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环绕的大湖边骑行:哈拉湖穿越之旅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2017年夏,刚刚接触单车旅行的我在筹备环青海湖骑行时,从《孤独星球》上第一次得知了哈拉湖的存在,虽贵为青海第二大湖泊,但人迹罕至,名气远不能与青海湖相提并论。她深处祁连之心,坐拥着4000米以上的宽阔湖盆,周边的溪流都纷纷为之倾斜,四周为壮丽的雪山所环绕,北岸便是祁连山的主峰岗则吾结。
我被她强烈地吸引着,无数次幻想在哈拉淖尔的荒野、岗则吾结的注视下骑行的感觉。

启发上路的《Lonely Planet》,摄于2021年第三次环青海湖
近年来,由于哈拉湖“第五大无人区”的概念被炒热,祁连山腹地原有的静谧多了一分喧嚣,不甘青甘大环线的千篇一律、渴望另辟蹊径的自驾越野和摩旅穿行者进进出出,留下了大量的照片、游记和穿越攻略,仿佛哈拉湖可以人人得以去之。然而,对于完全依靠人力的自行车穿越而言,要抵达湖畔依然困难,尤其是从嘉峪关一侧进入,需要翻越数道山脉,在广袤的无人区艰苦跋涉数天。正因如此,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近十年没有人在哈拉湖完成自行车穿越。

穿越轨迹:从嘉峪关到阳康乡
从目前不多的资料可见,最早完成哈拉湖自行车穿越的骑行者,应是2007年8月的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宋彪和山西建筑学院大四学生潘晟光,他们从阳康乡进入哈拉湖,穿行时节正值雨季,在泥泞中淌过连绵不断的河水,并忍受了冻雨倾泻下的浑身精湿,尝尽苦头后,最终还是从西岸的盐池湾成功穿越出来。
他们的这次艰苦穿行,并未引发骑行界的过多关注,真正使哈拉湖进入到骑行者视野的,是2008年10月孔雀的穿越。孔雀从嘉峪关出发,翻越土达坂(3429米)、吊达坂(4031米)、二只哈拉达坂(4318米)抵达央隆乡,再经苏里、尕河抵达哈拉湖畔,最后经南岸从阳康乡穿越出来。这条路线被当时尚未完成羌塘纵穿的丁丁形容为“气温和河流的条件是目前所见国内最困难的”。

哈拉淖尔以北的荒原
图片/孔雀
楼主和各位不知道的是,在海北州府的原子城纪念馆,专门有部分展览,记述了这些蒙古族和藏族牧民的贡献和牺牲,表达了对他们的感念。历史不会忘记!
来了来了,我来了,精品必顶!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正是国家在青海湖畔建设的原子弹研究基地,为原子弹成功爆炸做出了巨大贡献,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保证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发展时期,使得中国得到了今天的成就。不仅这些蒙藏牧民做出了牺牲,还有无数的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军工厂职工,都牺牲了巨大的个人利益,才保证了六十年代的七亿中国人今天的十四亿中国人的安定富足的生活。别忘记毛***说过一句话: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艰辛而多彩!跟随你的文字一并骑行了这段绝美的旅程·······哈拉湖--德令哈已经修了油路,甚至建好了收费大门·······夏季的反穿更精彩
又一段夹皮沟惨剧。没有人道歉。有人更希望淹没这段不上台面的历史!
听当地人讲起:藏族晚些迁徙过来,经常为草山与蒙古族冲突·······
真心佩服楼主的勇气和毅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探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