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许国石坊是全国唯一的八角四边牌坊,所以 歙县 人都叫它八脚牌坊。许国石坊立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是万历为表彰内阁大学士许国,在其告老还乡时,恩准而建。石坊上的题字都出自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之手。
许国石坊坊主许国是 歙县 县城人,嘉靖乙丑(1565)进士,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万历十一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后又加封太子 太保 ,授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十二年九月,因 平定 云南 边境pan luan决策有功,晋升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许国石坊正是在 云南 边luan平息一月之后开始营建的。 云南 边乱平息之后,万历"龙心"大悦,大赏群臣。作为辅臣的许国,被赞为"协忠运筹,茂著劳绩",受到了"加恩眷酬"。从《许文穆公集》上可以看出,此时,许国曾连上两疏,一再恳辞"殊常恩命",皇帝不允,下旨"毋得固辞"。这样,许阁老也就上沐皇恩,回到老家,催动府县,兴师动众,鸠集工匠,建造牌坊。
许国石坊是仿木构造建筑,平面是口字形,东、西二面作四柱三楼冲 天柱 式,南、北二面作二柱三楼冲 天柱 式,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全高为11.4米。面积78.13平方米。整个牌坊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三楼的石牌坊组合而成。石料全部采用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回石,用料特别粗壮厚实。八根柱子各为50公分见方、七米多高,梁枋、拦板、斗拱、雀替也都采用大块石料。这些大石料每块重达四、五吨,如此笨重的石料,在空中接榫合缝,足见当时建筑技术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上台元老”中“上台”(即上台、中台、下台之一),“三台”本来是星象的名称,而古人常用以象征“三公”(太师、太傅、 太保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元老”指许国历任三朝,是朝廷的重臣。
许国石坊
牌坊 东南 西北 四个方向的内外侧都有精美的图饰。南面雕的是巨龙腾飞。象征皇帝南面而王,表示许国对朝廷的忠诚;内侧雕英(鹰)姿(雉)焕(獾)发,颂扬皇上年轻有为。东面雕鱼跃 龙门 表示许国是科班出身;内侧雕三报(豹)喜(喜鹊),喻许国在万历年间的三次升迁。两面雕威凤祥麟,凤和麟乃文风鼎盛,德政昌隆的太平盛世才会有的,这幅图称颂了当时的社会;内侧雕龙庭舞鹰,舞鹰谐音武英,暗示许国身居武英殿大学士的地位。北面为瑞鹤翔云,寓意天下太平,又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内侧为鹿鸣图借《诗经.鹿鸣》都是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及当时的社会吉祥安乐,国泰民安,表示许国身为礼部尚书,常会嘉宾学子,鼓瑟吹笙,生活儒雅。
石坊雕刻彩画主要集中在上、下额枋。构图分枋心和藻头两部分,藻头部分为适应梁长度的变化,在如意头与枋心之间加一组琐文图案。雕刻内容早期多花卉草鱼,中叶几乎都是双狮戏球,凤穿牡丹之类,石坊彩绘还施于平板及柱子,多作云纹、搭袱和琐文。冲 天柱 雕云纹、仙鹤。
许国石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