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行记 | 恒山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江苏

作为一个徒步过泰山和华山的弱驴来说,恒山,是一定要徒下的。

一直开玩笑说,三山五岳,如果南岳没有改封,还是天柱山的话,那恒山就是我五岳的最后一站了。

走下来才发现,北岳也改封过,清之前的北岳是河北的大茂山。

只是,天柱山,依然是旅游胜地。大茂山,也就是先前的北岳,听都没听说过。孤陋寡闻,汗。

边走边看,继续感受恒山的奇,和自然的力量。


恒山距离应县很近,半小时车程。看资料说,站在木塔顶层,是可以看到恒山的。

可能因为夜里没睡好,加上看了VR,头晕得很,驶入浑源时把车停在路边眯了五分钟。

浑源县,隶属大同市,北岳恒山就在县城旁三五公里处。

看见浑源两个字的第一感觉:这个名字好,两个字里都有水。

太原一路走来,几天了,经过不少桥,没看见一条河,无论大名鼎鼎的滹沱河, 还是无名小河。


恒山与悬空寺是两个景区。作为恒山第一景,悬空寺的名气太大了。我们先去悬空寺。

还没进景区就看到水。浑河,浑源名字的来源,浑源县的名字即是得于浑水之源。

远远地看见浑河上的绝壁,悬空寺镶嵌其间。

但是第一眼,它身后和身旁的山岩更吸引我。


感谢楼主分享美丽的风景,美好的旅途,期待看到楼主更多的好帖
感慨:五岳,就是五岳。

虽然无缘天峰岭,也无缘后山的石林,但在恒山,我们不仅体验了它的自然天成之奇,还在雨中艳阳中身体力行了道法自然。

十多年前,我们曾分别走过嵩山,都留下很一般的印象。白云苍狗,缘散缘聚。从恒山下来,我们俩都有个想法,要重走下嵩山。这也是此行的一个收获吧。




下山,走到昨天的躲雨处,发现了那个做好事的人。他见我举起了手机,头居然闷下去了。好人呐。


此人在白云洞旁寻找仪琳的白云庵,未果。


会仙府,海拔1820米,建于明代,全山最高,神仙众多,道教传说不少,摩崖石刻多,还有康熙的御碑亭。印象深的有句话:玉皇在道教神阶中修为不是最高,却是神权最大,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


北岳庙,又名恒宗殿,北岳大帝办公的地方,爬(手足并举那种)了103级六十度以上的台阶上去,举目四望,但见苍松郁郁葱葱,对面绝壁上还有TA的寝宫(关了)。下山时回头又见北岳庙,只见那山谷绝壁之上,飞檐画栋,时而露出一个屋顶,时而却又隐匿在翠松之中。



宫墙上两边门的两侧,各有两首诗,都写的登恒山,看谁写得好。一致推举胡宗宪。诗如其人,胡宗宪这首诗主要写恒山的战略位置和风景,那胸怀那气概一目了然。(恒山壁立俯云中,真气冥冥帝座通。一柱当天撑斗级,三关亘地镇华戎。雁衔秋影山腰渡,风弄松涛涧底讧。搔首问天天不语,翻然长啸下晴空。)


文昌殿里供奉着关老爷。关帝,可真受欢迎,儒道释通吃,还是财神爷。北海公园、代县武庙,都有TA。



那就往下走,开始欣赏庙群,道教的“第五小洞天”,恒山的另一奇。挑几个记录下。

九宫殿,供奉天宫娘娘,阳光下的宫殿极美。


到顶,再往上,即天峰岭,恒山最高峰,海拔2016.1米,可惜,关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