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水陆要冲和县和安徽钢城马鞍山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2018年6月9日至6月10日,应我在 鞍山 的表哥邀请来到 安徽 马鞍山 市旅游。此次旅程以探亲为主,大半时间却是在逛景点。 马鞍山 虽然属于 安徽 ,却离 江苏 省会 南京 只有几十公里,高铁18分钟可到。到 安徽 省会 合肥 却无直达火车,从 合肥 坐高铁到 马鞍山 可以选择到 南京 换乘,或到 铜陵 站换乘前往。 马鞍山 无论饮食,方言都很接近 南京 。方言是江淮官话 南京 小片,与 南京 城方言差别较小。因为地理、交通、文化等因素,一向是 南京 都市圈辐射的范围,当地人工作、看病、坐飞机、旅游首选 南京 ,很多人不怎么喜欢 合肥 。这里很多人的性格比江淮之间大部分地方的人比,说话缺乏耐心而略轻浮少文。也许是因为没什么历史, 马鞍山 市区的居民比起 合肥 市民来对 中国 传统文化了解很少,大多对历史和过去不感兴趣,衣食住行娱的选择上比较崇洋媚外。这是一座位于长江东岸的江淮文化区城市。饮食,建筑,方言和江淮之间的距离远小于和 皖南 徽州 的距离。因为其文化与地理和 南京 更接近,以 江南 人自居(只在地理上是 江南 人,但当地地域文化属于江淮文化文化圈)且无论历史文化城建经济无任何超过 南京 的地方(不像 合肥 在历史名人上远超 南京 ,建城历史长度比 南京 长大约100年,在春秋到汉代和隋唐时期城市地位超过 南京 ,并且在巢湖这样的湖泊风光、古镇、太平天国以前地面建筑和一些美食上超过 南京 ,并且有很多旅游景点、地方手工艺和特色美食、和丰富的历史记载,并且 合肥 人影响过 南京 的文化和城建以及历史,只是被人低估且不了解而已)所以当地有些没自信又没文化的人倾向于做精神上的 南京 人,一直对长江以北地区坚持不顾一切现实的偏见,希望脱离 安徽 并入 南京 ,让我个人很看不惯。不过这在 合肥 经济、城建和历史厚度总体上不如 南京 ,并且历史上已经连续落后 南京 750-1100年的现状下也很正常。总体上当地经济发展在 安徽 算比较发达的,人口总体素质不算低,地理位置还可以,发展前景在 安徽 还算好。

马鞍山市区简介

马鞍山 位于 安徽 省东端的长江沿岸, 东北 离 南京 不过几十公里,西偏北为 合肥 市,北接 滁州 ,西靠 芜湖 ,南邻 宣城 。春秋晚期这里属于吴国,吴亡属越国,战国晚期并入楚国。秦到南北朝以前这里隶属于 丹阳郡 ,南北朝以后隶属于 当涂 县,南唐时 从江 宁府( 南京 )划出,隶属于太平州首县 当涂 县,明清属于太平府府治所在的 当涂 县管辖。境内的采石矶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了数十次战争。这里在20世纪初以前还是 当涂 县管辖的乡村,清朝末年在 马鞍山 发现了铁矿,1916年商人章维藩在 马鞍山 建立 宝兴 公司开启了 马鞍山 铁矿开采。抗战时 日本 人占领 马鞍山 后扩大生产大肆掠夺 马鞍山 铁矿资源,1945年10月27日所有权收归国民政府。1949年4月22日 马鞍山 全境解放。解放后的1950年代国家成立了 马鞍山 钢铁公司,迁移大量人员到 马鞍山 从事钢铁工业, 马鞍山 作为一个城市是由马钢的钢铁工业而形成的。 马鞍山 市区如果说有什么有点名气的特产的话就是采石矶茶干和金大地肉酱。这个市三县三区如果提起名人的话,唐代诗人张籍,北宋诗人郭祥正,当代草圣林散之和奥运射击冠军和前国家射击队主教练许海峰算是影响力大的。无论经济、城建、历史、地方特色、景点还是名人都完全无法赶得上很多 马鞍山 人认为很土的 合肥 。这个城市的经济是 安徽 第三,人均GDP和经济总量都是第三位,仅次于 合肥 和 芜湖 ,是 安徽 四个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的地级市之一。本次旅行基本涵盖了 马鞍山 市区、 当涂 县与 和县 的各主要景点。

我6月9日早上11点多点到达 马鞍山 ,因为我侄子周六练跆拳道,表哥要开车接他回家后再来接我,所以我在车站等到了12点15分,本次在 马鞍山 旅游游览的景点都是我决定的。我提出要去 马鞍山 市区长江对岸的 和县 ,表哥是架着他的纯电动汽车来带我旅游,因为车电池续航问题和充电桩紧缺,车必须早点开回家,因此我和他中午吃面包解决,直接开车去 马鞍山 轮渡码头,坐船去 和县 。

太美了,好想走一次
距离南京很近
采石矶

参观完太白楼,坐电瓶车到门口,出来时是下午4点25分,我哥和我侄子和我一起坐公交车去 马鞍山 东站,送我离开 马鞍山 。我十分感谢这两天他们家对我的热情款待。尤其是我表哥对我的照顾。

采石矶

马鞍山 最有名的特产,采石矶茶干,口味和 肥西 三河 镇的茶干与 黄山 五城茶干比 大同 小异,感觉就是甜味多一点而已,其他没什么差别。



采石矶

采石矶

采石矶

太白楼,旧志载,太白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818--830),因记载过简,不得其详。目前能够确认兴建较早的时间为明正统五年。是年,工部右侍郎周枕命乌龙院僧修惠于寺前建清风亭的同时,在寺前建谪仙楼,将太白像祭 祀于楼上。 咸丰 年间,毁于战火。现存太白楼系光绪三年1877年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资重建。新 中国 成立后,几经周折修葺,面貌一新。这是一处重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古建筑, 马鞍山 采石矶最古老的建筑。
太白楼为三重飞檐木结构古建筑。 左右回廊,歇山屋面,琉璃覆顶,蔚为壮观。登楼环眺,长江美景,尽收眼底;天门雄姿,依稀可见。太白楼高十八米,长三十四米,宽十七米,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主楼底层为青石垒砌,二、三层系木质结构,飞檐镶以金色剪边,歇山屋面铺设黄色琉璃瓦,简瓦滴水饰物有鳌鱼走兽,造型古朴典雅,挺拔壮观,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太白楼门额上蓝底金书唐李公青莲祠,门两侧蹲一对 石狮 ,雕刻精细,形态活泼。进门两壁回廊嵌有清代重建纪事及李白生平碑刻。三楼檐下高悬太白楼匾额,字体遒劲,为郭沫若手笔。缘楼内木梯而上三楼推窗远眺,但见长江如练,白帆点点。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祠顺应地势,随坡而建,有回廊与前楼二层相连。

采石矶

广济寺

采石矶

采石矶

采石矶

采石矶

采石矶

采石矶

民国古亭峨眉亭

采石矶

采石矶

三台洞

采石矶

采石矶

采石矶

采石矶

采石矶

采石矶

采石矶

采石矶古栈道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