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南海之滨,了却西沙情结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自驾游|摩旅
本帖最后由 云南骑乐无穷 于 2022-11-1 17:35 编辑

在小时候学的课本里知道了西沙群岛,向往却没有机会和能力过去,一晃,人生已经奔七。今年三月,下定决心西沙之行,了一段情结,圆一份夙愿。报名交费填表,最后确定了行程,带足了吃喝用具和口罩,准备好过一个月的床车生活,老俩口自驾出门了。
活到这把年纪,旅行的日子每天都弥足珍贵,且行且记录,就算啰嗦一点,也是我们沿途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真情写照。

预定登船的日子是3月19号,而且我们离三亚有1500多公里路程,所以提前十多天启程。这一路途径云南东南部、广西广东海南的部分地区,都是风景绝美的地方,作为自驾游爱好者和风景爱好者,我们怎能错失这些风光。 正值三月春光无限之时、风和日丽之日,自驾走起,莫辜负了这桃李芳菲满畴菜花。 路上遇到的第一个景点是红河州蒙自市鸣鹫镇的缘狮洞,这是一座建于清朝、由古建筑群组成的宗教圣地,也是个小众景点,因环境清幽、古建筑独具特色而深受附近人们喜爱。整座山寺建于陡崖之上,依山高耸层层叠叠。

沿着陡峭的石阶上到最顶层,有一个深17米的自然溶洞,这个被当地人称观音洞的石窟里,有观音、罗汉、金童玉女的塑像及石刻造像,还悬挂着清代及民国年间的十多块匾额,正中间这块为当时云贵总督所题。 从高处看下去,缘狮洞古建群各种风格的楼、阁、殿、祠尽收眼底,古树簇拥中虽然小巧玲珑,却也彰显佛、儒、道三教合一的包容大度。
来到广南县八宝服务区天色已晚,香喷喷的米饭吃起来,然后洗洗白上床睡觉。
第二天一早走国道去三腊瀑布,三腊瀑布坐落在八宝东面20余公里处的三腊村附近,小村红砖青瓦和新建的钢混小洋楼交叉掩映在黄色的菜花里,自然朴素。 三腊在壮语里是“三条河流汇集的地方”,另外两条河叫啥我不知道,只知道眼前这条叫八宝河。两岸老树勃发新叶,枝干横斜绿意葱茏,遮阴着一河碧水波澜不惊,好不让人心旷神怡。 三腊瀑布也叫响泉瀑布,共有三台落差120米,是云南瀑布中一大奇观。这个小瀑布藏在深山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曾名噪一时,随着更多的旅游景点开发出来,人们都奔大瀑布而去,只叫好大瀑布一台到底的壮阔,却不知欣赏这一帘三台的小瀑布折叠反复回味悠长。 三瀑三台景观各异情趣不同。第一瀑叫玉屏台,原本平缓不惊的八宝河,在经过这个叫“犀牛山”的断崖时,从“牛鼻子”处跌落下来,可能是太突然,河水跌得猝不及防,直接撞到下面的深潭里,激起阵阵水浪隆隆响声。 第一瀑跌下后还来个左拐到第二瀑,引出第二台沐浴台,分为左右两条水道,估计沐浴时男女有别。这位游客你别光指手画脚,也下水试试嘛。 第三瀑弓花台,名字诗意瀑布也诗意,有点飞花溅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啊。 一帘三台的三瀑几番跌落,留给看客们足够的惊喜和不输于名瀑的精彩,随后自己舒舒缓缓不急不慢流向远方。
和中国大部分村庄一样,三腊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留下老人妇女坚守着那份不能舍去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过了富宁就进入广西,在那坡服务区小歇,广西三月份的天气就很热了。 2009年时,我们骑自行车去海南走的是359国道,风光优美的那坡、靖西这段路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今天旧地重游,果断下高速走国道。 十多年过去,这里的自然风光还是那样美丽,岩溶峰丛奇峰异洞密布,瀑布河流田园风光交融。


广西风光太美了,我们一路走一路玩,傍晚过了大新县锁龙镇到达德天瀑布景区停车场。车场很大,10元停车费即可过夜,已有一些东北等地的房车床车停着了,各车吃过自家晚饭就聚在一起唠嗑交流信息。
早上买了半费门票,坐摆渡车10公里来到景区大门。 正值枯水期,瀑布水不大,当地人说上游有个电站蓄着水,要中午11点才放水,所以此时看德天瀑布,倒像是温文尔雅的涓涓丝流细细白练。 11点后果然放水了,德天瀑布顷刻间变了样,浩浩荡荡的归春河水如万马奔腾般倾泻,造成瀑布三级跌落,一级紧追一级,一级比一级壮观。 在山上圆椅状的地势上,多束水流争先恐后夺路而下。 归春河德天瀑布这一段是中越两国界河,所以称跨国瀑布。 邻国的叫板约瀑布,规模小很多,不过也清逸婉约。 因疫情原因封关了,断绝了往年的中越边贸往来,跨境街上只有中国小贩在做生意。 著名的53号界碑已被关闭,只有和836号以及国旗合影了。
沿着长长的栈道爬到山腰,有条50米长的玻璃栈道。 在玻璃栈道上“登高望越”,极力想分清哪边是哪边,可没导游讲解实在分辨不出,脑海里却想起当年那首歌“YN—中国,山连山水连水……” 景区的商家六个人搬运一台冰箱上山,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沿栈道下山途中共有五个观景台,可以拍到德天瀑布全景。 路过明仕田园景区,只在门口看了一下没进去。 其实没必要进景区,这段路上的峰林地貌、碧江竹影、古朴壮村、田园景致等等南国风光足以饱饱领略了。


循着海水的味道在钦州见到了大海,我们云南是高原内陆省份,离海很远,云南人对海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境内湖泊、水库、池塘都冠以“海子”的称谓。今天见到了真正的大海,我们禁不住心潮澎湃。 三娘湾我们知道的不多,只了解这里是中华白海豚之乡,而且三娘石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故事。 正值退潮且天阴,三娘湾“金色的沙滩、婆娑的树林、清澈的柔波”全都失去了光泽,唯有搁浅的渔船,千姿百态的礁石巍然挺立。

有快乐应该大家分享,互相交流学习。
感谢分享,如身临其境

谢谢关注,其实这次没做攻略计划,基本是边走边玩那种,写的都是自己的心得感想。
楼主太会选路线了,去的地方都是宝藏地,图文优美,文采斐然!

已是春暖花开之际,古镇周围乡野风光正浓。

很温馨的一个古镇,有时间的话住下来慢慢游细细玩。约吧,你赶紧来,有人等你。
路过阳朔,去看看被称为“小漓江”的遇龙河。 遇龙河是漓江的支流,全长仅40多公里。我们沿着金龙桥到遇龙桥之间的田间小路徒步,欣赏这一段遇龙河的旖旎风光。
虽然阴天,河两岸的山峰尖耸迷蒙,村庄却明朗俊秀,河水舒缓平静,在田园竹丛中迤逦流去,最抢眼的是河中漂流的竹筏,给天高水阔的遇龙河增添了一江风情、一江灵气。
“小小竹筏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竹筏上的游客想必正在哼着这首老歌,那份快乐,那份心花怒放,倒让岸上的我们羡慕起来。

等待游客的时候,筏工们在紫荆花树下歇息,因了这正在盛开的花朵,遇龙河有了春天的妩媚。


前面是遇龙桥,这座建于明代的石拱桥,让原名“安乐水”的这条河流随了它的姓名,河跟桥名字统一了,从此名闻遐迩,每天吸引游人无数。
遇龙桥上古藤缠绕野花装点,桥下是一幅“不是漓江胜似漓江”的绝美画卷,诱惑着人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来桂林、来阳朔、来遇龙河。 筏工们还是辛苦,每趟把游客送到下游,空竹筏要用车再拉回上游码头,如此循环。 别过遇龙河,在清明时节纷纷细雨里,我们结束了一个月五千多公里的旅行,返回云南。
全文完    谢谢大家浏览跟帖点赞!
本帖最后由 云南骑乐无穷 于 2022-11-4 11:41 编辑

因为是民居,乡里人家的乡土气息更多一些。


看过央视《寻味顺德》纪录片,知道顺德美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让我们对顺德充满好感,满心想着路过顺德么好好撮几顿。顺德自古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在华盖步行街上走走,一半骑楼一半南国风光。 华盖路里直街各种美食铺天盖地,顺德八大名小吃吃到几个,什么双皮奶、伦教糕、陈村粉、大良野鸡卷等等品尝了一下,这些名小吃都太精致,精致到感觉没吃饱。 下午换个品种吃,煲仔饭也是顺德名小吃之一。 这家的煲仔饭真心不错,牛肉、鳝鱼各来一锅,肉多好吃,这回吃饱了。 顺德离广州不远,而且交通非常发达,我们住的酒店门前就有公交直达顺德城轨站,坐高铁8分钟就到广州南站。这么快捷方便的交通,省得我们自己开车去。
大城市都一个样,这次我们来广州就不深度游了,去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参观看看,也算在大广州踩了一脚。



在顺德掉头返回云南,今天来到广西贺州地界。 贺街古镇也叫临贺故城,其历史悠久,溯源可到西汉时期,是原贺县县城,现在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
走在古老的石板街上,满满的都是两千多年的历史:县衙门、会馆、民居,宗氏祠堂、文笔塔、古城墙等等,一个历史底蕴非常厚重的地方。



千年古榕树掩映着一座规模超大的文庙
感觉贺州市区太嘈杂,走乡道寻了个球场来安营扎寨。永庆村的老乡起初以为我们是小贩来卖东西,问清楚是来旅游的就对我们非常热情,指点有水管、卫生间的地方,还送了自己种的蔬菜给我们,并告知当地治安良好,不用担心。 乡村的夜晚很安静很安全,一夜睡得踏实,睁开眼已是日出东山。 永庆村是个很大的村子,有个乡街子,各种肉、菜,农产品又新鲜又便宜。 今天要去贺州客家围屋,在莲塘镇仁冲村见到了占地30多亩的客家围屋。它不同于福建土楼围屋,是一整座房屋全部相连、外圆内方的建筑,是客家建筑文化艺术的结晶。

围屋的主人是清末时昆明大名鼎鼎的“江百万”,他在云南发达后,回家乡贺州修建围屋供兄弟六家同住,贺州这处客家围屋,实际上是江氏老宅。两百多年后,江氏后人大部分搬迁出去,只有极少几户仍在住着。 因江百万祖上是从河南淮阳迁徙到此,所以围屋大门叫淮阳第。 围屋多是二层,用夯土青瓦构筑,有一百多个房间,房间之间的通道前后通透左右相通,迂回转折串连起厅堂、天井、集水槽等。年代久远,围屋地面有些潮湿,墙面斑驳失修。

木雕门窗做工精细非常精美,很有审美价值。 昨天永庆村的村民说黄姚古镇也是贺州一大古镇,介绍我们过去玩。参观完江氏围屋后,我们又来到昭平县黄姚镇。 黄姚古镇是第三批中国文化历史名镇,它背山临河,由三条主要街道,连接着向外辐射的八条长10多公里的青石板小巷。街路、小巷又簇拥着以祠堂为中心的、具明清风格的民居建筑。其古街、庙宇宗祠、石桥等环绕相连,共同组成古镇很大的聚落环境,这种规模格局的古镇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黄姚古镇群山环抱绿水绕行,显著的喀斯特地形催生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淳朴风貌,这种有山有水有古老建筑完美结合的古镇,确实不多见。



古井 古戏台 古井 遍布全镇的大榕树是一大奇观,这些老树大都几百年了,根须外露躯干虬扎,却仍然枝繁叶茂庇荫着古镇居民。
1950年解放海南时,渡海部队在徐闻得到当地人民的极大帮助,从这里出发登船飞渡琼州海峡。胜利后,当年解放军第15兵团司令部给徐闻赠送锦旗,敬书“解放海南,功在徐闻”。 琼州海峡与北部湾的合水线,当涨大潮时,琼州海峡潮流自东向西,北部湾潮流自北向南,两边海水在此猛烈相撞,形成壮观的“十字浪”。现在正在落潮,我们是无缘看到了。 游客不多,海景及海滩几乎保持原貌。 角尾乡灯楼角沿岸浅海一带,是我国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我们有幸去珊瑚馆参观,第一次见到活的珊瑚。
雷州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既然我们行驶在半岛上,就拐进雷州市区里看看,时间有限走马观花,只把风景秀美的雷州西湖、培养人才的学校等收进镜头。
当地民工用的袖珍水烟筒比我们云南的小了一半 上雷湖快速公路来到美丽的滨海城市湛江,漫步金沙湾,行走海滨风情长廊。应该说这里是湛江市民休闲、赏景、锻炼的好去处,环境非常优美,可今天天气不好,没看到它最美的时候。
印象深刻的是海滩上这些雕塑,作品《水之花》,花样游泳运动员雕刻的非常传神,呼之欲出。 《泳者》,只拍了个头部。 《奥运女神》,劳丽诗是湛江籍中国跳水运动员,她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得女子十米跳台双人冠军、个人亚军,湛江市为她立了雕像。在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也是湛江籍14岁的女孩全红婵,以三个满分也夺得女子十米跳台冠军,估计不久以后,劳丽诗旁边要增加全红婵的塑像了。湛江真是跳水之乡啊。 今晚住潭水服务区,环境很好,大货车被隔在外面,无人围观,可以从容做晚饭啦。 离开湛江就没再见到大海了,过了阳春市渐渐驶入粤西山区,坡陡弯急。路过好几个村子都在卖恩平烧饼,我以为“烧饼”嘛就是麦面做的,哪知是糯米面做的。这种烧饼的馅料很好吃,尤以叉烧、莲蓉为最。 我们返程之所以绕路来广东,就为了一睹开平碉楼的真容。 在开平的广大村庄里,分布着1800多座碉楼,这是一种集居住、防卫为一体的,中西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已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
这一片是潭口镇自力村的碉楼群,坐落在如画乡村的田园里秧田间。

自力村共有15幢风格各异造型精美的碉楼,由当地华侨回乡兴建而成。首先是讨生于海外的华侨赚了钱,叶落归根回乡建豪宅洋楼供自家居住享用,其次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灾难深重,战乱匪患层出不穷,为保卫自家生命财产,洋楼都建成四、五层高的碉楼式样,自成一体防卫防御。
所有的楼在建筑上都具中西合璧特色。中式的我们看着眼熟,西式的包含了希腊式圆柱、欧美式窗户、古罗马式雕刻支柱,还有什么哥特式伊斯兰式等等,看得人眼花撩乱。每幢楼都有楼名,有的是主人名字,有的是励志的词语. 有些楼大概是族亲弟兄们合住,每一层都有客、厨、卧、书房、卫生间等设施,据说有些主人还住了一段时日,有的一直都未回来住过。 碉楼大部份建于一个世纪前,它们的主人谁都不会想到,百年之后,这些碉楼会成为世界遗产。 村子里也有平房及小巷 虽然回国了,可华侨们却保留了在国外的生活方式,男人们带礼帽打领带穿西装,抽雪茄喝咖啡饮洋酒吃牛排,女人们洒法国香水、抹旁氏面霜、涂英国口红、穿进口玻璃丝袜……还有那些形形色色的舶来品生活用具,在当时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乡村,确实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傍晚我们在停车场做晚饭引来了围观,只听有年轻人议论“好幸福”。 这座建在村前乱坟岗上的更楼很有名气,忘了叫啥名? 碉楼景区门票是套票,可去四个景点,第二天早上去立园参观。
潭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回来兴建的立园,既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吸收欧美建筑的西洋情调,在中国园林中堪称一流。 立园布局幽雅,一条人工河把别墅花园、亭台楼榭巧妙连接,园中有园景中有景。 立园以别墅为主,都是谢氏家族居住,其西洋建筑风格比自力村更胜一筹。

室内每一处的细节都独具匠心,尽显华贵之能事,虽饱经沧桑,却依旧富丽堂皇。




另一处景区锦江里是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也是开平碉楼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并排的三座非常高大的碉楼。 其中瑞石楼最有名气,称“开平第一楼”,进去参观要另收20元门票。 墙上有枪眼的是锦江楼,住在这里面可居可守。 升峰楼的西洋风格更浓,前面提到的西洋各种建筑方式这座楼都有。 升峰楼上看下面的村子,基本上也是连成一片,抱团居住便于防贼防盗。 开平的碉楼真是村村有、到处建,在去马降龙村的路上,看见这座雄伟的中坚楼。 马降龙村碉楼群分布在山林竹丛中,背倚青山面临小河,一幅古朴的岭南山村乡景。
这边多以住宅楼为主,主人姓啥就冠以“X庐”命名。

谢谢夸奖!退休了无事可做,闲得无聊随心而动,到处走走。
这一路太精彩了,羡慕老两口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