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冬天,在温暖的非洲流浪--去海盗之城,还意外爬上了北非最高峰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本帖最后由 红细胞。 于 2023-2-4 10:33 编辑

1.

上个月的某天,爱尔兰阴沉的雨天不知持续了多少天, 做完兼职回家继续赶期末作业,实在是心情郁闷.就打开订票软件开始浏览起机票,这是我一向很喜欢的放松方式. 正好期末之后就该迎来圣诞假期了. 英国和欧陆倒是便宜,可惜我的居住卡还没有拿到手,去不了这些国家,于是我便将目标放大, 那些不是申根的国家,免签的,可以说走就走的国家有没有呢? 一查,哇,还真有! 去马拉喀什有直飞,往返才人民币四百块,摩洛哥还是对中国免签的国家, 我没有多想, 很快便锁定了那张机票. 买了票后, 兼职和赶作业带来的疲乏一扫而光, 心情好得不得了. 虽然是北非国家, 但...但是...我真的要去非洲了耶!! 后来在朋友圈看到好几个中国校友都去了摩洛哥, 但评价都不是很好, 脏乱以及对女性不友好是最主要的. 身边两位密友也不禁为我担忧起来, 真的要去吗? 我的答案也很坚定, 当然, 自从去过印度之后,我对这种类型的旅行便很宽容了. 我一直相信自己的Serendipity(意外发现珍奇事物的能力), 相信直觉而不是旅行本身. 因为这份不要命的勇气, 我才能总是走向更奇妙的人和事.

新的一年开始了,北非之行也如期而至.

出发前,之前接受我申请的沙发主突然不能接待我,于是我就给之前我最想申请的,但是一月份全部满额的当地沙发主大使留了一段言, 没想到他很快回复, 他说谢谢如此真诚的留言, 他很愿意接待我, 但是当天家里已经接待了其他客人, 如果我愿意他可以接待我第二天和第三天, 当天可以和他们一起吃晚餐. 我当然十分愿意, 城市旅行中最棒的部分便是与当地人产生联结, 因为他们是这座城市的生命线, 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历史.

都柏林机场出境非常丝滑, 甚至感觉不到是一次跨洲出境游. 四个小时后,飞机抵达马拉喀什机场,出了机场走了几百米便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坐上了去往市区的公交. 下车的地方在城市中心最大的广场Jemaa el-Fna附近, 人声嘈杂, 各家店员站在店门口热情邀客, Korea?Japanese?Chinese? 你好.... 这已经是我无比熟悉的问候法了. 移动地摊随处可见, 街头美食林立, 是我盼望许久的烟火气息. 在文明有序的生活中待久了, 这种嘈杂混乱也会成为一种念想, 我喜欢这种鲜活的真实的可接近的感觉. 我没有直接去青旅, 而是在广场中间的美食铺子, 照着当地人的吃法饱餐了一顿, 一算账, 三十五迪拉尔, 三欧元左右, 要知道在爱尔兰加一碗米饭或者一份薯条就是三欧左右. 这物价实在是感动,是久违的又可以实现美食自由的时刻.
本帖最后由 红细胞。 于 2023-2-4 10:33 编辑

到青旅后已经有些晚了, 但我依旧没有丝毫疲惫感. 在爱尔兰的话,这样的夜晚要么是在酒吧要么就是家里,不太会有还在外面晃荡的机会. 我上到天台, 看到一团团围着聊天的旅者, 我去到看起来最年轻的那堆人, 问道: Hey, would you mind if I join you guys? 他们也是欣然应允,大大方方腾出座位让我坐下. 旅者的话题无非是从你从哪里来? 去了哪些地方?旅行计划是什么? 一番交谈, 我们发现我们旅行品好竟然出奇相似, 所以聊得十分开心. 他们几个来自UK, 都是相识已久的朋友,结伴出来旅行. 因为相谈甚欢, 后来他们问我要不要一起新城那边Shisha Bar(抽水烟的地方), 我说好啊. 于是就有了凌晨两三点在大街上与突突车司机斗智斗勇,在街上逗猫,爬在树上摘果子等等一幕幕场景. 于是也有了后来的故事,我决定第二天跟着他们一起去Imlil, 去爬摩洛哥最高峰Toubkal.
这个决定作下时候一定是头脑有点热, 毕竟这趟旅行我没有带任何的登山装备, 但那又怎样呢? 无论如何这构成了这段旅行的高光时刻, 所以我决定要记录下来.

第二天, 我准备去买张电话卡, 他们说, 你不觉得没有网的话探索起来更有趣吗? 反正住的地方都有网络, 离线地图足够. 我想想也有道理. 迄今为止最精彩的几段旅行经历都是没有网络的时候.

2.

登山起点是海拔1700m左右的Imlil小镇, 这里居住着热情好客的柏柏尔人, 他们叫做Berber. Imlil可以说是一个户外小镇, 镇上十米便是一个户外小店, 租售着各类的户外装备, 我租了鞋子,冰爪,买了一件防水夹克, 就这样穿着牛仔裤, 背着上学用的书包即将开启我的登山之旅, 跟国内的朋友发去信息,他笑道:”不愧是你啊, 爬山人的日常, 到哪都忍不住上山!”

本帖最后由 红细胞。 于 2023-2-4 10:34 编辑

晚上在山下村子里的家庭旅馆一起烤火玩牌,一起去阳台抽烟(虽然我不抽烟, 但是他们每次抽烟都会问我愿不愿意一起加入, 担心我落单, 这种作为一个集体成员被关照的感觉真好. 山里的晚上可真冷, 半夜我被冻醒, 听到他们还在说话, 迷迷糊糊直接开始飙中文:"真的太冷了, 你们不觉得冷吗?” 一瞬间大家都安静了, 因为没人听得懂这个奇怪的中国女人究竟在说什么! 我也突然反应过来, 连忙解释, 然后大家一阵大笑.

中午十二点左右我们才开始向山上走去, 今天我们需要走到Refuge,类似于国内登山大本营的地方. 一路走走停停, 有说有笑,路途中每隔一段就有小店铺可供休息, 可以买些饮料和零食,也不乏一些纪念品售卖. 或许是我们出发比较晚, 也或许这并不是一个登山的月份,路上并没有碰到很多登山者. 途中Yin突然大腿抽筋, 我用自己并不娴熟的手法帮他按摩,缓解肌肉紧张. 大家都特别相信我作为一个护士的专业知识. 营地有两家Refuge, 我们选择了上面那家, 因为环境和价格都差不多,但上面那家有WIFI. Refuge是法国人经营的, 连招牌都是法语. 由于曾经被法国殖民,在这个国家, 法语的普及程度甚至超过英文.
本帖最后由 红细胞。 于 2023-2-4 10:35 编辑


本帖最后由 红细胞。 于 2023-2-4 10:39 编辑

我们住的Refuge

本帖最后由 红细胞。 于 2023-2-4 10:44 编辑

欧洲有很好的登山文化,从法国人修建的Refuge就可以看出来,明码标价的住宿和早晚餐, 一楼有一个厨房和餐厅,一个小卖部,两个大客厅各有一个很大的烤火炉子,有一个专门放置鞋子和登山装备的房间, 二楼则是住宿的地方, 床和床之间不像青旅那样相互间隔开,一个房间可以住三十个人,每个床位提供一个毛毯. 晚餐也是欧式的标准, 先是汤,然后是主食,再是甜点(水果),最后是茶.八欧一个人,在当地自然是不便宜的价格,但是对于欧洲人来说,却是非常划算的. 突然很能理解以前在泰国玩的时候,我当时觉得那些当地的物价还算正常,但是跟我一起玩的美国人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感叹实在是太便宜了,每次吃饭至少点两份.  不由得感叹世界严重的贫富不均.

晚餐后大家就围着火炉附近烤火聊天, 当地向导跟我说: 你真的是一个强壮的中国女人. 很少有中国人来这里爬山. 他们一般都去撒哈拉沙漠和古城. 我说各自的旅行品好不同而已啦,像我就是喜欢山.,所以我就来啦. 九点多就上楼去睡觉了, 房间住了十几个人, 徒步一天也都很疲惫, 有些人刚躺下不久就开始打起呼噜, 左边右边上面全方位环绕,我和旁边的Mark无奈地互相对视, 哭笑不得. 第二天,其他人五点就走了,我们放弃了去看日出的想法,多睡了两个小时的觉. 七点出发时, 天色依旧漆黑, 我们打着灯开始上山,这个季节上山的路基本都被雪覆盖, 但穿上冰爪也并不算难走, 十点左右,我和三位小伙伴先到山顶, 半小时后另外三位小伙伴也上来了,有两位因为高反遗憾下撤了. Patrick在山顶发表了一番精彩演讲,帮每个人都总结了一段. 他真的是一个口才极好,很有个人见解的人, 我实在佩服得不得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