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后藏:萨迦五祖往事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目录

一 |  缘起萨迦

二 |  前往萨迦寺的旅途

三 |  萨迦寺南北建筑群

四 |  萨迦派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五 |  昆式家族

六 |  萨迦五祖及高僧大德

七 |  萨迦派的传承

八 |  萨迦派的教义及影响

九 |  萨迦遗迹和现世流派

十 |  附图和航拍视频

十一 |  参考书录

十二 |  结束语


一 | 缘起萨迦


许久不见,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这一次请跟随阿朱的脚步,一起寻访藏地重要的佛门五大宗派之一:吉祥萨迦派。

冬日漫长,阿朱在浩瀚书海中偶然瞥见萨迦二字,不知道被何方神佛降住,心神便不能再离开半步。阿朱发愿一定要促成萨迦之行,眼见为实寻访这座叱咤藏地千年的宗门。既然心愿已起,便要达成。阿朱开始搜寻萨迦二字背后所代表的含义,从精神世界的浩瀚经文到现实世界的具体攻略。在这一过程中,有感于藏地这片神奇土地带来的飘渺气息。阿朱的神魂再次从汉地被抽离出来,慢慢悠悠的飘向珠峰之下的萨迦寺,隐约仿佛看到萨迦五祖身着花衣,手执法仪。如天边巨人一般向我明示道果经的深密奥义。与佛门的因果缘法或深或浅并非阿朱在意的部分,但是灵魂一定是要自由的。天地之大,如果不能依照心愿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与那些蝇营狗苟终日满足于一日三餐之辈有何区别。既然已经发愿要亲临这片灰白色的法境,便应当全力促成行程,才不枉费这一生所求。  


二 | 前往萨迦寺的旅途


终于在二三年的新春佳节来临之时,阿朱踏上了前往日喀则境内的萨迦寺之旅。先是从广州拉萨,中间经停重庆一个小时。抵达拉萨后,又急忙周转前往拉萨火车站,赶上前往日喀则的高原绿皮动车组。而后在日喀则停留,正在为前往萨迦的未定行程苦恼的时候,巧遇两位也要自驾前往萨迦的小伙伴。听闻阿朱也要前往萨迦,看着阿朱与酒店的藏族前台小姐姐费劲沟通又着急的样子,动了恻隐之心。便询问阿朱是否愿意阿朱一同前往。阿朱时至今时今日都未曾有过蹭车的体验,想来是佛祖怜悯阿朱这颗心向佛门的赤诚之心,从上天派来两位活菩萨,助力阿朱在前往萨迦的道路上能够多一分舒坦和顺利。

三人重新商讨了一下行程,简单沟通后决定先在日喀则停留一日,好好逛一下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这一部分阿朱在行文《冬日后藏:初见万乘法主驻锡地》中会详细提及,此处略过不表。然后次日再出发前往一百六十公里开外的萨迦县境内的萨迦寺。而后是在萨迦县内住,亦或出发去江孜再另行决定。反正三个年轻人生性活泼、易与相处,嘻嘻哈哈按照约定第二天再见,便各自回了酒店。

第三日,我们一夜睡到上午十点有余。在油箱和肚皮都填满后,便沿着沪聂G318国道满速驶向了萨迦县。恰逢冬日农歇,公路两边的农田都荒芜着,看不出来原本是种植着青稞还是其他什么作物。只有玻璃大棚里还有源源不断产出的反季节蔬菜。朋友向我介绍说因为水草的缘故,日喀则的牛羊最为瘦弱,其次是山南,而藏北当雄那曲那边的水草最为肥美,饲养的畜牧最为健壮。一路上朋友给阿朱娓娓道来讲述了很多藏地的人文常识和自然景点。言行交谈中恍若大家是认识多年的老友,许久未见,交换着彼此在汉藏两地的经历和见闻。

藏地与汉地普遍有个把小时的时差,所以阿朱平日里六点多就起来的作息到了日喀则就显得格格不入。下午三四点抵达萨迦县的时候,这边的人们也是刚刚用过午膳。准备去参加一年一度的古突金刚法会。阿朱和小伙伴停好车后,便一路沿着人流前进的方向,慢慢向萨迦寺踱步而去,慢慢走向心心念好几个月之久的梦中之圣境。阿朱也不敢抬头,就像新娘的头帘一样,萨迦寺慢慢的从墙角开始一点点向阿朱展露她的真容。看着越来越密集的人流,阿朱心觉这不像正常日子的情况,小伙伴告诉阿朱说计划今天过来是因为萨迦寺正好在举行一年一度的金刚法会。我们计划先逛建筑和举行祭祀仪式,稍后在寺外吃午饭和观看法会仪轨。

关于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除非是亲近之人,一般读者其实并不是特别在意,所以阿朱也会尽量减少篇幅去描述这一块内容,尽早展开正题。恰巧是金刚法会的缘故。阿朱和小伙伴光是穿越东门都等候了不少时间,执勤的民警和消防哥哥组成了人墙,分隔开进出的信众人流。进入东门后就是大殿广场,阿朱留意到广场北侧还有书店,后来在出寺的时候赶上书店开门,还特意求得一串佛珠和两本汉藏双语的小册子,算是满载而归。东门穿过广场就是拉康钦莫大殿,大殿里最重要的圣物就是白法螺,殿内由于严禁拍照,圣物只能瞻仰。白法螺是释迦摩尼世尊随身之物,后为印度国王所得。印度国王又转赠中国皇室。在元朝的时候,由当时的忽必烈皇帝陛下赠与八思巴法王。后供奉于萨迦南寺。萨迦南寺的主体建筑拉康钦莫大殿也是只有东门能够进出,典型的回字形结构。阳光穿过长长的回廊,透过石板地面和两遭的经轮,让人有一种回溯千年时光的错觉,仿佛来到1268年,第一任萨迦 ? 本钦释迦桑布开始设计修建拉康钦莫大殿的光景。转眼已经八百余年岁月流逝。阿朱来到这里,感慨个体之微足,宗门之兴衰,都在时光长河的潮汐浪涌中起伏翻腾。或沉于河床化作细沙,或飞上浪尖化作弄潮,不一而足。

(拉康钦莫大殿正门长廊)

穿过长廊进入钦莫大殿正中间是一个泉眼,泉眼是当年选址的炮弹砸出来的,至今还在冒着娟娟细泉。然后便是进入大经堂内部,大经堂内部供奉着诸位佛像和本钦的灵骨,后续会详细介绍。小伙伴告诉阿朱,这里面可以替逝去的亡者书写讳名,烦请当值尊者咏唱转世经文,祈求早日进入天人道。阿朱近一年没有亲友故去,便退出大殿在广场泉眼晒起了太阳,等小伙伴完成祈祷仪式后,再一起出发去大殿二楼。等待的过程中阿朱看着来来往往的老少信教民众,想起了自己已经离世七八年之久的奶奶。鼻子突然有点酸,如果按照藏地的说法,转世后的奶奶不知道在那里,能否再相遇。一向冷静的阿朱有点绷不住,只能强行收住思绪。希望这一世可以给自己和亲友多一些多积攒一些福报。给坎坷不平的命途多一些扶持。

大殿一层出来转右便是上二楼的台阶。台阶是铜皮包木结构,铜皮光滑台阶陡峭。上去以后就可以看到一个环形天台,天台往下看就是有着泉眼的大殿中心广场,但是光秃秃的天台也没有加设护栏。如果人流不加以控制,这会是一个安全隐患。沿着天台走一圈,二层的建筑是一些封闭的僧房和偏宗的经堂。经堂的入口极窄,只能一人出入,进去以后可以看到各式不常见的塑像,清幽且恐怖。

(拉康钦莫大殿二层经堂入口)

大殿二层下来后,转右便是僧侣们居住的联排小屋,不同于古色古香的拉康大殿,虽然外墙涂漆保持了和南寺整体一致的下蓝中灰上红风格,但是明显进行了现代化的水电改造,更适宜居住。从小屋走过后便上了坛城的围墙高点。眺望远处已成废墟的北寺,只剩唏嘘。虽然明白宗门兴衰起伏是常态,但仍然希望北寺建筑群能够现代技术和传统工艺的结合,早日重临人间,迎接盛世。

坛城的高墙竖起了挡板,辅警姐姐告诉我们不能通行,我们在坛城东北角的眺望塔里看了一会儿被枷锁束缚的犯人雕塑,便下了高墙。咕咕叫的肚子催促着我们寻觅着高墙外的”美食“,顺着人流便返回了拉康钦莫大殿的东门,在书店里淘了点顺眼缘的物件,便溜出了萨迦寺。在寺外一家藏餐馆填饱了肚子便等待金刚法会的到来。

(萨迦寺外的藏餐,老实说还没煮熟,最后没吃完)

其实作为普通的游客,阿朱也是匆忙迷惘的行走在宗庙之间,很多东西好像看懂了,又好像看的似懂非懂。但是内心又不甘于平庸的掠过这片神往已久的圣境,便只能借助摄影设备,在允许的范围内把看到的光景拍摄下来。日后借助影像原片和历史材料构建自己的心内精神圣境。

(萨迦寺一年一度的金刚法会)

关于萨迦的旅途其实比较短暂,也比较简单。我们在寺外看完了金刚法会的仪轨后,便临时决定连夜驱车前往江孜。在萨迦的时光大部分都消耗在了路上,也简单的飞了几段无人机的视频,剪辑成了一段简单的合辑,贴出来给亲爱的读者们欣赏。

以上部分就是阿朱个人的游记观感。

普通的世间行走当然只能体验了普通的世人视角,但是阿朱不愿意普普通通的行走完这一世,当然要舍弃普通的皮囊,构建自己超拔的心内圣境。关于萨迦的了解也本不应该止步于此,尘世的眼光所带来的体验到此为止。接下来是阿朱关于萨迦寺乃至藏传佛教萨迦派的详细解说,请读者朋友继续耐心品读。


记号!!!!!!!
你个批瓜娃子娃娃 ,你个批瓜娃子娃娃,读书读多求了说
非常详尽,认真而且精美的帖子。
十二  |  结束语


写到这里,阿朱萨迦之旅的一切就都画上了一个不太完美但是完整的句号。不管是现实世界的探寻还是精神世界的漫步。都细细如筛沙一般将萨迦寺的双重世界寻味了一遍。阿朱并非寻常善男信女,如此长篇累牍的将萨迦派的前世今生无巨细的整理出来并非是要表达自己的信仰有多精纯,而是在为自己的心内圣境添砖加瓦。作为结束语,阿朱想用列宁的《社会主义和宗教》里的节选一段话来拔高整个文章的理论水平,这一段话直指社会宗教关系的本质,阿朱反复熟读多次如晴天霹雳,现转载给亲爱的读者,也望读者能有所收获。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是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尽管宗教讲的是天国、来世,但作为上层建筑,它的基础在人间。不应从宗教本身的历史去说明宗教,也不要用人类的其他精神因素去说明宗教的本质。宗教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即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宗教的根据和本质要到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去寻找。宗教的内容和形式,宗教的教义、教理、崇拜对象以及宗教仪式、组织形式等,都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转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而不断调整。

宗教的变化和发展也同其他社会历史现象一样,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在阶级社会里,宗教上的人与神的关系,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反映,是阶级关系的一种反映。宗教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常常被统治阶级所利用,起到麻痹被压迫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

马克思指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列宁则进一步指出:”对于辛勤一生贫苦一生的人,宗教教导他们在人间要顺从和忍耐,劝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天国的恩赐上。对于依靠他人劳动而过活的人,宗教教导他们要在人间行善,廉价地为他们的整个剥削生活辩护,廉价地售给他们享受天国幸福地门票。“

此致,敬礼,全文完。

------------------------------------------------你好,我是阿朱。愿日子绵长,你我岁月静好,相知相爱


十一  |  参考书录


南怀瑾著《南怀瑾选集》【第四卷】:禅宗与道家、密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阿旺贡嘎索南著,陈庆英、高禾夫、周润年译注《萨迦世系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6年出版;

恰白 ? 次旦平措、诺章 ? 吴坚、夏玉 ? 平措次仁著,陈庆英、格桑益西、何宗英、许德存译《西藏简明通史 ? 松石宝串 ?  上》,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联合1989年出版,作者使用2018再版;

嘉茂周华著,瓦西 ? 罗西旦增译注《藏族史话》,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曲南嘉编译《吉祥萨迦 ? 圣地宝镜录》,吉祥萨迦古典文化译经会2009年出版;

诺日尖措著《藏传佛教萨迦派》,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曹自强、李德成箸《西藏宗教工作概要》,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究丛书编委会、、中国藏学藏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萨迦县去江孜县的沿途风景)

(殿外白玉狮)(西藏省博外小橘猫)
(拉康钦莫大殿顶层)(殿外转经筒墙)(殿外经铃和经幡)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