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重庆----一日之内,跨两省、穿三市、越六县!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终于等到了骑行重庆的日子。

之所以要骑行重庆,一来是wch的哥哥在重庆,他早就说过要等着我们骑车过去;二来骑行重庆似乎是我们这里骑行界里面的一个分水岭,如果能够顺利骑行重庆,那就意味着已经跨入了“长途骑行”的行列。这条路线,从中区出发,到荣县、自贡、富顺、隆昌、荣昌、永川,最后到重庆,估计420公里,几乎是沿着省道305线骑行,车辆很多,所以只需骑个单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沿途返回,而且骑单边可以大大节约我们每次的骑行时间,同时也方便wch请假。

出发前的赤虬

在拖延了两次后,眼看着还要继续拖下去的时候,机会来了:wch请了一天的假,是周五,这样我们就有了三天的时间,可是离我们计划的骑行重庆的四天还差一天,似乎是不够啊。没关系,我们提前出发!周四中午,我就鼓励wch,下午早点把“活路”做完,争取在3点钟出发,晚上骑到荣县,这样我们就节约了小半天的时间,然后第二天再加把劲,骑到计划的永川,这样就比较完美了。

wch听了也很高兴,赶天赶地的在4点前搞定了一切。终于,我们开始了骑行重庆的行动。

2009年3月19日下午4点,我们出发了。

第一天:中区----荣县,89公里

这条路我上次从宜宾回来的时候骑过,所以比较熟,虽然出发晚了一点,最后还要骑一段夜路,不过也没有什么关系,相信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从大佛过来,我俩不知不觉的就提高了速度,虽然搭着驮包,平均速度也达到了22km/h。看来近一年的坚持骑行锻炼很有效果啊。刚过竹园,进自贡界,路边小歇的时候,小卖部的老板看我们短袖短裤的,有点诧异,毕竟还是农历的二月,后来问到我们的目的地,更是佩服。不过我倒是觉得没什么,毕竟这是我们计划的一部分,照着做下去就可以了,只要自己“有勇气、信心、毅力”,我相信,换了谁都能做到的。

国道213和省道305的分路口

离开中区,进入自贡界内

过长山,开始翻越一个近7公里长的缓坡。这个时候天色已晚,我俩都把电筒架在龙头上继续骑行。晚上骑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怕手电的光线弱,二是怕对面车灯晃眼看不清路,所以速度都不能很快。7公里的缓坡爬上去后,是10公里的下坡,我抓住机会,紧紧的、小心翼翼的跟在一个大车的后面,借着它的灯来看清路面,这样速度就能够稍微提高一点,不过就是灰尘吃的比较多,麻烦。这10公里的下坡放下来,wch感到很爽,一脚都没有蹬踏过,美中不足的就是在晚上,要是白天,肯定飙的飞快。

抵达荣县,车况很好

晚上9点,顺利到达计划中的荣县。躺在宾馆的床上,研究地图后,我向wch说:“要按照计划明天骑到永川,我们就得做好一天骑行200公里的打算。”wch听了,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应该能够在天黑前到达”。我想:“你体力比我好,当然能这样说啊,不过我也相信我自己,一样能够做到1天200公里。”

第二天:荣县----永川,188公里

早上6点起床,7点就出发了,为了1天200公里的挑战,我们今天必须得加快步伐,虽然在骑行了近90公里后没有休息,我想我们的体力也一样能够做到再接再厉的!

迎着晨阳出发

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我居然“中奖”了。刚出荣县十余公里,我的后轮就爆胎了,听着下面发出的“噗噗”声,暗叫不妙,低头一看,果然,爆胎了。叫住前面的wch,补胎吧,三下五除二,拔出内胎,重新换了一根,也懒得补了,这样可以节约下时间。

10分钟后,重新上路,荣县到自贡的路都很好,油路,没花多少时间。自贡过去的路没有走过,估计也应该不错,不过到和内江交界的地方,可就说不准了。

中午12点,抵达富顺。记得我第一次过富顺的时候,是在96年我从中区到宜宾的时候。那时候路没有现在这样好,我早上7点开始坐车,晚上7点才到宜宾,居然坐车坐了12小时。而在车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晕晕沉沉的,记得清醒的时候,很深的一个景象就是到了富顺,公路边上一条非常清澈的河流----就是现在的釜溪河----,而河对面就是富顺县城,记忆中的釜溪河很清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至今仍在脑子里。

富顺县,公元567年建县,是中国井盐的发祥地之一,自贡市的第一口盐井——富世盐井就诞生在这座古老的县城,曾因盐业、农业并盛而富甲全川,被誉为“银富顺”。

富顺豆花诞生至今已经有 1200年的历史了。最早发明豆腐(当时还不叫豆花)的是西汉一个叫刘安的人。当时因盐业发达,手工工人、居民和客商增多,豆腐食品供应量大增,一些等着吃早饭的客人,实在没有耐心等待豆腐成型加工成为菜肴端上桌子,有人便忍不住跑进厨房去了,见锅内还慢悠悠煮着嫩豆腐,于是急叫老板“快舀上来!”,由于没有充分凝固,无法煎炒,只得用盐水蘸着做“下饭菜”,令“饥不择食”者大为惊喜的是,这嫩豆花比起煎炒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

富顺豆花真正扬名巴蜀,主要得力于县城东门口开豆花店的老板刘锡禄。他集全城各豆花店之长,专心研制豆花和蘸水的精妙技术,创造了一套自己的“秘方”,形成了风味与众不同的蘸水,使之成为“富顺一绝,香辣之冠”。

很想吃吃富顺豆花,可惜今天我们的时间太紧,匆匆略过之后,继续赶路,午饭地点计划是在富顺和隆昌之间的代寺。到达离代寺近5公里的柑坳,已经快1点了,早饭和路上补充的东西早已消耗殆尽,路边找了家饭馆,狠狠的大吃了一顿。

饭后继续赶路。进入隆昌界内,路面有点烂,有几公里还是搓板路。我想这个也是很正常的,大凡在两地交界的地方,总有一端是比较烂的道路,从这点上来看,多少可以知道点两地政府对待各自管区内道路的态度。

隆昌的路有点烂,但不影响骑行

在这条路上,我们还遇到了一位隆昌的骑友,网民叫骑僧,他是去接他们另一位骑友的。据他说,他的这位骑友早上5点就出发,准备1天之内从隆昌到宜宾骑个来回,共240公里,很佩服啊,我们现在还在突破200公里的极限,人家已经在挑战新的高度了。

隆昌古为隆桥驿,明隆庆元年(1567年)置县,析荣昌富顺二县及泸州地属之。因地履唐代昌州,又属明初荣昌县,并于明隆庆时于唐隆越县地置县故名隆昌,是“中国石牌坊之乡”,“西部青石文化城”。隆昌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腹部,川渝两省市交界处,古有“北接秦陇、南通滇海、西驰叙马、东达荆襄,以弹丸而当六路之冲,扼川南而通四面八方”之称,是川、滇、黔、渝重要物资集散地。

隆昌主要景点有川南明珠古宇湖,石化圣地圣灯山,梦幻奇峰云顶山,立体史书牌坊群等。

我们到达隆昌没有耽搁,继续朝下一站荣昌骑行。

隆昌过去没多久,公路旁边出现了铁路,那是成渝线。记忆中,以前从成都到重庆,需要几乎一天的时间,而现在,走高速只需要3、4个小时,不仅感慨这交通的飞速发展,而路边田里正在盛开的菜花,多少为这景象带来了一些生气。

桥下是曾经的成渝线

过李市,没多久就出四川而进入重庆了。一座厚重的牌坊立在路上,路面也明显的成了上好的油路,看到这些,我们骑行的信心也更大了。

进入重庆界,路面明显改善

大概在6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荣昌。

很快的在wch的带领下,我们到了他哥哥的工作地----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以前的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他哥哥和系里面的许多人早就知道我们要骑车来,很热情,非要留我们吃晚饭,不过我们还要到永川,就婉谢了。倒是出来后,去吃了吃当地的黄凉粉和卤鹅肉。

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

荣昌历史悠久,约在两万年以前,荣昌地域就有原始人群在此繁衍生息。西汉以后,县地基本上均为江阳和汉安两县属地。唐乾元二年正月,即公元758年,始设昌州,下辖昌元、静南、大足三县,昌元县的设置便是荣昌地域建县的开始,时为唐昌州府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更名为荣昌县,县治今昌元镇,属重庆府。民国时期隶属重庆蜀军政府及四川省政府。1949年12月7日荣昌解放后,先后隶属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983年并入重庆市。

荣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特色美食自成体系,风味小吃独具特色。卤白鹅、黄凉粉、铺盖面、羊肉汤、猪油泡粑、烤乳猪、清江豆豉鱼等传统小吃独树一帜,风味独特。其中黄凉粉、卤白鹅、羊网汤被授予“中国名菜” 和“重庆名特小吃”等称号。

荣昌的黄凉粉,非常好吃,非常有名

荣昌折扇起源于清初,由两湖两广移民入川,折扇生产工艺技术遂随之传入荣昌。折扇生产自乾隆初发展迄今已有260余年,是与苏、杭齐名的我国三大名扇之一。折扇虽是日用小商品,但独具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折撒自如,携带方便的特点。荣昌折扇造型轻盈灵巧,线条外园内方,明快流畅;其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工艺精湛,是实用与工艺相结合的日用佳品。

出荣昌,天色渐晚,油路初修,尚未划线。我们加快了骑行。过邮亭,天已黑,路况因重修而难于骑行,所幸只有2-3公里,出烂路后即上油路。忽而几束车灯从远处疾驰而过,原来是到了省道和成渝高速并行的路段,这样令我们骑行也不寂寞啊。

晚9点,抵永川、住欣怡宾馆。

永川因“附城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唐代大历11年,公元776年置县,距今已经1200多年,1992年撤县建市,2006年撤市设区。

永川市以生产豆豉而闻名,素有豆豉之乡的美称。永川豆豉属毛霉型豆豉。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氨基酸,香气浓郁,滋味鲜美,即可用于烹饪,也可代菜佐餐,不但营养价值高,又有开胃助食解表祛汗之功效。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永川豆豉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川的豆豉鱼是也我国一道名菜,有几百年的历史。

晚上,在“冒血旺”的餐桌前,算算今天的骑行距离和一路陪伴的汗水、灰尘,以及我们的信心、毅力,虽然没有达到当初的200公里,但总觉得,这也是突破了我们的极限了,也能算上是我们的收获了。

今天一天,我们分别骑过了荣县、贡井、盐滩、隆昌、荣昌、永川等6个区县,经过了自贡、内江、重庆3市,行程188公里。

第三天:永川----重庆,约90公里

有了第二天的长距离骑行打底,我们今天的计划应该很轻松。

再次迎着晨阳出发

早上在宾馆后面吃了一碗“豌炸(杂)面”(炸好的豌豆作绍子),上面还有一个煎蛋,非常的好吃。我三两,wch二两,一共才9元,很划算。事后证明,这是我本次骑行所吃到的最好吃的东西,大家记住了,永川欣怡宾馆后面的无名面馆的“豌炸面”,有机会一定去尝尝。

出永川的路,在经过了一个比较陡的烂上坡后,迎来的是一段长长的油路下坡,放坡,我俩简直爽惨了,手刹都没有捏一下。这一放,就一直放到永川和璧山的交界处!

到达璧山县界,可以看到后面就不是油路了

进入璧山县不久,到了一个叫来凤的地方。原来传说中的来凤鱼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可惜时间尚早,要不我俩肯定会坐下了品尝一下的。

来凤

来凤过去4公里,为地图上的“青杠”。在到高速的分路口问路时,才发现我们骑过头了:到重庆,应该走来凤到江津的路,经双福、白市驿、新桥,进入重庆城区。这时候,我才发现wch哥哥给我们说的路有问题。

幸好返回的路不长,不过从来凤到双福,又是山路又是烂路,几乎能赶上我们当初骑黑竹沟回来时的烂路了,所幸车辆不多,要不我俩要吃更多的灰尘。山不是很陡,从山脚下一眼就能够看到山顶,而且还隐约看到公路所经过的垭口。

wch早就一马当先骑到前面不见了踪影,而我却在后面慢慢的坚持着。在一个急弯的碎石路面,脚一发力,车龙头几乎要跳了起来,只得下来推了二十来米,顺便也擦擦汗,歇息下。路过半山的林区管理处,一问路,还有8公里到双福,但是看看路,估计离垭口没有多远了,果然,转了几个弯后,路旁出现了一个农家,垭口到了。一般来讲,每个垭口都有房子,不是道班,就是农户,我们骑行以来,几乎都是这样的。翻过垭口,下山的路同样很烂,不时的要调整姿势,最后脚都整够了,手也麻的差不多了,好在下山后就是双福。

双福到白市驿没多远,我们决定到那里吃饭。

白市驿到新桥,要翻越歌乐山,穿过歌乐山隧道,虽有坡,不过都是油路,穿过肮脏的隧道后,坡底就是新桥。从这里开始,就算进入重庆的城区了。

肮脏的歌乐山隧道,真是名不符实

沿着wch哥哥指的路,我们很快的骑行到了嘉陵江边,再沿江而下,不久就到了此行的终点----重庆朝天门码头。

朝天门广场,后面就是著名的朝天门码头

重庆的道路很奇怪,不管是大街,还是小巷,每条路都没有非机动车道。在重庆骑车非常危险,大家都知道重庆的司机开车开的很“野”,我们骑行的时候,许多车辆都是呼啸着从我们旁边飞过去的。看看重庆这样的交通状况,真不知道他们这里的骑车是如何发展的,真的是不可想象。

从朝天门码头向上走,可以到《疯狂的石头》里面的罗汉寺。不过那里在装修,现在没有什么可看的,倒是罗汉寺外面的街上很多算命看相的,令我不得不感叹这世界真的有点“疯狂”。

罗汉寺

罗汉寺外面

在重庆最后一次骑行,是第四天到车站的时候,在菜园坝长江大桥的引桥上面。引桥很高,比一般的高架要高的多,而且照列没有非机动车道,更奇怪的是,引桥还要穿过一段隧道,真是具有山城的特点。

菜园坝长江大桥的引桥,从远处桥上的小车可以看出引桥的高度

这次骑行,共388公里,共骑行24小时左右。

回顾这次骑行,值得借鉴的是:

1、永远记住:只有亲自去骑行过,才知道路是不是适合自己。

2、多问路,哪怕是100米内也要多问问。

3、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4、不要因为怕负重而少带一件东西,许多地方是自己可能一辈子只去一次的,千万不要给自己留遗憾。



路上行人很少?
随着骑行的年头渐多,这种吃土车多的路,基本上不骑了
精彩~~~~~~~~~~~~~~~~~~~~~~~~~~~~~~~
支持好友精彩分享
骑得比较虐啊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