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用迷信啊盲从啊无脑选coolmax?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本帖最后由 IAMYOURFATHER 于 2021-7-3 07:22 编辑

我买东西的习惯是尽量买好点高技术的哪种。希望用的久一点。毕竟日常的东西,不舒服就是不想忍。比如19块钱一双袜子不舒服,我买79一双的是不是可以更舒服的这种。

之前好几年至少买过4次羽绒服,后来再买过一个windstopper+800蓬的羽绒服,之前等于所有羽绒服都闲置了,卖二手也没人要。去年买的一个浴袍,今年发现就不行了,前几年冬天买的厚款浴袍那个比较贵,好几年了一直很舒服。

之前也是买衣服挑的麻烦,所以无脑优衣库。买过优衣库249块钱的速干裤子,打折149买的,100%的聚酯纤维。后来偶尔看到一些面料知识,就有了新发现。就发现这条裤子真的是没有弹性,坐下来膝盖特别勒得慌。后来还买过淘宝杂鱼39块钱锦氨面料,氨纶含量18%,确实比优衣库那个249的舒适度太多了。

还有后来发现家里地板永远感觉有一层尘土浮毛,仔细一看全都是几毫米的小纤维杂毛。我真奇怪这玩意到底哪里来的。偶尔仔细看衣服,有的衣服表明基本没有杂毛,有的衣服表明就毛绒绒的。后来知道了纤维的长短,我也是猜测这些可能就是衣服脱落的短纤维。然后继续发现,优衣库的heatech airism 还有一些 100%棉的料子,绝大多数表面都是毛绒绒的,似乎都是短短的那种细纤维。家里的浮毛尘土真让人感觉很糟糕,感觉地面永远擦不干净。应该就是优衣库给掉的。

这样以后买东西再也不无脑优衣库了。得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后来知道了一些科技面料,gtx,p棉,p绒之类的。越细看越发现有的东西真是杂乱,其中一个是中文圈这方面的资料库不足。了解coolmax还是个挺长时间的过程,之前看见keep的推送,推送了个coolmax的t恤,所以就直接买了。似乎今年的感觉细胞异常发达,之前也没有留意,今年穿的时候就感觉到这件的coolmax有点闷了,穿上不凉快。排汗没太大感觉。背部哪里似乎因为人的骨头是内凹的,所以哪里总有点汗涔涔。就感到背部也是会湿了一片,不舒服的感觉打败了coolmax的幻想。

前不久想买个排汗polo,发现人家这么分的,Nike有个 dri-fit科技,以及还有别的,看介绍介绍也都是草草了事。另外别的厂阿迪的 clima cool,UA的 heatgear啥的我也忘了,什么有些二流户外品牌自己的排汗技术,也都是千篇一律估计就是大同小异或者压根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技术,就弄个名词来唬人对。

比如有个公司叫“牛笔户外公司”,很不巧,这家或许正是国内排名一二三的运动服饰品牌。这家说自己有自主研发的科技“NiuBiCool, NiuBiHot, NiuBiWind, NiuBiWater”分别是排汗,保暖,防风,防水。反正也不好好跟你介绍这四个到底啥玩意,参数细节,效果如何。但商品里比如某个t恤的商品就要一一列举用了以上其中的那个那个技术,然后价格最低就在199+这里放着。这让人不明不白的花这个钱,这不太爽。

反正我能看到的做这方面且还有技术的似乎就 coolmax 和 dri-fit了,coolmax就四管道纤维。网上再一搜,dri-fit也没什么正经介绍。后来再看到 coolmax 分三个等级,30%coolmax含量的是 everyday 这一档。50%的是archive,80%的是extreme,这个最高档。说效果最好。去coolmax官网搜,官网正脸反正是看不到等级划分的相关介绍,反而介绍了他们最新的回收材料的技术。商品的吊牌也是,吊牌各式各样的都有,反正从吊牌不一定看得出商品的等级。

我寻思着,买就买最好的算了,也不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留下一些不爽。结果一搜,coolmax extreme 整个万能的淘宝就没几件。看了下别的牌子的coolmax,99%的coolmax产品都在 30%-50% everyday archive这档。有的还是跟棉混纺。70%的棉,30%的coolmax聚酯纤维,这感觉也没啥意思啊。

像我这种打破砂锅想法的就容易牛角尖,这不还得来看看大家长期体验的什么速干冰感排汗之类的产品的高低优劣如何?


知乎科普还是挺全的,目前排汗速干主要是靠物理结构和化学助剂两类或者混合。一般排汗效果牛逼的主要靠化学助剂,一般洗几次就变弱了,商家会谎称洗涤破坏了速干面料结构,其实就是助剂被洗掉了。一般大牌运动员速干衣服最多洗个一两次就换新了。

估计是国内市场太小,现在各种品牌都是玩轻奢路线或者都市休闲,人家压根不关心啥数据。。。

其实数据化也是一种营销手段,比如冲锋衣的防雨/透湿指数。很多户外品牌官网其实写的很清楚,国外也有很多数据向的测评。奈何这些大牌引进到国内都是一副我贵我nb,你买就是了的态度。而且目前中国这些户外服饰的主力消费人群还就吃这一套。。。。哪个国际品牌国行不是价格翻倍的。

面料这种东西本身就很难数据化,所以服装界利润极高,几百大千的衣服成本不到100的比比皆是。就拿夏天人人都穿的圆领短袖T恤来说,成本不到5块钱一件的贴个牌子随便就能99起,大点的牌子都是200起步。反而你良心想做口碑,成本30块钱一件但是牌子没名气的,29一件亏本卖别人都嫌贵。

好滴好滴,大概算是了解咋回事了。谢谢。

这个圈子的各种数据啥的都不透明,外行基本没什么途径了解,如果跟it市场似的各种细节多一点就会好很多。现在也只能各处摘抄各种大佬的经验之谈了。
本帖最后由 IAMYOURFATHER 于 2021-7-6 14:27 编辑

很多人这辈子最有文化的时候也就初中生,高中生阶段了。经过微博后,多了字完全不看,也就7秒钟记忆的能力。
普通版COOLMAX静电严重,PRO版的好一点。 另外一件衣服,哪怕用0.00000000001%COOLMAX,奸商也敢说COOLMAX,这种还是还是有良心的,因为毕竟用了一点真料。 哪怕他实际没用COOLMAX,也敢谎称自己用的是100%COOLMAX. 另外一些大牌面料并不等于完胜普通杂牌面料。 比如POLARTEC的几种经典面料,都是80年代就有的,这些面料还真不如一些大牌自家面料。即使是优衣库打折后79块钱一件的基础款抓绒衣的料子也比P200强。
而夏天如果是坐办公室没什么运动量的话,全棉或者涤棉远远好于全化纤速干。 如果体质爱出汗或者有一定运动量的话,那么只能选择速干的。

重点不突出,问啥也忘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