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十地 婆罗浮屠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




欢迎关注小小豆包的花花世界








??



《妙法莲华经》中描述的菩萨修行十地修行过程,以浅浮雕的方式被雕刻在第三层,内容为善财童子参学五十三位善知识所体现的十地修行全过程;超越十地后佛国的情况被雕刻在第四层,描绘的是善财童子经由五十三参进入法界,从而获得佛果的过程。




??



婆罗浮屠起初是一朵漂浮在湖中的莲花。莲花是佛教艺术中随处可见的形象。经常作为佛陀的宝座和舍利塔的塔基。婆罗浮屠整座建筑似乎呈现一朵莲花的形象,其中佛像似乎代表着大乘佛教中的《妙法莲华经》,而塔顶的三层圆台似乎象征着莲花瓣。欲界、色界、无色界跟须弥山的结构是相应的,而《妙法莲华经》描述的世界结构其实和《华严经》的结构是一致的,都强调了菩萨修行的十地阶位的过程。




??


依建筑形式和雕刻内容,加上考古显示,早期的婆罗浮屠周围有湖床,佛塔底部高出湖床15米。这样的形制结构,与佛教须弥山香水海的宇宙观是一致的。在佛教世界观中,中央的须弥山由香水海环绕四周,欲界、色界、无色界、出世涅槃,层层拔高。如果对雍和宫里那座青铜制须弥山有印象的话,就有比较接近的感观了。


??



菩萨修行十地山
学者考证并推测认为佛塔是按照佛经《妙法莲华经》描述的菩萨十地世界来建造的一座曼茶罗坛城。


??


塔基代表欲界五层的塔身代表色界而三层圆形的塔顶和主圆塔代表无色界色界的细致装饰的方形在无色界演化为毫无装饰的圆形象征着人们从拘泥于色和相的色界过渡到无色界最上一层的主佛塔则代表经过修行层层超越欲,色,无色之三界,从而走出“迷界”达到最高境界的“涅槃”




??


佛塔的三个部分代表着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四个修炼境界:主佛塔代表超脱三界的“涅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台塔身代表“色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tupa

舍利塔的目的是供奉佛陀,有时也仅仅是一种虔诚的标志。而庙宇则是在房屋中供奉佛陀,并且给信徒参观朝拜。然而从婆罗浮屠的精心设计和建造来看,它事实上是一座庙宇。婆罗浮屠的台阶和走廊引导信徒们拾级而上,直至顶层。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