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徒步路线的难度如何判断?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大厅
一条长距离徒步路线的难度评级和很多因素有关,但是比较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总徒步距离或天数、单日平均爬升和下降高度、地形和路况、平均海拔和含氧量、路线的补给和下撤难度、季节和天气的影响等。

一.总徒步距离或天数

为啥将总徒步距离和天数放在一起讲,因为这两个参数在很多时候几乎都是等效的。当你行走路况良好的成熟路线时,除了个别体能特别差或者体能特别强悍的人,一般驴友单日可重装行走10—25公里。路线的总长度越长,你需要行走的天数就会越多。相应的,你背的背包就会越重。所以,如果其他指标相同的两条路线,通常距离越长难度越大。

(背负15天的物资行走于岗日嘎布山脉,摄影@夏花) 如果按照长度来定义徒步路线:50公里以内通常为周末游徒步短线,50-300公里为长距离徒步路线,300-1000公里为次超长距离徒步路线,1000公里以上为超长距离徒步路线。目前,我国的超长距离徒步路线还很少,只有大横断、羌塘横穿、塔克拉玛干横穿几条,还需要驴友去不断探索。

(大横断北线路线图,石头、余星用时124天徒步穿越2200公里,制图@孤月) (大羌塘穿越路线图,杨柳松用时77天东西徒步穿越1350公里,制图@杨柳松) 二.单日平均爬升和下降高度

对于这两项指标,单日平均爬升高度对于一条路线的难度影响更大。

单日爬升高度过大,单日行走的强度也会相应变大,这既影响你行走的速度,也会让你的体能消耗很大。我将每日的爬升高度分成四个梯度,0-500米爬升为低强度,500-1000米爬升为中等强度,1000-1500米爬升为高强度,1500米以上爬升为超高强度。所以,当其他指标不变时,一条路线的单日平均爬升高度越大,这条路线的难度通常越大。

(贡嘎山脊大环线,贡嘎南坡段欣赏贡嘎南坡,摄影@无所谓有) 单日下降高度虽然对于单日的行走强度影响没有那么大,但也有一定影响。因为无论是横断山脉还是藏东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明显。在高海拔地区可能都是巨石,到了低海拔地区可能就是原始密林了。所以,单日下降高度越大,你一天经历的植被变化就会越丰富,同样强度也会相应变大。同时,如果你背的包很重,单日下降高度越大,你膝盖就越容易受到磨损。

(山峰冰塔林线徒步,三天爬升将近4000米,摄影@孤月) 三.地形和路况

不同地形的徒步路线,对于徒步者的徒步体验影响很大。而西部地区的徒步路线,除了热带雨林外,几乎包含各种地形。按照不同地形对徒步路线的难度影响,从高到低分别为:冰川坡或者冰川垭口、杜鹃林或箭竹林、巨石坡或者碎石坡、沙漠戈壁、U型河谷、草原牧场、机耕土路。

不同地形的行走难度差别很大,比如你在草原一天可以行走25公里,但是在带有坡度的冰川上,你有可能5公里都走不了。而原始森林的密集程度也不尽相同,有时你在杜鹃林中寸步难行,但是在高大的松树林里却可以走的很享受。爬巨石坡和碎石坡比较危险,因为你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碰的头破血流。行走沙漠和戈壁的主要难度在于控水,你的体能也影响你的穿越成败。需要注意的是,沙漠和戈壁是不能夏天重装徒步的,有时炙热的太阳会在几个小时之内让你脱水。U型河谷或者草原是我们徒步中最常遇见的地形,对于这种地形的徒步路线,通常走过的人越多路迹越成熟,同时也越好走。

(行走在横断山脉,翻越巨石垭口,摄影@孤月) 不同的路况影响你前行的速度,最终决定你单日行走的距离。在密不透风的原始丛林,尤其是那种杜鹃林,你可能一个小时都移动不了一公里。而在开阔的河谷牧道,你甚至都可以跑起来。在西部高原,由于垭口附近通常都是巨石或者风化的碎石。所以,当垭口数目越多时,相应的难走路段也会越多,这条路线就会越难走。同样是郭喀拉南北线,它有念久西和念久东两种走法,而这两种走法的总距离和总爬升几乎差不多。但是,念久西却要比念久东难走一些。因为走念久雪山西边,你全程需要翻越八个垭口。而走念久雪山东边,你全程只需要翻越四个垭口。

(岗日嘎布东线徒步,同行队友穿越杜鹃密林开路,摄影@孤月)
极专业的贴子 zan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好贴,学习了
来自小白的仰望,6.0已经是绝大多数徒步者能走的最难的线路了

你这个角度清奇
请教下楼主,格聂C线属于6.0还是6.5,跟贡嘎C线比哪个难度更大?

别闹,人家可是走过上百条的徒步路线。即使可能因为年纪比你大体能不如你,但是经验还是很丰富的。

11月份的乌孙古道和博格达垭口雪太大压根走不了,反季节的路线不推荐。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