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二日探亲游(上篇) - 河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临近年底,还有5天假赶紧安排休掉,打算利用这连续几天的假期去探望远在江苏南通,好多年未曾谋面的表姨、表舅。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部平原,长江北岸;与长江南岸的张家港、常熟、太仓、上海隔江而望,距离上海约130公里。
南通建城有一千多年历史,古称通州,别称崇州、崇川、紫琅、静海。辛亥革命后改通州为南通县。
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从旅游的层面也是有很多的看点。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有年暑假和弟弟一起,跟随母亲去上海探亲,就近也去了一趟南通串亲戚。现在我要去看望的表姨、表舅的父母,是我母亲的姑父、姑姑。
对南通这个城市的印象早已模糊,但是对于第一次乘坐长江轮船的感受至今记忆犹新。
当年从上海到南通最大众化的客运交通方式,就是乘坐江轮,由上海市区的黄浦江驶入长江,江轮属于内河船舶,抗风浪能力有限,不能向东驶入黄海和东海;只能向西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到达的第一站就是南通港,最远可到当时属于四川省管辖的重庆港。
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乘坐的江轮名字叫“江申4号”属于上海长江轮船公司,上海的简称是沪或者申,从船名就能知道属于哪家轮船公司。
当时长江客运的三大轮船公司分别是下游的上海长江轮船公司、中游的武汉长江轮船公司、上游的重庆长江轮船公司。
江轮的命名都是“江”后边加所属地的简称,再加数字。江申**轮是上海公司的船,江汉**轮是武汉公司的船,江渝**轮是重庆公司的船。
记得当年是在上海市区黄浦江畔外滩附近的“十六铺码头”登船,甲板以上有四层,分布着各等客舱。现在网上查下资料“江申4号”轮总吨位5050吨,可载客1250人。
我们买的是四等舱船票,位于甲板的第一层,偌大的客舱两侧靠墙各放置8张上下铺的铁架床,共16个铺位,床铺比火车的卧铺宽不少。中间是过道,船舱两边都有门,一边门通往船舷一侧的甲板上,另一边对开的门可到位于轮船纵轴线上的大走廊,穿过走廊另外一侧的四等舱对开的门,可以到船舷另一侧的甲板上。
在我眼里轮船就是个好玩的大楼房,乘客活动区域里有独立的餐厅(不开餐的时间就改成单独买票的录像厅),公共淋浴间(随便洗澡),还有理发室、医务室。
靠着船舷栏杆看江景吹江风,困了就回到舱内铺位上睡觉,小孩子捉迷藏也是不缺躲藏的地方,旅途中的时间很轻松的就打发了,远比火车狭小的空间舒适。
下午的时候由“十六铺码头”起航,在黄埔江航行2个小时,驶入长江入海口附近的“吴淞口”,然后向西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于半夜时分到达第一站,长江北岸的南通港码头,江面宽阔夜里老远就看到灯火通明的南通港,要好长时间才靠上港口的码头上下客。
从南通回上海时也是乘船,由于返程是顺流而下,时间快了不少,到达上海“十六铺码头”时天还没有黑。
随着时代发展,航空客运、铁路客运、公路客运的发展,长江上的客运业务大大萎缩,到2000年以后,长江上的客运江轮全面停航。搭乘长江轮船闲暇舒适的旅行只能成为我以前的回忆。
穿越回2020年11月18日,我联系了南通的表姨,得知她和表舅22日要去上海办理要紧的事情。我有19、20、21三天时间足够,关键在于能否及时买到火车票。
登录12306火车售票网查询,郑州到南通没有直达的高铁,只能由郑州东站出发,到合肥南站换乘,最后抵达南通西站,合计耗时7小时20分,二等座票价合计450元。
但是有两趟经过郑州站的普通卧铺列车,由郑州站直达南通站,耗时约14小时,硬卧下铺票价247.50元。
高铁比卧铺列车节省一半的时间,票价要贵一倍,就算不考虑票价因素,舒适度一定要考虑,坐躺随意的卧铺列车上度过14个小时,远比高铁上干坐7个小时要好受。
而且高铁的运行时间是每日6点—24点,凌晨的6个钟头内是检修线路时间,高铁停止运行。卧铺列车不受这个限制,一天24小时一直运行。
很显然,没有紧急事情,不需要分秒必争的情况下,卧铺列车是性价比最高,舒适性较好的出行选择。
马上买了一张11月18日K60次西安——南通的卧铺车票,系统随机分配了一张中铺票240.50元。
今晚22:32郑州站开出,次日中午13:28到达南通站。
车票到手,说走就走。18日白天还在上班,晚上就到市区中心的郑州站乘火车出发,19日开始休假,这时间利用的真紧凑。
下图:郑州站属于大站,K60次到达后要在站内停靠40分钟,检票和上下车的时间非常宽裕。
铁路系统推出了电子客票,持购票时使用的身份证原件,进站刷身份证并通过电子人脸识别系统,就可进站安检候车了。
检票时直接刷身份证,就可通过闸机,效率提高不少。从高架候车室下到站台,找到所属的11号车厢,爬上所属的中铺睡觉。
本次列车开出后,沿着陇海线一路东行,到商丘向南转入京九线,经过安徽阜阳,到达蚌埠后向东转入京沪线。
次日早上7点半,列车到达安徽省蚌埠市,蚌埠站是京沪线上的大站,停车20分钟。
停车期间,看到旁边的轨道内陆续开出:呼和浩特——上海、乌鲁木齐——上海、太原——上海,三趟进沪列车。
下图:站台上售货车刚开始营业,今天首位顾客是我们车上下来的,扫码买了一盒香烟。对于烟民朋友,起床后一支烟,比早饭还重要。
昨晚走的仓促,只拿了随身的衣物,微单照相机以及备用电池和充电器,没有准备吃的东西。
刚才卖盒饭的流动售饭车过来,有炒面、馒头小菜,都是10元一份。
我还没有在火车餐车吃饭的经历,打算去餐车体验一下。
餐车是用一节车厢改造成餐厅的布局,一般挂在列车中部,把硬座车厢和卧铺车厢分隔开。
我穿过一节一节车厢,向餐车的位置找过去。
下图:穿过这节软卧车厢就到餐车了。
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白天迈开腿,晚餐管住嘴,这两项健康理念我今天都做到了。
现在管住嘴,是为了今后能长久的吃,现在大吃大喝,身体亮起了红灯,今后就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该有多烦恼。
现在迈开腿,是为了今后能迈动腿,现在懒得动,可能今后就迈不动,这里也去不了,那里也去不了,该有多苦恼。
早睡早起,明天上午还有半日游。
明天下午火车返郑,上午计划到濠河风景区位于老城区中心的钟楼广场看看。
(备注:由于每篇文章最多只能放入100张照片,本次游记照片数量超过100张,只能拆分成两篇文章,预知明日如何,静待同名文章的下篇)
这碗牛肉汤喝美了,出门发现桃园路上有去青年中路的45路公交车,而且本车往北的终点站是南通火车站。
我返程火车票是21日下午的,“文峰饭店”走出来正好乘坐这个45路公交就直接到火车站了,真是方便。明天下午去火车站的路线也确定了。
下图:桃园路和城山路十字路口附近的公交站,乘坐45路回文峰饭店。
回到酒店洗个澡,感觉困了,睡了一觉。
天快黑时,接到表舅电话,他说今晚工作太忙走不开,不能一起吃晚饭了。
让我自己去饭店餐厅爱吃啥就点啥,餐费不用付,挂我的房间帐,最后他来结算。
真是细心周到,盛情难却。
下图:晚餐要吃少,一碗鱼片粥、三个灌汤包、一份煎饼,足以。
汤馆里的价位分10元、15元、20元三种,其实就是根据你选的价格给你放多少牛肉,我选了中间价15元。
掌勺的店家把切好熟牛肉片放进大海碗里,再放入泡发好的粉条,豆腐丝,撒上香葱。旁边滚着的大汤锅里舀出一大勺牛肉汤浇在海碗里的干料上,就可以上桌了。
汤色清澈透明,没有明显的油星和浮沫,感觉是吊出来的高汤。
喝上一口原味的牛肉汤,清香爽口不糊嘴,如果感觉清淡,可以加盐,放辣椒油,桌上调料瓶里都有。
但我还是欣赏这原味牛肉清汤,吃肉,吸溜粉条,捞豆腐丝,再来口汤,嘴巴过瘾,胃里暖和舒坦。
下图:色香味俱全的牛肉汤,解馋、解渴、暖胃,确实不错。
今天登了山,来到长江边,往来的货轮也看了,路也走了不少,也累了准备打道回府,就是肚子不算饿,这说明早上的硬核早餐很给力。
不想再走回26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坐车了,打算就近找个公交车站,往北边的市区去,再研究手机地图,看哪里换乘,可以回“文峰饭店”。
前边是长江路和跃龙南路的十字路口,由跃龙南路转到桃园路上,路两侧是连排的饭馆,打着“牛肉汤”的幌子,看来属于本地特色饮食。
以前喝过洛阳的牛肉汤感觉不错,这次品尝下江南的牛肉汤,由于不是很饿,那就喝汤不吃粮。
下图:进了一家牛肉汤馆,看了菜单,牛肉面北方也有,要了一碗北方没有的牛肉粉丝汤尝尝。
下图:这是一艘装载集装箱海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