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深处有人家——小湴塘茶场露营随笔 - 露营 - 8264户外手机版


几张照片惹的“祸”
周五下午五点五十分,麒麟水库露营群里,邓总发上几张照片。
很明显,这是一处露营地:水泥铺设的平台,几台小车,几顶帐篷,平台边,一个简约的木凉亭,凉亭外,天际辽阔,彩霞满天。
场景不错。从邓总与群主智林聊天知道,这是位于东水山的一处茶园,智林去年曾去过,看园工人不允许,没露成。
邓总建议,明天周六去那里露一晚。立即得到响应,首先是群主和我,然后是姐头、马大哥和老蔡。阿哥和景乐也说要参加的,临时有事,“放了飞机”。
晚饭后出发。六个人,又是一次说走就走——这是几张照片惹的“祸”。


老驴“小郭”
老驴“小郭”,是邓总的老部下。昨晚上就想与邓总一起来的,公司临时有工作加班,便耽搁了。今早忘完工作,立马就赶过来了。
小郭过来时,我们正在亭里喝茶——帐篷收拾好,舍不得就离开,决定再煮壶水,泡壶茶。小郭是开着越野车过来的。邓总介绍,小郭玩摄影,玩户外多年了,是个老驴。小郭补充:自行车,摩托车,越野车,房车,小飞机(指航拍器),他都玩,他都有。言语间笑声爽朗,跟我们一见如故,说是终于又找到队伍了。
邓总指着刚才我们驻立的山头,说那里看茶山很美。没想到小郭立马就要过去看看。是跑步过去的,一个来回,我们花了半个多小时,他不用十分钟就搞定,回来还说,这速度慢了。看来,小郭不单是老驴,还是个运动达人。
小郭其实不小,年纪已是四十多。只是他手脚麻利,精力充沛,热情阳光的样子,还真像个年轻人。
有趣的灵魂总能在路上相遇,此话不假。

右边带眼镜的是老驴“小郭”

(部分照片为驴友天空拍摄)
茶山深处有人家
登上茶园里较高一处山头,终于看到了茶山的全貌。
群峰环抱中的这处山谷,山包起伏,溪流遍布,还有几处天然的山塘。每一个山包,几乎都植着茶树,一排排,一圈圈,描绘出一道道优美而整齐的线条。
山谷中间,茶园簇拥着的,满山苍翠簇拥着的,便是我们的营地——一围平房,几顶帐篷,一个小小的亭子,隐约还看到留守驴友煮饭升起的炊烟……好温馨的山里人家!好美丽的茶山画卷!
想起这山里人家,这漫山茶园,昨晚至今,只属于我们,心里一阵陶醉。一个念头十分强烈:这个地方,一定还要再来。
周末露营何处去?茶山深处有人家。



茶山晨雾
茶山晨雾,真美!
早上起来,本想看一场日出,没想到却邂逅了一场晨雾。山雾看多了,但茶山晨雾还是第一次见。不薄不厚,不快不慢,在植满茶树的山谷、坡地一遍一遍漫抚,像园丁的手抚过嫩嫩的叶尖,也像母亲的手抚过孩子的脸庞。
几个驴友在山雾里穿行,在茶园里穿行,一路草木芬芳。两个女驴友,各背着个茶篓,戴着油沾帽,像极了两个采茶姑娘。一排排茶树高低错落,嫩嫩的新芽在晨雾的漫抚后,水灵灵的青翠欲滴。忍不住伸手摘下一片,放嘴里轻嚼,一阵苦涩过后,是满口的甘甜。
等晨雾退去,山谷已盛满淡淡的阳光。扭头四顾,满目青翠。


帐篷听雨
帐篷听雨是意外收获。
满天星星的夜晚,一般是不会有雨的。刚开始,个别驴友还准备掀开外帐睡觉呢,好在夜深天凉了,才打消了念头。
雨是下半夜下的,约摸凌晨四点多。被雨声吵醒了,迷迷糊糊的躺着听。不算很大,偶尔伴着几阵山风。下雨了,夜显得分外的凉,躺被窝里正舒服。
舒服了便又迷迷糊糊的睡着了,雨什么时候停的,不晓得。早上起来,外帐还沾满水珠,估计才停下不久。这么棒的一场夜雨,群主和姐头居然不知道,他们睡得也的确太沉了。睡得沉,换个角度看,昨晚的气候太棒了。


又当一回数星星的孩子
又当一回数星星的孩子。距上次在平云山上,刚好一个月。
刚搭好帐篷,在凉亭凭栏远眺时,就发现今晚的星空不比平云山上的差,银河在东北的天空隐约可见了。赶忙打电话给摄影师天空,叫他立马赶过来,拍星空。
天空果然是发烧友,接到电话时还在拍水东湾大桥,两地相距八十来公里,且已是晚上八点多了,他依然驱车赶了过来。
赶过来好呀!他拍到了好作品,我们每个人也都留下了美好的瞬间。数星星的孩子是幸福的。


两张照片,两个季节
两张照片。一张拍于晚上八点,一张拍于晚上十点。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物,只是衣着不同。
第一张照片,大家穿的都是短袖,夏季亭下乘凉的味道;第二张,大家都穿上外套了,邓总没拿外套来,穿上存放车上备用的救生衣,马大哥更甚,没外套,把带来的被单直接披身上了,那阵势,仿佛是初冬气候了。
才间隔两个小时,便仿如走过两个季节。只有在海拔高的大山,才有如此待遇。茶园海拔六百多米,不算高,但藏于深山,便也具备了换季的条件。最先穿上外套的,是姐头,她平常身体最棒的,今晚这凉气,第一个受不了了。
把两张照片发户外群里,引来一波羡慕:今晚你们成功避暑,下次我们也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