区和北方习以为常的玩艺,让少有见到的同伴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早已忘却刚才爬山的辛苦,纷纷掏出手机各种拍。

沿引水渠右行经过5号涵洞后,再爬升几十米便是红龙湖。沿引水渠左行依次经过4号、3号、2号、1号涵洞后再爬升几十米是廖灌岩水库,从廖灌岩水库前的公路出去可以到达红龙湖管理所。过1号涵洞后不去廖灌岩水库,继续沿引水渠前行可以到达柑子坳、甚至是冷饭沟渡槽。



5号涵洞挡住去路,我们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踩着没过脚裸的积水穿洞而过;二是攀着洞外山壁上的灌木,从近似乎90度的山壁上绕过。
这天寒地冻的天气第一方案肯定不可行,那就只好攀着灌木如壁虎般贴着山壁过去。冬天灌木的枯枝太多,我在前面探着路已经够小心,仍然有两次因枯枝折断发生滑坠,幸好山壁上灌木茂盛,滑坠几步后就又能抓住灌木稳住身子。


千辛万苦终于绕过5号涵洞重新爬回引水渠,今天最艰苦的路段已经全部被抛在身后。现在只需要沿着引水渠前行五六百米,再有一段很小的爬升就能到达红龙湖,湖边一条康庄大道正等着我们。

站在引水渠上,俯瞰山谷对面大自然的神来之笔,远眺山谷尽头的小山村 白水 洞。
15点,到达红龙湖大坝。从 白水 洞到红龙湖大约4公里山路耗费4小时,比预计的慢了1小时。许久不来,这红龙湖大坝居然安装了防护栏与铁栅门,下次再来这铁栅门会不会被上锁?


红龙湖地处海拔1600米的崇山峻岭中,它背靠虎头山、面朝龙爪河,犹如一条盘崌在林间深涧的巨龙,将长长的龙爪伸向远方的山谷。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来红龙湖,但每次重逢仍然会被她的恬静秀美所深深吸引,无论是轻装、重装、速穿,还是越野跑,我总是乐此不彼一次次地亲近她,为的就是在思念太久后能一睹她的芳容。
这里被划为 古蔺 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地后,自驾车已经不能上山,昔日的农家乐、钓 鱼台 被悉数取缔,红龙湖终又得以重归她本生的宁静,重新成为鲜有人迹的密境,这更加引起我对她的向往。

5公里的环湖专道从红龙湖大坝直通库尾的水库管理所。时间尚早,大家三三两两行走在一起,或疾或徐,闲庭信步般放松心情欣赏着沿途的美景,悠哉游哉地且行且摄。



红龙湖的美不但四季不同、早晚各异,而且即便是同一时刻、不同地点、不同方位,都可以欣赏到她非同寻常的美。
图一那碧绿的一汪如翡翠,图二那宁静的一面如明镜,图三那微泛的一条縠皱是不是恰似吹皱的裙摆,正所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深山秘境中的红龙湖恰似西子肌若凝脂气若幽兰,又如处子恬静可人嫣然腼腆。
这也正是我对红龙湖心心念念的原因。

闭关太久的姥姥经过大半天的折腾已经略显疲态,纵然是在康庄大道上也几度双腿抽筋,好在还有红龙湖的美景聊以慰藉,否则怕是会寸步难行。

上周 古蔺 普降大雪,红龙湖美丽的雪景曾一度惊艳央视,其实我们此行也是冲着这来的,然而天不遂人愿,只有路旁的竹林还稀稀拉拉残留着些许积雪。



海拔1600米的红龙湖畔气温很低,在这呵气成霜的环境下,路旁的竹叶挂满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冰珠,好似串串珠帘在翠竹枝头摇曳,微风拂过相互碰撞着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山巅仍然郁郁葱葱的树林上残留着一层薄薄的白雪,被冬日的阳光照耀的更加明亮,好象一夜间白了的少年头。

16点半,到达库尾的水库管理所,5公里沿湖公路我们悠闲地走了1.5小时。
这里是今天计划的营地,早先抵达的伙伴已经开始在管理所门前的空地上安营扎寨。管理所在红龙湖开放的年代曾是农家客栈,每次上来都有熙熙攘攘的游人。如今红龙湖彻底封闭后已是人去楼空,成为我等野游闲人的一方乐土。


营地餐,依然是丐帮御用大厨漫游哥哥亲自操刀。酸菜穿汤肉佐以秘制“胡辣壳”,再配上 古蔺 妹纸小平从家中“偷”出的10年家酿老酱酒,未了再来碗香喷喷的自熟米饭,这滋味真的不摆了。这那里是丐帮出游,分明就是帝王出巡。
待得“酒足饭饱嘎嘎靓到”已是夜幕降临时分,天气虽然冷嗖嗖,但大家心里热呼呼的都不肯早早入睡。围坐在一起唱着欢快的歌儿,回忆着过往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分享着彼此户外时的欢乐心情。直到更深露重冷的有些受不了,方才恋恋不舍地钻入帐篷。

虎头山上,2021年的初雪!

次日醒来,期待中一夜便白了的少年头未能如期而至。但在这寒冬清晨的山林中,仍能闻得啼鸟多少还是令人有些惊喜,真是“忽闻清脆鸟儿啼,寒冬竟增暖春意”。
有漫游哥哥同行,无论是晚餐还是早餐总会被安排的妥妥帖帖,白菜蛋汤烫饭配上“胡辣壳”拌扎耳根,热呼呼的两碗下肚,顿时便将冬日清晨的寒意驱赶的无影无踪。
9点半收拾妥当,合影出发,去虎头山上找寻2021年那第一抹雪景。

路,已经历无数次,算的上老马识途。从管理所屋后上虎头山,起初是一段沿着水渠的山路。这水渠想来已经弃用多年,渐渐的都有些看不出渠的痕迹,只有从山上接来的黑色取水胶管还能作为上山的路标。


上周的一场大雪将山坡上的竹林压弯了腰,上山的路口淹没在趴下的竹林中,我们差点没能找着山路的入口。山路本是采山民开辟出的马道,平日里总是稀烂的泥泞山路,稀泥在这寒冷的气温下变为冻土后,反倒好走不少。


山路上乱七八糟横卧着的竹枝和残雪,验证了上周虎头山漫山的大雪与瑰丽的雪景。看着路旁一根根被大雪压腰的翠竹,不禁想起方志敏先烈的诗句: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如今我们重走红军当年四渡 赤水 曾翻越的虎头山,不禁感慨吾辈先烈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那不屈不挠的昂扬斗志。


横卧的竹林緾绕牵绊让人举步维艰,挣扎半天来到一片开阔地,卸包、小憩、喝水,脱去走热后略显厚重的衣物。此行五男来张合影,被同行妹纸戏称为“全村最靓的仔”。

好多地方都被杂乱无章的断竹挡住去路,此时漫游哥哥随身携带的开山柴刀便开始发挥作用。但见他手起刀落之间,“刷刷刷”便开辟出一条坦途来。
瞧这架势,不禁让人心生感慨:穿越路上,谁能横刀而立,唯咱丐帮漫游哥哥!

队伍中另一名开路急先锋,便是这持刀怒怼拦路虎的bobo大神。bobo是此次虎头山之行收归丐帮
麾下的又一员虎将,他不但是一名教体育的体育老师,而且还是冬日里敢下五洋捉鳖的冬泳健将。
瞧他开路的架势,是不是有点:“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勇猛。


山路虽然不易,但有漫游哥哥与bobo大神轮番上阵,倒也没有多费周章。



队伍顺着两名开路先锋劈出的坦途徐徐前行,途中大家仍没忘记与这2021的第一场雪亲密互动。


终于走出牵牵绊绊的竹林,走上一段临崖的羊肠小道。也许是背阴、也许是海拔升高,小道上铺满厚厚一层积雪,让本来就有些危险的山路变的更加难行。
其实这积雪也不是冰面,踩上去松松软软不是很滑,但在初次重装鲜有这种经历的糖糖老师看来,这雪踩上去肯定是要滑的,如果不小心滑下山崖那该如何是好,便有些裹足不前,整个队伍行进的速度自然便慢了下来。
在这天寒地冻的山林间,株株山茶不畏严寒,坚强地绽放出朵朵美丽的花来,鲜红的色彩是那样的光彩夺目,向世人展现着一种神圣的美感。“眼明绝艳照凋年,傲雪凌霜分外妍。鹤顶染砂那得似,犀棱削角自苍然。”便是对它最生动的写照。
也不知道是啥原因前面又双叒堵车啦,这危险的单行道上咱也不敢问也不能催,只好安静地站着干等。也不知是不是昨晚抢了未煮熟的豆芽,今晨起来肚子便开始闹腾,出发前已经跑了两次,趁着这等待的当儿赶紧甩下背包,远远地往回跑去埋下几颗“地雷”。



终于知晓堵车的原因,积雪的山路固然难行,但伙伴们贪恋这挂壁的美景才是真相。


难怪伙伴们会贪恋的驻足不前,这岩壁上根根难得一见的冰凌挂,晶莹剔透、造型各异,向我们神性地、诗化地展示着风姿。“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便是此情此景的最好写照。

和妹纸们出行你得耐着性子,美景面前的摆拍和嬉戏是她们治愈旅途疲惫的良方。一番摆拍和嬉戏后原本已经略显疲态的她们,会重新焕发出活力。
前方的山路依然难行,很多地方需要手脚并用,小心翼翼的通过。最重要的是要防着踩上临崖侧积雪覆盖着的树叶,如果发生滑坠虽说不上生命之忧但也得伤筋动骨。

终于到达虎头山十字路口。虎头山上很多岔路口不知道名称,于是便照着想法给它们一一命名。 比如 这里:从红龙湖来直行向下是刺盖口、向右上山是虎头山顶、向左下山是火庄岔路口,于是便命名为“虎头山十字路口”。

过虎头山十字路口向左沿山脊下行,山林间的雪景渐渐漂亮起来。起初树林中、枝条上还只是些稀稀拉拉的残雪,到后来林间的地面象是被铺上一床厚厚的羽绒被,树枝上一条条、一树树全都挂满羽毛般洁白的雪,满山遍野的树木都被妆扮的如同 玉树 琼枝。

感谢环哥辛苦地为大家留下这珍贵的回忆。

积雪厚了下山的路便更加难行,好在这山脊路即使摔倒也不会有性命之忧,顶多也只是坐个“屁墩”,不过这样也就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启“屁降”模式。

12点,到达火庄岔路口,卸包休息、喝水用路餐。
这里也是我用自己的方式命的名,虎头山十字路口下来:直行下山去火庄(虎头山最有名的火庄山脊杜鹃花海便是在这条路上),右转沿山脊去虎头山观景台岔路口,右后沿山沟下行去刺盖口(过刺盖口继续向前可到红龙湖大坝)。




12点半,用过路餐沿山脊继续向虎头山观景台方向前行,这段路都是沿着起伏的山脊忽上忽下,要上多少坡、下多少坡咱也没数过,反正要上、下不少山坡才能到达虎头山观景台。

雪中的这段山脊非常漂亮,与春夏是完全不同的景致。如果说在红龙湖畔只见着星星点点的残雪时,心中多少还有些遗憾,伙伴们到这里已经完全被眼前的景色迷住,纷纷赞不绝口地表示不虚此行。


在起伏的山脊上不停上下虽然将人折腾的够呛,但置身如此美景大家心情还是相当愉悦,山林间荡漾着我们欢快的笑声,寂静的山林也因我们的到来而变的热闹起来。




去过不少高海拔的地方,第一次在低海拔的家乡见到如此漂亮的雪景,多少还是让我有些意外,行走在这白茫茫的山野林间,恍若置身 东北 的林海雪原。


印象中到观景台岔路口的最后一道坡是非常陡的,果不其然这陡坡上厚厚的积雪令人望而生畏,bobo纵然是穿上冰爪也不敢贸然涉足。
好在我们是有备而来,但见环哥取出30米长的路绳一阵操作便让天堑变为通途,只是苦了最后收绳下山的环哥,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安全下来的。


越过这道最陡的坎,到观景台岔路口剩下的路便非常好走,沿着平缓的山脊不多会儿就能到达。

14点,到达观景台岔路口。
这也是我用自己的方式命名,火庄岔路口过来:向左下山去虎头山观景台(官方的虎头山正门,从天堂沟上山,汽车可以直接到达的地方,路上有两道长长木梯是装逼打卡点),向右去新街坪(红龙湖森林公园景区海拔1845米的最高峰)、倒马坎。
这里到观景台不足1公里,是最便捷的下山路。在这里小憩时我曾有片刻的犹豫,是按计划继续前行完成大环线,还是就此下山。看看时间才下午2点,又和环哥商量后觉得6点天黑前应该可以走到陈家岩下面的公路,于是略作停留后催促大家继续向前。



多年的户外去过很多高海拔的地方,雪景当然也见的不少。和高原上的树枝挂满松散的积雪不同,这低海拔山林树上那白茫茫的一片一片不全都是雪,很多是雨水在树叶上凝固成的冰。
瞧那一棵棵塔松的枝条被冻的晶莹剔透、通体发亮,好象被精心妆扮的圣诞树,纵然有大风吹过枝条上的冻冰也不会如积雪般簌簌掉落。再看这片片杜鹃树的叶子,叶面无一例外全都覆盖着厚厚的一层冰,如同被洁白的琥珀包裹着,登山杖击打上去居然能发出玻璃般清脆悦耳的声响。



从观景台岔路口去新街坪的路依然是沿着起伏的山脊前行,只是上坡与下坡的次数明显少了很多,而且沿途的雪景居然和前面见到的大不相同,这又是虎头山雪景特 别奇 怪的地方。

本帖最后由 lz乞丐 于 2021-1-11 11:26 编辑

甜甜与鱼儿,好漂亮的一双小姐姐,在这片白茫茫的雪原中穿着红红的衣服,和这童话般的洁白世界简直就是绝妙的搭配,构成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这道最靓丽的风景却闯进一位黑里透点红的小哥哥,居然也没煞了风景,实属意料之外的难能可贵。

这条山脊林间的积雪看上去和前面山脊的完全不同,之前的是互相冻粘在一起的松软积雪,而这里的却是从树枝上掉落下来成块状的积雪。那积雪一块块的表面都布满纹路,层与层之间又充斥着些许小小的气孔,好似大 泸州 的特产--“纳溪泡糖”。


这条山脊更加漂亮的雪景令伙伴们欣喜若狂,经常驻足在迷人的雪景中贪婪地玩耍着不舍离去,看着渐渐暗下来天色有些担忧,连连提醒大家不要过于贪恋眼前美景忘记赶路。



挡道的枯树砍不断、绕不过,唯有八仙过海地各显神通,俺腰不好身子骨又不够柔软,只得老老实实四肢着地如狗钻洞般爬过去。

前面又有陡坡挡道,队伍的行进速度不由的又慢下来,该死的肚子又再次闹腾起来,赶紧又扔下背包跑去远远的山坡埋起雷来。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等我埋完雷回来,糖糖与姥姥居然还与山坡较着劲,也不知是她俩舍不得山坡,还是山坡想留住她俩,反正就在这坡上一步三滑地挣扎着,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也不知道为啥就这般艰难,我拄着登山杖可以大踏步向上,这姐妹俩纵然是四肢着地也是万般艰辛,不断给她们加油打气,历经千辛万苦才终于爬上坡顶。 坡顶便是“林界”,这是两个林场间管理的分界线,也是这片山林中难有的地理标志。过林界后山路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后面基本便不再有很陡的坡。


坡顶便是“林界”,这是两个林场间管理的分界线,也是这片山林中难有的地理标志。过林界后山路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后面基本便不再有很陡的坡。
好长时间没和姥姥共同出游,上次同行还是4月份来虎头山看杜鹃,感谢环哥在这梦幻般的雪景里为我们留影。
上次好不容易才找到从新街坪去倒马坎的下山路口,沿途便一直特别地留意着。没想到一场大雪完全改变了山林的模样,再次错过分路的地方朝着新街坪山顶而去。幸好醒悟及时,赶紧掏出手机打开户外助手,折返回来才寻着下山的路。
这个岔路口比较隐蔽也没啥特别明显的地标,只是在山脊左面临崖侧有三棵枯死的 大树 ,下山去倒马坎的路就在旁边。
新街坪通往倒马坎的下山路最开始一段非常陡,是几乎近似90度的陡坡,其实我们备路绳最主要是冲着这段路。然而这段路却并不如想象中的难行,陡坡两侧全是密密麻麻的大小灌木,攀着灌木纵然是不铺路绳也可以安全下撤。


第一段陡坡下去后中间有处不宽的平台,这里生长着两棵巨大的山毛榉,这是从倒马坎上山到新街坪不可多得的地标。但凡讲起倒马坎到新街坪,必须提到这两棵巨大的山毛榉。



继续向下又是非常陡的一段山坡,原本以为糖糖、姥姥与梅老师会很费劲才能下去,但有点出乎意料,虽然有些艰难但也还算得上“顺利”地通过这段我看来最难的山路,看来对于体能欠佳的她们而言下山究竟还是比上山容易些。

终于走完最陡的山路,天色也更加暗了下来。也许是心里着急的原因,印象中走不多远就能到达的沟底,今天却赶脚山路没完没了般,转过一弯又一弯就是见不着熟悉的山沟。
第一次重装穿越的糖糖体能似乎已经消耗到极限,看着她在前面机械地迈动着双腿,再不敢过度地催促,赶紧叫她放下背包休息会儿补充食物和水。漫游哥哥担心前面的伙伴找不着方向迷路,便独自留下来陪着糖糖,叫我赶紧去追赶前面的大部队。

一路小跑着紧赶慢赶,终于在快到山沟时追上大部队。下到山沟便是一路横切,然后穿过一片箭竹林很快就可以到达倒马坎。

沿着山沟横切六七百米后是一段杉树林中的小爬升。
树林中雾气弥漫,虽然天色越来越暗,但想着很快便能到达倒马坎,心情反倒轻松下来。
17点半,到达印象中的箭竹林。
从虎头山观景台过来这段路耗费太多时间,原本以为2个半小时就能到倒马坎,如今用了3个半小时才到箭竹林,好在印象中穿过这片箭竹林只需要20多分钟时间,心中倒也不是很着急。

进入箭竹林后才发现事情远非想象中简单。从水库管理所上山遇着的竹林虽然也被大雪压折不少,但那里的竹林不但低矮而且稀疏,很容易就能开出一条道来。而这里的竹林不但高而且非常浓密,全是韧性很强的老竹子。竹林中的 通道 原本就窄,被压折的竹子堵住的道路根本无法通行。
漫游哥哥背着开山柴刀陪着糖糖远远掉在后面,无奈之下只好在密林中穿梭绕行。竹林太密、竹子间的空隙太小、背包太大,往往人钻过去了背包却被两根竹子生生夹住,让人进退失据。就这样在与竹子的纠缠与搏斗中被消耗掉好多体能。
密林中全是竹子没有任何参照物,绕着绕着便远离路径迷失了方向。好在咱有轨迹在手,赶紧掏出手机打开户外助手,对照着轨迹辩明方向寻找出路。
看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却迟迟钻不出这片竹林,心中不免有些焦燥起来,好几次都感觉出口应该就在前方,然而仍是望不到边的密密麻麻的竹子,若是没有轨迹在这样的竹林中真的极易迷路。
18点半,终于钻出这片该死的箭竹林,到达倒马坎。当年红军一渡 赤水 后翻越虎头山来到这里,因山路太陡马匹无法逾越被摔死而得名。这片平时只需20分钟便可通过的箭竹林,我们在里面苦苦挣扎一小时,搞的大家都有些精疲力尽。
倒马坎下山到燕儿窝大约两公里路程,按计划继续向前经陈家岩下山大约3公里路程,两条路都要经过一片该死的箭竹林,而且到燕儿窝的路非常陡峭难行,到陈家岩的路相对要好走很多。关键是到燕儿窝后我们很难去 白水 洞取车,到陈家岩后只有9公里公路便可到 白水 洞取回车子。与环哥商议后决定仍然按计划继续向前从陈家岩下山。

18点40分,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在倒马坎也没敢过多停留。大家取出头灯,等到漫游哥哥带着糖糖赶上来重新编排好队伍顺序后,冒着漆黑的夜色继续出发向前。

印象中从倒马坎到采笋坪这段路非常好走,松树林中一条大路10多分钟就能到达。然而在漆黑的夜里,路上仍然是横七竖八的竹子挡着去路。
黑夜中不敢再贸然钻进密密麻麻的竹林中绕行,生怕钻进去后半天走不出来,赶紧呼唤收队的漫游哥哥提着开山柴刀上来开路,此时此刻漫游哥哥手中的刀真成了“全村人的希望”。

20点15分,终于到达采笋坪。
这是山林中难得的一块开阔平坦的场地,是上山采笋的山民住宿休息的场所,我依然按自己的方式给它命名。这里直走下山是新坪村,左走下山是 罗江 村。
直到今天我都无法理解从倒马坎到采笋坪这段路是如何走的。原本很好走的一段林间大道,平时也就20来分钟的路程,我们却在黑夜里整整摸索了1.5小时。而且还靠着漫游哥哥和bob大神轮番上阵,才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我甚至差点在里面转迷了路,若不是有轨迹指引,能不能走出来还真是难说。

采笋坪开阔平整的场地很适合作为应急营地,想着前方还有一片该死的竹林要钻,我征求大家的意见,若是太累便就地扎营等天亮再下山。
然而我们的计划是今天到 白水 洞扎营,晚上的营地餐都放在车上,如果在此扎营只能靠着干粮充饥,伙伴们都心心念念着车上的鸡火锅,纷纷表示要继续前行下山。

过采笋坪继续向前,心中早已准备着接受下一片竹林的折磨。然而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这片竹林很轻易便饶过我们,除去有三四处大堆的竹子横在路上挡道外,其余就只有两三根螳臂般的竹子横亘路上,漫游哥哥冲上前手起刀落便解决战斗。
走出竹林后道路更加好走,一条宽阔的山路直 通山 下的新坪村。经过竹林中的几番折腾身上的衣服和脚下的鞋子已经全部打湿,随着渐渐的夜深露重,山风吹在身上浑身打颤。可怜的糖糖老师已经被完全拉爆,全凭着顽强的意志迈着机械的步伐跟随着队伍。

21点,终于在黑夜中摸索中下到山底,来到山沟中龙爪村五组的第一户人家,这段平日里40多分钟的山路,我们在黑夜里摸索着也仅用了1个小时,看来最后这片竹林确实没怎么为难我们。

21点25分,终于走出深山到达陈家岩下面的公路。
大家心中想着只要走上公路便是胜利,以至于这段只走了20分钟的山路大家觉得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一路上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不停询问。
远远望见公路边上有户亮灯的人家,赶紧和bobo上前打探消息,我们的想法是找辆摩托车载着司机去 白水 洞取了车来接人。山中的村民好生淳朴,年迈的老两口本已上床,听见狗叫没顾上穿外衣便开门迎了出来,老头儿站在寒风中一再催促我俩进屋说话。
屋里很窄,仅放置着一个火炉和一张长椅,见我们进屋老伴儿赶紧张罗着要开炉生火,我们见状赶紧制止她。说明来意后,老头儿表示只能想办法从 古蔺 县城帮我们叫车来,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赶紧谢绝后告别老两口沿着公路继续向前。

印象中沿着公路走不多远,便有门前停着两辆车的大户人家,赶紧带着大家一路疾驰去碰碰运气。
公路上已经有移动的信号,赶紧用手机联系香楠坝村的支书骆卫,想让他帮着联系车,那知骆卫的电话通了就是没人接。
重新又想到桂花的徐挺,这下运气很好,但徐挺说龙爪村他也不很熟悉,不过扔来龙爪村支书的电话让我试试运气。想来山中村民睡觉都早,龙爪村支书的电话也是通了无人接听。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再次联系徐挺,这哥们非常热情非常耐心,又赶紧找出两个电话叫我继续联系。这下运气超爆,第一个接电话的哥们虽然人没在 古蔺 ,但仍然表示马上就帮我找车;第二个接电话的哥们叫赖仕举,听了我的求助后也马上就开始张罗着找车。
来来往往的电话下来,不知道不觉沿着公路已经走了三四十分钟,快到印象中的大户人家时,远远便望见居然还亮着灯。赶紧几步快跑上前正准备叫门,却发现大门敞开着压根儿就没关。听见我的呼喊,从底楼的里屋走出一位非常年迈的婆婆,热情地将我们让进屋里。我们当下便决定,不管能否找着车去 白水 洞,今晚都在这里扎营。与婆婆说明我们的想法后,她好热情地叫我们上楼,说楼上有好多房间可以住。听闻此言更是喜出望外,赶紧上楼寻得房间安顿好,换下全身湿透的衣物。
赖仕举回电说已经找着车子,但人家是回乡探亲的女司机,深更半夜的不敢轻易答应,还是他特意陪同人家才敢前来,最后千恩万谢地许了150大洋的车资。与赖仕举交谈着确定位置时得知婆婆姓胡,这户人家主人叫张平,是胡婆婆的孙子,平时住在 古蔺 县城一个月才回家一次。

没过多久赖仕举陪同女司机开着车来接上漫游、bobo和掌中宝去 白水 洞。从张平家到 白水 洞来回不足20公里路程,不多会儿他们便开着车回来了。
古蔺 妹纸小平老师轻车熟路,早早已将太婆家的火炉烧的旺旺的,只等着漫游哥哥开车取来火锅鸡,没过多久满满一大锅火辣辣的火锅鸡就端上了火炉。

小平老师从家里“偷”出来的家酿酱香老酒,对于在这寒冷的冬夜,在山上挣扎了13个小时,已经全身湿透的我们而言,这瓶老酒才是“全村人的希望”。

在胡婆婆温暖的家里,换上干爽的衣物,围坐在熊熊的火炉旁,垂涎欲滴地望着锅里的美味,那时那刻的赶脚真是“没经历过风雨,怎知道彩虹”。

美味的鸡火锅太香啦!
“全村人希望”的酱香老酒太醇啦!!
淳朴善良的胡婆婆家里太温暖啦!!!
得到热情的 古蔺 人民相助的我们太幸运啦!!!!
我们2021年的首徒注定会成为今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本帖最后由 lz乞丐 于 2021-1-11 11:29 编辑

再别虎山,2021年有我有你!
酒足之后已是深夜,但愿没吵着已经回屋安睡的胡婆婆。
经此一役,第三天计划的行程已成鸡肋,我们决定睡到自然醒,然后去德耀吃了早午饭便驱车回家。9点过在山间的晨曦中醒来,鸡火锅、老酱酒以及暖和的房间令伙伴们满血复活。


昨夜又是烤火又是煮饭,将张平给胡婆婆劈的柴禾用去一大半,在离开之前赶紧又给胡婆婆劈出一大堆,完全够张平下次回家前胡婆婆取暖煮饭所需。


这bobo大神到底是体育老师出生的猛将,劈个柴居然将自己的额头弄出伤来,我说你是不是想博取小平老师的同情才故意为之啊,要不这劈柴能自残额头还真心不容易。
临别前与胡婆婆促膝交谈,别看胡婆婆已经年届九十,这思路却是相当清晰,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独居却也能将家里和自己的生活料理的井井有条。
交谈中胡婆婆颇为满足地告诉我,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和四个重孙,平时他们都在外面忙着打工挣钱,孙子每月会回家一次看望她,给她带回些柴米油盐果蔬糕点,遇着节假日大家都会回来与她相聚,边说边指着墙边放着的十多双棉拖鞋。从胡婆婆眼中我仿佛见到这一大家子高高兴兴地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祝福胡婆婆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愿胡婆婆一家和和满满幸福平安。

昨晚不小心将胡婆婆楼上电暖桌的桌布烫了个洞,取暖煮饭又用掉胡婆婆好多柴禾,一大群人深更半夜好生叨扰了胡婆婆。大家身边也没表达心意的更好物件,只得俗气地取出300大洋聊表寸心。
胡婆婆人虽老心里却一点也不糊涂,任我们如何解释也不肯接受,反过来还说一大堆实诚的话,弄的我们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但无论如何这点银子还是得留下,否则我们将如何心安。
惜别淳朴善良的胡婆婆,告别我常常魂牵梦绕的虎头山。在小平老师的带领下驱车前往德耀镇,去一家苍蝇馆用过好吃的酸菜肘子汤、四季豆炒土豆等 古蔺 佳肴。驱车返回 泸州 ,结束这场惊心动魄的2021再上虎山之行。

精彩户外,支持楼主分享的好文
欣赏好文,评贴支持
这么好的帖子我要顶一下

那个假人做得有水平哦,多逼真的。
精彩游记,美文美图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