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朱之前在《西南往事与寄托:洛克的脚步》里,细细讲述过山地藏族的房子样式,藏民们又是怎样围绕祖祖辈辈居住的大屋展开生产生活的。房间里面的陈设摆列,日常的起居布局是如何提现藏民对这个多维世界的理解,如何表达他们的信仰。
川西藏族与滇西北的藏族有相似之处也有迥异之处。相比起梅里雪山的富饶物产。川西之地就稍显逊色。从虫草的品质上就可以窥视一二。梅里雪山的虫草收购价大约是川西贡嘎这边收购价的二至三倍。
上图的藏式民宅,灰色的小屋本来应该是容纳马匹、畜牧等的围栏之所。但是现在已经改造成了简单的隔断小屋,阿朱便是在这里住了几日。二楼才是主人家生活起居的地方。有厨房、客厅、主客幼卧室等。民宅外面是围墙,院子里铺平了干净的草皮。低洼处是厕所和水源处。畜牧暂时都在院子一角的围栏里。
而生活起居方面,客栈老板昂让大叔每天的体力劳动不可谓不繁重。依据阿朱的观察,以下的描述可能并不能完整的叙述大叔每天要完成的事项:
要每天准备家畜的草料和加餐。光是有放牧的进食是不够的,草场的承受能力也有;要维持泉华滩的景区秩序,并清扫景区的卫生,客人上山了要在山下留足够的人手以防不测;要和村里的同伴开摩托车去玉龙西沟里采摘虫草,既要攀爬到高耸的草坡上,又要伏下身子细细的寻找;要响应客人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租车、租马。如果自己的马匹不够,还要去村里协调。

(不同的民族,同样的教育经历)

(是一个落落大方的孩子,普通话也说的非常流利)
可以从上面两张图窥视到一个新时代的藏族孩子的成长过程。阿朱相信,塑造国家凝聚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教育。只有共同的教育才会有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团结的未来。
纵观昂让大叔一家人的生活,忙碌但是有条不紊。繁重但是欢声笑语。我们不能仅凭自己的想象就认为藏地同胞还如百年前一样,生活里只有信仰。这一点会在后面的《与藏民王扎西的攀谈》章节里细细阐述。
有时候我们也会开心的问昂让大叔,说大叔你明天穿哪一套服装。因为不同的工作对应不同的服装:在景区维持秩序、村里开会、上山摘虫草、开车去采买或者送客人上山、放养畜牧、打理小院都是完全不同的装束。换的我们一愣一愣的。也给单调的旅途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大叔很憨厚,经常拎着一桶干净的水,站在你面前。断断续续的说着你们要不要添水。厨房虽然已经被领队们接管,但是还没有通自来水。烧的水喝的水都要从院子另外一个角落里的水管去接取。大叔人高马大,看着我们柔柔弱弱的身躯实在不是干体力活的样子,总是在闲暇之余跑过来给我们的热水壶补水。或者看看菜篮子里的青菜够不够,告诉领队们每天院门口几点钟左右有卖菜的货车经过。憨厚的笑容里,流露出是对我们这些远方的娃儿的关切。像极了我们这些娃儿远方的老父亲。
在村里的时候,阿朱每天的生活作息不可不谓健康到了极致,除了不洗澡。然后就是狂喝热水。生活简单而有期待,每天都在想明天要爬升多少米。估计要是再多住半年,没准和昂让大叔能神同步出很多互动出来,也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阿朱是一个很心细的人,每天看着昂让大叔和家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村里的时候,抬头是雪山,低头则是生活。而昂让大叔就是藏地生活的最佳注解。想要雪山接纳自己,先让雪山的子民接纳自己。这是一条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