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巢湖岸边次要景点一圈游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高林湿地

离开散兵镇,到了高林镇,这里的环湖大道离巢湖岸边较远,在车上拍了这里的湿地。这里是 合肥 不多的大量种植柑橘的乡镇。
巢湖槐林镇魏氏宗祠
然后来到 巢湖市 最西边的槐林镇。经过询问村民,找到了巢湖岸边三个点集中的地方。当地村民讲话不很像巢湖,有点像 庐江 。
槐林镇因镇边一嘴延伸入巢湖,嘴上有很多槐树,镇以此得名。槐林镇历史悠久。巢县神墩遗址距镇西2000米,是一个成椭圆形的 高台 大土墩。土墩表层布满陶片和瓦砾,经考古专家考证,这里是古人曾经生活过的场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先民们选择有水源的高地居住,既依赖自然,又防御水患和野兽侵袭,充分体现了他们聪明智慧,也证明了槐林镇古老而又文明的历史。槐林镇因槐林嘴得名,槐林嘴是伸向巢湖内的半岛,岛上栽植了大片中槐,故称槐林嘴。当今嘴上仍有个槐200余亩,是个槐花盛开、环境优美的地方。槐林嘴上的圆照寺,与巢 湖北 岸的中庙隔湖相望,为姊妹庙。当年香客如云,香火旺盛,可惜原庙宇被毁于日寇的炮火。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得以恢复重建,使这里又成为风景名胜和佛教胜地。槐林镇的老街临湖而建,历史悠久,至今不少古民居依存可见。
镇上有槐林湿地、槐林老街、鱼石崖、圆照寺、魏氏宗祠、袁氏宗祠等景点。随着社会的发展,镇区范围向南拓展,已建成了4平方公里的新镇区。新街道布局合理,整洁宽畅,楼房鳞次栉比、商贸繁 荣昌 盛。街景花园如诗如画,居民小区温馨如春,被誉为"皖江山水名镇",巢南的"苏南"。槐林镇是全国著名"渔网之乡",镇上的渔网产业很成规模。

参观的第一个点就是这魏氏宗祠。位于巢湖槐林镇大魏村的魏氏宗祠最早可溯源至 清康 熙初年,宗祠数次遭遇水患受损而几经修复,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拆,后族人举议得以重建。

新近落成的魏氏宗祠,远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宇非凡。近观大门威严屹立,门墙气势恢弘,垂花、雀替、牛腿等处均见精美之雕刻。门柱书有“九曲朝宗,千秋诗礼传家远;一湖临庙,万顷波涛眉宇清”的对联,落笔苍劲有力。其“诗礼传家”,为孔门庭训。诗用来“言”,礼用来“行”,想必这也是魏氏族人最为美好和温暖的希望吧!


这里的魏氏家族据说是唐初名宰相魏征的后代。

元末明初魏氏四兄弟从一个当时叫唐沟的地方迁居到大魏村,成为巢湖、 无为 魏氏家族的祖先

如今魏氏家族人分布在全国很多地方,总人口已近万人。


祠堂和祠堂旁的圆照寺都建在巢 湖南 岸边上一处被称为凤凰地的风水宝地上。




宗祠上方绘有二十四孝图彩绘。

大门正中横梁上是子孙给长辈祝寿的场景,寓意家族人丁兴旺,孝老爱亲。



魏氏宗祠旁有魏氏家族始迁祖四兄弟 中国 排行最大的魏华二和妻子戴氏合葬墓。
圆照寺(巢湖寺)

魏氏宗祠东边不过百米就是圆照寺。
圆照寺临湖而建,殿堂楼阁,气势宏伟。或许由于常纳大湖之灵气,这座寺院气象万千、瑰丽夺目。
相传该寺建于东汉建安年间,由于当时曹魏、 孙吴 连年征战,加之巢湖水患不断,为祈福纳祥保平安,于此处建圣姥庙一座,此后又相继更名为“圆照寺”、“巢湖寺”,并几经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