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随风飘308 于 2021-6-24 08:45 编辑
茶亭荷花.M17文化广场.晋安湖公园.螺州古镇随拍(2021年6月12日)
福州茶亭公园位于台江区广达路与八一七中路之间,建于1986年,面积3.5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2公顷。公园北门通群众路,东门抵广达中路,园内有3株古榕,覆荫数亩,建有戏台、音乐厅、棋艺厅、阅览室和茶室等。
茶亭公园的水域古代与河口万寿桥相通,曾经是“百货随潮船入市”的繁华水路,
但几百年来的沧海桑田,现在成了三口波平如镜般的湖泊,从北向南分别是“钓鱼池”、“邀月湖”、“沁芳湖”。池湖相通,“通口”分别有桥跨越,前面的为仿原木结构的水泥平桥,古朴得还没有桥名。后面的为石拱桥,飞虹卧波,桥栏上刻“醉月桥”。湖上有玻璃钢小游艇十余艘,游客于“游艇码头”上艇后,在偌大的湖面上可以任意纵横驰骋,激起一重重波浪,其乐无穷。
湖岸用自然形态的花岗石砌垒,如太湖石般妩媚生姿,又种了许多的杜鹃花、迎春花,星星点点,红色的、黄色的,成了一圈又一圈花的围篱。湖的西岸紧靠白色围墙,有一条窄窄的甬道,在密密匝匝的假槟榔树下蜿蜒而过。
湖的北岸是公园的入口处,有仿古的茶室、曲廊、水榭、颐乐园等建筑,雕梁画栋,耀眼生辉。特别是颐乐园,本来就是清代大户人家的房子,又经一番精心修葺,别有一番情趣。“颐乐园”由大座、披榭和回照等部分组成。大门朝南,入门过屏风是一个石铺的大天井。天井里设一大型假山石景,以“斧劈石”为材料,石峰挺拔,参差无序,鬼斧神工,又在之上,石之缝栽松植竹,虬枝盘曲,剑拔弩张如一帧珍稀的古画,人见人爱。
福州M17文化广场
福州M17文化广场是座文旅综合体,今年5月31日正式开业。M是英文Memory的缩写,意味着该项目的灵魂是“记忆”,是找回老福州的建筑文化、美食文化以及市井文化的记忆。而“17”则谐音一起。M17共4层,分别以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安泰中心、程埔头学生街以及老茶亭街骑楼等为主题场景,业态涵盖老字号、网红小吃、零售配套、教育培训、高端闽菜等。
“除了打造城市文化记忆场景外,我们还在推进福州方言保护等活动。我希望通过新潮的活动形式传播福州文化,让大家能够跟城市对话并产生共鸣。这样,M17文化广场就能成为福州文化的地标性建筑。”福州M17文化广场的负责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晋安湖公园
16日,福州晋安湖调蓄工程开闸汇水,晋安湖公园一期开园。晋安湖公园共建设平湖揽月、曲港汇芳、湖城胜景、古韵茶香、落樱春晓等十二景,并通过下穿步道,与鹤林生态公园、牛岗山公园相连,组成目前福州城区最大的海绵生态公园。作为我省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项目,晋安湖公园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的技术方法,因地制宜地设置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设施,将水系治理和生态修复有机结合。
晋安湖公园环湖步道总长19.5公里,是福州休闲慢行系统的标志性段落之一。公园总面积逾1700亩,是目前福州面积最大、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城市综合性公园,将使福州呈现“北山南湖、一水贯穿”的生态绿轴,成为福州文旅新品牌和新地标。
晋安湖是目前福州城区调蓄库容最大的生态湖,水域面积相当于西湖与左海公园的总和,湖体库容151万立方米,集水面积20.5平方公里,可实现多目标调蓄、生态补水、排水及湖内循环活水功能。经控制性水闸和泵站联合调度后,将使该片区防涝标准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至近20年一遇。
螺州古镇
福州藏有不少好玩的古镇。位于福州仓山区的螺洲古镇,从福州市区出发乘坐公交就可直达。螺洲古镇是清代三部尚书陈若霖的家乡,还是中国志怪小说鼻祖干宝笔下《搜神后记》里田螺姑娘传说的发生地。也正因其浓郁的人文历史,螺洲古镇还被大家称为“小福州”。
镇内保存大量明清故居,因为知道人很少,整个村镇没有任何商业气息,环境清幽的如同古画里走出来的村庄。第一站必须打卡陈氏五居,又称陈宝琛故居,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陈宝琛回乡后所建的。整个建筑规模宏大,总占地面积4113平方米,主要由五座楼组成,按建筑时间先后依次是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和晞楼。穿梭于府第,其间有回廊曲径,有修林茂竹,有假山雪洞,有清池流水……整座建筑既有南方特色又有北方特色,且还有些许的西方建筑特色。陈氏五居被认为是目前福州仅存的一座集北方豪宅与苏州园林于一体的大家府第。
陈氏宗祠
逛完陈宝琛故居,还可顺带把陈氏宗祠也逛了。一进宗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铺天盖地的各色牌匾,可见这个姓氏在过去有多么辉煌。据统计,这里的牌匾多达100余副,且都还是名人题咏及御赐的,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就曾题过辞,给这座祠堂增添了不少特色。
螺洲孔庙
螺洲孔庙(建于1474年),它是福州古时五座孔庙(福州府文庙、闽县文庙、侯官文庙、怀安孔庙及螺洲孔庙)之一。庙内共有26座孔子弟子石像,虽然庙不大,但是作为福建省内唯一的乡镇级文庙,还是值得一去的。文字内容摘录于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