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雷公山小环线穿越略记 - 贵州 - 8264户外手机版

  贵州

苗岭雷公山小环线穿越略记

南国红豆(杨光友)


2022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因疫情原因不便出省,于是邀约山友穿越苗岭雷公山小环线。

01

4月30日中午11时许,车停黔东南台江开觉苗寨。山友聚齐,计铜仁8人、松桃4人、凯里1人,其中4位女山友。

从台江县城到开觉苗寨行程约35公里,多为山区,分布着多个独具特色的苗族村落,质朴低调而隐秘,如银饰之乡九摆。在过去交通不便的时候,这些藏在深山溪谷里的村落很少有人探访。因少了外界的干扰,许多村落独特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完好。
九摆苗寨,位于雷公山山麓翁相河河畔,青山环抱,绿水环绕。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等建筑古朴典雅,极具苗族文化韵味。2019年,九摆村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拍摄时间:4月30日10:01)

天阴沉沉地,下着小雨。山友们在开觉村街边小饭馆里一边用餐,一边关注着天气的变化。年轻漂亮的村委会主任对大家进行了简单的询问,做了详细的防疫信息登记,叮嘱我们要注意防火,注意安全。

12时许,雨停,回到停车位置,男山友们分装好集体的米、面、肉食和蔬菜,准备出发。向几位边跳芦笙舞的苗族小伙问了下路,他们也不甚清楚。背着背包兜兜转转饶了一大圈,还是没有找到进山的路,队伍也分散了。询问了几位年长的村民,又查看离线轨迹,折腾了近半小时,大家才重新聚齐踏入正轨。

开场不顺啊,预感这是一次充满未知的不寻常的探寻之旅。
开觉村至龙脉山出村路口,有小桥流水,老树木楼。(拍摄时间:12:30,亮哥)

石板铺路、石块垒墙的的小巷曲折交错,满村的梨树绿叶婆娑,掩映着青瓦盖顶的木质吊脚楼。走在开觉苗寨里,让你仿佛穿越到梦里的旧时光。
开觉苗寨,依山傍水,河谷、缓坡皆建吊脚楼。村落分布较为分散,少则三、五栋,多则十几栋楼,各依地势组合在一起,高高低低,参差不齐,但却错落有致,别具情趣。(拍摄时间:4月30日12:37)

出村后沿着机耕道走半里许,开始沿山脊上混凝土阶梯小路缓缓上行。层层梯田,像一面面镜子镶嵌在缓坡带,又像一弯弯新月掉落人世间,反射着天空的颜色。
山脊上的梯田,山脊两侧山谷森林茂密,以高大挺拔的秃杉为优势建种群。(拍摄时间:13:05,亮哥)

梯田尽头又进入机耕道,道旁山林多生杂树,路边灌丛中偶有蓬生的覆盆子,西南地区俗名三月萢。果实已熟,色红或黄,煞是惹人。采摘入口,酸甜清爽,生津止渴。这是西南地区的我们小时候的味道。有某短视频平台上说,覆盆子很适合男性朋友采食。于是想起王维的诗句,略改二字以赠男山友:"红果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惹相思"。

出山林后是一条混凝土公路,右上即为龙脉山。沿山脊向东北方向一段路后有一养殖场,路面开始为砂土路。坡度变得平缓,缓缓上行,折向东南就是乌香坡。

海拔渐高,雾气渐浓,能见度很低,看不见远山,近景也模糊,没有那种群山连绵气势恢宏的雄阔,也没有那种云如海涌、山如岛竦的缥缈。

看不见远方的风景,反而更容易发现身边的小美好。路旁,枝条纤细柔弱的锦带花,正值盛花期,枝叶袅娜多姿,花朵娇艳欲滴。在这人间四月芳菲已尽的时节,独自绽放,给人以莫大的惊喜。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早归耶?迟归耶?弄不懂古人的浪漫,那就好好欣赏这份山野的美。
锦带花,生长于800-1200米湿润沟谷、阴或半阴处,喜光,耐荫,耐寒,怕涝。花语为前程似锦,娇艳,美丽。(拍摄时间:14:28)

走过一处跌水溪流,可见一块大石壁立,在这到处岩体破碎的山中尤显特别。石壁光滑,寸草不生,而石顶树木苍劲,虬根盘结。
乌香坡山间溪流,周围林地为水源地保护区。(拍摄时间:15:55)

右上小段路,仍能隐约听见溪流的声音,大路到尽头时,溪流的声音也消失。左上进入杉树林,林密而齐整,应为人工林。林中无路可寻,只得穿行林间向左横切。穿出杉林,沿路迹爬上一处陡坡。陡坡上灌木与芒草夹杂而生,映山红或单株独放,或成片竞秀,如火似霞,点缀山头。
乌香坡上的映山红,映山红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拍摄时间:17:01)

上得山顶,坡度较为平缓,路迹较为明显。约行二里地,沿一条废弃的沟渠横切,沟上灌木丛生,极难通行。沟右侧是幽深的山谷,茂密的森林遮挡了视线,看不见谷底。沟渠尽处向左山路路迹很清晰,路沿山脊右侧向远方延伸。沿山路行走不几米,向路右侧转过九十度是一个小山包,走过小山包,山脊线较为陡峻,这里根本没有路。芒草、箭竹、灌丛长得密密匝匝,偶有荆棘对山友们依依不舍的牵挂。

山友们硬生生地蹚出了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下到一个漏斗状的狭窄山谷。这里有两条小溪流汇集,流向海拔更低的山谷。

天色渐晚,不知露营地在哪里,要命的是找了许久没有找到路。徘徊、犹豫、纠结,最终决定就地扎营。

这真不是扎营的好地方!平地积水,只能找块较缓的坡地搭帐篷,用树枝垫起较低的一头。这种情况下,外帐无法完全遮住内帐和地垫,只能祈求老天不要下雨了。

生火做饭真难!干枯的树枝被雨水浇透,只得烧气引火,把长管炉头放入柴堆里烘烤。可怜我那个炉头,陪我走过鳌太、走过贡嘎、走过扎尕那,就这样为了山友们的晚餐慷慨就义了。
这恐怕是史上用时最长的煮饭过程(拍摄时间:20:33,亮哥)

斜坡上睡觉,身体不受控制的下滑,时不时得调整睡姿。半夜,又下起了雨,防水性能非常好的地垫这下倒是把雨水一滴不漏地送到了帐篷底。
有幸5.1到过一定还要再去一次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建字如人,信口拈来,高高高

这个地方十七、八年没去了,还是喜欢从未开发前的西江、方祥,正穿 、反穿上山的敢脚!

这个地方十七、八年没去了,还是喜欢从未开发前的西江、方祥,正穿 、反穿上山的敢脚!
大佬,开觉出发为啥要从台江开车,西江高速出来很快就是开觉呀。

山友文采飞扬,美景美文让人看得好过瘾!不知有这条线路的轨迹不?
又见老家雷公山
照片拍得好,文字写得优美,图文并茂。

分享欣赏户外好活动!!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