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丁转山归来后的装备总结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21-10-11 18:29 编辑
每次长线出行后照例会对当此装备做个总结,今年国庆也不例外。今年国庆我组队去亚丁转山,这次很多人去亚丁转山遭遇了景区的围追堵截,29号上山还是合法,30号上山就成了“非法穿越”,30号早上8点上山还是合法,9点上山就成了“非法穿越”.......如果景区提前通告禁止转山那无可厚非,都已经到了山脚下,禁令却朝令夕改,这就很让人无语了。无奈之下只有打起了游击,本来高反就有些重,上山前头一天我的血氧只有65,上山当天血氧指数68,这样一来让本来简单的线路难度强度陡然提高:
为了绕开所谓的工作人员,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林里不断直上直下;
听说工作人员一大早要上巴玉营地拿人,半夜两点半起床,五点出发摸黑翻越海拔4900米的垭口
.......
这样的行程让人很无奈,但是最终还是成功转山,看到了瑰丽的景色,也不虚此行。此行因为带了领导,所以背负的物资是两个人的(除了领导的服装和化妆品),总的负重达到20公斤+,算是重装出行,大致装备情况如下:
先说需要改进的地方:
1、食品是最需要改进的部分,高原环境下,吃得下比吃得饱更重要!这次出行的食品我是严格计划,按照每天的能量摄入来进行准备的。主食带了五包统一出的“木棚”速食米饭,其设计和山之厨一样,虽然口感好不少,但是在高原环境下依然味同嚼蜡,所以前两天晚上基本没吃啥东西,后来用这个跟朋友换了方便粉丝和方便面,口味更重的食品在高原环境下更能开胃(一家之谈仅供参考),路餐带的是英国荣归压缩饼干,在家吃的时候口感尚可,可是在高原整整一路下来,连打开包装的欲望都没有,徒增重量,唯一值得称道的是给领导买的山屋墨西哥鸡肉饭(罐装7人份),这个很轻便,并且我俩都能接受其口味。早餐带的是奶粉和麦片,奶粉选的是安家,这个牌子的奶粉非常推荐,装在水壶里,没喝完的,过了一天居然成了酸奶,其质量可见一斑;
2、充电设备还是选太阳能或者小一点容量的充电宝好,这次因为考虑到要给两个人的三部手机、GoPro充电,所以带的品胜40000毫安充电宝,光这就将近1公斤了,事实上,GOPRO的四块电池完全足够,而手机每天只要开启飞行模式,一样能够比较省电,如果从一开始就开飞行模式,2万,最多3万毫安就完全足够;
3、服装还是带多了,其实徒步六天里面,除了内衣和保暖衣物以外,其他的如外裤、皮肤衣,身上穿一套即可,高原本身干燥,出汗的时候并不多;
4、出发前还是该检查下装备,领导为了舒服,选了一个加大码的方形睡垫,偏巧帐篷内帐是头宽脚窄的形状,所以她的睡垫总是叠加在我的睡垫上,导致睡眠的时候比较别扭。
仅仅只说去年国庆期间,白天穿个皮肤衣都可以,夜间温度大约在零下4,5度的样子
请教下,十一亚丁气温大概多少度?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其实别人打包只是一种参考,自己多练习一样可以打的很好
最主要还是能不带的东西坚决不带,可带可不带的东西能不带就不带
那种一到营地光手电,头灯,营地灯,掏一堆的,怎么打包也不会少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我从天山回来后走楼梯都疼
去拍了片子,半月板问题,医生是让我把八都戒了
后来我就用红花油搓,一开始几天用完药就有一股子火辣辣的疼,就停药了。
没想到膝盖不太疼了,坚持用一年了,基本上爬楼梯没有不适的感觉。中间去了一趟轻装大五,还是有感觉,但比以前强多了
你这个滑膜炎可能和我的好不一样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做好各种物品的收纳,用不同的收纳袋将不同物体分门别类,想要找什么东西总是很快就能找到,对我这种马大哈来说尤其适合”--想学习下怎么打包自己的物品,每次出去包里的东西明明没有多少,但总是把包占得满满的。
“上山前头一天我的血氧只有65,上山当天血氧指数68”―――这还能重装。我血氧74就恶心呕吐,双脚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