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和歙县游记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程大位故居随后打车到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故居,故居在一处正在拆迁堆满垃圾瓦砾的破败小巷中,已经不开放很久了。

黄山程大位故居

程大位(1533~1606),明代商人、珠算发明家。字汝思,号宾渠,汉族,南直隶 徽州 府 休宁 县率口(今 黄山 市屯溪)人。少年时,读书极为广博﹐对书法和数学颇感兴趣,一生没有做过官。20岁起便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商。因商业计算的需要,他随时留心数学,遍访名师,搜集很多数学书籍,刻苦钻研,时有心得。约40岁时回家,专心研究,参考各家学说,加上自己的见解,于60岁时完成其杰作《直指算法统宗》(简称《算法统宗》)。诚如 英国 李约瑟所说:"在明代数学家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程大位","在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以前,没有任何关于近代珠算算盘的完整叙述",可谓集成计算的鼻祖。
真的很难把眼前这破败的周围环境和明代这位伟大的数学家联系起来。

歙县歙县 位于 安徽 东南端,古 徽州 六县之一,建县于公元前221年,从唐朝到清末一直是古 徽州 这一地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先后为 新安郡 、歙州、 徽州 、 徽州 路、 兴安 府、 徽州 府治所,北宋末年到明清时期,这里先后为 徽州 和 徽州 府的治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 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歙县 是古 徽州 府治所在地,是 徽州 文化和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为 歙县 ,被授予 中国 徽墨之都、 中国 歙砚之乡、徽剧(徽班)之乡、 中国 徽文化之乡、 中国 牌坊之乡荣誉称号。 歙县 于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歙县 古城与 云南 丽江 、 山西 平遥 、 四川 阆中 并称为 中国 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礼仪之邦等美称。2014年 歙县 古 徽州 文化旅游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歙县 是牌坊之乡,现在还保留下74座牌坊。而古 徽州 一共现存136座。 歙县 因为经济发展起步相比 黟县 早,经济发展早于旅游业起步,以及工业化和人口密集造成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相对少和谐,文物保存完整程度上不如 黟县 ,自然环境和风景也不如 黟县 那样优美,也缺乏西递宏村那样闻名世界的景点。所以虽然 歙县 曾经是古 徽州 文化的发祥地,徽文化的文化中心, 徽州 最有文化底蕴的县区,曾经也有 徽州 最多文物的地方,但旅游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歙县特色歙县 的特产有徽墨、歙砚、三潭枇杷、问政山笋、三口蜜桔、 徽州 雪梨、 黄山 银钩茶、 大方 茶、绿牡丹、滴水香茶、 黄山 贡菊、 黄山 白茶、 徽州 火腿、富岱杨梅、宋村葡萄、金丝琥珀蜜枣、珠兰花茶、蕨菜、山芋(红薯)干、茶笋、茶籽豆腐等等, 歙县 也是徽派三雕和徽派盆景的主要产地之一。 徽州 菜是纯正意义上的狭义徽菜,发源于南宋 歙县 ,发扬光大于明清民国 绩溪 厨师。和 安徽 江淮和 江南 沿江地区的菜肴相比重油盐,重视火候,比较喜欢咸辣,喜欢用猪油和酱炒菜,用火腿和冰糖提味,以烹调山珍、红烧菜和炒菜见长。 歙县 名小吃有 黄山 烧饼、 徽州 粿(有梅干菜、韭菜、斗皇、干豆角等馅)、徽式浇头面(笋干肉丝面最普遍)、 徽州 馄饨等, 歙县 名菜有臭鳜鱼、火腿炖问政山笋、毛豆腐、刀板香、花菇炖石鸡、长陔三宝等。徽派建筑白墙,黑瓦,三星高照和五岳朝天式的马头墙,高墙,四合院,四水归堂的小天井,以精致华丽的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等装饰,是我国六大建筑代表流派之一,徽派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和徽派盆景全国闻名。明清 徽州 人崇文重教,学优则仕,贾而好儒,吃苦耐劳,节俭度日,恪守程朱理学,重视诚信,喜欢外出经商。现代 徽州 人以崇文重教,讲究礼貌,节俭勤劳为主要特点。 歙县 名人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首领方腊(一说 淳安 人)、明朝文学家和谋略家汪道昆、明内阁大学士许国、明朝制墨名家程君房、方于鲁,明末清初画家渐江、清代著名徽商鲍至道、江春,清朝大学士曹振镛、请朝经济学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个 中国 人王茂荫、近现代著名画家黄宾虹、近代儒学家、古文字古音韵学家吴承仕、民国时代著名音乐家张曙、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我国原国wu院副zong li柯庆施等。 歙县 的主要景点有 徽州 古城(主要是徽商大宅院和 徽州 府衙、渔梁坝), 棠樾 牌坊群、许村、雄村、昌溪、 新安 江 山水画廊。 歙县 的地方戏剧是徽剧。 歙县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唐代到清末 徽州 地区的行政中心,古 徽州 府治所在地,现在是 徽州 人口最多的县。

歙县饭店推荐大饭店:宰相故里饭店、徽三说土菜馆、龙凤徽菜楼、披云山庄、 歙县 饭店、曹家饭店
快餐:龙食汇、食为先、美人靠锅巴饭、美食美客、快易点
小吃:三口生煎、早安快餐、香皖锅贴面馆、禾谷炒饭、王记 淮南 牛肉汤、成路烧饼、许村老头包子店

徽商大宅院从屯溪回到 歙县 ,(屯溪到 歙县 县城有6001、6002两条公交线路)去了徽商大宅院,是 歙县 前首富徐普来出资和抢救濒危徽派建筑和文物建成的景点。徽商大宅院将散落在全 歙县 范围内濒临坍塌的26座明末、清代及民guo时期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进行拆迁和修缮,按照“复原”的原则,整体搬进了西园。大宅院内的古 徽州 “三雕”(石雕、木雕、砖雕)多达14000多处,其中有不少是近20年来从民间征集、收购来的散件。整座古建筑群集牌坊、戏台、亭阁、花园、水榭等于一体,为组合式的宅第群体,有宅第26座、房屋数百间、天井36个、柱子1580根。徽商大宅院气势宏伟,马头墙层层昂起,飞檐翘首,亭阁桥榭、牌坊宅第浑然一体,木雕、砖雕、石雕“三雕”精品比比皆是。

这里是目前 歙县 最值得一去的景点。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这是祠堂和民居的厅堂混合搭建成的,金殿传胪匾是为纪念清代 歙县 雄村人曹文埴科举殿试中第四名进士而刻。皇帝举行殿试的宫殿俗称金銮殿,传胪是科举第四名进士的意思。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精美的门罩、明清 徽州 看一家的经济实力从门罩就能看出来门楼顶上的那些砖雕窗户是可以随风吹而活动的,技艺高超。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做出这种砖雕了。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商大宅院

徽州 少见的四层楼,主体建筑还是明代留下来的。这是目前 徽州 仅存的四层建筑了
徽商大宅院的主持建立者是 歙县 前首富徐普来,他将散落在 徽州 各地的濒危古建构建收集起来,集中保存展示,无疑是保护 徽州 文化的功臣,这种功劳几百年后也不会磨灭。然而徐普来最后却因贪污挪用国家公款用作资本致富和行贿而身陷囹圄。他这个人不能不说很有眼光,能吃得苦中苦,对待一般百姓也很有超过一般人的仁德,很有交际手腕这是很多富豪都有的特点。他头脑灵活,胆子很大这本是能够在商业上 成功 必不可少的素质,然而他最后破坏规则到了突破党纪国法违法犯罪的地步,归根结底还是在巨大的 成功 面前没有看清自己,对自己才能太过自负的结果。一切都循规蹈矩的人虽然兢兢业业却不适合当一个单位的掌舵人,不能干大事,不能推动社会进步。道光皇帝和曹振镛,穆彰阿的君、相组合让清朝日益跌入无可救药的深渊。一个头脑灵活、敢于破坏规则的人必定是天才。破坏不合理不完善的规则是改革创新的前提,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然而无视规则的开拓创新要以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为前提,有的破坏规则的人善始善终能和取得的成就地位财富名誉相伴一生那是因为坚守正道,破坏的是不合理不完善的规则、避免规则限制带来的弊端,最后有让事情变得合理和造福其他人的后果。而道德堕落前提下的无视规则、胆大妄为、触犯党纪国法、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则终究会让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许国石坊是全国唯一的八角四边牌坊,所以 歙县 人都叫它八脚牌坊。许国石坊立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是万历为表彰内阁大学士许国,在其告老还乡时,恩准而建。石坊上的题字都出自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之手。

许国石坊坊主许国是 歙县 县城人,嘉靖乙丑(1565)进士,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万历十一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后又加封太子 太保 ,授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十二年九月,因 平定 云南 边境pan luan决策有功,晋升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许国石坊正是在 云南 边luan平息一月之后开始营建的。 云南 边乱平息之后,万历"龙心"大悦,大赏群臣。作为辅臣的许国,被赞为"协忠运筹,茂著劳绩",受到了"加恩眷酬"。从《许文穆公集》上可以看出,此时,许国曾连上两疏,一再恳辞"殊常恩命",皇帝不允,下旨"毋得固辞"。这样,许阁老也就上沐皇恩,回到老家,催动府县,兴师动众,鸠集工匠,建造牌坊。

许国石坊是仿木构造建筑,平面是口字形,东、西二面作四柱三楼冲 天柱 式,南、北二面作二柱三楼冲 天柱 式,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全高为11.4米。面积78.13平方米。整个牌坊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三楼的石牌坊组合而成。石料全部采用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回石,用料特别粗壮厚实。八根柱子各为50公分见方、七米多高,梁枋、拦板、斗拱、雀替也都采用大块石料。这些大石料每块重达四、五吨,如此笨重的石料,在空中接榫合缝,足见当时建筑技术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上台元老”中“上台”(即上台、中台、下台之一),“三台”本来是星象的名称,而古人常用以象征“三公”(太师、太傅、 太保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元老”指许国历任三朝,是朝廷的重臣。

许国石坊

牌坊 东南 西北 四个方向的内外侧都有精美的图饰。南面雕的是巨龙腾飞。象征皇帝南面而王,表示许国对朝廷的忠诚;内侧雕英(鹰)姿(雉)焕(獾)发,颂扬皇上年轻有为。东面雕鱼跃 龙门 表示许国是科班出身;内侧雕三报(豹)喜(喜鹊),喻许国在万历年间的三次升迁。两面雕威凤祥麟,凤和麟乃文风鼎盛,德政昌隆的太平盛世才会有的,这幅图称颂了当时的社会;内侧雕龙庭舞鹰,舞鹰谐音武英,暗示许国身居武英殿大学士的地位。北面为瑞鹤翔云,寓意天下太平,又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内侧为鹿鸣图借《诗经.鹿鸣》都是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及当时的社会吉祥安乐,国泰民安,表示许国身为礼部尚书,常会嘉宾学子,鼓瑟吹笙,生活儒雅。
石坊雕刻彩画主要集中在上、下额枋。构图分枋心和藻头两部分,藻头部分为适应梁长度的变化,在如意头与枋心之间加一组琐文图案。雕刻内容早期多花卉草鱼,中叶几乎都是双狮戏球,凤穿牡丹之类,石坊彩绘还施于平板及柱子,多作云纹、搭袱和琐文。冲 天柱 雕云纹、仙鹤。

许国石坊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